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教"建筑-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传,印度僧人慧理,幼年时曾患大病,高烧持续不退。有一天,他恍恍忽忽来到一处峰峦叠翠的佳境,只见泉水淙淙,古木参天。醒时,乃南柯一梦,但觉神清气爽,沉疴全消。自此,大彻大悟,皈依佛教。公元326年(东晋咸和年间),慧理传教中国,云游杭州,看到这里奇秀山峰,似曾相识,忽然回忆起,乃童年梦中所见之处也。于是,他认为此处必定隐有仙人灵气,决定在这里修建寺庙,取名“灵隐”,同时,亦了结了儿时即立下的夙愿。旧时,灵隐大殿外侧,树有一碑文,专门记叙慧理择址建寺的经过,详细叙述这一事情的来龙去脉。当年,慧理率众四下勘探,只见周围山峰,怪石嵯峨,风景绝异。忽然,他又指着其中一处山石说道:“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来到飞来峰洞穴中,抬头往上观看,但见双峰合十,隐隐约约只有一线青天,人称“一线天”,亦是灵隐寺一大景观。飞来峰正对林荫道的岩石前,有一大肚弥勒佛石像,高约丈余,坦腹而坐,笑容可掬,过往游人,都喜欢在这里拍照留念。旧时的文人有一联云:“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
  清时,康熙帝巡幸至此,灵隐住持亲自出迎,并让皇帝题写匾额。康熙大笔一挥,不料“雨”字头写得太大了,“臁弊窒卤呷觥翱凇币桓觥拔住保薹ò才牛谧笥椅阎剩蟪几呤科媲那睦吹脚员撸谑终菩戳恕半吜帧倍帧?滴跣牧樯窕幔雍潦樾础半吜朱隆薄;实矍斩ǎ也淮樱哟耍傲橐隆庇置霸屏炙隆薄
  灵隐寺,又名云林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北面,在飞来峰与北高峰之间灵隐山麓中,两峰挟峙,林木耸秀,深山古寺,云烟万状,是一处古丰富、景色宜人的游览胜地,也是江南著名古刹之一。
  它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的历史,为杭州最早的名刹。
  灵隐寺全盛时期,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堂,僧徒达三千余众。北宋时,有人品评江南诸寺,气象恢宏的灵隐寺被列为禅院五山之首。灵隐寺确实深得“隐”字的意趣,整座雄伟寺宇就深隐在西湖群峰密林清泉的一片浓绿之中。寺前有冷泉、飞来峰诸胜。据说苏东坡守杭时,常携诗友僚属来此游赏,并曾在冷泉亭上“画扇判案”。
  北宋时,有人品第江南诸寺,气象恢宏的灵隐寺被列为禅院五山之首。
  今日灵隐寺是在清末重建基础上陆续修复再建的,隐寺布局与江南寺院格局大致相仿,全寺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
  1。天王殿正中面朝山门的佛龛供奉弥勒佛像,袒胸露腹,趺坐蒲团,笑容可掬;背对山门的佛龛供奉的是佛教护法神韦驮雕像,像高二米半,头戴金盔,身裹甲胄,神采奕奕。这尊雕像以香樟木雕造,是南宋留存至今的珍贵遗物。天王殿两侧是四大天王彩塑像,高各八米,个个身披重甲。其中两个形态威武,两个神色和善,俗称四大金刚。
  2。正面是大雄宝殿,原称觉皇殿,重檐高33。6米,十分雄伟。大殿正中是一座高24。8米的释迦牟尼莲花坐像,造像“妙相庄严”、“气韵生动”,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宗教艺术作品。正殿两边是二十诸天立像,殿后两边为十二圆觉坐像。大殿后壁有“慈航普渡”、“五十三参”海岛立体群塑,共有佛像150尊,正中为鳌鱼观音立像,手执净水瓶,普渡众生,下塑善财童子,说是善财童子拜观音的故事,善财童子参拜名师53位,第27参拜见观音得道成佛。观音两侧为第子善才与龙女,上有地藏菩萨,再上面是释迦牟尼雪山修道的场景:白猿献果、麋鹿献乳,整座佛山造型生动,很有艺术价值。灵隐寺的原释迦牟尼佛像,在1949年因大雄宝殿正梁被白蚁蛀空倒塌里被毁。现在这座佛像是在1953年重修寺宇时,由中国浙江美术学院的雕塑家和民间艺人们采用唐代禅宗佛像为蓝本共同精心设计的。佛像高十九点六米,比原先的释迦造像高一倍多,用近百块香樟木雕成。佛像造型端庄凝重,低眉细目,气韶生动,极度具风采。
  3。药师殿为近年重建,殿中供奉药师佛像及日天、月天。殿左,有重建的罗汉堂,陈列五百罗汉像线刻石。巍巍殿宇,森森古木,伴随着一批珍贵文物古迹。天王殿前左右各有石经幢一座。两经幢都有《天下兵马大元帅吴越国王建,时大宋开宝二年已巳岁闰五月》题记。大雄宝殿前月台两侧各有一座八角九层仿木结构石塔,塔高逾七米,塔身每面雕刻精美,经古建筑专家梁思成生前考定,两石塔也是吴越末年雕造的。灵隐寺珍藏的佛教文物,有古代贝叶写经、东魏镏金佛像、明董其昌写本《金刚经》、清雍正木刻本龙藏等等,都是弥足珍贵的宝物。
  灵隐寺旁的飞来峰,也是杭州的名胜,是灵隐地区的主要风景点。飞来峰不仅风景美,而且是我国南方古代古窟艺术重要地区之一。在青林洞、玉乳洞、龙泓洞、射阳洞以及沿溪涧的悬崖峭壁上,有五代至宋、元年间的石刻造像330余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那喜笑颜开、袒腹露胸的弥勒佛。这是飞来峰石窟中最大的造像,为宋代造像艺术的代表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在玉乳洞深处有一石径可通往龙泓洞,又名通天洞,洞内壁上有一尊天冠观音,是观音造像中难得见到的一尊。西过通天洞往前便是一线天,举首可在石隙中见到一线天光,因名一线天,一线天前即为冷泉。过冷泉,往北高峰半山腰有韬光金莲池,为杭州第四名泉。
  【描写灵隐寺的诗】
  灵隐寺
  宋之问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鹫岭,即印度灵鹫山,这里借指飞来峰。岧峣,山势高峻貌;冠一“郁”字,见其高耸而又俱有葱茏之美。龙宫,相传龙王曾请佛祖讲经说法,这里借指灵隐寺。寂寥,佛家以“清静”为本,冠一“锁”字,更见佛殿的肃穆空寂。这两句,借用佛家掌故而能词如己出;先写山,后写寺,山寺相映生辉,更见清嘉胜境。“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是诗中名句。入胜境而观佳处,开人心胸,壮人豪情,怡人心境,它以对仗工整和景色壮观而博得世人的称赏。据说这两句诗一出,竞相传抄,还有人附会为他人代作。接下去,进一步刻画灵隐一带特有的灵秀:“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传说,在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秋爽时刻,常有似豆的颗粒从天空飘落,传闻那是从月宫中落下来的。天香,异香,此指祭神礼佛之香。上句写桂子从天上飘落人间,下句写佛香上飘九重,给这个佛教胜地蒙上了空灵神秘的色彩。
  写诗如作画,要有主体,有旁衬,有烘托。诗的前六句是诗的主体。下面八句是写诗人在灵隐山一带寻幽搜胜的情景和感想:“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四句是说,诗人在灵隐山上,时而攀住藤萝爬上高塔望远;时而循着引水瓠木寻求幽景名泉;时而观赏那迎冰霜盛开的山花和未凋的红叶。这四句虽为旁衬之笔,但通过对诗人游踪的描写,不是更能使人想见灵隐寺的环境之幽美吗?“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是说自己自幼就喜欢远方的奇异之景,今日有机会面对这惬意的景色正好洗涤我心中尘世的烦恼了。“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天台山是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坐落在浙江天台县,天台山的楢溪上有石桥,下临陡峭山涧。这两句,乍看似乎离开了对灵隐寺的描写,而实际上是说因游佛教胜地而更思佛教胜地。乍看“若离”,而实“不离”。这种若即若离的结尾,最得咏物之妙,它很好地起到了对灵隐秀色的烘托作用。张炎在《词源。咏物》条下说:“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要须收纵联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全在结句,斯为绝妙”。“看余度石桥”不正是诗人游兴极浓的艺术再现吗?以一幅想象中的游踪图结束全篇,给人以新鲜之感。


第四十三章  寒山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代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给寒山寺增添了无限风韵。清代邹福保写了一副对联,赞曰:“尘劫历一千余年,重复旧观,幸有名贤来作主;诗人题二十八字,长留胜迹,可知佳句不须多。”
  古寺位于苏州间门外十里的枫桥镇,始建于梁武帝天监年间(502—519),初名“妙利普明塔院”。相传唐代天台宗高僧寒山、拾得曾在这里修行,后来拾得东渡日本,寒山成为该寺的主持,故改名为“寒山寺”。此寺多次毁于兵火,现存建筑为清代末年所建。主要建筑有山门、大雄宝殿、藏经楼、碑廊、钟楼以及枫桥楼等。
  穿过枫桥古镇的石板路小巷,或是站在枫桥桥头,抬眼即可见碧瓦黄墙的寒山寺坐落在绿树丛中,院内青松翠柏,曲径通幽。
  考佛寺建筑,昔以佛塔为主体,至隋唐渐以佛殿为中心,置塔殿后,或云置寺庙之后。塔,唐时译作窣堵坡或塔婆,实为古代印度之坟墓,佛教徒用以供奉佛陀舍利,其后则为佛教徒崇拜之对象。我国佛塔具分有五,即木塔(或称楼阁型塔)、墓塔、密檐塔、喇嘛塔、金刚宝座塔。概分为二,即佛塔与祖师塔。我国虽有不少佛寺以塔名者,如七塔寺、白塔寺、双塔寺等,但未有以塔院名者。所谓塔院类多为祖师塔,属于某一佛寺,如虎丘之绍隆塔则属于虎丘海涌寺,以此证知,所谓〃妙利普明塔院〃即或有之,亦非独立佛寺,当系普明祖师之骨塔也。一般祖师塔,仅在其墓上用砖砌或石雕一类似佛塔之建筑物,以为标志而已,或在其旁建筑简易僧舍,供人照应香火。俗称为塔院者,即指此类建筑物。
  大雄宝殿是寒山寺正殿,面宽五间,进深四间,高12.5米。单檐歇山顶,飞甍崇脊,据角舒展。露台中央设有炉台铜鼎,鼎的正面铸着“一本正经”,背面有“百炼成钢”字样。这里包含着一个宗教传说:有一次中国的僧人和道士起了纷争,较量看谁的经典耐得住火烧。佛徒将《金刚经》放入铜鼎火中,经书安然无损。为了颂赞这段往事,就在鼎上刻此八字以资纪念。
  殿宇门桅上高悬“大雄宝殿”匾额,殿内庭柱上悬挂着赵朴初居士撰书的楹联:“千余年佛土庄严,姑苏城外寒山寺;百八杵人心警悟,阎浮夜半海潮音。”高大的须弥座用汉白玉雕琢砌筑,晶莹洁白。座上安奉释迎牟尼佛金身佛像,慈眉善目,神态安详。两侧靠墙供奉着明代成化年间铸造的十八尊精铁鎏金罗汉像,乃由佛教圣地五台山移置于此。
  佛像背后与别处寺庙不同,供奉着唐代寒山、拾得的石刻画像,而不是海岛观音。画像出自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罗聘之手,用笔大胆粗犷、线条流畅。图中寒山右手指地,谈笑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