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瓷王-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低贱?”朱嫣然嘴角一晒,“请问侯爷,在随皇祖父打天下之前,你不也是一介平民?而张氏夫人之前,是不是也是民女出身?可如今,侯爷不也官居武定侯,你的长子不也娶了皇家的公主?英雄不论出身低的古训,看来侯爷是忘记了哦。”

“这……”郭英顿了顿,“公主殿下,这不能相提并论的吧……”

“侯爷,这香草出身虽然低,但王家如今却也是林学士的人……我听林学士说,这香草就如同他的妹子一般,难道,林学士的妹子还配不上你的内侄吗?”朱嫣然回头瞥了林沐风一眼,“我说的可对?林学士。”

“公主殿下所言甚是,如若侯爷应允阿风与香草的婚事,沐风愿意亲自送香草出嫁!”林沐风呵呵一笑。两人在路上就已经商量好了,他岂能不配合朱嫣然“唱戏”。

还未等郭英反应过来,朱嫣然又沉声道,“本宫想,如果侯爷非要活活拆散这一对深情鸳鸯,我们也没有办法,毕竟,这是你们地家事。不过这样一来。林学士万一要追究郭亮调戏他内眷一事。告到皇祖父那里,想来皇祖父……”

郭英呆在了那里。他老来成精,岂能不明白朱嫣然和林沐风这一唱一和所为何来。林沐风当然不会真地再去揪住郭亮调戏轻霞那点小事不放,但……

朱嫣然霍然站起。“侯爷,你无非是考虑侯府的面子,这样吧,本宫答应你,等张风与香草成婚之时,本宫亲来道贺如何?你可以对外说,这门亲事是本宫做的大媒。”

郭英心念百转,与张氏夫人相视交换了一个眼神,赶紧躬身一礼,“既然公主殿下如此美意。老夫岂敢不从!阿风。还不过来叩谢公主殿下!”

郭英不是傻子,既然有朱嫣然肯为香草出头,有了这么大的靠山,还有日后前途肯定远大地林沐风在背后,他要再坚持不允,那是自找难看了。万一要真惹恼了这位颇有手腕的公主,恐怕郭家以后的日子就真不好过了,没准,她会真揪住郭亮不放。再者。张风毕竟只是内侄,严格说起来,还不算是郭家的子弟,他愿意娶民女就娶吧。

张风喜出望外,噗通一声跪倒在朱嫣然跟前。咚咚咚叩首起来。“公主殿下,草民感激不尽……”

“你先免礼。张风。本宫念在你一片痴情的份上,就管了你这份闲事。不过,本宫要你先答应我一件事。”朱嫣然面色淡然,“你要答应本宫,今后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许纳妾,只能有香草一个妻子!你可能做到?”

张风呆了一呆,但马上便毅然道,“公主殿下,草民心里只有香草,草民在此发誓,今生今世,绝不纳妾,心里只有香草一个人!如有违誓,定死无葬身之地!”

朱嫣然点了点头,赞许地看了看张风,“好,不错,不愧是沐风的学生,一般的重情重义,可嘉!”

在朱嫣然的手段下,张风和香草的婚事终于算是定下了。为了抢在帖木儿花的前头,也好为朱允拒绝瓦剌人做好“铺垫”,林沐风拽着郭英亲自跑了一趟王家。武定侯亲来求亲,又有当朝公主做媒,还有林沐风地“保证”,王张氏岂能还推卸?当然,主要还是她一家与张风相处时间长了,知道张风地品性,早就拿他当了自家的女婿。下了聘,婚事定在三个月后。

第二天,林沐风起了一个大早,去了西大营。

经过昨日一番“立威”,这西大营似乎有了一些变化。起码这哨兵的精神状态,看上去比昨日所见要强上百倍了林沐风向郭奎点了点头,“郭镇抚,马上擂鼓集合!”

咚咚的军鼓骤然响起,宁静的西大营顿时一片喧闹。

数千名军士奔跑而出,衣甲鲜明,迅速向点将台前集合而来。依旧是孟连和夏侯永辖制的2000余人行动最快,军容最严整,队形最整齐。而剩下的那近3000人速度虽也比昨日快了很多,但却因无人带领且昨日都受了杖责,身上有些伤,行动就不免慢了半拍。

林沐风今日换上了他指挥使的衣甲,手中握着宝剑,面色凛然地高高站在点将台上,身后是一脸肃然的镇抚郭奎。

5000军士终于列队完毕。林沐风定了定神,朗声呼道,“本指挥使奉皇上圣谕,担任这西大营地兵马指挥使。从今日开始,凡是有违抗军令者,凡是有不听号令者,凡是有军容不整者,一概流放边塞,绝不轻饶。大家记住没有?”

“谨遵指挥使大人军令。”台下传来稀稀拉拉且有气无力的回声。

林沐风刷地一声抽出了宝剑,剑锋高指向天,怒吼一声,“听见没有?”

“遵命!”台下的5000军士心里皆一颤,不由自主的齐声爆发吼道。林沐风的底细,这些士卒如今都知晓了,知道他受皇上和皇太孙地器重,手握重权,又见他雷霆手段,心里对他多了一丝畏惧。

林沐风回过头来,“郭镇抚,开始点卯!”

一个时辰过去了。台下,居然倒下了几个士卒。长时间未曾训练,养尊处优,突然一下子集合在操场上站了这么长地时间,有几个身子弱的就坚持不住了。

林沐风眉头一皱沉吟着,突然,他摆了摆手,朗声道,“郭镇抚,传本指挥使地军令,全体都有,列队站立,不得喧哗,没有本指挥使的命令,任何人都不得退场!”

又过了半个时辰,又有几十个军士倒了下去。而其,还不断有军士在队列中就地倒下。林沐风冷哼了一声,“孟连,将晕倒之人拖了下去,先不用管他。”

林沐风走下台来,大声喊道,“你们还是大明骁勇的禁卫军吗?一个个都给我站好了!本指挥使在这里跟你们一起站立,我不退场,你们任何人都必须给我坚持,坚持,坚持到底,听见没有!孟连,凡是再有就地晕倒者,记下名字,罚本月俸禄充公!”去了,仅仅有2000余人还在咬牙坚持着。西大营的操场上,倒满了一地士卒。和煦的风吹拂过来,林沐风手持宝剑沐浴在淡淡的夕阳中,犹如一尊冰冷的雕塑,动也不动一下。站在他身后的镇抚郭奎和两个千户孟连、夏侯永,脸上虽然一片肃然,但望向林沐风的眼神中也不禁多了一丝惊讶和敬意。

从早上至今,接近4个时辰过去了,就这样一动不动的以军姿站立在操场之上,对于体力和意志的考验之大,不言而喻。如果说他们这些“老兵”还能坚持得住,那么,林沐风一个秀才出身的指挥使,能坚持到现在还纹丝不动,可就太不简单了。此时此刻,他们这才明白,这新任的指挥使大人文武双全的名头绝非是虚有其名。

当如血的残阳全部没入了地平线,再也看不见一丝红光,林沐风长出了一口气,缓缓转过身去,满意的望着身后还在咬牙坚持的不到2000名士卒,点了点头,“郭镇抚,全军原地解散。明日一早,我们继续。”

驿馆。

帖木儿花愤怒地摔碎了一只茶盏,“呼木里,准备行装,我们即刻返回大草原!”

呼木里低低道,“少主人,呼木里早就打听过了,这香草跟郭英的内侄订婚就在今日,事发突然,一定是那皇太孙搞得鬼,他们定然是……少主人,要不要让呼木里去带人抢了这香草,我们冲出京城回大草原去?”“蠢货!你冲得出南京城,冲得出大明千里国土吗?恐怕还没走出百里,就被大明军队灭了我们了!”帖木儿花冷斥一声,“也罢,我们即刻出京,不过,在离开大明之前,我们还要去一趟北平,会一会那号称大明第一王的燕王朱棣,看看这位燕王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

“少主人,还通报大明朝廷吗?”呼木里恭敬的回道。

“报,怎么不报?我们朝拜而来,乃是堂堂大瓦剌的使者,岂能失了礼数呢?”帖木儿花阴森森地笑着,“呼木里,给我准备一份厚礼,我今晚还要去拜访一下这位大明的新贵大臣…………林沐风!”

“是!”呼木里躬身一礼,大步离去。

第一百六十九章 瓷火器汇报演出(1)

三个月的时间转瞬即过。

西大营的操场上,隆隆的马蹄声奔腾而起。伴随着军鼓声的响起,5000名骑兵纵马向点将台下集合而来。郭奎手中的红旗扬了一扬,5000名骑兵在两名千户夏侯永和孟连的带领下,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止住了马,震耳欲聋的马蹄声瞬间平息,漫天的尘土飞扬中,两个士气昂扬的骑兵方队列队完毕。

在三个月的时间里,除了偶尔去瓷窑审查瓷火器的制作之外,林沐风几乎将全部的精力和时间都用在了整肃西大营骑兵上。此时此刻的西大营5000骑兵,与林沐风初到任之时,已经有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士气高涨、号令统一、行动迅捷。林沐风并不是什么军事指挥天才,他只是将西大营士卒涣散的军心又通过强有力的号令和军威又重新凝聚而起。要知道,这西大营本来就是精锐骑兵,一旦士气和军纪重返,那支明初骁勇善战的骑兵禁卫军就又回来了。

他将西大营原有的编制打乱,重新做了划分,将5000人分为了两个战斗团队,一个以夏侯永为首,另一个则接受孟连指挥。实际上,在前两个月的时间里,西大营的训练和整肃完全是由这两个果敢善断的千户来亲自带领完成的,郭奎作为一营镇抚,则居中调度。而林沐风,更多的时候,是处在旁观和“监督”的状态中。

夏侯永和孟连的军事指挥素质之强,远远超乎了林沐风的预期,这两人在往日被前任指挥使压制着,根本就没有施展才华的余地,而林沐风则完全将权力下放给了他们。除了两人原先辖制的2000余人外,西大营其他3000多人本来因为缺乏军官统带而纪律涣散。但这些“刁兵”到了两人手上。几天地功夫就像是脱胎换骨了。两人长期在军中地威信,再加上严格的军纪,以及林沐风这个指挥使雷霆手段的震慑,最终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西大营面目焕然一新。

第三个月,林沐风就开始从瓷窑运来瓷火器,让夏侯永和孟连各自带领一少部分骑兵进行操演试验。两个系列六个品种的瓷火器,一个品种一个品种地进行试验。用了3天的时间全部试验完毕,效果良好,全部获得了成功。这其实早就在林沐风的意料之中。毕竟,瓷火器在运抵军营之前,工匠们早已进行了数百次地试验。

实验完毕之后,便开始装备全军。六个品种的瓷火器分别用特制的背囊和跨袋装配在骑兵身上和马背上,每个骑兵大约都可以携带十公斤左右地火器。单兵发射的瓷火器或许并不惊人,但5000人要是一起发射,这绝对是一个骇人的数目!以林沐风的预期,这5000人的骑兵假如要是操练得当。配合完美,绝对可以发挥出2万骑兵的战斗力。

接下来,按照林沐风的“构想”,郭奎、夏侯永和孟连三人又带领着5000骑兵进行了大半个月的瓷火器发射演练,单兵发射演练,团体发射演练,分组分队发射演练等等。其实,这主要是训练骑兵之间地发射配合,以及骑兵从个体到群体对各个品种瓷火器的发射操作。操作越熟练,配合越完善。就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瓷火器的杀伤力。

这一天,汇报军演的日子终于到了。

东方的天际刚刚露出了鱼肚白,林沐风一身银色铠甲,骑在一匹枣红马上,手中紧紧地握着朱元璋御赐的宝剑。在他的身后,5000骑兵面色凛然整装待发。腰挎钢刀。背上的背囊里、马头前的跨袋中。装满了不同品种地瓷火器。

黎明的朝阳在瞬间喷薄而出,红彤彤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