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别让骗子忽悠了你-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一个黑色皮箱。

将近中午12点时,车子在一家酒店门前停下,男青年对宋先生说:“咱们进去吃点饭吧!”

不待宋先生点头,他就亲热地拉着宋先生走进酒店。席间,男青年突然想起一事,就对长发姑娘说:“小丽,你去把车上密码箱里的钱分成几份(文*冇*人-冇…书-屋-W-R-S-H-U),数好了,等会儿好拿出来打点朋友。”

小丽白了他一眼,继续吃甜饼,根本没有离座的意思。

男青年只好亲自动身,离开饭桌,来到汽车前。宋先生也紧随其后,并帮他打开车门。

男青年进车后对宋先生说:“你进去吃饭吧,吃完饭咱们还有事要办。”

宋先生返回餐厅继续用餐。边吃边问小丽:“你那位朋友做的什么生意?”

“我男朋友可是做大买卖的,他的门路宽着呢!”小丽得意地说。

二人正说着话,宋先生突然听到熟悉的发动机声,赶紧跑出去看,原来是男青年在开车。小丽拉了一下正在发愣的宋先生,说:“别担心,他开车技术棒着呢!他可能是接朋友去了,走,我们先回去吃饭,他一会儿就能回来。”

听她这么一说,宋先生这才放下心来,与小丽又回到餐桌旁。可宋先生再也没心情吃下去了。小丽东拉西扯地和宋先生聊天,宋先生心不在焉地应答着。大约过了10分钟,小丽起身对宋先生说去卫生间方便一下。哪知她这一走再没回来。宋先生以为小丽出了什么意外,急忙叫来女服务员让她帮忙查看一下。女服务员说:“大约10分钟前,那个长发姑娘坐上一辆白色尼桑轿车走了。”

宋先生一听惊得目瞪口呆。

防骗方法

有时,被骗者上当并不是因为做人的品质有问题,而是他的思维定式使他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宋先生看见男青年开走他的车,没有加以阻止,是因为他的思维定式告诉他,姑娘还在,男青年不会怎么样,而放松了戒备,致使自己蒙受巨大的损失。有个笑话能够说明思维定式起的作用。

甲问:“你的助听器多少钱买的?”

乙:“5毛钱。”

甲:“怎么会这么便宜?”

乙:“我把一个火柴盒塞进口袋里,再从那儿引一根导线连到耳朵里。”

甲:“莫非这样就能起到助听的效果?”

乙:“当然!别人一看见我有导线,就会高声同我讲话。”

从口袋连到耳朵的那段导线,自然会被人联想到它是助听器的一部分。因此,做出此人听力不好的判断。心理学家将这一现象纳入“模式化”范畴,它会促使人的活动和行为根据完全固定的模式进行。

为防止此类骗局发生,当有陌生人对你过于热情,宴请款待时,必须高度警惕,特别是席间对方人员找借口逐个离开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掌握事态的发展,以防对方金蝉脱壳。而对于不熟的人提出的不合理请求,更要果断地拒绝。

办证人骗局

梁新从22岁开始闯荡江湖,经过许多坎坷的摔打和风雨的洗涤,总算熬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几年下来也积存了一笔数目可观的存款。

人往高处走嘛!谁不想做人上人呢?何况梁新还是个要强上进的人,看着昔日的同学、伙伴都相继有了好差事,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做生意吧,他自愧门路窄;坐办公室吧,→文¤人··书·¤·屋←自己又没长那脑瓜。想来想去,只有开出租车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也适合自己跑跑颠颠的个性。可要想办个体出租,光有驾驶证不行,还必须有“运营证”。毕竟这里不是家乡,人地生疏,一时间梁新是一筹莫展。

一天,梁新在茶馆喝茶时,遇见一位曾经相识的人。想到此人是本地人,便提起要办运营证的事。

“看你愁眉苦脸的样儿,我还以为遇到了啥棘手的事呢!不就是运营证吗?你早说不就早解决了!我就在交通局上班,过几天给你办个证不就得了!等着听信儿吧!”朋友的意思很明了,办个运营证对于他来说是小事一桩。

朋友的应允,使梁新如释重负。经过度日如年的等待,终于在两个星期后等来了朋友的通知:马上准备10000元钱的办证费。

梁新感觉事情快有头绪了,尽管办证费贵了一些,可不久的将来能拥有自己的出租车,了却他最大的一桩心愿,也值!不容多想,梁新将自己辛苦积存的血汗钱交给了朋友。

之后,梁新几乎每天都打电话询问办证进度,朋友也总是以安慰的口吻回复他:

“别急,马上就办好了。”

谁知就是“马上”这两个字,让梁新开始了无限期的漫长等待。情急之中,再拨打朋友的手机,可手机却停机了。这时梁新怀疑朋友是故意躲避他才停机的。便来到交通局了解情况,结果更出乎他的意料,交通局声称单位里根本没有这个人。很显然,他被所谓的“朋友”骗了。他开始到处寻找,但人海茫茫,他又不知道对方的真实地址,在人口众多的大城市,想要找一个人真可谓是大海捞针。万般无奈之下,梁新来到当地派出所报了案,由于梁新提供不出关于骗子的有价值信息,使案情停滞不前,迟迟不能结案。

防骗方法

这是一起典型的轻信案例。当梁新正在为办运营证一事而苦无门路时,他遇到了所谓的“朋友”,就迫不及待地道出了自己的苦恼。没想到正是由于自己病急乱投医,才中了骗子设下的圈套。

骗子们之所以会轻易得手,是因为他们都把自己伪装成能人高人,神通广大,不管什么大事难事,在他们眼里不过是小菜一碟。在赢得你的信任,得到你的重托之后,他们就会“人间蒸发”。

如果梁新亲自到交通部门通过正常渠道来办理证件,而不是托关系、找门路的话,骗子就不会骗到他的头上。

黑中介骗局

邹先生贷款买车才几天,油价是一天比一天高,这对于工薪阶层的邹先生来说实在负担不起,就有了想把车租出去的念头。

邹先生在网上发布消息。不到两天时间,电话响了。原来是一家专门做租车业务的中介公司。先交一半的中介费,负责找到合适的租车人,再收取另一半中介费。邹先生看中介所的租车的业务电话那么多,又有正规合同,信誉一定不错。就交了一半中介费,回家等消息去了。

很快,中介公司就联系到了租车人小张。双方见面后,小张对车子很满意。说他刚结了婚,想先租一辆车,领着老婆出去转转,自己还做了点小买卖,跑业务时也用得上。见彼此都有诚意,中介公司的人不失时机地拿出租车合同。租车费用交付方式压一付一。邹先生决定先租给对方一个月,再视情况决定是否续租。小张把身份证复印件和名片给了邹先生,以示诚心。

一个月期限刚到,小张准时把车还了回来,邹先生忙上前检查。里里外外干干净净,跟没用过一样,还多了一对很精美的靠垫,一看就知道小张是个爱车的人。

“这车保养得还真不错!”邹先生说了心里话。

“我本身就是一个很爱车的人,真想再租一段时间,您看我是不是能再租些日子?”

遇到这样的租车人,还有谁会拒绝呢?邹先生当即同意,收下一个月的租金,交了车钥匙。

可这一回,却是望穿秋水杳无音信!电话停了机,小张找不到,再找中介公司,人走家搬!

防骗方法

显然中介公司和租车人是一伙的。第一次还车时对车百般呵护,让你觉得把车租给他百分之百放心!再续租时,车主通常会放松警惕,而骗子在租用期间早已做好了骗车准备。一旦续租成功,就会连车带人消失。

第六章 金融防骗

涂改存折骗局

在招待所工作的徐女士,一天上午接待了一位派头十足的年轻人。他在登记表上填的名字是:徐小朋。徐女士看了看说:“真巧,我也姓徐,咱们还是一家子呢!”

徐小朋听后马上换上一张笑脸,说:“那我以后就叫你大姐吧!”

从聊天中,徐女士了解到,这位同姓兄弟是做装潢材料生意的。这时,他接了一个朋友打来的电话,通过他与朋友的电话内容听得出生意还挺红火。放下电话,他对徐女士说:“大姐,我要去进一批地砖,得去联系运货的车,有空儿咱姐弟俩再聊。”没走几步又折了回来。掏出一沓人民币,说:“这是10000元钱,麻烦大姐帮我在楼下银行存个活期,我实在是忙不过来了。”说完丢下钱就走了。等他回来时,徐女士把存折给了他。他看了一眼,说了声谢谢,又把存折塞到徐女士的手里,恳求道:“大姐,还是把钱放您这吧,你看我整天忙来忙去的,弄不好再丢了,您就帮我保管吧!”

徐女士见徐小朋对自己如此信任,就收下了存折。徐小朋又说:“我还得出去,要是有人来找我,你就告诉他一切都办好了,再把这个条给他就行了。”说着随手写了一个便条,就出去了。徐女士见便条上写着:“不用等我,把钱交给我大姐就可以。徐小朋”。

下午,果然有个30多岁的男人来找徐小朋。徐女士就把徐小朋嘱托的事转告了他,还把便条给了他。那人看了便条后,沉吟一下,说:“大姐,那我就不等他了,麻烦你告诉他60000元汇款已经收到,我欠他的30000元,让他开个户我再汇过来。”说完就走了。

下午5点,徐女士收拾好东西正要回家。徐小朋风风火火地回来了,见到徐女士就问:“大姐,有人来找我吗?”

徐女士就转述了来人的话。徐小朋听了一拍大腿,失望地说:“这下可完了,我们拉货的车坏了,得去修,现在银行也关门了,这龟孙又没送现金来,怎么办?”抬头看了一眼徐女士,眼睛一亮,说:“要不这样吧,大姐!你先借我5000元,明天你再从我存折上取回,就算帮我大忙了!”

徐女士心想,反正他存折在我这儿,况且人家又那么信任我,就一口答应了。徐女士手里没那么多,又找邻居借了些,凑足了5000元交给了徐小朋。徐小朋高高兴兴地拿着钱走了。

一晃三天过去了,徐小朋还不见回来。徐女士这才起了疑心,拿上存折到银行取款。银行工作人员验过后,提醒她仔细看清楚些,这是一张10元的存折被涂改成一万元的。徐女士看着存折疑惑地说:“怎么可能呢?是我亲自存的钱呀?”

工作人员又问她是什么时候来办理的。她想一想说:

“是4月14日上午11点左右。”

低头再看存款日期,是14日上午8点38分。她仔细回想了当时把存折给徐小朋的一幕,他是把折放到包里后,又拿出来的。这才明白原来存折被徐小朋调了包。

警钟长鸣

徐女士除了说出自己的姓氏之外再没透露其他信息,怎么还会上当受骗呢?道理很简单,因为她遇到了一个懂得蚕食、分化的骗子。他懂得怎样才能赢得徐女士的信任,怎样安排时间,使整个事件环环相扣,不露疑点。从一开始,徐女士说的第一句话,徐小朋就看出徐女士是个没有心计的人,这也正是自己要猎取的对象。于是,他一步一步诱使徐女士落入了陷阱。

高价换美元骗局

汪志家原是一个大家族,解放前家境很富裕。到他结婚时,他家已是地道的贫农了。汪志做梦都想发财。他常常暗地里埋怨自己生不逢时,要是早生几十年,正逢家族盛世,不也是一个风风光光大少爷吗?

改革开放后,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