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声-第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焦煌淡淡一笑,压低声音道,“算了,我们看热闹就是——孙书记说了,就任他折腾吧,看看他还能折腾几回!上回交通厅的人来,折腾的动静也挺大,可结果咋样?还不是雷声大雨点小,不了了之了!老张,人家是后备干部,折腾折腾就走了,可我们不行啊,我们还是要脚踏实地的工作!”

第173章 敢问路在何方(五)

焦煌和张奎正在站在一旁窃窃私语,突然发觉安在涛清朗的目光投向这厢,两人心头一凛,赶紧混入了人群中,装作指挥着众人开始布置会场。

高音喇叭里放着旋律昂扬的进行曲,两挂鞭炮高悬在竹竿上,锣鼓队列队在一旁,黑压压的群众聚集在了广场四周。张婧婧匆匆带着几个或手持笔记本,或捏着照相机,或抗着摄像机和采访设备的男女记者们走了过来,安在涛笑了笑,迎了上去。

这些记者尤其是中央媒体记者能来,大多是看了熟人的面子。而昨晚刘彦亲自为他们接风洗尘,张婧婧代表镇上也出席了宴会,暗自为众人奉上了一个不菲的红包。酒过三巡,刘彦还把路兵也叫了过来,跟这些记者们又是一番寒暄。

记者手中的笔是很有弹性的,再小的事情,如果经过了有意的渲染和炒作,也会造成很大的舆论声响。

这年头,经常跑外的记者,特别是从事形象软广告报道的记者,一般都是有红包拿的。数额不一,没有一定之规。一来是活动主办方的热情,二来是行业潜规则,大家都心照不宣而已。

但不是说拿了红包的记者,就会出卖自己的良心。昧心的记者不是没有,但大多数记者还是保持着基本的新闻底线。譬如说,资河镇组织的这类活动,等于是形象宣传炒作的软广告,这种红包拿了无伤大雅;但如果是灾难性事故为了封堵记者之口的红包,敢拿和会拿的记者就相对较少。

无他,这就跟做人一样,赚赚小便宜的人可能很多,但要是杀人放火,就没有几个为之。

对于安在涛这个年轻有为的县委常委兼镇委书记,记者们显然都抱有极大的兴趣,因为记者出身的安在涛的名字,在新闻媒体圈里是不陌生的。

跟记者们寒暄了好一阵,安顿下他们,安在涛这才吩咐张婧婧一路照应着,自己大步走到了主席台前,抓起麦克风喊了两嗓子,让人群安静下来。

因为他已经看到,孙谷领着县里五大班子的主要领导同志已经迈着四方步在焦煌的陪同下走了过来。焦煌脸上虽然挂着媚笑,但心里却着实不是个滋味。

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不但县委书记孙谷来了,县长夏庚来了,就连五大班子的领导都一起到场?这也太给安在涛面子了吧?他却不知,孙谷这不是在给安在涛面子,而是在给1200万的巨额投资面子。

按照一般的官场惯例,这样类似的有领导参与的活动,在领导进场的时候,鞭炮鼓乐齐鸣是必须的。孙晓玲凑过来低低道,“安书记,是不是要奏乐放鞭炮了?”

安在涛轻轻摇了摇头,“等一会,现在还不需要。”

孙晓玲一怔,但也没再说什么,默然走在了一旁。

安在涛笑了笑,大步迎了上去,跟孙谷一干县里的领导一一握手寒暄,折腾了半个多小时,才让焦煌照应着他们各自坐在了属于自己的桌签后面。当然,入座的还有今天的第二主角,投资商路兵。

资河镇上,能上主席台的只有安在涛一人了。其他领导,包括焦煌在内,只能站在工作人员的队列前面。

安在涛摆了摆手,抓起麦克风朗声道,“同志们,现在,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县委书记孙谷同志、县长夏庚同志以及县五大班子的领导同志光临活动现场!”

掌声轰然响起,其间也夹杂着不少欢呼声和嘈杂的声响。孙谷一干领导面带微笑地微微点头,当孙谷无意中发现,县长夏庚竟然起身来向四周的人群鞠了一躬,不由眉头轻轻皱紧,心里暗骂了一声:装什么装,狗日的东西!

安在涛也注意到夏庚的这个小动作,他心里笑了笑,继续朗声道,“各位领导,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招商引资暨经济发展动员大会……大会的议程有——第一项,镇长焦煌代表镇委镇政府与东山民泰集团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阳光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路兵签订合作协议;第二项,由县里领导为阳光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200万建设的三大工程进行剪彩;第三项,由我代表镇委镇政府进行经济发展的动员讲话;第四项,接受媒体记者同志的采访提问。”

安在涛的话音一落,鞭炮声和锣鼓声伴随着更加热烈密集的掌声骤然响起。

……

……

在记者们闪光灯的忽闪中,路兵矜持着跟焦煌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完了,两人紧紧握手。协议签完,是一个简短的剪彩仪式。等这些议程都结束,安在涛这才走过去抓着麦克风,也没有坐下,就是站在主席台的最边上,清朗的眼神越过那些随风招展的飘飘彩旗,慢慢在人头攒动的会场上一一闪过。

“各位领导,同志们,说实话,今天我的心情即非常高兴,又非常沉重。之所以说高兴,是因为我们资河镇现在正面临着一个非常关键的脱贫致富的机会——经过镇委镇政府的努力工作,经过前期的谈判磋商,我们终于和民泰集团公司达成了合作框架协议。按照协议,民泰集团公司独资下属的阳光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将投资1200万,在我镇建设三个重要经济项目,一个是生态农业观光实验基地,一个是生态旅游开发园区,还有一个是桔梗精细深加工基地。”

“这三个项目一旦建成,必将为拉动我镇经济发展、带动农民致富、解决镇上劳动力过剩做出重要的贡献。我们完全可以相信,这1200万资金的注入,将会盘活我们资河镇的优势资源……路总已经向镇里保证,公司所用劳动力全部本地化招录,凡是愿意进入公司工作的群众,都可以跟公司签订合法的劳动合同……”

安在涛说到这里,周围原本静静倾听的人群中,顿时爆发出猛烈的叫好声和鼓掌声。镇上的闲人是比较多的,交通闭塞,土地贫瘠,种地只能勉强混个温饱,外出务工又很难赚到什么钱;而搞搞第三产业,又基本上入不敷出。一听说镇上将要建设好几个大项目,又可以进入工厂做工,农民岂能不兴奋?

人群欢呼了半天,安在涛淡淡一笑,继续朗声道,“同志们,乡亲们,安静。但是,此时此刻,我心里又非常地沉重。在这里,我要代表镇委镇政府向路总表示敬意。”

说着,安在涛向路兵躬身一鞠躬。路兵愣在了那里,一时间没有反映过来,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安在涛早已挺直腰板继续作着极具有煽动力的激情演说,“为什么?为什么我要向路总鞠躬呢?”

“同志们,乡亲们!因为我们没有梧桐树,人家这只金凤凰也飞了进来!……所以,我要向关心我们贫困山区群众的企业家鞠躬致敬!但是,我们虽然有了好的项目,有了好的发展目标,有了美好的前景,可却没有路!没有一条畅通无阻的公路,什么都是空想!……”

安在涛说到这里,情绪微微变得有些激动起来,“我们的路在哪里?!就在我们脚下!同志们,乡亲们,县里财政非常紧张,暂时拿不出钱来。上一回省交通厅的领导来考察也有支援我们修路的意向——但是,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坐在这里怨天尤人,等待上级的支援——我们应该立即行动起来,不等不靠,有钱的出钱,有力地出力,完全可以自主集资修路!愚公尚且可以移山,我们资河镇2万群众难道就修不好一条十公里长的公路?”

“同志们,乡亲们,我们修不起高等级公路,可以修普通的柏油路嘛!等以后我们有了钱,可以再修嘛!乡亲们,活人不能叫尿憋死,我们要自力更生丰衣足食,争取早一天摘掉贫困乡镇的帽子!”

“我倡议,从镇委镇政府所有工作人员开始,全镇群众自愿集资,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我先带头,我今天在这里跟大家承诺,我愿意捐出十万来交给镇上集资修路——同时,我在资河镇工作期间的所有工资收入也全部捐献出来……人心齐泰山移,我们资河人不比别人少什么,我们为什么要甘于贫困?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发家致富?!同志们,乡亲们,大家愿不愿意?!”

安在涛说到最后情绪有些激动,声音也变得有些嘶哑,他挥舞着手臂,手中的麦克风在空中凝聚定格。全场鸦雀无声,主席台上的县领导们神色复杂,孙谷更是面色微微有些涨红,安在涛这番话出来,就像是利箭一样刺入他的心胸,让他难堪和压抑。

在场的镇上工作人员和群众先是异样地沉默,但旋即,也不知道是谁带的头,随着一声“我们愿意”的嘶喊,全场顿时沸腾起来,鼓掌声、呐喊声响彻天宇,有些激动的年轻人甚至冲过来拔起周遭的彩旗来挥舞在手里,猎猎作响。

“修路!”

“集资修路!”

“我们要修路!”

都知道新来的小安书记家境富裕,但再有钱,这十万块钱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况且,他还表示要捐出所有的工资收入来,也就是说,小安书记在资河镇工作一天,他都会将工资捐给镇上——如果说这也是作秀,恐怕也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孙晓玲两只手紧紧地攥成了拳头,面色涨红,她张了张嘴,挥了挥手,侧身瞥见了身旁那一张张同样激动而涨红的脸孔。

无数双激动而火热的眼睛紧紧地落在安在涛那张英挺而沉稳的脸孔上,震天的呼喊声浪在山谷间久久地回荡着飘远开去。

……

……

第二天早上,东山晚报和东山日报均在头版用较大的篇幅进行了报道。东山晚报的新闻标题是《没有梧桐树如何引来金凤凰?》,而东山日报的标题则是——《敢问路在何方?!》。当天晚上,东山电视台农村季风经济栏目,用一个十几分钟的短片全程报道了归宁县资河镇的这次招商暨经济发展动员大会的部分实况录像,电视镜头上安在涛挥舞手臂的挺拔身影以及那一句铿锵有力的“我们的路在哪里?就在我们脚下!”,让当时集中在镇政府大院里收看节目的镇政府工作人员和部分群众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而第三天,燕京的中央日报和经济日报也在2版以较大的篇幅对本次活动予以报道。

中央日报的记者在报道的最后,用极具煽情的一段话作了结束语:“不到十公里的山路坑坑洼洼,记者乘坐的吉普车颠簸了一个多小时才赶到现场。没有到户的自来水,不通公交车,群众出行只能依靠拖拉机和马车驴车——全镇群众生活之艰难困苦,让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感慨万千!所幸,当地有这样一个年轻的镇委书记,一个想要为群众做些实事的基层带头人,他宁可捐出自己的积蓄和所有的工资收入来带头号召全镇干部群众集资修路!这意味着什么?……在现场,记者深深地感受到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迫切心情。一条不畅通的公路,堵住了当地群众走向富裕和小康的路,这样的堵路,让我们心堵……真心地希望有关部门能重视群众的呼声,能看到基层干部工作的难处,早日帮助资河镇群众修筑起一条发家致富奔向小康的道路来!”

……

……

周末,安在涛回了县城。晚上,与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