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海风云录-第2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意,在他们看来。对面的将领是谁并不重要。联邦军队从来不看人下菜碟。他们的作战部署都是提前制定好的,一步紧挨着一步,大家只要按照这个计划去认真执行就好了。

虽然对美军将领的更换没有兴趣。但是联邦驻军对于周边美军和加拿大部队的调动却一点都没忽略。每天凌晨,联邦的几十架侦察机就会向美国内陆飞去,利用机上的拍照系统和无线电侦测设备,仔细的观察地面上美军的活动,然后带回基地去供联邦驻军了解美军的情况。

美军的飞机也不是不想把这些联邦侦察机打下来,不过联邦侦察机一般都飞的比较高,比较快,再加上有机载雷达的帮助,美军飞机很难捕捉到攻击联邦侦察机的机会,它们刚刚起飞,联邦侦察机就能发现它们的身影,然后开始爬升到9000米以上的高度,使得美军飞机只能望机兴叹,而它们一走,联邦侦察机就又飞回来了,时间一长,美军飞机也不去费力费油白折腾了,只要这些讨厌的苍蝇不飞得过低,连美军的高射炮也不爱理它们。

不同于美军的大部队集结,联邦驻军并没有再派来更多的地面部队,依然是2个装甲师和一个机械化师驻守在温哥华港区,但是从珍珠港开来的联邦运输船队却几乎每日不停的向这里运送着各种物资,主要都是航空油料、航空炸弹、战斗机和轰炸机、自行高射炮和自行火炮、部队的吃喝服装和建筑机械材料等。

目前工程兵部队已经开始扩建第二个军用机场,再等2个月,就会有4座可以起飞重型轰炸机的机场可以建成。不过美军肯定不会给联邦军队留下这么多的时间来经营自己的小地盘,通过这些日子的观察,联邦驻军的将领们都感觉到一场更大规模的战役即将开始,如果联邦守军不能取得这场战役的完胜,那么这几十天的努力就将白费了,从战略上讲,就等于是联邦军队失败了。

年5月18日,南海联邦驻守在温哥华附近的军队,遭遇到了登上北美大陆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进攻。美军和加拿大军队投入了近30万兵力,16个师,从南、东南、东北三个方向同时向联邦陆军的斯卡吉特河防线、舒克桑山防线和霍普防线发起了进攻。

而南海联邦在温哥华地区总共只有3个师的兵力,联邦陆军第三装甲师、第11机械化步兵师和从澳洲赶来的联邦陆军第六装甲师,总计不到8万人。不过联邦军队在这里已经驻守了1个多月的时间,他们在主要防线上修建了大量的防御工事,就连坦克和自行火炮都藏在了隐蔽工事中。

除了人员对比之外,美加联军还从美国西部和中部调集了近1500架陆军航空兵的轰炸机和战斗机,900多门105和155口径火炮,500多辆m3和m4坦克,4000多辆重型卡车。而联邦军队的两个装甲师总共拥有600辆坦克、300多辆自行高射炮和自行火炮,加上机械化师的300多辆轻型坦克和装甲车,联邦空军和海军的近2000架飞机,在装备质量和数量上,并没有明显劣势。

按照麦克阿瑟中将和他手下将军们的想法,在南边的进攻伊始,先由陆军航空兵保护位于前线10公里左右的美国陆军炮群,再用火炮向联邦军队把守的斯卡吉特河防线进行长时间的火力覆盖,掩护步兵在河面上架设浮桥,以便让装甲部队冲过斯卡吉特河,突破联邦军队的防线上的一点,像德国装甲集团那样,对联邦军队的后方造成威胁。

这样一来,联邦军队就只能收缩防线,只要联邦军队的防线手扫到一定的范围,美国陆军航空兵的轰炸机就可以对温哥华港进行有效的轰炸,以破坏联邦军队在此处囤积的战争物资和修建的机场。

按照西部战区司令部的计算,美军目前还没有能力一次性把联邦军队赶下海,因为在温哥华港区还停泊着联邦的航空母舰编队和重巡。如果美军的进攻部队进入了这些军舰的舰炮射程,那么美国陆军的火炮是无法和联邦海军的舰炮相抗衡的,那时候美国的进攻部队就会遭到非常大的伤亡,这个伤亡数量不仅是西部战区司令无法承担,也超出而来美国政府的承受能力。

其实麦克阿瑟将军和他手下的将军们还是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没有取得空中优势或者说没有完全获得战场上的制空权的时候,任何地面部队都会遭到对方飞机的攻击,这不是你想靠本方飞机保护就能保护的了的。

对于美国的这些陆军将领来说,虽然在后世中很多都是二战中很出彩的名将,但是让他们出彩的胜仗含金量都不算很高,因为他们打的大部分都是顺风战,也就是说是依靠人数和装备碾压对手,就像现在南海联邦军队用更先进的战术和更先进的武器碾压他们一样,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只要不出现人为的重大失误,弱势的一方基本没有翻身的机会……)

第六卷几年? 第六十一章 名不副实

就拿麦克阿瑟这位西部战区总司令来说,历史上他的二战之初就是菲律宾元帅,正是由于他的指挥失误,导致了菲律宾的美军飞机和轰炸机大部分被R军摧毁,结果他和他的驻菲美军被日本人打得丢盔弃甲,结果7万多人投降了R军,他却带着家属跑到了澳大利亚,还美其名曰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

一直到1943年之后,美国太平洋舰队重新恢复了实力,经过中途岛和瓜达卡纳尔2场主要的海战,击沉了日本联合舰队的多艘主力航空母舰,而日本国力已经无法弥补这些战争损失的情况下,他才带着他的部队开始在太平洋战区反攻日本,最终攻占了日本本土,获得了二战中的极高荣誉。

但是在美**队、装备都全部超过日本,且日本国力衰退,军队得到不必要的补充的情况下,随便找一个不是军事白痴的合格军官指挥,都不会比他做得差到哪里去。不过他也有他的优点或者说优势,那就是他是西点军校的校长,他出身将军世家,他本身又参加过一战,在个人经历、家庭背景、军方的关系上都比较深厚,所以他能够更好的协调当时太平洋地区盟国之间的关系,所以说,他不是一个纯粹的战将,而是一个类似于政客的平衡者。

然后我们再说说另一位美国名将艾森豪威尔,他在二战历史上也是美国有名的五星上将之一。不过他在1943年之前基本没打过什么像样的仗,当他带着美国的10万大军登上北非去解救让隆美尔揍的找不到北的英军时。德国已经在斯大林格勒损失惨重,无力再支援远在北非的德军,他才凭借着美国强大的工业实力,与英军一起开始对德军进行反攻。

而那个让他闻名于世的诺曼底登陆,与其说是由他指挥,不如说是由他或者他背后的美国赞助的一次必胜的行动,他并不是凭借着他卓越的指挥才能当上盟军司令的,而是因为他和他的国家是盟军最大的赞助商,就像后世一些电影拍摄一样,你不让赞助方的制定演员当主角。那赞助方就不给你投钱。你的电影就拍不下去。

那时候的德国已经是风烛残年了,东线的苏联消耗掉了德军最精锐的部队和大半的战争储备,就算是盟军不在欧洲大陆上登陆,光用海军封锁德国、用空军轰炸工业城市、向苏联提供足够的物资支援。光凭苏联一个国家。就能把德国打回原形。所以艾森豪威尔同他的国家一样,不过是个投机得非常准确的投机者。

最后再说下美国的另一位名将,乔治。巴顿。这位美国的装甲集团指挥官与前两位比起来,那真是强太多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确实是一位军人,是依靠着战功升上来的,是具体的战役指挥者。

他从北非登陆开始,一直都在与德军和意大利军队作战,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他那非常具有个性的指挥方式,也证明他不是一只政客,而是一位职业军官。但是他取得的所有胜利,大部分都是面对弱旅,就连北非打败隆美尔的德军也是一样,当时的隆美尔得不到后方的支援,也没有足够的补给,眼看就要打败了英国人,结果美国的几万士兵开着坦克就冲上来了,本来他对抗英军就不属于碾压,靠的真是德军的素质和指挥艺术,在强弩之末的时候碰见一直没上场在旁边看热闹的美**队,只能说是心有余而而力不足了。

但是巴顿作为一名二战的名将还算是勉强合格的,毕竟他真刀真枪的在北非和欧洲同德**队战斗过,虽然当时他面对的德军已经不是真正的德军了,真正的德军都冻死在苏联广袤的国土上了。

如果说真的要凭借二战的名将的话,英法美三国的陆军将领可以称得上合格的几乎没有,只有苏联的陆军将领可以真正称得上是二战中与德国精锐陆军一对一较量过,并且最终没失败的。注意啊,这里讲的是没失败,因为他们也没赢,他们最终的胜利主要是靠群殴,靠消耗,不是打败了德**队,而是拖垮了德国的军工体系。

同样道理,在亚太地区的R军也不是被打垮的,而是被拖垮的。在1943年之前,不管是在欧洲还是在亚太,这两支军队基本没有遭遇过对手,那个时候能和R德主力正面对抗的,并且还能够获得胜利的,才算是真正的名将。我们看看二战历史上有吗?勉强算有2次,一个就是苏联军队和他们的将领,一个就是当时中国的淞沪会战和远征军,单独在战役层面上计算,他们才是名将和劲旅。

前面费了这么多话来讲美国陆军这时代的名将们,并不是要凑字数,而是想把作者本身的观点说出来,让读者更清楚作者的思路,免得大家看了之后会说:哎呀!那么多二战名将、未来的五星上将,你用你那些先进的武器装备这么容易就把他们给打败啦,很不合理。

其实不是,真的不是,这些名将们在当时的陆军将领中恐怕连法国那些打了败仗的将领的经验和指挥才能都比不上,因为美国陆军在当时的其实时期就是个存在军队,不光在世界范围内排不上号,就连在美国国内,也距离海军差很远。就连使用着同时代武器的日本军队都可以把他们赶的像兔子一样,以俘虏俘虏几万人,使用着超出时代水平武器的联邦军队为什么不能碾压他们呢?作者觉得不碾压才不合理。

扯完了闲篇说正题,美军的攻势就这么开始了,他们居然敢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让步兵突前,炮群开火,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呢?只要是略微喜欢军事的男孩子都可以回答这个问题,这些开火的炮群即将遭到联邦飞机的轰炸,跑都没地方跑。

事实上,战争的进程和普通军事爱好者想的没什么不同,当美军大量飞机开始在斯卡吉特河方面南侧出现的时候,联邦海军和空军的飞机就已经开始升空了,联邦守军的策略非常简单,就是在防线前方25公里之内,不能出现美军飞机和地面部队,发现了就是战斗机迎战和轰炸机投弹。

双方的战斗机越聚越多,最高峰的时候能够有上千架飞机在防线南侧的天空上缠斗,而美军的地面炮群,已经等不了制空权的争夺了,纷纷开始向斯卡吉特河北侧的联邦军队防线上开始射击,而联邦守军的120毫米自行火炮也根据联邦空军的观测数据开始向美军的炮群反击。

当时美国陆军主要装备的支援火炮大概有这么几种:M2型105毫米牵引榴弹炮、M1型155毫米牵引榴弹炮、M1918式155毫米畜力牵引榴弹炮。它们的射程最高也就在20公里出头,那还需要加大发射药包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