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声-第7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建国夫妻将马洪才引导到了上席上,给安雅芝等几个安家的贵宾介绍道,“雅芝啊,这位是本县的副县长,小军的舅舅,马洪才马县长——他三舅,这位是我堂妹安雅芝,从美国回来的,她儿子就是房山市的安书记!”

马洪才一惊,赶紧满脸堆笑地跟安雅芝握手,亲亲热热地叫了一声“安大姐”。突然间,马洪才面色一变,似是想起了什么,突然起身扭头向酒店门口行去。

马洪才在一群人的簇拥下来到安在涛跟前,他定了定神,笑着走上前去,伸出手去,恭声笑道,“安书记,是房山市的安书记吗?”

他竟然认出了自己?安在涛一怔,旋即望着方才那官架子十足的马县长大人,淡淡一笑,“呵呵,我是安在涛,请问你是——”

马洪才朗声一笑,赶紧跟安在涛握手,“安书记,我是高览县的副县长马洪才,您忘了,上一次我们去资河开发区考察,您还出面宴请了我们一次!那一次,我们是跟滨海的周市长一起的!”

安在涛哦了一声,也笑笑,“原来是洪才同志,你好你好。县里的李书记还好吧?”

高览县县委书记李明亮是安在涛的老熟人,算是安在涛在滨海官场上为数不多的熟人之一。听安在涛问起李明亮,马洪才呵呵笑道,“好啊,安书记,看看,您来县里也不提前给俺们打个招呼……安书记,您请,我马上就给李书记打电话!”

……

……

房山市的市委书记安在涛竟然亲自来出席婚礼了!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在整个婚宴现场引起了强烈的轰动。安建国的很多亲戚都簇拥在上席周遭,无数双复杂的眼神都落在了安在涛身上。

安在涛有些无奈地被马洪才和安建国的一些有身份的亲属陪伴着坐在上席上说话,而安雅芝则微笑着坐在对面跟安建国的妻子说话,不时向自己的儿子投去欣慰和自豪的一瞥。

虽然安雅芝是一个性格温和行事低调的女人,但有哪一个母亲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呢?见自己的儿子成为众星捧月的中心,安雅芝心里说不欢喜不自豪是假的。

不多时,高览县县委书记李明亮和高览县县长孙挺都匆匆赶来。虽然不是直接领导,但临市的市委书记到了自己的地盘上,作为地主,李明亮和孙挺也都不敢怠慢。

安建国夫妻父子简直都快要乐疯了。这场婚礼,他们的面子真是大发了。安在涛能来婚宴现场,他们没有想到;而不成想,接下来,因为安在涛的出现,竟然让高览县的党政父母官一起赶来出席婚礼……这场婚礼注定要成为轰动高览县全县的婚礼!

安小军兴奋地扭头望着上席这边,他的新婚妻子李文霞也兴奋地望着那边,低低道,“老公,没想到那人竟然就是房山市的市委书记,真的很年轻啊!他……论起来,他应该是你的表哥吧?看看人家,都是市委书记了!”

“嘿嘿,是表哥哩,人家是大官,恐怕会不怎么理会咱们平民百姓。不过也成了,我姑妈很给我面子了,从美国回来参加婚礼,还让安书记也来了……”安小军嘿嘿一笑,摆摆手招呼过帮自己照顾婚宴的朋友来,大声道,“哥们,上席的菜全部换高档一下,让酒店拣他们最贵的菜上,这么多的领导,嘿嘿,哥们倍有面子!”

“安书记,您怎么来了?”李明亮呵呵一笑,跟安在涛握着手介绍道,“这位是本县县长,孙挺同志。”

孙挺是一个30出头的年轻人,安在涛扫了他一眼,笑了笑伸出手去,“你好,孙县长。”

“安书记好,安书记您请坐。”孙挺跟安在涛握了握手,恭声让座。

……

……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本次婚礼现场最尊贵的客人——房山市市委书记、市长安在涛先生,上台讲几句话!”司仪热情地鼓动着,现场爆发出疯狂的掌声来。

安在涛皱了皱眉,但考虑到母亲的面子,还是面带笑容起身来向台上走去。婚礼现场的探照灯立即打在了他的身上,他亦步亦趋,神色平静慢慢走上台去,而台下众宾朋的一道道艳羡的眼神则全部聚焦在他的身上。

“请安书记讲话!”司仪使劲拍着手,煽动着台下的情绪。

安在涛定了定神,淡淡笑了笑,从司仪手里接过话筒朗声道,“各位宾朋好友,值此安小军先生和李文霞小姐的新婚大喜之际,我愿意代表我的母亲安雅芝女士以及我本人,向两位新人表示热烈的祝贺,祝愿你们早生贵子白头偕老!”

“呵呵。”安在涛草草说了几句,将手里的话筒交还给了司仪,见司仪竟然还有“搞节目”的意思,他忍不住低低哼了一声,然后淡漠地瞥了司仪一眼,司仪心里一颤,出现了片刻的停顿。而就是在这片刻间,安在涛已经飘然走了回去,重新落座与李明亮、孙挺和马洪才三人小声说起了话来。

对于安家这些人,如今的安在涛或者不会再去记恨,但绝对不愿意跟安家这些人来往下去。如果不是为了母亲的面子,他早就不耐烦地离席而去了。

第646章 谁在背后扇阴风点鬼火

安在涛一直留在滨海,陪自己的母亲和刘彦竹子,没有离开。安雅芝忙着在老家串亲戚,她毕竟是一个面善心软的女人,耐不住娘家人的热情,终归还是带着一些礼物一一去看望了一些个仍然健在的安家长辈。

安在涛则陪着刘彦在滨海周边的一个景区痛痛快快地玩了几天,而竹子则没有去给安在涛和刘彦两人当电灯泡,乖巧地留在家里休息,偶尔也陪着安雅芝去高览县走亲戚。

安在涛留在滨海的时候,房山市的政务公开工作,在杨华和马德胜的通力合作推进下,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全市所有的市直部门包括市委市政府机关,全部公开了权力权限,包括一把手和班子成员在内的各项行政信息,出版了《房山市政务信息公开大全》,今后,但凡有市民想要了解房山党政事务,皆可以通过查阅“大全”得知。

举例来说,原来一个市长是干什么的,老百姓其实并不真正清楚。现在,市长的权力有哪些,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一目了然。

房山市的“权力清单”事件,继续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燕京《经济日报》的报道这样说——“从今年元月份起至3月,东山省房山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规范政府权力运行为目标的制度建设专项行动,要求对每一项行政权力都建立起相应的制度来进行规范和约束。同时,各级政府部门还编制出本部门或单位的职权目录,并绘制了权力运行流程图……”

3月12日,安在涛毕竟是政务在身,不能长期脱离官场。他从滨海送走了恋恋不舍的刘彦和竹子,让她们跟安雅芝一起返京。返京后,竹子要返回美国继续上学,而安雅芝则要留在燕京做好充足的准备,侍候夏晓雪生产。夏晓雪的预产期在5月底6月初,距离夏晓雪生产不足2个月,安雅芝作为婆婆自然是不能再离开。

3月12日下午,安在涛正要开车离开滨海回房山,突然接到了杨华的电话。杨华在电话里的声音微微有些兴奋,“安书记,有个好消息要向您汇报!”

“哦?啥好消息呀,说来听听。”安在涛呵呵一笑,一边接电话一边关紧房门,下楼去打开车门钻进车去。

“安书记,刚才省政府通知我们,说是省政府4月初要在我市召开一个全省政务公开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届时要将我们的成功经验向全省各地市进行推广。龚省长还做出了批示,要全省媒体这一段时间要加大对我市权力清单公开的宣传报道……省委宣传部也来电话,要我们总结经验,推荐几个成绩突出的典型上去……”

杨华有理由兴奋。这项工作是她分管负责的工作,如今出了成绩见了效果,有安在涛的政绩,也自然有她的政绩。

安在涛一怔,旋即也有些高兴起来,单凭他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他在任的时候,可以推进这项工作,而一旦他离任,所谓的政务公开则很可能被推倒重来人走政息。但如今能成为全省的典型,在省里形成了气候,以后他的继任者为了维持现状,就不得不继续推进。

安在涛很明白,如此的政务公开和权力清单的公开,表面上看去是在走形式主义,面子意义大于内涵。但实际上,只要长期推行,将一时的权力主导化为了长效常态的行动,纳入制度化运行的轨道,这就会成为房山市党政机关的常规工作。

既然政务公开成了常规工作,这就为事实上的信息公开的存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安在涛所希望看到的就是这个,他仍然坚信那句话:历史的潮流浩浩荡荡不可阻挡,凡是有利于人民的、符合民主文明进步趋向的事情,一旦开了头就注定不会再开倒车。

一轮血红的夕阳渐渐西坠,安在涛开车飞驰在高速路上。

……

……

安在涛往房山赶的时候,房山市却出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这起原本在很多人眼里很普通的事儿竟然又再次让房山在全国出了名。

事件的起因源于前日房山信息港某论坛里的一个帖子《请不要把我们的孩子当做拍领导马屁的工具!》

帖子这样写道,“房山市良山区实验小学一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最近很苦恼,他和同学根据学校老师要求,必须背会市委书记、市长安在涛等领导的名字,老师称是上级部门要来抽查学生,必须应知应会。这些可怜的孩子作业都做不完,竟又要背会领导干部的名字,这简直是个笑话,一个荒唐至极的笑话,但却神圣得不得了。”

“我绝不相信‘必须记住市委书记的名字’是市委书记安在涛的命令,这一定是有关部门为了拍领导马屁而想出的经典创意,有关部门为了达到溜须拍马的目的真是无所不用其极,连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都不放过,真是无耻到了泯灭人性的极点。”

“有关部门也是有文凭的人,拍马屁也应该拍得有点儿档次,别这么太低俗了。否则,不仅达不到拍马屁的目的,反而给上级领导脸上抹黑。记不住市委书记的名字,孩子们必然要受到老师的惩罚,因为这给有关部门‘丢脸’了。悲哀啊悲哀,我们的孩子太可怜了!市委书记的名字是啥‘知识’?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不知道市委书记的名字就不会成为有用之才?……”

这个帖子只是在房山本地的论坛上引起了一些反响,但却不料,不知道被谁转帖到国内某著名的论坛上,旋即就引起了国内舆论的强烈关注。《华夏时报》在第一时间派出记者赶赴房山进行实地采访。

这一来调查不要紧,原来“背诵安书记等市领导名字”的做法,还不仅是一所小学的行为,竟然在良山区的教育领域不是什么稀罕事。良山区的几十所中小学里,最近都有让学生背诵市领导名字的“规矩”。

《华夏时报》的记者在房山采访后,立即成稿发往报社,报社通过审核后就刊发在了今天的头版头条上。这则重磅新闻的标题非常地夺人眼球:《“安在涛”是谁?》——

“3月11日,记者在房山市良山区一些中小学门口随机采访了几名二年级的小学生,他们说,老师为了让他们记住一些领导的名字曾把一张写满名字的纸教他们读,但时间大都选在课间或午休。”

一名女同学说:“领导的名字不像课文那样有吸引力,所以很难记住。”两个六年级学生主动上前告诉记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