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瓷王-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吃吧,老孟,吃完了我们还要干活。”林沐风轻声喟叹一声,起身走到了一旁。

……

被低温烧了半个时辰的圆盘生坯,呈现出灰白色,表层已经相对硬化了,不软不硬,刚好可以实施刻制。林沐风把老孟等人叫到身旁,悬腕用力,用一把细长的刻刀开始在圆盘的表面勾勒线条,瓷浆随着手腕的翻飞不断被溅落下来,一幅写意图跃然盘上:一个牧童手执牧笛骑在一匹黄牛之上,回头仰望处,一家酒肆遮掩在雨雾深处。

人物形象惟妙惟肖,画面极有动感。老孟几个人崇敬地望着林沐风,心头除了感慨之外就是无尽的景仰——这林家的少爷,真是天降奇才也,一把刻刀居然比那画画的笔还要灵巧细腻。他们虽然也具有刻画功底,但与林沐风相比,可谓是小巫见了大巫了,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

林沐风满意地望着自己在明朝的第一幅刻画作品,想了想,又在画面的左上角刻下了一首诗,就是唐代诗人杜牧那首著名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林沐风定了定神,呼道,“取色釉来。”

老孟手中端着盛满各色色釉的盘子,林沐风手持专用毛笔,小心翼翼地勾涂上釉进行彩绘,由于加了颜色,这盘中的刻画犹如富有了灵气,更加地灵动和清新。

略微晾干,林沐风又用蜡轻轻打磨画盘的线条连接处以及边缘处,直至其饱满圆润起来。

拍了拍手,林沐风长吁一口气,“看到了吧,老孟,我所说的画盘就是如此,这就是刻制的全部过程,你们可明白了?”

“懂了,少爷。可是,我等技法拙劣,恐怕这一辈子也难以达到少爷的境界了。”年轻的工匠王二感慨万千,望着眼前的画盘,眼中放射出狂热的光芒。

“熟能生巧而已,王二,你只要肯下功夫,用心把握,这点技艺不难掌握。”林沐风拍了拍王二的肩膀,鼓励道。

“少爷,你放心吧,我们一定用心刻制,就怕是……”老孟接过话茬,仔细观察着林沐风的作品。

“不要紧,失败了我们可以重来。老孟,你带着大伙刻制吧。记住,下刀之前要在脑中有一幅完整的构图,甚至可以用木炭先在盘上打一幅草图。下刀的时候一定要稳、准、有力,不能拖泥带水,尤其是不要重复勾勒。这样,你们就刻十二生肖吧,12个盘子为一组,每人负责刻一组。”林沐风和声嘱咐着,“上釉彩绘完了一定要仔细打磨,然后才能入窑烧制,烧制时间还是半个时辰,知道了吗?”

第十六章张风天分

忙了大半天,林沐风这才觉得有些疲倦。毕竟,这具身体还是太虚弱了。他带着轻云离开了瓷窑,在回府的路上遇到了一脸郁闷的少年张风。

斜阳西下,颜神镇的街道上人流如织。看到林沐风迎面走来,张风马上“多云转晴”兴奋地奔上前来,“先生,我去你家找你上课咧,可你却不在。”

“哦,我到窑上去了,要不你明日再来?”林沐风笑着拉起了张风的手。

“不,我哥说了,学业一日不可荒废,先生,你既然答应了要做我的先生,可不能偷懒呀。”张风调皮地吐着舌头,突然从怀中扯出一张纸来,递到林沐风眼前,“先生,你看看,我临摹了你给我画在风筝上的燕子,怎么样,很像吧?”

林沐风看了一惊,虽然笔法僵硬,但已经有几分形似了。他惊讶地扫了张风一眼,“阿风,你以前学过画画?”

“没有,我昨晚闲来没事,就临摹着玩呢。”张风得意地笑着,“看看,你学生我很厉害吧?”

“不错不错,你很有天分,阿风,你可愿意跟我学画?”林沐风此刻心里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找机会考察一下张风,把自己的内画和工艺美术技艺传给张风,也省的自己日后“创业”事事都得亲力亲为。

“好啊,与读那些‘之乎者也’相比,我宁愿跟先生学画。”张风听了居然认认真真的回答着。

林沐风深深地望着这个有几分机灵古怪的少年,似乎从他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前世少年时代的影子,心中一片感慨,“阿风,画要学,书也要读。自古书画一体,没有文化修养,书画也不会登堂入室。”

张风一知半解地点着头,,顽劣之色一扫而空,一时间仿佛成熟长大了不少。

……

张风与林沐风一起回了林府,与林沐风和柳若梅一起用过晚饭,便老老实实跟着林沐风进了他的书房。读了一会“子曰诗文”,林沐风便开始教张风从基本的画工技法开始学起。比如用简单的线条勾勒一只小鸟,一朵小花,等等。

张风对画画有着超乎常人的热情,而且,的确是有天赋,领悟能力颇高。林沐风越教越兴奋,张风是越学越上心,一阵阵朗声笑语从书房里传出,门外的柳若梅听了心里一片幸福温馨。

一晃夜已经深了,张大有不放心,派人来把张风带了回去。

又到了该“安歇”的时候了,林沐风尴尬地望着早早躺下的柳若梅,犹豫半天,还是和衣上了床。

本来闭着眼睛装睡,耳边却传来柳若梅幽幽的声音,“夫君,可是嫌弃妾身丑陋?”

“不,不,不是这样的。”林沐风赶紧摇头,坐了起来。

柳若梅衣裙也穿在身上,她侧着头眼中一片水雾,“妾身往日对待夫君有些失礼之处,那也是……”

淡淡的女子幽香冲进鼻孔,如花似玉的娇妻躺在身边触手可及,林沐风心神一阵激荡,伸出手去抓住了柳若梅的柔荑,俯身轻轻呼道,“若梅!”

柳若梅心头一喜,似是感受到了林沐风对自己并不排斥,便红着脸将娇柔的身子贴了过来,将头枕在他的大腿上,“夫君,妾身会好好做一个贤妻的,只要夫君不再外出寻花问柳。”

“不会了,我会重整家业,让——让你们过上好日子。”林沐风强忍着内心的旖旎之念,缓缓道。

“夫君这般,实在是妾身前世修来的福分。夫君,再有一个月,就是我母亲的生辰,妾身想让夫君随我一起去县城的娘家为母亲拜寿,行吗?”柳若梅闭着眼睛,幸福地喃喃自语。

“好,好!”林沐风犹豫着手落了下去,轻轻抚在了柳若梅滑嫩的脸蛋上。触手温润,但伊人却没有任何反应,竟,竟然睡着了。

呜!林沐风郁闷地吐了一口气,轻轻将柳若梅的头从自己的大腿上挪了开去,为她盖上了薄被,自己也压制着冲动起来的欲望,躺了下去。

岂不知,就在他躺下的瞬间,柳若梅长长的眼睫毛眨了一眨,一丝失望之色混杂着一丝欣慰之色一闪而逝。

**************************

第二天一大早,随意吃了点东西,林沐风就去了窑上。令他吃惊的是,老孟带着几个工匠居然干了一个通宵,把200多个半成生坯全部刻制了出来。画盘上的12生肖,笔法和刻工虽然还欠些火候,但整体看上去也算不错了。起码,达到了形似逼真。

看着老孟他们将上好色釉打磨好的画盘开始再次入窑,林沐风心放到了肚子里,悄然出了窑门,向镇外信步而去。据中国北瓷志载,颜神镇东南蟠龙山上,盛产琉璃的主要原料是马牙石、紫石,他想去转一转,看看是否如史书所言,“山谷之中,遍布马牙紫石,俯拾皆是。”

颜神镇四周环山,两条大路在山谷间穿过,一条通往济南府,一条通往青州府。找准东南方向,林沐风踏进了一条狭长的山谷,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条废弃的河道,应该是河水断流了。极目四顾,山上山下林木葱茏,一片清幽。脚下的河道上,沙砾间夹杂着各色石头,以鹅卵石居多。在河道里寻了半天,也没有发现目标,林沐风不觉有些失望。

难道史书记载有误?不对呀,颜神镇分明是后世琉璃生产的重镇,没有原料,工匠们靠什么烧制?

沿着河道继续向前行去,他突然在不远处的泥缝和草木间隙处发现了一道若隐若现的紫光,有门了!林沐风兴奋地奔跑过去,扒开草木藤蔓,泥土间,一块长条形的紫色石头赫然呈现在眼前。

是紫石!紫石是琉璃制作的“母”,类似于中药的引子,一般凡是产紫石的地方,必然衍生有各色的马牙石。果然,在河床的底部,杂草茂密的地方,林沐风发现了大批量五颜六色的马牙石,大部分被泥土掩埋着,只露出了“冰山一角”。

林沐风激动地站在哪里,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眼前在别人看来是一大片不值分文的石头,但在他的眼里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啊!

第十七章独立护窑(一)

捧着几块紫石和马牙石回到窑上,老孟他们已经将烧好的画盘出窑了。除了少数画盘颜色有些晕染之外,出了一些残品之外,基本上达到了林沐风的预想。接下来,只要找些木匠来制作一些底座,将画盘插入其中,这批画盘就宣告大功告成了。

在窑上转了转,又嘱咐了老孟他们几句,林沐风便带着自己找来的原材料回府而去,准备自己在家里搞一搞琉璃实验。

张风已经等候在他的书房里,给张风布置下一些功课,林沐风便坐在一旁,闭上眼睛开始琢磨自己的琉璃发明大计。

现代的琉璃,是以人工水晶为原料,用水晶脱蜡铸造法高温烧结而成。而在这个时代,只能用古法材料,也就是紫石和马牙石等进行高温煅烧,先提炼出水晶材料,然后再进行人工脱蜡等很多道工序,才能弄出一个半成品来。这多道工序,每一道、每一个环节和流程都不能出半点差错,否则不是失败就是具有瑕疵。而具有瑕疵的琉璃,基本上是无法用作料器的。

一无机器设备,二无辅助工具,三无懂得琉璃工艺的人手相帮,难啊,太难了!林沐风在心底感叹道。

正在这时,“少爷,少爷,不好了,咱家窑上出事了……”林虎气喘吁吁地蹿了进来,叫道。

“怎么回事?”林沐风急问,将思绪从琉璃上收了回来。

“少爷,从县城里来了一帮混混,说是要买咱家的瓷器,但银钱还没给,就说咱家的瓷器有瑕疵,要半价收购。老孟跟他们理论了几句,被他们打得遍体鳞伤……现在,他们正在窑上闹腾呢,砸了不少的成品。”林虎急急说道。

“走,带我去看看。”林沐风心中一震,跟在林虎屁股后面刚要出门,看到也追了出来的老林头,“老管家,你老去一趟巡检司衙门吧,报张巡检知晓。如果是地痞捣乱,这事正好交给衙门处理。”

“老奴知道了。”老林头知道事关紧急,撇开老迈的双腿,向巡检司奔去。

林虎带着林沐风飞奔镇东南角的瓷窑而去。院中,柳若梅从桂花树后闪了出来,焦急地跺着脚,“轻云,你也去窑上看看。”

……

林家瓷窑的院墙外,此刻已经围满了看热闹的人群,多是附近的瓷窑商户和雇工。所谓同行是冤家,看到林家瓷窑被人蓄意捣乱,这些人心里多少有些幸灾乐祸。

喧闹声和狂野的笑声不断从院中传出,林沐风拨开人群,推开木栅栏制作的大门走了进去。放眼一扫,院中到处是被摔烂和踩坏了的泥坯、模具和半成品,瓷窑送烤的入口也被人用木棍捣烂,五六个彪形大汉赤着膀子站在那里咋咋呼呼,几个工匠挤成一团,围成一个圈,圈里,王二坐在地上,老孟满脸血污头枕在王二的大腿上,呼呼地喘着粗气。

看到林沐风进来,王二悲呼一声:“少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