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声-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彦转过头来,继续望着台上的领导。

冯老摆了摆手,掌声渐渐平息。接下来,是表彰优秀学员,每人一本大红色的证书,奖品是一支派克金笔。安在涛第一个被念到名字,除了他之外,还有9个学员被评为优秀学员,刘彦也在此列。领着证书和奖品站在台上,获奖的学员们兴高采烈面带灿烂的笑容,一边跟领导合影,一边接收着台下学员的热烈掌声,不仅是惬意和美滋滋地,还充满着对于未来仕途的巨大信心。

要知道,被评为本期具有特殊考察培训含义的、中央党校青干班的优秀学员,这不仅仅是一种惯例的、程序化的荣誉,还意味着政治上的肯定,这份来自中央党校和中组部的鉴定表装入档案袋,会给一生的履历增添很多光彩的分量。

这就是一种无形的政治上的加分,一种比其他青年干部高出一筹的天然优势。以后,这种优势会慢慢地显现出来。

领奖的时候,给安在涛颁奖的冯老仔细打量着这个青年,见他神色淡定不卑不亢,眼中就闪出一抹赞许。而临下台的时候,冯老还特意又伸出软绵绵地手来,让安在涛握了一握,笑吟吟地道,“小安同志,很有创新精神,很好,我看过你的履历表了,不错不错,从小学到大学一直是尖子生,在燕大又是优秀的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毕业参加工作虽然不长但成绩斐然,很好!”

安在涛用恭谨而不过度的微笑向冯老点头为礼,紧紧握了握冯老的手便立即松开,“感谢冯老的鼓励,我会继续努力,不辜负组织上对我的期望和培养。”

冯老嘴角浮起一缕意味深长的笑容,“好,小安同志,加油吧,作为一个为党工作几十年的老同志,我送你几句话——”

说到这里,冯老微微一顿,见安在涛微微躬身做认真聆听状,这才满意地点点头,小声道,“……为人要低调,但工作不要低调……记住我的话,小伙子,将来前途无量啊……”

发奖完毕,最后,又是李副校长做总结性发言,祝愿大家回到本职岗位上继续戒骄戒躁、勤于学习善于实践创新,进一步将在中央党校青干班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云云。

为期一个多月的中央党校青干班培训就这样宣告结束。第二天,就在安在涛赶回滨海的路上,京城的刘彦正在望着眼前的一张报纸发呆。除了她所在的经济日报之外,好几家中央大报都发表了中央通讯社的一篇通稿:《国有企业改革是渐进式改革》

文章中大幅引用了安在涛文章中的几段话,强调指出,“……由于我国的市场基础还比较幼弱,这决定了国企改革不能像国外有些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一样,在某些领域国有经济成分一次性完全退出市场,因为这样带来的结果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也不再发挥作用。国企改革要切合实际,要符合经济发展规律,要着力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不单纯是国退民进……”

虽然作为中央党报的人民日报没有发表社论,但中央报系的几大报纸同时发表这样的通稿也绝对不是没来由的,这意味着领导层的一种政治风向。或者说,中央已经意识到前几年提出的以“抓大放小、激发活力”为原则的国企改革在地方的实践过程中,局部开始走形变调,有必要在舆论导向上进行某种纠偏了。

看完这篇稿子,刘彦心里幽幽一叹,心道,这个男人莫非是自己的克星吗?在这个问题上,他又占了头筹。

……

……

安在涛回到滨海的时候已经是华灯初上。他先在车站给夏晓雪打了个电话,说了会话,拒绝了她要来车站接的心思,这才回到了家。本来夏晓雪是说好要到车站去接他的,但安在涛临上车时却忘记打电话通知她,夏晓雪还倒是以为安在涛明天才回来。

回到家,母亲还在学校备课,家里只有竹子一个人躲在房里写作业。突然听到安在涛进门,竹子有些欣喜地走出门来,轻声呼道,“哥哥回来了。”

安在涛呵呵一笑,放下自己的行李,上前去抱了抱瘦小的竹子,却分明感觉到竹子的身子抖颤了一下,他一怔,俯身看去见这丫头面带羞红垂下头去,不由呆了一呆,马上就醒过神来,赶紧拍了拍她的肩膀,“哥哥给你带了礼物喽。”

安在涛从包里掏出给竹子买的一套针织围脖和手套以及帽子,动作轻柔地给她戴上,棕红色的帽子,黑红色的围脖,粉红色的手套,竹子望了望自己身上的这些漂亮的以前从未有过的时髦饰品,低着头小声说了一句,“谢谢哥哥,又让哥哥花钱了。”

安在涛顺手拧了拧竹子红润的小脸蛋,笑呵呵地道,“小丫头,我们是一家人,跟哥哥还客气什么?对了,我还给你买了两本词典,一本是汉语成语词典,一本是英语词典,你拿去,好好学习,将来争取考上名牌大学。”

竹子的眼角闪过一抹晶莹,她戴着围脖帽子和手套,小心翼翼地接过两本词典,慢慢地向卧房走去。明亮的台灯下,她将两本词典摆放在书桌上,痴痴地坐在那里,好半天都没有动弹,直到安雅芝背完课从学校里回来,她才慌不迭地开始继续做起作业来。

第113章 市委书记的新秘书

安在涛在家里休息了一天,第三天上午赶去晨报,准备办理调出手续。在他还在京里参加青干班培训的时候,市委办就已经给滨海晨报下了调令。从事业单位编制到机关编制,还是要走很多道程序很繁琐的,但在市委办主任宋亮的一力操作下,这程序该简化的就简化了。

开玩笑,市委书记相中的秘书调入,还是夏副市长的未来女婿,人事局等各部门肯定是一路绿灯。留给安在涛做的,就是交接完晨报的工作,办理好相关手续带着调令就可以去市委办报到了。

昨天,夏天农将他叫到家里,再三叮嘱了他一些在市委办工作的注意事项,譬如要做好一个秘书,首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等等。并给了他一份市委办领导和人员名单以及机构设置等相关资料,让他提前有个印象,熟悉一下。

市委办原先的机构是很臃肿的,单秘书科就分为一科、二科、三科、四科等,每一个科室其实就对应着一个市委领导。而相应的,除了市委秘书长冯希坤协助一把手主持市委全面工作之外,还有四个副秘书长,三个分别归口一个副书记,另外一个分管后勤和机关。

杜庚到任之后,就对市委办进行了机构整合。将几个秘书科合并为一个秘书科,由市委办主任宋亮亲自兼任秘书科长,除此之外,新成立了组织科、综合科、信息科、教育科、督查室、保卫科、行管科、老干科、研究室、机要科、机关工会、后勤服务中心十二个科室,比原先减少了4个科室。

除了秘书科在小常委楼上办公之外,其他的科室都在市委办公主楼上办公。毫无疑问,安在涛要去报到的部门就是市委办秘书科,直归宋亮管理,为杜庚工作。

杜庚有市委办配给他的秘书张亚楠,但杜庚一直没有使用他,每天跟随杜庚鞍前马后的还是市委办主任宋亮——他的前秘书。而正因为如此,宋亮的时间就变得很紧张,每天除了要管理市委办日常事务之外,还要兼顾杜庚的日常工作安排,忙得是焦头烂额。

……

……

安在涛随意想着些市委办的情形,就骑着摩托车来到晨报进了大院。将摩托车停好放在车棚里,他就拔出钥匙提在了手里。今天来不仅要办手续交接工作,他还准备将这辆摩托车归还给晨报。

毕竟,这是晨报配给他工作使用的,既然不在晨报工作了,自然要归还。当然了,他如果不归还也是无所谓的,晨报方面绝不会为了区区一辆摩托车开这个口,尤其是安在涛即将成为滨海市委书记的秘书。

进了晨报大厦,很多记者和编辑都主动跟他打招呼,而走楼梯去了新闻部的大办公室,几乎是所有的记者都在张刚的带领下鼓起了掌。人人脸上都面带笑容,包括之前一直跟他不怎么对付的胡勇和孟阳两人。

这种人情冷暖和世故,安在涛焉能不知,人家不是在给自己面子,是在给站在自己身后的杜书记面子。安在涛笑了笑,一如既往地笑容,走了进去,一一跟众人打了个招呼。

短短半年的时间,一个初出茅庐的小记者,不仅成为滨海乃至国内的名记,还即将成为市委书记的秘书,这种平步青云的人生际遇,这种显然可以预见的美好前程,让众人心里即羡慕又妒忌,自然不自然地都生出了几分交好之心。

秘书不算什么官,虽然大多秘书都有级别,但确实不是官。但是,能给领导当秘书尤其是市委一把手的秘书,熬上个几年将来自然前途无量,是个傻子都能知道。

仿佛是纷至沓来的“恭维声”和巴结声,没有让安在涛昏了头。他的神情非常平和,跟张刚和几个副主任寒暄了一会,就将目光投射向了默默坐在那里不做声的李湘。

众人渐渐散去,该忙什么还得去忙什么,一样忙着写稿采访,忙着为自己稿子的分数而焦灼不安,忙着蝇营狗苟上下班照顾孩子,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安在涛这样的机遇。

安在涛慢慢走向李湘,在她旁边坐了下来,小声道,“李湘,我要走了……张主任的意思是,热线这一块交接给你,由你来负责。”

李湘慢腾腾地抬头望着安在涛,神色复杂,而幽幽的眼神中隐隐笼罩着一层薄薄的水雾,她叹息一声,“恭喜你了,安在涛,希望你步步高升吧。只是将来做了大官,别忘了我们晨报这些同事就好……”

安在涛心里也是暗叹,他当然察觉出李湘对自己的那种割不断理还乱的微妙情愫,只是——他无语地拍了拍李湘的肩膀,“我报到之后会给你电话,有时间常联系,我不会忘记你的,姐们,放心好了。”

李湘黯然不语。安在涛又坐了一会,见两人相处的气氛着实有些尴尬,不得不起身跟李湘打了个招呼慢慢离开,去了党办,将自己的组织关系转好,然后又去人事处办好了调动手续。完了,他又去编办将摩托车的钥匙交了回去。编办的人见安在涛竟然连摩托车也要交了回来,虽然有些惊讶和不解,但还是给安在涛打了一个收到条。

这一路走来,少不了无谓的没有任何营养的寒暄,往常里不怎么说话的一些机关科室人员,今儿个见了他也倍加亲热,一开始安在涛还耐着性子,到了后来不觉就有些厌倦。

但无论如何,他还是要在临走之前,去跟黄泽名辞行的。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黄泽名都是对自己有恩的人。纵然自己是一匹千里马,如果没有黄泽名这个伯乐,那么自己仍然什么都不是。

站在黄泽名的办公室前定了定神,正要敲门,门突然开了,工会主席孙兰走了出来。蓦然看到安在涛,孙兰本来波澜不惊的妩媚脸蛋上突然浮现出浓浓的笑容来,“呀,是小安啊,你这是……”

说实话,如今的孙兰跟以前相比简直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神情不再像之前那么轻浮,而脂粉也涂抹得很少,这么天然素颜,反倒是衬托出她成熟美妇的几分风韵来,也让人的印象好了很多。

“孙主席,我今天来报社办手续,在走之前,想要跟几位领导辞行。”安在涛笑吟吟地说着,他本来只想跟黄泽名辞行,但既然遇到了孙兰,话就变成了“几位领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