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潜伏在办公室-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这类人的成功,往往需要两个条件。

第一是忍耐,第二是时间。

只有做事能力的人没有先天背景优势,所以他们在前期升职速度很慢,往往事情都自己做,功劳全别人占。

而这类人又不喜欢阿谀奉承,所以他们不能讨上司的欢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没有拍马屁的人们升职快。

把精力集中在作事上的人,往往没有时间去斗争,所以在任何职场斗争里,这类人都是最容易被打下来的。

但是,如果能把这一切都忍耐过去,时间会给他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当皇亲国戚们止步中层,当拍马屁的人再也跨越不过上司,当喜欢斗争的人反而把自己斗垮了,做事扎实的人的机会也就来了。

他们可以在十年里忍耐,而在二十年的时光里突飞猛进。

我们可以看到,在职场中,层级最高的往往是这些曾经做事很好,非常有能力的人。当然,他们在长期的职场生涯中学会了别的本事,所以他们才是最后的胜利者,无往而不利。

案例:

黄陵华的拆分工作,做得很细致周详,业务方面老拉最精通,已经梳理得干干净净;人员方面,黄陵华一个个面谈过去,并没有暗示什么,却已经在心里面划分出了可带走和可留的两部分。

如今,大部分的事情都做好了,资料也拷贝齐全,黄陵华的计划,是等时机成熟,B公司那边可以接收了,就彻底与这边告别,所有资料全部删除,所有员工能带走的带走,不能带走的遣散,所有的客户资源全部抓走,甚至办公室中电脑都要格式化一遍。

按黄陵华的话说,这叫坚壁清野,走得干干净净,连一点渣都不留给A公司,就算鲜于他们想要反击,也抓不到任何的资源,他们能看到的,只有空空荡荡的办公室。

这种带着项目,带走整个团队和所有资源跳槽的方式,在业界都是很少见的。如果黄陵华成功,A公司的品牌形象和士气必会遭到重创。

但黄陵华会成功么?

这周的第一天,A公司突然召开董事局及高层联席会议,李荣作为大中国区销售副总监当然要参加了,可奇怪的是,他的位置居然被安排在了会议桌上。

照常例,只有销售总监陆德才能上桌和董事们开会,副手们都只能坐在外圈。

李荣被请上桌时,他还颇有些沾沾自喜,以为董事局对自己另眼相看,准备提拔他坐总监的位置了。

但很快,他就发觉众人的眼神不对,尤其是陆德,老脸皱成一团,双目都快喷出火来。

还不等李荣搞清楚是怎么回事,陆德已经把一整叠资料“啪”地丢在桌子上,怒斥道:“好你个李荣!居然敢做这种出卖公司的事情,你给我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李荣莫名其竞妙,打开资料一看,都是华东大区黄陵华部门里的东西,可粗略瞟了一眼,也没看出什么花样来。

李荣疑惑:“这是什么意思?”

诸位董事示意陆德便站起来,指着李荣:“黄陵华是不是你的手下?他掌握的人人药房合作渠道是不是由你直接领导的?”

李荣点头:“是啊。”

陆德说:“黄陵华最近有什么举动你知道么?”

李荣摇头:“他每天都给我汇报啊,还不是那样,继续和人人药房合作,不过最近公司内不正当竞争的风气可不好,所以业绩滑坡……”

陆德一拍桌子:“住嘴!”

李荣吓了一跳,他到这时才感觉出来,今天哪是请他上桌开会,这根本就是场审判批斗会,还是对准他的。

陆德说:“你给我看看清楚,黄陵华已经把人人药房的项目给卖了,所有的资源、所有的柜台、所有的人都一步步地转移到了B公司,他这是要干什么?你知不知道?啊?你有没有参与?”

李荣狠狠地打了几个寒颤,浑身都是冷汗,他手忙脚乱地看起了资料,这下子,他算是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很快在资料上看出了黄陵华做手脚的地方。

事实的确如陆德所说,黄陵华正悄无声息地把公司资产外移,将人人药房的合作资源挪到B公司去,隐藏的原因也很明显,他是要带着整个团队跳槽,和A公司华东区彻底地剥离。

李荣恨得咬牙切齿,黄陵华表面上跟乖孙子似的,早报告晚汇报,背后却偷偷地玩这一手。但问题是,连李荣这个直接管理者都不知道的事情,董事局是陆德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但目前的环境,根本不容许李荣乱想,陆德一番连珠炮似的发问,让李荣哑口无言,随后董事们轮飜上阵,把李荣批驳数落得一无是处。

到最后,李荣连辩解的话都没说一句,就被董事会决定发配发疆,到黄陵华曾呆过的西北大区去当销售副总了。

李荣整个人都是昏的,只听到耳边嗡嗡作响,根本不晓得别人在说什么,直至会议结束,他才知道,原来这次董事会就是为他而开的,高层们自然知道李荣并没有参与黄陵华的行动,但就是为他而开,高层们自然知道李荣并没有参与黄陵华的行动,但就是要用把李荣赶出高层的态度,对黄陵华和B公司宣战。

如果说杀鸡儆猴的话,李荣就是那只鸡,是被黄陵华绑架的鸡。

公司绵延一年之久的两天销售副总监之争终于结束,李荣彻底失败,在完全莫名其妙的状况下被发配边疆,再难登上公司舞台。

不过另一个副总监周晓华似乎也没别人想象的那么成功,至少这次对付黄陵华叛逃的工作,并没有顺理成章地交给周晓华。在那次董事会上,高层一致决定,由在京的张宇全权处理此事,理由也很充分,张宇目前在京,而且他对黄陵华和华东大区非常熟悉。

于是董事局给了张宇一个特派员的身份,权力甚至凌驾于黄陵华和鲜于之上,可谓短时期内华东区的太上皇。

张宇飞赴华东区后,一反往日的低调,大张旗鼓地行动起来。冯晖也顿时如出笼猛虎,和张宇配合得天衣无缝,很多事情犹如早就计划好一般,像组合拳似的不断抛出。

黄陵华能够有恃无恐地把项目从A公司拆分走,依赖的无非有几方面原因,一个是人人药房与宁夏医工签约,而不是你A公司直接签约;第二个是部门中骨干都肯跟着他走;第三个原则是B公司倾尽全力地支持黄陵华。

黄陵华曾得意地对老拉和林丛说,有这三招在手,谁都不可能阻挡他。

可张宇却极其有针对性地抛出了应对之策。首先是法律渠道,A公司连出几封律师信,告诫黄陵华,宁夏医工和A公司已经合并,所有合同都依法有继承关系,不是他想拉走就可以拉走的。这些律师信对黄陵华可能没用,可人人药房那边却不得不做出应对,人人药房是正准备独立包装上市,这才是大局,绝不容许一个官司毁掉未来的前途。所以张宇这一招就釜底抽薪,断了黄陵华的生路。

第二招是冯晖联合HR部门,对黄陵华要拉走的人一一劝留,不仅是温言体恤,还给每个人做了大幅度的提薪,最高一个甚至翻倍。这完全是非常规手段,没有任何HR制度支持,但张宇利用自己的职权强行推动。这招更加有效,当初准备跟黄陵华的人几乎都决定留下来,如今黄陵华就算过档,那也只是光杆司令。

张宇的第三招声势更大,他提交报告,请总公司批准,在全国范围内对某一款产品进行成本价促销,而这款产品,恰恰是B公司最赚钱的拳头产品。张宇这一招,是全面向B公司开战,用整个集团的力量来压制B公司。

第三招实行了不到半个月时间,B公司就投降了,倒不是亏不起,实在是黄陵华的事情太小了,根本犯不着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决战。

张宇三招连环甩出,招招都命中黄陵华的要害。张宇刚来时,黄陵华志得意满地准备带人离开给他一个好看;可半个月过去后,黄陵华手中没有资源,没有人手,更没有B公司的支持,他彻底地一无所有了。

这回,黄陵华真是一输到底,完全没有实力再斗了。

无奈之下,他只能举起白旗,向张宇投降认输,并且提出,他放弃宁夏医工的控制权,也放弃和人人药房合作的控制权,愿意降职出任A公司华东大区的销售副总。

这个请求在公司高层也引发了讨论,原本大家一致决定把黄陵华赶出公司的,但他主动放弃两个控制权,可以使得公司省下一场诉讼,而且黄陵华他个人还持有一部分A公司股份,所以董事局决定同意他的要求,让黄陵华在A公司做一个完全架空不负责任何业务的副总。

如此一来,黄陵华系统算是彻底倒台了,鲜于这派人马就彻底地威风起来了。

原本,华东区就是鲜于和黄陵华两人在斗争,当张宇来对付黄陵华的时候,鲜于是非常高兴的,因为他终于可以拿张宇当枪用,只要把黄陵华打倒,他鲜于就能够坐收渔人之利了。

如今,黄陵华彻底垮台,鲜于便准备抢夺胜利果实,跑出来接收黄陵华的地盘。

但他的好日子没过几天就到头了。

张宇回总公司述职的同时,还以特派员的身份递交了一份华东大区业务的调查报告。在这份报告中,他虽然肯定了今年大区业绩的提升,但用非常醒目的红字标明了帐面上的赤字,报告结果很明显,虽然业绩提升,可利润却是负的,而且卖的越多亏损也越大。

就在鲜于整理渠道新试点期间,华东区竟然爆出足以吞没两年利润的巨额亏损,这是鲜于和周晓华一直隐瞒未报的。

如果只是亏损还好说,张宇更带回一份分销商联合署名的万言血书,斑驳血迹书写着分销商多年来和A公司同舟共济风雨同路,可到头却被鲜于他们给害得家破人亡,有一个分销商自杀入院,另一人因为欠款被迫入狱,其余分销商都力主总公司惩治鲜于,否则将发起集体诉讼。

张宇在报告里面字字如刀,声明周晓华和鲜于两个人所做的渠道试点,根本就是一个自伤伤人的活动;先是拖垮本区分销商,然后再逼迫黄陵华判逃,最后导致渠道终端的销售价格等同成本价,彻底搅浑了A公司产品的全国市场,很多地区的分销商和终端客户都直接跑到华东区来窜货;这在表现上看,华东大区是红红火火,可实际上把全国其他地区的销售给拖垮了,而华东区卖得越多就亏得越多。

这一切都是公司的损失,而且对A公司的品牌形象和全国产业布局都带来了不可逆转的损伤。

这份报告犹如重磅炸弹,把整个董事局都给炸醒了。诸位董事暴跳如雷,对负责渠道试点的周晓华和鲜于一顿臭骂,把他俩骂得魂飞拆散。

最终的结果,是周晓华和鲜于两个被迫交出渠道管理权,而张宇连续建立大功,破格提升两级,担任大中国区销售副总监并兼任华东销售大区渠道总监。

事情终于尘埃落定。当这个消息传回华东分公司时,小职员们自然是惊叹不已,可受到震撼最大的,莫过于王小峰了。

因为王小峰一直觉得,张宇是个大隐隐于市的高人,而且也是华东区里唯一靠真本身吃饭的人。

可事实证明,张宇远远没有表面所看的那么简单。可以说,从张宇当上华东销售副总的那一刻起,就在下一盘大棋。

这盘棋的目标,压根儿就不是鲜于或者黄陵华,而是大中国区的两位副总监。

当初张宇把黄陵华引入华东公司,并主动身退,引发黄陵华和鲜于两大巨头之争,表现看是张宇后撒,其实他是另有计划。在两巨头的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