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宝宝娘的都市田园-第4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瞩目在小狮子身上的时候,高高跃起的狮头轻盈地落在高台之上,小狮子扭头摆尾地转回身来,在大狮子身上挤挤蹭蹭,就像一只小狮子在向母亲撒娇,大狮子也低着头蹭蹭小狮子,就如母亲宠溺地舔着自己的孩子,母爱之情、孺幕之意,在舞狮者的表演中表现的淋漓尽致,生动鲜活起来。

场中猛地爆出一阵轰然的叫好声和热烈的掌声。在喝彩和掌声之中,刚刚那位给宝宝讲解的老人再次回过头来,笑呵呵地对宝宝道:“看到了吗,这叫做‘开档生仔’,是高台狮子最拿手的好戏之一。怎么样,好不好看?”

宝宝眼睛都不够使得了,根本舍不得离开场中的表演,只点着大脑袋连声应和着:“好看,好看!太好看,太厉害了!”

老人咪咪眼睛一笑,一脸荣光!

“小家伙啊,你今天还是来晚了啊,刚刚狮舞开场前还有一段趟场子,也好看着呐!”老人头发花白,脸上皱纹层叠,看上去足有六七十岁了。如果,每年都有舞狮表演,这位老人最少也得看了几十年的舞狮了,自然对表演的套路熟得不能再熟了。高台舞狮算是麻狮子表演的绝活儿,表演完了这个,也差不多意味着舞狮接近尾声了,所以,他也就不着急看场中的表演了,而是乐呵呵地又逗弄起宝宝小包子来。

果然,宝宝一听到新鲜名词儿,又再次被吸引了注意力,追问道:“趟场子,是什么?”

老人也不保留,笑眯眯地摸着下巴上稀疏的花白胡子道:“趟场子,就像原来大将出场前派出来清理场地的先锋官,用的都是武艺高强的男娃娃,表演的却是咱们武市的八步转、琵琶条子、定宋大刀,那可都是当年定番兵,驱鞑虏时上阵杀敌的真功夫,一趟子练下来,拳脚武艺、大刀长矛,那可是煞气森森、威风凛凛,足能够将人逼退。人退了,场子也就亮出来了,然后才能有地方舞狮啊……”

“哦哦,原来是这么个趟场子!”宝宝恍然大悟,闹明白了,就再次转头看向场中,却见舞狮已经从高台上下来,凳子搭建的高台也撤了,大大小小的舞狮奔腾着,舞蹈着,慢慢退出场地中央。

场中空置片刻,从人群一角,鱼贯走上来一队队黑衣劲装的汉子。汉子都是一身传统装扮的短打衣裤,黑衣黑裤,却是白色的盘扣,黑白对比鲜明,严谨。头上戴着顶黑色高帽,帽顶皆插长长地野雉尾,也就是野鸡尾羽,威风凛凛,气势飒飒。而在这些人腰前,都悬着一面长鼓。不过,这些人腰间的长鼓与那日在西关所见的腰鼓又有所不同。鼓身呈红色,两端鼓面黄白都画着阴阳太极图。

“呵呵,女娃娃也看出不同了?”花白须发的老者再次回头搭话。顾爽才发觉自己不知不觉将心中的疑惑念叨出声了。

不懂并不丢人,顾爽也就大大方方地点点头,并问道:“老人家,这鼓难道也有什么讲究吗?”

老人抚髯点头:“这不是普通的腰鼓,这叫‘攻鼓子’。也是咱们武市的特色!说起来,因为咱们武市曾经是边关驻兵之地,时有征战,这里的很多传统都带着军风。比如这‘攻鼓子’,据说就是由当年军营中的将士们的军鼓演变而来。因为曾经是作为征战的讯号所用,所以,鼓风威武雄壮、粗犷豪放。而且,‘攻鼓子’讲究的是‘双手胸前划弧线,交错击鼓轮换翻,上步踏地凭脚力,挺胸抬头身不弯’,就如我天朝将士威武雄壮,凛然威仪。比如像‘雄鹰展翅’、‘战马凌飞’、‘鹞子翻身’、‘凤凰三点头’等动作,都带着军队将士的遗风,而且没有一定的武术底子根本做不出来。还有‘猛虎出山阵’、‘双将对斗阵’、‘四门兜底阵’、‘四方阵’、‘四龙阵’等阵势变化,则就是从古代战场阵法演变而来……呵呵,表演已经开始了,你们自己看看就知道了,会不会有一种如身临战场之感呐!”

听老人侃侃而谈,说出这么多来历演变来,不仅仅是宝宝听得津津有味,顾爽、郑卓然和周老太也觉得受益匪浅。就连旁边的一些观众,也都听得津津有味,老人一讲完,这一小圈儿人不由地就鼓起掌来。

只是,这一小撮人的掌声没有引起什么更大的影响,因为鼓声阵阵,喝声高亢,场中正式的‘攻鼓子’已经开演。

如此精彩的表演,自然是要一睹为快,顾爽的探索功能用上,很快就发现有心思灵动的小商贩居然在人群外围卖马札。她赶忙跑过去买了几个回来,除了郑卓然、周老太和自己一人一个外,还送给那位老人一只。老人高高瘦瘦的,之前虽然也能踮着脚看,毕竟比较吃力,踩在马札上看,场中表演就一览无余了。也幸好,一家人所在的位置已经是最外围,即使踩了马札,也不用担心挡住后边的人。

‘麻狮子’、‘攻鼓子’让老少一家人看得如醉如痴,老人的讲解,也让一家人受益匪浅,长了许多知识,了解了好多当地民俗的演变。而,看完表演之后,一家人也在那位老人的指点下,尝到了武城最有名的特色小吃:面皮子和三套车。那种滋味,酸酸辣辣,大碗大块的,同样充分显示了西北这块土地的豪爽和热情。

临近傍晚,一家人这才驱车返回。大大小小一家人,却仍觉得意犹未尽。

宝宝和小沙粒毕竟是孩子,兴奋了一天之后,早就疲倦了,之前是有不断地惊喜支撑着,一上车瞌睡虫就找上来了,睡眼迷蒙中,宝宝嘟哝着:“妈妈,老爷爷还说,元宵节还有滚灯,到时候我们来看……”

几个大人都忍不住笑起来。

顾爽抱着睡熟的小沙粒,心中却在想,这一片广袤的土地,虽然几经变迁,虽然面临着全面沙化的威胁,但有这样的百姓在,有这股豪气在,这片土地就会一直繁衍发展下去,并终将战胜种种威胁和困难,变得富饶,变得更加美好。

或许,来这里的决定真的不错!

------题外话------

写下今天的章节,才蓦然发现,已经写了三百多章了。谢谢诸位亲们一直以来的支持!鞠躬……

第三百零二章 归来

第三百零二章 归来

一晃,就是初五。

初五,俗称破五,破的是五穷--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

过年期间,从年五更到初五,是不允许打扫卫生的,即使扫了,垃圾也不能往外拎,扫了、扔了就叫破了福气财气。而到了初五这一天,家家户户一大早开门,就首先由家里的男人小子拎着鞭炮从屋里放着往外走,把‘晦气’、‘穷气’都赶走。后边,女人则开始打扫卫生,将里里外外打扫干净,意味着新的一年勤勤恳恳就能过上好日子。

在s省,初一饺子初二面, 初三合子往家转, 初四烙饼炒鸡蛋,初五破五吃芯门儿。前面几句大家都明白,合子就是馅饼,向过去的钱荷包,钱合子往家转,自然是财源滚滚的意思。而初五吃的所谓芯门儿,说的则是初一吃饺子留下的‘余’。过年都讲究年年有余,包的饺子初一并不全部煮了吃掉,而是每个盖帘上都会留下中间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就被成为盖帘芯门儿或者饺子芯门儿,冬天冷,饺子放上几天也不坏,就是饺子皮儿都风干了,硬硬的,初五这一天一锅煮了,也就算过完年,大家伙儿该干嘛干嘛,开始一年的劳动了。

今年除夕和初一都因为骆驼刺的沙暴救灾,没吃饺子,周老太总觉得心里少点儿什么,所以,在武市逛超市的时候,就买了肉和面,准备初五一大早吃饺子。

武市也罢,西关也罢,虽说沙化严重,但却有蓄养牛羊的传统,这里的羊肉也特别的鲜嫩。

是以,一大早周老太就起床收拾羊肉,剁馅儿包饺子。虽然现在好多卖肉的摊点商店里都给绞肉馅儿,但周老太却从不买机器绞的肉馅儿,说那种肉馅儿粒儿太粗,筋膜不断,而且没有嚼劲,不好吃,每次吃剁馅儿饺子,总是先将肉中的筋膜剔净,却并不扔掉,而是细细地切碎了,再放进肉中开始剁馅儿,一刀一刀剁肉馅儿,是个技术活,更是个力气活儿,剁肉馅儿讲究的是先重后轻,就是刀的力度剁在肉上要快、狠,但力道不能太过,不然就容易将木板的木纤维剁碎,木屑就会掺进肉馅儿,那肉馅儿可就难吃了或者报废了。还要按照肉馅儿的软硬适时适量地加入花椒水、酱油,最后还要加入葱姜,等到剁到肉馅细腻无丝连状物,肉泥细腻均匀,就可以调味拌馅儿包饺子了。

郑卓然顾爽带着两个小包子也早早地起床,洗脸洗手梳洗更衣,家里要打扫干净,人们的身上自然也要梳洗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郑卓然很自觉地走进厨房帮着周老太剁饺子馅儿,顾爽则带着两个小鬼头打扫房间。

房间里家具少,杂物也少,说起来也就清理一下地面抹抹家具,顾爽忙乎着,两个小鬼头也忙得不亦乐乎,一人拿了一块抹布里里外外,居然很快就将有限的几样家具擦干净了。

这边打扫完了,厨房里剁肉馅儿的声音也恰好停下来,顾爽拍拍两个小家伙的脑袋,一个人发了一块巧克力,让两个小东西自己玩儿,然后走进厨房帮着周老太包饺子。

人口少,饺子也快,顾爽和周老太一起下手,郑卓然已经用锅烧上水准备着下饺子,二十分钟后,一盘盘白胖胖圆滚滚的饺子就端上了桌。

肉馅儿饺子,吃的就是一个香浓满口,咬开饺子皮儿,立刻就会溢出一股滋味浓郁的汤汁儿来,趁着热,呵着气连汤带肉一口吃下去,饺子皮儿劲道爽滑,肉丸儿劲道弹牙,汤汁儿香气浓郁……那滋味儿,美得很。

小孩子嘴巴急,顾爽怕他们烫到,一人拿了个盘子放上几个饺子晾着,待饺子不烫口了,然后让小家伙们用洗干净的小手拿着吃。有了小伙伴儿比着,两个小东西吃的特别带劲儿,一个人吃了十个饺子,宝宝还嚷嚷着要吃,小沙粒也咕嘟着小嘴巴眼巴巴地看着,显然也还想吃,却不好意思像宝宝一样嚷嚷着要。

虽然小沙粒还有些黑瘦,可被顾爽带回来后,洗的干净了,又穿了一身漂漂亮亮的衣服,大眼睛黑亮亮的,也是个漂亮孩子。两个小娃儿,挨肩儿坐在一块,实在是招人喜欢。

顾爽摸了摸小沙粒的脸蛋儿,将他嘴角沾的一点点汤渍擦去,微笑着问:“沙粒觉得饺子好吃吗?”

渐渐熟悉之后,小沙粒已经不排斥顾爽和周老太的接触,遇到正卓然还是有些羞怯和畏惧,不过,也不会再像当初那样蜷缩到角落里躲着了。

眨巴着大眼睛点点头,小沙粒略厚的嘴唇儿动了动,挤出几个字:“饺只,好吃!”

顾爽看了周老太一眼,都是一脸笑意,顾爽又问:“沙粒在家妈妈也给你包饺子吗?”

沙粒这回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眨巴着眼睛看着顾爽,好像没听懂。就在顾爽准备再问一遍的时候,沙粒突然开口,糯糯道:“搅团儿,好吃!”

“饺团儿?饺子吗?”小沙粒说话有时候咬字不清,顾爽听得迷糊,还以为沙粒没说清楚呢,跟着问了一句。

这回沙粒没有耽搁,立刻摇头道:“搅团,不是饺只!”

顾爽听清楚了,却还是不知所以。昨天她们一家在武市也算吃基本尝遍了当地美食,什么面皮子、酿皮子、饧面,还有夏季吃的浆水面、面汤油馓子……等等等等,可就没吃什么搅团儿,那位热心的老人也没提到搅团儿……这又是什么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