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宝宝娘的都市田园-第4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看着天色渐渐黑了,他胡俊修等得,茶园里的茶叶可等不得。一株母树稍稍耽误了时令,最多也就是少了一年的好茶喝,可要是茶园里耽误了时令,那可就不是一点儿半点儿的损失了!

被他这一声询问,顾爽恍然从沉思中醒过神来,低头看到胡俊修一脸的疑问,顾爽只能露出一抹苦笑。

郑氏的担子她还能指望转嫁他人,天泽公司这帮老人可都是跟着她走下来的,她即使想要幸福美满的小家庭生活,也不能真的撂开手不管了,那岂不是坑了这些人对她的认同和信任?

罢了,这些事还是以后慢慢解决吧,眼下,她还要把茶采了,然后晾一晚,明天带上直飞江南呢!

第二天,顾爽和胡俊修都起了一个大早,除了要带去江南做样品的二百克鲜茶,其余的一大部分都赶着早上的一点时间炒制出来。

手工炒茶,越是精贵的茶叶一次加工量就越少。一线雪自然是属于珍品级别的好茶,所以,胡俊修每一次炒制茶叶的时候,只放入大约五十克鲜茶,在炒锅里炒制。

既然早就打算扩大茶园规模,所以炒制茶叶的地方也已经经过改造,从最初的棚子,改成了一个大房间,房间前后都有排气扇,随时调节车间里的温度和湿度。至于炒制的锅灶则有两种。一种是最原始的灶台,需要烧柴的;另一种则是现在比较常用的电热夹层炒茶锅。

这种炒茶锅用电做加热能源,有微电脑温度调控装置,可以非常方便快捷地根据需要调控温度,而且可以移动,不用的时候可以堆叠放置。

胡俊修仍旧用柴灶炒制,据他说,电热虽然方便,但炒制出的茶叶不如柴灶的味道好,这就像手工炒制和机器炒制的道理差不多。越是传统的操作方法,制作出来的产品更富有层次感,用胡俊修的话说,就是赋予茶叶灵魂。机制茶虽然快捷,但炒制出的茶叶没有灵魂,根本没有办法成就极品好茶!虽然市面上流通的大路货基本上都是机制茶,但真正的好茶都是纯手工炒制的。每个公司的炒茶师傅,就是他们的一个门面一个品牌。著名的茶叶产地已经有许多茶叶生产商加工商在酝酿,准备申请国家设置炒茶师傅的品牌专利。

顾爽对于炒茶制茶了解不多,但她却知道,同样是做菜做饭,即使完全相同的工序和材料,做出的饭菜味道也绝对不会完全相同。炒茶应该也是一样的。

一线雪茶的炒制工艺是胡俊修一手制定的,因为一线雪本身茶香馥郁,炒制时需要尽量保留原茶的香味,所以炒制工艺基本上与杭州龙井炒制工艺相同,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将晾了一晚的茶叶杀青,用猛火;第二步继续炒制,这一次有整形的作用,用中火;第三步则是炒干和后续整形,用的是文火,温度最低。三步下来,茶叶仍旧带少许水汽,需要摊晾在通风处风干,即成成茶。

这一套工艺流程下来,在杀灭茶叶本身所含酶类物质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茶叶的原色原香。非极品茶叶不能用。至于全发酵、半发酵的茶类,在胡俊修口中,则都是次等茶才会使用的工艺方法。

炒制茶之前,首先要分档。就是要将肥壮的茶树叶芽和稍微瘦小的叶芽分开。但是,顾爽和胡俊修采摘的茶叶,都是选优采摘,采摘量又极小,没有破损叶片和瘦小叶芽,这一步就被省略掉了。

胡师傅亲自上手,顾爽就做了烧火工。无烟的优质木炭在三个灶洞中燃烧,分别需要掌握武火、中火、文火三种火候,也需要专心致志,一点儿不能分神,火大火小了,都会导致茶叶炒制的失败。

还好,顾爽小时候烧过柴灶,也跟着胡俊修炒过几次茶了,对烧火的火候掌握基本上也娴熟了。

两个人分工合作,虽说炒制比较精细繁琐,可也没用太多时间,大半斤一线雪茶炒制,用了差不多两个半小时就完成了。将炒制出来的茶叶分摊在两张细蔑竹箪子上,两人回顾家匆匆吃了早点,并嘱托顾妈妈中午下午三点收茶,然后就出了门。

两人带着一小袋鲜茶,乘飞机直飞杭州。

杭州盛产茶叶,最有名的就是杭州龙井茶。龙井茶又以狮峰山所产为最佳。

两人下了飞机走出机场,就看到一个接人牌子:胡俊修。

顾爽自觉地退后半步,跟在胡俊修身后。路上胡俊修已经向顾爽介绍了他此次所托的人,是他同族的一位二哥,叫胡俊承。如今是杭州最著名的鉴茶师之一。鉴茶师就是品鉴茶叶品质,并给茶叶评定品级的人。所有特级和一级茶都要有鉴茶师出具的鉴定证书方能发售。当然了,中档茶和低档茶是不在此列的。以次充好的茶叶同样也不会有鉴茶师开具的品鉴证书。

顾爽视力好,第一个看到接机牌子,举着牌子的则是一位二十来岁的清秀小伙。

“胡师傅!”顾爽碰了碰胡俊修,示意他看过去。

“哎,就是他们……元明!你们来啦……”胡俊修前半句用的是普通话,后半句则改成了吴语方言,顾爽听得微微一愣,还好,这句话,她好歹听明白了。元明,估计是小伙子的名字吧!

“五叔公!”小伙子听到胡俊修的呼唤,也立刻笑着迎上来。

两方汇合后,顾爽才知道,元明是胡俊修二堂哥的孙子,所以称胡俊修为叔公,也就是s省叔伯爷爷的意思。然后,也见到了胡俊修的堂哥胡俊承,一个身形清癯的老人,大概有近七十岁了,却仍旧精神矍铄,神情开朗。

两位老人相见,“二哥!”“五弟!”的呼唤后,相互拥抱一下。

春节之时,胡俊修回老家祭祖,恰逢胡俊承迎接新的采茶季的到来,工作繁忙,没能回家,所以错过了一次会面。阴差阳错的,两个老兄弟已经六年未见了,此次相见,自然格外亲热。

双方互相介绍了一下,然后一起走出机场,坐上胡元明的车子,直奔出产正宗西湖龙井茶的所在:翁龙满杨。

所谓的翁龙满杨,说的就是当今被确定为最正宗出产西湖龙井的四个村子:翁即翁家山村、龙即龙井村、满即满觉陇、杨即杨梅岭。还有

一种说法是‘翁龙满杨梅’,梅则是指的梅家坞。

说起来,梅家坞之所以被列为龙井茶的正宗产地之一,还是因为当年从1957年起周恩来总理五次视察梅家坞。不过,历史的成河烟云人物风云都已经成为往事,只有一片片茶山仍旧翠绿如碧。

一路上,胡俊承微笑着给顾爽脱盲,并告诉顾爽,虽然现在梅家坞名声在外,许多媒体机构也把梅家坞出产的龙井茶也列为正宗出产,可在当地的许多茶农心中并不认可这种说法。

龙井产区都集中在西湖西南,从东郊的机场驱车通过机场高速,过钱塘江大桥,首先到达了第一站满觉陇村。

时间已是下午四点,外边下起了蒙蒙细雨,下的车来,抬眼望去,四面山上凝碧滴翠,笼罩在雾一般的烟雨之中,半隐半现,恍如人间仙境。

顾爽和胡俊修只是在机上吃了一点午餐,早已经饿了,而胡俊承祖孙俩赶往机场接机,想必午餐也用的匆忙,于是顾爽就提议先吃过饭再去拜访约好的茶农。

胡俊承笑笑,回头,一名身形清瘦,皮肤微黑的人已经从路旁的一座亭子下走了出来:“哎呀,胡老师,您终于来啦!”

胡俊承笑着和老农握手,又回头给顾爽两人介绍:“这位就是满觉陇村的村长满玉泉,他们家里也有茶园茶厂。”

“呵呵,我们这家家户户都种茶、制茶的!”满村长操着不太标准的普通话笑着和顾爽等人寒暄,然后也坐上车子,引着往村子里走。

走了大概有三四百米的样子,车子在一栋山间别墅前面停了下来。

顾爽下车之间四层的白色小楼掩映在绿树繁花之间,清幽叠翠,宁谧安然。而且,往旁边看,相邻最近的小楼也有二三百米的样子。小楼都是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却又自然成趣……总之一句话,非常美,比顾爽见过的许多休闲度假村都要漂亮。

“这就是我的家啦!请进,请进!”满村长一句话,让顾爽不由吃了一惊,她只把这一栋栋小楼当做旅游度假村了,没想到,如此美景如画的住所,居然是一家家农舍!这着实是大大出乎顾爽的意料了!

“满村长,你们这儿实在是太美了!”顾爽忍不住赞叹。清瘦的满村长却只是淡然地微笑,显然,这种夸奖他听得太多了,早已不以为意了。

满村长带着顾爽一行直接走进了院子中的一派大房子里。

“这里原本建了做车库的,后来改成了炒茶车间。”满村长边行边做介绍。

大房子用的卷帘门,其中两扇门卷起,很远就能看得到房中的情形。一排七位炒茶师傅,正守着自己的炒茶锅在炒制着茶叶。碧绿色的叶芽随着炒茶师傅的手,在炒锅里旋转、翻滚、腾跃、舞动,炒茶师傅们的手法非常娴熟,她几乎看不出炒茶师傅手的动作,只看到一片碧绿在炒锅中不断旋转着,渐渐释放出茶叶中的水汽,茶叶形状也从舒展的叶芽,变成一片片扁平的黄绿色片状茶叶。

顾爽好歹也算跟着胡俊修炒过几次茶,看着炒锅里茶叶,渐渐成为扁平的条状,条索整齐干爽,就知道,这应该是龙井茶炒制的第三道工序。这一道工序炒制完毕,就应该是成茶了。

胡俊修见顾爽看的入神,悄声道:“看吧,这些人才是真正的炒茶大师。你看,坐在做外边的就是这里的首席炒茶师傅,之后,位次以此类推,这是行里的老规矩!”

顾爽恍然,没想到,炒茶行当里还有这样一门规矩。

很快,门口第一位炒茶师傅炒制完一锅茶叶,出锅放入竹箪子里摊晾。

胡俊承笑着招呼顾爽:“小顾,把你们的茶拿出来,让这位师傅看看!”

第三百一十三章 就是尚凡

第三百一十三章 就是尚凡

顾爽真正了解到,为什么说炒茶师傅赋予了茶叶灵魂。

同样的一线雪鲜茶,就是因为炒茶师傅的不同,味道也出现了差异。有胡俊承这样的一级鉴茶师,和胡俊修这样的老茶人在,众人的手艺评定就变得很简单了。择中选优,胡俊修和顾爽选了两个炒茶师傅,聘请其去南市炒制春茶。而作为高级炒茶师傅,工酬自然也比普通炒茶费用高得多。

一般的机制炒茶,每斤费用压条是50元左右,纯手工的人工炒茶费用一般在100元,高级师傅一般在一百五到二百元,顾爽直接开出了三百元每斤的工费,这就是的两位获得录用的师傅欣喜不已,在落选的炒茶师傅艳羡的目光中,与顾爽签订了用工合同,同时拿到了顾爽率先留下的两千元路费。

雇佣到最好炒茶师傅,顾爽放下心中大事,也变得轻松起来。

虽然她种茶,机缘巧遇还得到了一线雪和三生两种极品好茶,却对茶园、对种茶、制茶、炒茶、品茶等茶文化并不熟悉。当真正置身在这一片绿色清新的世界中时,她才似乎真正感受到茶的清远幽香,淡雅致远。整个人似乎都被这湿润美好一切给净化了,变得安静而透明了。

没了心事,顾爽和胡俊修不由起了游兴,索性由胡元明带领着,在龙井茶产区畅游了一番。

正宗西湖龙井茶产区极其狭窄,最宽泛的定义就是‘翁龙满杨梅’五个村子。顾爽一路慢慢走来,看到许多来龙井产地问茶的游客。大家赏茶园葱郁,看炒茶技艺,品清茶一杯,放松身心情怀,在浮躁繁忙的人生中,偷来半日悠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