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08远东狂人-第7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空军里,确实没有人比他更有资格指挥中队飞越婆罗科努山。

为了此次转场任务,孟飞和他的队员们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从行动之前飞行计划的制订到此次飞行所需油料、弹药和地勤人员的挑选,孟飞都亲自过问,不敢有丝毫马虎,尤其是油料,普通汽油无法提供足够的动力,因此,“超级黄蜂”使用的是一种混合燃料,由于添加了苯,这种燃料无法长期储存,只能在使用之前临时配制,孟飞也亲自指导了这种混合燃料的配制。

孟飞率领飞行中队从迪化起飞,向西直飞目的地伊犁,为了保证航程,飞机只装备航空机枪,除此之外飞机没有装备任何武备,只加挂了一具副油箱。

由于氧气有限,不可能一直在高空飞行,因此当飞行中队飞到低海拔地区的时候,孟飞就会率领飞行员们蹿到低空,取下氧气罩,呼吸那干冷的山风。

此次转场伊犁,除了执行战备任务之外,飞行中队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向伊犁的地方政府部门运送过去一批电子管收音机,现在伊犁的一座小型水电站已经建设完工,可以为电子管收音机提供足够的电力了,一旦这批电子管收音机送到目的地,那么伊犁地区不通无线广播的历史就算是结束了。

现在,孟飞双腿的正下方就摆着一台崭新的电子管收音机,由于体积巨大,占据了大半个机舱,这多少妨碍了他的腿部动作,蹬舵的时候也必须谨慎。

看了眼气压高度表,已经是三千公尺的高度,可以取下氧气罩了。

孟飞抬起手,将氧气罩取了下来,并关闭了氧气阀门,然后将头探出坐舱,向地面望去。

毕竟是山区,气温比平原地区低,现在又是刚开春没多久,那山头与山坡上的积雪还很厚,反射着阳光,地面上白晃晃一片,看不见多少其它的颜色。

孟飞很快收回了目光,看了眼仪表板上的罗盘,然后又看了看时间,估算着距离和方位,随后从飞行甲克的口袋里摸出一本地图册,用膝盖夹住,仔细的翻阅了片刻,试图找出现在的准确方位。

伊犁不比迪化,迪化有一座无线广播信号发射塔,那同时也可以用作无线电导航台,利用飞机上的无线电导航仪,飞行员可以很轻松的向迪化直线飞行,但是伊犁没有无线电导航台,只能依靠罗盘飞行,航线误差较大,虽然工程部队确实在天山的某些地区修建了一些可以用作导航用途的地标建筑,但是从迪化一路飞过来,孟飞还没有看见任何一座由工程部队修建的地标建筑,只看见了一些散落在山谷坡地上的居民点,但是这些居民点是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的,无法用来准确的判断方位。

现在沿途的地面景物又都是茫茫雪山,这进一步使判断目前所处方位的难度加大,即使孟飞经验丰富,他现在也不能非常肯定自己所处的具体方位。

“如果飞机装备了无线电台就好办多了,至少可以群策群力,召集飞行员们商议商议。”

带着这个念头,孟飞将那本航空地图册收回了飞行甲克的口袋,然后抬起手,用力拍了拍胸口,这高空温度很低,呼吸这种温度的空气,这肺部当然不可能舒服,而且冷风顺着衣服的缝隙往里头灌,这人就是暖和不起来。

就在孟飞抱怨兵工署没能按时将无线电联络设备交付空军使用的时候,那前方的地面上突然出现了一条细细的白线,那显然是一条河流,而且向西延伸。

孟飞立即决定沿着这条河向前飞行,于是飞行中队很快就调整了航向。

半个小时之后,那条河流在一座湖泊中消失了,而且孟飞在湖泊的岸边看见了几座建造规范的木头建筑,那些建筑不仅排列整齐,而且附近还有一处操场,操场上竖着旗杆,旗杆上飘扬着国旗,显然,那是一座兵营,而从兵营附近堆放的那些铁轨、枕木来判断,那应该是参与伊迪铁路工程的工程兵部队的兵营。

孟飞很快判明方位,这里就是被称为“布勒哈奇池”的那座湖泊,从地图上判断,位于伊犁的东北方向,距离伊犁已是不远。

而此时,飞机的油量表指针已指向了“低油”状态,孟飞决定降低飞行速度,以降低燃料消耗。

又飞行了十多分钟,伊犁城已经出现在飞行员们的视野中。

伊犁机场就在城北二十公里外,是一片河边的草滩,设施比较简陋,就连航空指挥塔也是用木头搭建而成,望见从高空下降的那十八架灰蓝色的战斗机,机场观察员迅速发出了信号,在判断对方是友机之后,立刻通知了航空管制员,机场跑道被迅速清理,信号员则按照命令在停机坪上用信号布摆出了“准许降落”的信号。

孟飞的战斗机第一个降落在了机场跑道上,并按照地勤人员的引导将战斗机停在了指定的停机坪上。

只用了几分钟的时间,十八架“超级黄蜂”全部在机场降落,看着这些全金属结构的飞机,那些只能驾驶老式“黄蜂”式战斗机的飞行员们都非常羡慕,不等所有飞机降落,他们就已经拥上去研究“超级黄蜂”了。

孟飞跳下飞机,吩咐一名飞行员将坐舱里的那台电子管收音机搬下来,而他本人则信步走向航空指挥塔。

没等跨进航空指挥塔,就听见天空中传来发动机的轰鸣,孟飞抬头望去,看见一架大型飞机正从北方过来。

那架飞机显然是一架轰炸机,而且与孟飞在航空署模型室看见的那种正在研制的最新型战斗机一样都是单翼飞机。

第828章 政客与楷模

共和之后,中枢政府对西北边疆地区的关注就日甚一日,尤其是当欧洲战争爆发之后,由于俄罗斯帝国忙于对德作战,无暇关注亚洲局势,因此,中国中枢政府就抓紧时机对西北边疆地区进行了全面的整顿,不仅增派了军队,而且也在各地建立起了广泛的基层行政机关,考虑到当地的风俗、宗教、社会、语言等方面,这些基层行政机关里雇佣了不少当地的头面人物,利用这些人的传统影响力控制地方局势。

但是仅仅依靠这些上层人物不足以稳定当地局势,而且这些人立场暧昧,考虑到当地局势的复杂性,中枢政府还从内地移居了大量的农民,并按照军事编制组织起来,配给武器,在边疆地区垦荒,以进一步确保边疆地区的稳定。

另一方面,中枢政府也决定加快西北边疆铁路事业的发展,用现代化的交通手段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并依靠现代化的交通手段带动边疆地区经济发展,同时也是为中亚地区形势的突变做准备。

为了加快铁路修建进度,不仅詹天佑将铁路工程总指挥部设在伊犁,而且工程兵部队也在熊秉坤的指挥下在天山隧道与桥梁工程中拼命的赶进度。

现在的西北边疆地区,同时有两条铁路在赶工,一条是伊迪铁路,由伊犁通迪化,另一条就是阿迪铁路,由阿勒泰通迪化,目前阿迪铁路已接近完工,只有伊迪铁路的施工进度远远落后于计划,为此,詹天佑不得不常驻伊犁,但是同时,他也会偶尔去一趟北疆的阿勒泰,监督那里的铁路工程。

现在,孟飞看见的那架正从北方飞向伊犁机场的轰炸机中就坐着詹天佑和他的几名助手。

那不是普通的轰炸机,那是一架全金属下单翼双发中型轰炸机,代号“翠鸟”,是一种实验机型,暂时没有批量生产,仅仅只制造了二十余架,供空军轰炸机部队积累单翼飞机使用经验。

“翠鸟”式中型轰炸机与“超级黄蜂”式战斗机一样,都设计于1915年,但是原型机的出现却比“超级黄蜂”晚了半年,直到1916年底第一架原型机才真正交付空军部队使用,是一种新式武器。

与“超级黄蜂”不同,“翠鸟”的发动机不是直列液冷式航空发动机,而是星形气冷式航空发动机,左右机翼各装一台这种发动机,为轰炸机提供强劲动力。与液冷式航空发动机相比,气冷式航空发动机的生存力更强,因为这种发动机不需要复杂的液体冷却循环系统,在空战中可以尽量避免因为散热系统中弹而失去动力,可以提高轰炸机的生存率,不过气冷式航空发动机也有缺点,这种发动机的迎风面积大,因此阻力也大,相比之下,液冷式航空发动机的迎风面积很小,阻力也小,而且油耗低,使用这种发动机的飞机功率重量比比较高,唯一的缺点就是散热系统容易中弹,而且维护起来比较复杂。

轰炸机比战斗机笨重,而且速度也慢,在战斗中容易遭到敌方战斗机围攻,正是考虑到这种情况,“翠鸟”式中型轰炸机才优先采用星形气冷式航空发动机,以提高战斗中的生存力。

“翠鸟”式中型轰炸机最突出的特点不是它的发动机,而是它的机翼,这种轰炸机没有采用传统的双翼或者三翼布局,而是采用了下单翼布局,在全铝合金的机身中段前侧下方内嵌翼盒,在翼盒上分别安装左右机翼,而发动机就挂在机翼下方,并以整流罩覆盖,以降低飞行时的阻力,在机身底部与机翼的连接处是两根主起落架,与双翼战斗机“超级黄蜂”一样,起落架上装有整流罩,而且不可收放。

这种特殊的布局并不是飞机设计师最先提出的想法,这个设计方案直接来自于统帅堂,是总统命令飞机设计师修改原始设计方案,将双翼变为单翼,以验证单翼机的优势所在,也正因此,“翠鸟”式中型轰炸机只是一种验证机,没有批量生产。

由于现在没仗可打,“翠鸟”式不能在战场上一显身手,因此只能用在其它用途上,比如说运输任务,所以,詹天佑才得以利用这种飞机去阿勒泰监督铁路工程。

实际上,现在的空军驻疆部队中一共装备了十余架“翠鸟”,整个空军部队的“翠鸟”多数都驻在西北边疆地区。

孟飞坚持认为,“翠鸟”的技术并不成熟,虽然这种轰炸机的速度很快,几乎赶得上“超级黄蜂”,但是由于机翼升力不足,在天空中就显得非常笨重,如果遭遇的是外国战斗机,“翠鸟”可以依靠速度优势迅速甩开敌机,但是如果遭遇的是“超级黄蜂”的话,这种轰炸机的损失将非常惊人。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毕竟是中国研制的第一种单翼轰炸机,虽然设计上不是很成熟,但是它至少为中国的航空技术积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使空军部队积累了对单翼轰炸机使用的宝贵经验,对于中国新一代轰炸机的研制很有好处。

何况,至少“翠鸟”是一种非常不错的运输机,就算不能适应空中战场的新变化,也能为军事运输服务。

詹天佑是前天下午离开伊犁去阿勒泰视察铁路工程的,今天上午从阿勒泰返回,都是乘坐这种“翠鸟”式中型轰炸机,实际上,这架飞机已经是詹天佑的专用座机了,他还为这架代用运输机起了个名字,叫“诺索布”号,以纪念当年他在美国留学时的那位校长,当时,詹天佑就寄宿在诺索布夫妇家,对于詹天佑而言,那是一段美好的记忆。

“翠鸟”毕竟不是一种专用运输机,虽然改造了弹舱,但是这乘坐的舒适性确实是谈不上的,再加上高空气温很低,所以,当詹天佑和他的那几名助手从飞机上走下来的时候,几人的脸色都有些苍白,而且其中一人还打着哆嗦。

孟飞急忙吩咐地勤人员用汽车将詹天佑等人拉去兵营宿舍,用洋铁皮炉子烤火,用了差不多半个小时,几人才缓过劲来,而这时,到机场来接詹天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