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蛇岛的秘密-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蝮蛇的蛇毒及其毒性

中介蝮毒腺的重量及毒牙的长度是随着全长而增加的,但全长超过800毫米的,则有所减少。其毒腺重为50~310毫克,平均163毫克,雌雄无差别。毒牙长为4。5~10。0毫米,雌的平均为7。3毫米,雄的稍长。

短尾蝮的毒牙长为3。5~65毫米,平均为5。1毫米,远较中介蝮的为短,这是由于它的体型较小而短的缘故。

中介蝮(全长600毫米)咬物一次的排毒量为82。4毫克,短尾蝮(全长645毫米)为50。8毫克。排毒量不仅因亚种而不同,亦和蛇体大小有关,例如短尾蝮,全长为300~399毫米的,平均每次排毒干重为6。24毫克,400~499毫米的,为17。45毫克,500毫米以上的为31。98毫克。并且排毒量也因蛇体的生理状态及环境不同而有差异。饱食的毒蛇,排毒量很少。大约有20%的毒蛇咬伤不出现临床症状,与此有关。

对被咬伤的动物来说,变温动物的抗毒力常较恒温动物为强。对于人来说,个体也有差异,对蛇毒敏感的人,毒性反应也较大。对毒蛇本身来说,毒液的主要作用是捕食和消化食物,其次才是防御天敌。所以Porges(1953)从生理生化的角度来看,认为蛇毒的生物学意义主要是它的消化功能。蝮蛇也不例外。这不难理解,因为毒腺是从唾液腺进化而来的。被蝮蛇咬死的动物,尸体容易腐烂,与毒液中的消化酶、特别是和蛋白质水解酶有关。

蝮蛇虽有抗同种蛇毒的能力,但毒量大时,也会出现中毒症状,互咬或自咬也会中毒,以至于死亡。奇怪的是被咬的蝮蛇有大量喝水的现象。在其他毒蛇中,亦有互咬或自咬中毒致死的例子。

贵州爬行动物研究史略

——(本文原载《贵州科学》,1983年,第2期。)

贵州之有爬行动物的记载,最早见于明永乐十六年(1418)之《普安州志》,记有蛇数种,归之于鳞类。其次为嘉靖十五年(1536)的《思南府志》,仅有鳖一种,归入介属,与蟹、蚌并列。稍后,在《贵州通志》(1555)中则有龟、蛇、蜥蜴的名称,归于虫属。康熙三十七年(1698),田雯撰《黔书》两卷,指出贵州有脆蛇,不仅有正确描述,并且还说明它的药用价值:脆蛇〃长尺许,围如钱,背黑腹白,暗鳞斑斑,可翫也,生黔地,伏草泽间,出入往来有度,捕之者置竹筒于其径,则人其中,急持之方可完,少缓则自碎,故名脆,暴之使干,已风去厉〃。此脆蛇即今之脆蛇蜥。乾隆六年(1741),张广泗及靖道漠纂《贵州通志》46卷,在其风土志中已记载有金钱龟(铜仁产,即乌龟)、鳖、山脆(兴义产,〃甲白有斑点,不产于水而产于山,食之滋补〃,疑系长陆龟,迄今虽未获得此种标本,但邻省广西、云南有之,兴义地区靠近云贵,很可能会有)、反鼻蛇(即今之蝮蛇)、脆蛇、王锦蛇、菜花蛇(即今之黑眉锦蛇)、团蛇(1948年任可澄及杨恩元撰《贵州通志》,谓此蛇〃出仁怀山谷中,形类牛粪,伤人立死〃,可能为五步蛇)、乌梢蛇、水蛇(即今之水赤链游蛇)、青竹标(即今之翠青蛇)及蚺蛇(即今之蟒蛇)。道光二十一年(184),郑珍纂《遵义府志》,说是境内有文龟、鼋、鳖、石龟(此龟〃产桐梓水银、夜郎诸溪,剖石而出,形与龟绝肖,不知其为何物〃)、黄连蛇(《桐梓县志》说它〃色黄,惟食黄连叶〃,不知是什么蛇)、蟒蛇、棒蛇(即今之钝尾两头蛇)及铧口尖(即今之尖尾两头蛇),并对两头蛇的形态习性作了生动的描述:〃长者二尺,若竹棒,两头如一,不知其首尾,行则一头触地,一头翻起,互翻互触而行,最速一种名铧口尖,长似常蛇,惟两头俱尖,亦不知其首尾〃。道光二十五年(1845)唐本洪纂《黎平府志》,谓〃黎平南泉山相传有巨蟒〃。5年后,肖绾及邹汉勋在其所纂《贵阳府志》中把蜥蜴类区分为蛇医(又名蛇师、蛇舅母,见《本草纲目》)、龙子(即今之石龙子)、蜥蜴及蝘蜒(189年陈瑜所纂《黎平府志》中说:〃在草日蜥蜴,在壁曰蝘蜒〃,这种说法并不确切)。同治十三年(187)周范撰《毕节县志稿》,指出县境内有壁虎。光绪二年(1867),陈昌言纂《水城厅采访册》,除记有鳖、壁虎及蛇外,首次记载了虺。梁陶弘景及东晋郭噗说虺与蝮是两种不同的蛇,而苏恭的《唐本草》则认为虺、蝮为同一物,但据《虫荟》(清方旭撰)所描述:〃虺大者长八九尺,扁头大眼,色如土,见人则昂头逐之,性极毒〃,当是眼镜蛇或眼镜王蛇,和唐以前的所谓虺,显然不是同一种蛇,这两种蛇在兴义、册亨、望漠及罗甸一带现在仍有分布。光绪十五年(1889),喻勋、胡长松纂《铜仁府志》,其中记有龟、金钱龟、鼋、鳖、蜥蜴、棒蛇、黄连蛇及铧尖蛇。

此外,在地方志中还有下列的零星记载:《天柱县志》(1683)记有蜥蜴和蛇,《思州府志》(1722)仅提到龟,《黔西州志》(1744)、《开泰县志》(1752)及《荔波县志》(1875)仅提及鳖,《玉屏县志》(1757)、《安平县志》(1827)及《松桃直隶厅志》奇#書*網收集整理(1836)则记载了龟和鳖。《南笼府志》(1764)提到了龟、鳖、蜥蜴和蛇,《铜仁府志》(1824)仅记有金钱龟,《永宁州志》(1837)仅记有脆蛇,《仁怀直隶厅志》则记载了龟、鳖和蜥蜴。《广顺州志》(1847)、《毕节县志》(1979)及《清平县志》(1881)仅有鳖和蛇的记载,《安顺府志》(1891)记载了龟、鳖、蛇,《黎平府志》(1892)提到龟、鳖、蜥蜴、蟒、蝮蛇、脆蛇及黄喉蛇(此蛇〃无毒、喜食毒蛇,额有王字〃,当系王锦蛇,而非《本草纲目》所说的黄喉蛇即黄颔蛇)、《续修湄谭县志》(1889)仅记有龟、鳖及蝘蜒,《平越直隶州志》(1902)中则记有鼋、鳖及蛇。

以上为明清两代的记载。民国以来,地方志中有关爬行动物的记述大多简略:《贵州地理志》(1910)记有龟、鳖、脆蛇及黄连蛇。《黄平县志》(1921)记有鳖、蜥蜴及蛇。《石阡县志》(1922)、《都匀县志稿》(1925)、《麻江县志》(1938)及《平阳县志》(1939)中仅记有鳖。《定番县乡上教材调查报告》(1939)记有蜥蜴及蛇。《威宁县志》(1924)记有蛇及壁虎。《大定县志》(192)则记有壁虎、四脚蛇、野鸡项(即虎斑游蛇)、苗(浦女)蛇(未详)、岩斑蛇(可能为烙铁头)及菜花蛇。《绥阳县志》(1928)记有龟、鳖、蛇。《桐梓县志》(1929)记有鳖、蟒(产于娄山顶上)、蝮蛇、棒蛇、黄连蛇及扁蛇。《平坝县志》(1932)则记有守宫(即今之多疣壁虎)、菜花蛇、乌梢蛇及青竹蛇。《续遵义府志》(1936)中除记有鳖外,还有所谓扁蛇、飞蛇(遵义〃洪江白云寺左右林中有飞蛇,长尺有咫,色红,常飞绕寺林,无毒,亦不啮人,寺僧以为本山之特异也〃。《山海经》谓〃柴桑多飞蛇〃。《蛇谱》则说飞蛇粗不过钱围,长七八尺,距头尺许有两翅如蝙蝠,飞食小鸟,亦啮人,性畏金,持寸铁击之,则适,凡此当系传说,实际上并无其物)。《兴仁县补志》(1943)记有山脆。金钱龟(〃其小如钱〃)及脆蛇。《沿河县志》(1943)记有龟、鳖。《镇宁县志》(1947)记有鳖、壁虎、蜥蜴、水蛇、菜花蛇、鸟梢蛇及青竹蛇。《清镇县志》(1948)仅记团鱼(即鳖)和蛇。记载稍详的有如下几种志书:《独山县志》(1915)记有鳖、菜花蛇、乌梢蛇(〃背有三棱,色黑如漆〃)、水蛇(〃居水,大如犒,黄黑色〃)、螟蛇(〃颈细头大而扁,尾焦,鼻上有针锦文如缓〃)、土灰蛇(〃土色而无文〃)、青竹标(〃亦毒,喜缘竹,色与竹同,其尾三四寸有异点者名熇尾蛇,毒尤烈〃,青竹标即今之翠青蛇,熇尾蛇当系竹叶青)。《息峰县志》(1940)记有龟、鳖、石龙子、守宫,乌蛇(即今之乌梢蛇)、黄喉蛇、赤楝蛇(即赤链蛇)、菜花蛇、青蝰(即〃竹根蛇〃,《本草纲目》说它最毒,喜缘竹木,与竹同色,当系竹叶青之一种)、反鼻蛇、虺、青竹标、白花蛇(即今之五步蛇)及水蛇。1948年任可澄及杨恩元纂《贵州通志》171卷,其中记有金钱龟、山脆、五步蛇、王锦蛇、脆蛇、棒蛇、菜花蛇、乌梢蛇、蝮蛇、青标蛇(即翠青蛇)、团蛇及蟒蛇。此外,在1954年印行的《荔波县志资料稿》中,除载有龟、鳖、四脚蛇、壁虎、蝮蛇、黄颔蛇、赤链蛇、菜花蛇、乌梢蛇等以外,首次提到了有蛤蚧(即大壁虎Gekkogecko),还说境内有响尾蛇,当系传闻之误。响尾蛇分布于美洲,亚洲是没有这种蛇的。

明清两代所记载的贵州爬行动物,除石龟、扁蛇及飞蛇得之于传说外,尚有文龟、黄连蛇、苗(浦女)蛇、土灰蛇等不知为何物。其和现在种类相符的,计有龟鳖目3种,即乌龟(龟、金钱龟)、黿及鳖;蜥蜴目有6种,即壁虎、石龙子(龙子)、多疣壁虎(守宫)、蝘蜒、南草蜥(蛇舅母、蛇医)及脆蛇蜥(脆蛇);蛇目有11种,即蟒蛇(蚺蛇)、钝尾两头蛇(棒蛇)、尖尾两头蛇(铧口尖、铧尖蛇)、王锦蛇(黄喉蛇)、乌梢蛇(乌蛇)、黑眉锦(菜花蛇,黄颔蛇)、翠青蛇(青竹标,青标蛇)、水赤链游蛇(水蛇)、眼镜蛇或眼镜王蛇(虺)、蝮蛇(反鼻蛇)及五步蛇(白花蛇),共计20种。民国以来,只增加蜥蜴目大壁虎(蛤蚧)1种,蛇目赤链蛇(赤楝蛇)及竹叶青(熇尾蛇,青蝰)2种,连同明清两代所记载的合计共有23种。

1935年Pope著《中国爬行动物》一书,总结了前人的成果。该书记载贵州的爬行类只有9种,即鳖、乌游蛇、红脖游蛇、虎斑游蛇、锈链游蛇、黑眉锦蛇、玉斑锦蛇、黑头剑蛇及平鳞钝头蛇(模式产地即在贵州),其中除鳖和黑眉锦蛇已见于地方志外,有7种为省新纪录,但产地确切的只有贵阳及兴义两地。1945年Y.M.Wang报道遵义、湄潭及贵阳的爬行类9种,其中王锦蛇及翠青蛇已见之于地方志,只有蹼趾壁虎和侧条后棱蛇为省新纪录,连同Pope提出的7种,共有9种省新纪录,加上地方志中记载的23种,到此为止,贵州爬行动物已知的共有32种。

1953年Y.M.Wang又报道贵州爬行类10种,但无新纪录。

1962年刘承剑等在黔西的毕节、威宁及水城三地调查两栖动物时,附带纪录了爬行类8种,即乌游蛇、虎斑游蛇、蝘蜒、乌梢蛇、蓝尾石龙子、棕网游蛇、棕黑游蛇及紫灰锦蛇指名亚种,后4种为省新纪录。1973年胡淑琴等又在印江、梵净山、雷山、贵阳、安龙、罗甸及兴义等地进行了调查,共获得爬行动物76种(包括亚种),其中有49种为省新纪录,即丽绞龙蜥、昆明龙蜥、半叶趾虎、光蜥、石龙子、北草蜥、峨眉地蜥、细蛇蜥、盲蛇、环纹游蛇、白眉游蛇、蝮斑游蛇、颈槽游蛇、丽纹游蛇、八线游蛇、渔游蛇、黑链游蛇、草游蛇、崇安斜鳞蛇罗香亚种、斜鳞蛇福建亚种、斜鳞蛇中华亚种、花尾斜鳞蛇、颈棱蛇、山溪后棱蛇、黑背白环蛇、黄链蛇、灰鼠蛇、滑鼠蛇、灰蝮绿锦蛇、紫灰锦蛇黑线亚种、三索锦蛇、小头蛇、紫栋小头蛇三岛亚种、棕脊蛇、黑脊蛇、青脊蛇、棱鳞横纹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