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羊皮卷-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采取的行为;而是在被迫之前,就采取的行为。前提条件是自觉自愿地去做。在日常生活中,时时提醒自己要自律,同时你也可以有意识地培养自律精神。比如,针对你自身性格上的某一缺点或不良习惯,限定一个时间期限,集中纠正,效果比较好。千万不要纵容自己,给自己找借口。对自己严格一点儿,时间长了,自律便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你的人格和智慧也因此变得更完美。

真正地控制住自己才能控制别人

一位社会心理学家做过这么一个有趣的试验:让十几位素不相识的人,围坐到一张圆桌边,给他们几个很普通的问题,不限时间地讨论。不久以后,他们中间,已经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头”,其他人已有意无意地认同他的权威并且接受他的建议,这个人以无形的力量影响着他人并让别人不知不觉服从了他自己。这种力量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却又极其清晰真实可感的存在。这并不仅仅源于对方的权力地位,更源于一种强有力的个性中弥漫出来的氛围。优秀的人士,比如说有企业家、艺术家、学者、政府官员,他们品性各异、气质不同,但他们身上有一种共同的东西,那就是一种能够使周围的气氛环境被他的言行举止控制住、吸引住的感染力、影响力、威慑力,而这种控制与吸引,并不缘于某种夸张激烈的表演性的情绪,而是基于一种明确的自控能力。就像在一个缤纷的晚会上,一个一身黑色礼服的女子,很静默地便把大家的视线吸引到她身上。而另外一些人,也许他们更博学、更富有、更显赫,但他们就是没有那种力量感。前者即使衣着简朴、言语不多,但你马上能在一大群人中强烈地觉察到她磁性般的存在;而后者,即便衣着醒目、派头十足,那种深刻的无力感,还是使他们难免黯淡。《获取成功的精神因素》的作者克莱门特·斯通对这种神奇的心灵力量有一段精彩的描述:“一个拥有心灵力量的人,他也许是一位宗教领袖,也许是个黑带柔道高手,也许是一个白手起家创立起大公司的总裁,他们为了达到现在这个目标,必定早在许多年前,就开始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他们必须全神贯注,放弃许多日常欲望,做出许多牺牲,体验许多挫折的滋味,在这样一个长时期磨练之后,他们的心灵已经变得非常的强劲、坚忍、健全、平衡,这种力量的获得,没有天赋,只有依靠时间的修炼。”但一个人一旦拥有了这种力量,它就如同依附在他身上,成为他的一个组成部分,再也无法剥夺走,因为这种力量并不是外在的权力、地位、财富,而是一种内在的自信、自制、自尊。一个拥有了这种力量的人,他同时也就拥有了控制这种力量的能力,这就像一个暴发户会热衷于炫耀财富,而成功的大企业家绝不会沉湎于恣意挥霍;一个街头流氓会寻衅滋事,而那个黑带柔道高手却不可能轻易大打出手。力量与控制这种力量的能力,是在那个漫长的磨练过程中,同时逐渐获得的另一种财富。事实上,从根本上来说,这种心灵力量,本质上就是一种自我控制能力。一个人,倘若能够真正地控制自己,他也就能控制外界。绝大部分的人都会有共同的人性弱点:怯弱、犹豫、敏感、冲动、懈怠、易变……面对复杂的身外世界,他们往往难以把握自己,人们经常并不是缺乏知识与才能,而是缺乏选择的自信,而一个拥有这种自信、自制力量,不受制于任何外界影响的人,也就自然地成为人们的心灵可以依赖的“领袖”,这就是两句古老的格言了:“一个人,征服了自己,也就征服了世界”,“没有人能打败你,除了你自己”。

努力克服怠惰的不良习惯

一心想着享乐,又为享乐找借口,这就是怠惰。人类不只是为自己活着的。他们得有活着的责任。既然要担负责任,就不能只顾着自己的享乐,就不能有怠惰的心理。怠惰的人,往往是什么事都干不成的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心,都要付出劳动,天底下没有不劳而获那种便宜事。

怠惰能让人有片刻的享受,能让人摆脱劳动的痛苦。但是须知,怠惰带来了片刻欢乐,换来的却是长久的痛苦。为了一时的享乐而不能获得劳动的收获,这是很糟糕的。怠惰换来的享乐是暂时的,是昙花一现的东西,只有经过顽强的拼搏得来的收获,才能给你恒久的欢乐。就一个人的身体来说,我们知道,生命在于运动。就是说,人的身体本身也要求人不断地活动、不断地运动、不断地劳动。要是没有不断地活动、不断地运动、不断地劳动,那么,你的心理吃得消,你的身体却也会吃不消的。怠惰的人,终日泡在享乐场所,或者干脆睡大觉,长此以往,人会发胖,会四体不勤,一些懒惰病如高血脂、脑血栓等,都会侵袭你。那么,该怎么克服怠惰的习惯呢?《向你挑战》的作者廉·丹佛为我们推荐了如下建议:(1)要成功,就得勤奋工作,就得积极行动须知,机会来自积极的努力,它从不自动上门。有些人以为只要想想机会就会降临,说什么“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其实是误区,是要不得的,其结果是很糟糕的。为了事业或学业的成功,你得知道,一个成功者,每天必须做些什么。如果你去了解那些成功的人,那么,他们会告诉你,成功来自于坚持不懈的努力工作。成功的人,比起一般的人来,一定是更吃得起苦、更努力、更勤奋,而且,他们也做得比别人多。如果他是一位成功的科学家,那么,在取得成功的过程中,他一定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他一定经过了无数次的失败。没有一个成功的人例外,没有一个成功的人是不付出艰辛劳动的。面对他们,如果你每天无所事事,怠惰不思进取,那么,你一定会惭愧不已,无颜见人。(2)要成功,就要时时抓住现在,而不是寄希望于将来有的人,每做一件事厌烦的时候,就想着“明天再做”;而到了明天,他又想着“明天再做”。做什么事情,一定要立即去做,不要拖延,不要把应该立即完成的事情,拖到以后。其实,拖延正是怠惰的典型表现。要立即行动,不要拖延。(3)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成功靠积累,靠循序渐进别小看一个小小的行动,一次小小的进展,它关系着以后的大成功,它是以后的大成功的一个必要步骤。怠惰使人想:现在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又看不到成功。他不知道,成功就是由这些“看不到成功”的要素构成的。记住:春天播种,夏季耕耘,秋天才有收获。

避免因犯愚蠢的错误而自毁前程

史蒂芬·马克是个有成就的人。毕业于哈佛大学的他,36岁时已成为福克斯电视台和福克斯新闻处的总裁。但去年夏天,马克的事业忽然翻船。因为抢了上司的风头,使上司大失面子,他突然被通知“下岗”了。为什么像史蒂芬·马克这样的聪明人会干这样的蠢事?搞清聪明人为什么会犯自毁前途的错误,有助我们避免重蹈覆辙,更顺利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以下是《从失败到成功的销售经验》的作者弗兰克·贝特格归纳的聪明人干蠢事的几点缘由:(1)骄傲自大“聪明人总是比一般人多知道些事情,”纽约市洛克斐勒集团的副总裁布兰丹·塞克斯顿说,“因此很容易就会以为自己无所不知。”1990年,有人揭发名校史丹福大学要纳税人负担一些与政府研究工作无关的开支,例如买了一艘22米长的游艇,以及为大学校长唐纳德·肯尼迪的新夫人举行了一个欢迎酒会。可是肯尼迪不认错。他承认曾用公费支付一些“间接研究费用”,包括购买餐巾、桌布以及在他住宅里举行一次晚宴的开支。他还说:“我甚至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这屋里每一朵花都应该用间接研究费用来购买。”肯尼迪用这种狂妄态度处理这宗引起公愤的事,结果是自掘坟墓。“他似乎认为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完全正当的——因为是他做的,”史丹福大学里一个熟悉内幕的人说。不到几个月,肯尼迪宣布辞去校长职务。(2)孤立无援一个人如果特别聪明,那么他会从小就容易离群孤立。聪明的少年会觉得自己和其他儿童格格不入,于是很自然地会物以类聚,只和别的聪明少年交往。这种现象也会在公司里发生。“聪明人多半只喜欢和其他聪明人在一起,”美国高峰通讯公司的执行总裁詹姆斯·韦斯利说,“那本来是好事,可是,当这些人开始倚靠聪明,排斥经验,大事就不妙了。”危险之一就是不愿意承认有改变的需要。“当一班聪明人一致同意了一个计划,”韦斯利说,“他们会对这个计划坚持到底,即使其他人都已看到方向错误,他们也不会回头。”不久前,万国商业机器公司就发生了一个这样的例子。几十年来,这家公司在电脑工业中一直独霸一方。后来,大型电脑的市场开始衰退,消费者转为需要较小、较便宜的系统。然而,万国商业机器公司的经理阶层没有料到这场革命的步伐那么快速。结果如何?该公司在过去两年共亏损了78亿美元,创下了空前纪录,被迫要大量裁员。要和别人合作顺利,听取别人的意见是非常重要的。可是,有些聪明人因为对思想比他们慢的人不耐烦,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而这种不耐烦,”官能国际通讯公司的总裁罗伯特·舒佛说,“可能是危险的陷阱。”某规模庞大饮品制造公司的市场推广主管聪明又能干,但是他负责推销的一种新饮品在市场上反应冷淡。后来,他的上司发现他的下属曾向他提出许多忠告,但他一概置之不理。他的解释是:“无能的主管才会听下属的意见。”他的事业不久之后就走下坡。(3)不顾后果聪明人脑子里总是在想:“我的下一个高招……”由于他们老是觉得自己无所不知,这些聪明人都喜欢行险招,结果往往是聪明反被聪明害,就像前美国参议员加利·赫特那样。赫特曾获纽约时报“当代美国政界最有智慧的人之一”荣誉,1987年初,他竞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胜望极浓。当时有传言说他有婚外情,他于是向新闻记者提出挑战:“跟踪我吧。”他们真的去跟踪他,结果发现他和29岁的模特儿当娜·莱斯在一起。一张小报刊出了赫特在游艇“胡闹”号上把莱斯抱在怀里的照片后,赫特想成为总统的美梦随即破灭了。这是他自己不顾后果的结果。(4)过分好胜许多聪明人都不了解一个简单的事实:在这方面胜人一筹,并不等于在另一方面也一定能成功。哈佛商学院毕业生维克托·奇亚姆利用电视广告推销他的雷明登产品,赚了好几百万美元。1988年,奇亚姆收购了职业足球队“新英格兰爱国者”队。可是,经营一支正在挣扎求存的足球队和推销电动刮胡刀完全是两回事,他不久就亏损惨重。到奇亚姆把球队出让的时候,他已经损失了几百万美元。许多有杰出成就的聪明人都会从这些大错中取得教训。他们愿听别人的意见,不会目空一切。他们积极征求下属的建议,知道自己的弱点在哪里。美国的萨姆·沃尔顿是一位商界奇才,把一家卖廉价商品的铺子发展成为有资产550亿美元的华尔市场集团。他的成功之道是不把自己关在总部里面。他常常坐他自己的飞机到全国各地巡视各分店,听取“合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