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福气安康-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文清目光轻轻落在张一花的手背上,柳眉不由拧了一下。张一花的手很纤细,手背上这样狭小面积的皮肤,全部被烫成暗红色,水泡不知什么时候被戳破,看样子没上过药,或许是大奶奶根本不让她上药吧,整片皮肤明显发炎肿胀,有溃烂的迹象。

苏文清的心有些抽紧。这样的伤,应该很疼,也难为了张一花这么柔弱的女子,硬是忍了下来。

这样想着,看向朱大奶奶的目光便多了几分冷意。这种人,实在是太罪大恶极,不让她受到报应真是老天不开眼了。

“姨奶奶忍着点,我这就给你敷药去。”苏文清马上打开了药箱,取出了早就准备好的治伤药。当然,也顾及了张一花是个孕妇,哪些药能用,哪些药不能用,这些她都细细咨询了苏氏。

张一花看着苏文清,不知是伤药刺激着皮肤的疼痛,还是心中的感动,张一花眼中噙满了泪水,嘴唇微微嚅动,却什么也没说。

处理好伤口,苏文清用布条把伤口包扎好,又叮嘱了一番不能沾水的话。然后,苏文清起身,把工具收进药箱。

“苏姑娘,你有空的话,也帮姐姐看看她的脚吧。”高兴起来的张一花又恢复了善良的性子,想到苏家的祖传神奇的银针渡穴法,便想请她替朱大奶奶看看脚疾。

苏文清柳眉微微扬起,目光落在朱大奶奶的腿上。张一花这无心的话语,正合了她此次前来的目的。

“朱大奶奶,你的脚……”苏文清出声问道。

朱大奶奶似乎吃了一惊,好像根本没有料到张一花会突然关心起她来,见苏文清锐利的目光落在她的脚上,不由有些慌乱,忙推辞道,“不用了,我这病,一时半会好不了了,大夫也不知请了多少个,也没见好转,还是不看了。”

朱大奶奶的慌乱一点不漏全落在苏文清眼中。苏文清不露声色,微笑道;“朱大奶奶可曾听过扬州城苏家祖传的银针渡穴疗法?这名声都在外头,大奶奶无须担心,我给你看看,说不定能治好呢。”

说着便取出银针,这银针,苏文清一向是不离身的。

“我说不用就不用了。”朱大奶奶怒道,“我这病我不清楚吗?更何况,你这个小姑娘,医术能有多高明?要请我也去请宫里的太医来诊治,何须你插手?”

“姐姐……”张一花一脸讶然地望着朱大奶奶。人家好心来看病,不愿意就算了,值得这么大动肝火吗?

苏文清暗暗冷笑,心中瞬时明了。

旁边的翠红有些慌了,忙扯一下苏文清:“苏姑娘,既然你都已经忙完了,我们就去回过老太太罢。”

苏文清笑笑,收回了银针,跟着翠红走了出去。她此行的目的已经达到,再逗留下去也没有多大的意义。

翠红边走边道:“苏姑娘,没吓着你吧?”

苏文清笑笑,这样的阵势她见多过了,哪能这么轻易就被吓着?而且做贼心虚,朱大奶奶只不过在虚张声势罢了。

“我是老太太屋里的,跟小翠是姐妹,我听她说过你。”翠红真是人来熟,一下子就跟苏文清熟络起来。

“这样啊。”苏文清笑笑。

“大奶奶的话,你别介意。”翠红低声道,“大奶奶信不过你们苏家的医术,她是尊贵的人,张口闭口都是些什么太医太医的,我可是绝对信得过你的。”翠红回过头来,“苏姑娘,年前的时候我爹不小心摔坏了腿,还上你们仁和堂看过来呢,你不记得了?”

“哦,是吗?”苏文清敷衍地笑笑,仁和堂每天人来人往,她哪记得那么多,苏氏就更不用说了,一天到晚只顾着看病,只有病人记住医生的时候,没有医生记住病人的时候。

翠红回头站住,望着苏文清:“苏姑娘,你不记得了?年前不是有人朝你们仁和堂放了一大通炮竹吗?”

苏文清记起来了,是有这么一户人家,因为交不起医治的钱,苏氏医者父母心,也没有跟那一家子计较。那一家子感动得借钱买了一大捆炮竹来,在仁和堂外面放着,足足放了半个时辰。后来,这户人家还积极地帮忙做宣传广告,没想到居然就是这位翠红姑娘的一家。

看来苏氏的广发善心总是有回报的,毕竟这世是知恩图报的人占了多数。苏文清笑得深沉,正好,她有些事情要问问翠红。

“翠红姐姐,我想起来了,原来那就是你们一家子啊。”苏文清笑道。

翠红见苏文清终于记起来了,很是高兴,嘿嘿地笑着。

“翠红姐姐,我有些事情不大明白。就好比这朱大奶奶,前一阵子不是好好的吗?怎么一下子说瘫就瘫了呢?”

“我也不大清楚。”翠红摇摇头,“好像是她的内弟被官府抓了的那次吧,朱大奶奶就瘫了。刚开始的时候,老太太也很着急,三天两头地请大夫过来看病,后来老不见好转,就慢慢淡了。那些大夫一个个都看不出所以然,全都被大奶奶撵走了。你说,这人病了,脾气怎么这么怪呢?”

翠红叹了口气,又道:“大奶奶没瘫之前,就是个厉害的角色。我就亲眼看见过以前的一个姨娘,姓李的,也怀了孩子,有六七个月大了,有一次大奶奶让她到井边打两桶水上来,不知咋的,摔井里死了,一尸两命,朱大公子也没说什么,给了几两银子,让人拖出去埋了。”

苏文清听得心头发冷,忍不住道:“那现在这个张姨姨算是好运气的?”

翠红点点头:“老太太到灵觉寺算了一卦,算出她肚子里怀的是小子,也幸亏她肚子里怀着的是个小子,要不然的话,早跟之前的李姨娘一个下场了。”

苏文清暗暗吁了口气,幸好有灵觉寺算卦那一档事。

“那朱大奶奶瘫了多长时间了?”苏文清再问道。

“也有一段时日了,也真是难为这新来的的姨奶奶,搬过去后,还要挺个大肚子照顾她的起居,被她使唤来使唤去的,也没有一句怨言。”翠红似有些替张一花打抱不平,“之前有些风声传来老太太耳朵里,老太太使人来问,姨奶奶说大奶奶这边很好,什么事也没有。唉,怎么就有这么好脾气的人呢。”

为了肚子的孩子,也真是难为了张一花了,苏文清也微微叹了口气。

“不过,有一件事我倒是觉得奇了怪了。”翠红望望四周,见没有人,便凑近苏文清低声道,“有一天晌午,我走过大奶奶的院子。当时,天气热,门口的丫头在打瞌睡,我看到,”翠红的眼中有些惊骇,“我居然看到大奶奶径自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走到旁边拿了茶杯,再回到椅子上坐下。你说,我是不是见着鬼了?”

苏文清听着,心中更是澄明。她含笑道:“翠红姐姐真是会说笑,这世间哪有什么鬼不鬼的?或许这晌午的阳光照了眼睛,眼花了吧?”

翠红想想也有道理,不由笑道:“你看看我,倒是自己吓自己了。”

这说话的功夫,就到了老太太的院子。苏氏正与老太太谈着话,见女儿回来,知道她的事情办完了,便起身告辞。双方自是又说了一番客套的话,方才散去。

苏文清回来后,张二花赶了过来,详细地问了她大姐的手伤。苏文清终于能够理解张二花为什么那么愤怒了。那样作践一个有了身子的人,即使好脾气的人看了也忍不住会义愤填膺的。

接下来两天,张二花觉得苏文清似乎很忙,狄青连着两次被她派出去办事,就连小翠,也偷偷溜来蘑菇园,耽搁了约半个时辰,又走了。

一转眼,朱太太订下的到灵觉寺还愿的日子到了。

第一百三十章张一花巧妙出“牢笼”

平日里逢年过节,朱府也有还愿的习俗,不过是差几个人去灵觉寺,烧几柱香,给些香火钱。这次不同,这次是朱府的老太太亲自到灵觉寺还愿,意义自然非同一般。

一大早的,朱府就忙乎开了,所需的东西早早备齐,马车也早早备好。

老太太身边,带了翠红、翠梅等几个丫头,还有几个仆妇婆子跟着。张一花也带了银凤去,说是要替自己腹中的孩子祈福。而朱大奶奶,自然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在老太太面前献殷勤的机会的,况且她娘家那边败落,正室的位子也开始有些摇晃,这次,她带了春桃与小翠去。

一大家子收拾妥当,浩浩荡荡便向城郊的灵觉寺去了。

接到信报的灵觉寺早早洞开大门,一位柱着拐杖的老和尚领着寺里几十个和尚在门口迎接。这个老和尚约有七十岁的光景,须发尽白,穿着与寺院里其他和尚不同的衣服,胸前挂着一串硕大的佛珠,正是灵觉寺的住持道远和尚。

前院清了场,一个香客都没有,一派清静的气象。朱老太太觉得有些不安,连念了几句:“罪过,罪过。”

等参拜完,上了香,诵完经,也用了近两个时辰。斋饭还未准备好,道远住持便安排朱府若干人等在各个厢房歇着,等斋饭准备好之后再来通传。

朱老太太是个闲不住的人,看着寺里四周的景色新奇,便让翠红搀扶着,后院里四处走走。

翠红乖巧道:“老太太,你从来没有来过这灵觉寺,听说后院的东北角有一块芍药园子,那里的芍药开得可好了,比我们府里的多了好几十个品种,象什么杨妃出浴、沙金冠顶、玲珑玉、凤羽落金池、粉盘藏珠、桃花飞雪……还有好多我都没听过的名字呢。去年的时候我来过一次,看得眼都花了,如今听说又添了新的品种……要不,老太太,我扶你过去看看吧。”

朱老太太平日里最喜的就是芍药,也爱凑热闹,如今听翠红这么一说,顿时来了兴趣,让翠红搀扶着,朝后园中走去。

芍药园里,百花齐放,万紫千红,一个素白衣裙的女子行走当中,轻灵飘逸,如这园子里的芍药仙子。

翠红眼尖,一下子认了出来,惊喜叫道:“苏姑娘,你怎么也来了?”再看看那一园子的姹紫嫣红,讶然道,“这园子的芍药,是苏姑娘你种的?”

苏文清含笑点头:“是啊,每年我哥哥的忌日,我娘要到灵觉寺上香,替哥哥抄经祈福。我陪我娘过来,闲着无事,便让这里的小和尚替我翻一块地出来,种上些名种芍药,闲暇的时候可以到这里来赏赏花,陶冶一下情趣(W//RS//HU)。我唯恐小和尚照料不周,时常过来看一下。”她看看老太太,笑着走了过去,“老太太,几日不见,精神好多了。您老人家可是赏花高手,看我这满园子的花开得如何?”

“这花开得还是不错的,比我府里那个后花园里的花好多了。”朱老太太似乎和苏文清很投缘,一看到她眼中便露出笑意。朱老太太是个行家里手,她微侧一下头,一眼就看出这园子虽小,种的芍药少说也有五六十种,自己府里的那个花园虽大,也不过三十来种。见到没有见过的,她不由兴趣盈然,让翠红搀扶着凑过去看。

苏文清笑笑,心想:这李良其貌不扬,想不到除了赏鉴古玩之外,就连种芍药也有一手。

不远处,闪过狄青的身影,朝苏文清打了一个手势。苏文清会意,转头对朱老太太道:“老太太,瞧这会功夫,要开斋饭了,我搀扶您过去吧,等吃过斋饭,我再陪您看个够。”

一说到开饭,朱老太太这才觉得有些饿了,连连点头,让苏文清与翠红一左一右搀了自己,离开了小园子。

刚走到平日里寺里供香客歇息的一排厢房边时,一股浓烟呛了过来。后院里乱成一片,小和尚奔来跑去,纷纷去提水救火,左边靠近厨房的厢房里,一股股浓烟从里面冒了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