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烽火燎烟处-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顺便说一句,当下的观众真的需要曾经的武侠吗,也许不需要了。古装与动作可以幻化出各种类型,而不一定是武侠,即便需要,你也一定会觉得这个武侠不是你想要的武侠。时过境迁,时代已经变化,人心也在变化,古装动作需要赶紧解决人物如何让观众认同、故事如何让观众代入,如何有一个观众能接受的价值观,至于是不是武侠,另作别论吧。

第183章 三() 
一秒★小△说§网。。】,无弹窗!

    我是《黄飞鸿壮志凌云》中黄飞鸿与严振东的对手戏——但还是觉得竹梯大战过长了,火堆旁的夜战才刚刚好;我喜欢《新龙门客栈》里梁家辉与刘洵当面斗狠,那是方寸之间正邪对立剑拔弩张的淋漓体现,而梁家辉与林青霞演出的才是真正的历经沧桑的江湖儿女的感觉,远比李慕白和俞秀莲的更沧桑浪漫,更天涯断肠处江湖秋水多。

    当徐克倾心于把他的思考和浪漫赋予人物的时候,他的戏中人就活了,其他的,所谓故事所谓结构所谓叙事方式,在他的重剑利器挥动之下,全都迎刃而解了。也就是说,他从来不缺叙事技术这个手艺,他的头三部作品的叙事实验都才气逼人,而你看《黄飞鸿》前两部和《顺流逆流》的时候,都能感觉到庖丁解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的境界。

    他也可以玩尽情绪和风格。徐克风格的极致体现莫过于《刀》,他能够将风格玩到癫狂过火,《刀》的黑色爆裂气质远胜备受推崇的《罪恶之城》。

    当他醉心于电影新技术想以技术让电影呈现新生命的时候,你最好跟着技术远远看一下人物,投入到一场场他精心设计的动作场景和视觉奇观中,而不要去找金镶玉,不要去找严振东,不要去找东方不败。

    而既然当年灿然绚烂的星象已经不可重现,索性就改个彻底。赵怀安做不了周淮安,周淮安在梁家辉的演绎下,一襟古风而正气凛然,端的好风骨,那就让赵怀安做一介武夫罢了;凌雁秋无金镶玉之风骚泼辣,无邱莫言之苍凉悲情,周迅一股子天生灵气与淡然自若,只落得从头到尾的期期艾艾。

    不是不让李连杰做主角,而是谁也不能做主角,这里头最大的角儿,就是3D。不然你无法解释:

    西厂督主怎么如此有把握赵怀安一定来龙门客栈;赵怀安何以一见凌雁秋就沧海桑田;顾少棠布鲁嘟啸聚龙门客栈所为何来,为何要和赵怀安一起对付雨化田;风里刀早已经露出破绽,西厂因何对他却不下手;而素慧容反转的出其不意已经跳出了戏剧冲突和伏笔的范围了。

    六十年一遇的龙卷风都吹出一座城,却吹不坏俩人;风暴中心能卷起两个人么?

    从北京到大西北的龙门,为什么要坐大船?你以为你是赤壁?

    你必须让赵怀安等同于周淮安凌雁秋等于金镶玉,男女主角的苦情戏才没问题;你再发掘一下陈坤、李宇春和桂纶镁的每一句台词,也都能解释得通,大船、沙暴、群鸦和古城都是视觉奇观准备的。

    但对于一部电影,人物塑造如此扁平,而且从头到尾基本不变;叙事节奏严重紊乱,前半个小时密集的打戏弱化了故事脉络和人物动机,而到了龙门客栈就不由分说站好队开始对掐。如果说细节里面把这些东西都交代了,那只能说细节的布置很有问题并且无法聚集成推动剧情发展的力量,才造成了剧情有如此多的硬伤。

    华语电影的落后,是从技术到理念一系列的问题,当然,3D这个时髦需要赶一下,不然你会在这个视觉革命上一再落后。关键是,有人来解决3D技术的问题,却没人一起来解决电影本身的问题。那个麦基说,中国电影喜欢创造一个鲜明强烈的人物来推动剧情,而不善于创造复杂的人物来形成戏剧冲突。而人性之复杂所形成的行为动机,才是推动好戏发展的根本。而在《龙门飞甲》里,莫说复杂的人物,之前鲜明的金镶玉等等已经不复存在,只剩下一个扁平如纸片一样的赵怀安一心要与西厂做对。

    《龙门飞甲》是很可惜的,它对人物的塑造太漫不经心乃至于连《鸿门宴》都不如,《鸿门宴》至少还有一场宴上对弈的戏火花四射。而那个李仁港才是被一个奇异美学害了一辈子的古怪导演,他经常一开口就是,当年张彻说,他、徐克和我是武侠电影的三个代表。张彻作古,仁港至今未成型,徐克就成了最大的代表。

    据说资方投资《鸿门宴》是看了李仁港画的人物造型图,我听说好莱坞制片人是拿剧本定项目,原来我们的电影人不但可以算命定档期,还能根据人物草图定投资。所以,当徐克说用3D拍“新新龙门客栈”《龙门飞甲》,谁都不会怀疑这是个好项目。

    今日再弹江湖曲,西出龙门无故人。

    当年太多港片是边写边拍,文戏武戏分开拍,连《新龙门客栈》拍到最后程小东都不知道甄子丹角色的结局,然而,黄金时期的港片就能凭借主导者的才华以气御剑,将本来需要周密计划严格的电影项目做得华彩非常。

    但那,只不过是给了华语片或者港片一个千载良机,如果一个文化传统下的电影产业抓住机会把产业做扎实,那将迎来真正的全盛时期;如果你将如此天赐良机来粗制滥造急功近利,无需多日,将自食其果。如今北上淘金的香港电影人,很多还有着当年的美梦,总以为感性的、随机的做法依然能够御剑而行,其实不过是新瓶装陈酒,更何况,观众已经不是当年的观众了。不重视剧本,不丰富人物,你即便解决了最先进的视觉技术问题,但叙事的软肋让你一动真气就全身乏力,你怎么一飞冲天?

    所以现在到了从业者得把电影当作一个工业来做的时候了。对比一下《狄仁杰》和《龙门飞甲》就知道,缺乏一个懂故事节奏和脉络的监制,徐克剑走偏锋的时候总难免走火入魔。《狄仁杰》虽不是武侠,但徐克对风神潇洒的古典浪漫的把握依然峥嵘可观,而《龙门飞甲》就剩下了场面和特效,前半个小时让我兴奋不已,之后越发昏昏欲睡。

第184章 四() 
一秒★小△说§网。。】,无弹窗!

    武侠世界里,大抵是见惯了刀光剑影。武侠,总离不开刀与剑的身影。剑者,傲然于世;刀者,漂泊江湖。每个人内心幼时多少都有一个江湖侠客梦——头颅颈上取,快意泯恩仇。刀与剑,这两个冷兵器,见证了无数人间冷暖,当它逐渐远离现世时代,只能仰望于故事里、影像里构造自己的一个江湖。

    中国古有刑天舞干戚,干将莫邪剑的传说,亦有荆轲刺秦王,季礼剑冢挂剑,项羽自刎乌江的康然正气,这是剑者的骄傲。当剑不再是战场上挥舞的主要兵器时,被文人给艺术化,李白拔剑四顾,龚自珍一萧一剑,飘逸千年。

    日本崇尚的是刀。现今有日本剑道之流风靡于世。所谓剑道,不过是“刀道”的美称。日本的武士、浪人惯用刀。大抵是在字义上,刀剑不分。剑便于刺,刀利于砍。那么,我从一些武侠影视、文学的狭隘角度,略谈自己的感观。我比较推崇的三部武侠电影,一部是李安的《藏龙卧虎》,几乎将剑化为一种禅的境界,这与宫本武藏的“剑与禅”概念不谋而合;另外两部是程小东导演的怪杰徐克为编剧银幕经典电影《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和徐克导演的《断刀客》。

    以这三部电影为切入点,简略谈谈我的认识。前者《卧虎藏龙》将江湖诗意化,剑客的潇洒飘逸身影,弹指间剑刃弹出。李慕白作为一代大侠,身兼剑气的浩然君子之风。电影开片以李慕白归隐山林,退剑为始,从丢剑、寻剑的过程牵扯出诸多的江湖恩怨,到破禅的虚无生死之境,带给人一种剑禅合一的味道。剑在这里,冥冥中契合儒家的君子风与佛教禅意。古者将剑作为一种装饰,远多于杀人。我把这部电影归于剑的道之境。与之类比,是日本作家吉川英治的《宫本武藏●剑与禅》。宫本武藏,是日本家喻户晓的一代剑圣,十七世纪的剑道家,四百年前的传奇人物;他,十七岁前杀戮无数,二十一岁立志修行,后与六十六位高手比武皆获全胜,最终参悟了「剑禅合一」的至高境界。吉川英吉将剑道修行提升到类似于佛家参禅、儒家修身等同的境地,无可厚非。

    那么,撇开剑道之境不谈,单纯的看剑术、刀法,后两部电影给我很多的感受。以笑傲江湖里令狐冲的独孤九剑来看,上天入地之间,旋即如风,剑可挑可破,化为一种诗意的洒脱。独孤九剑共分九剑式:总决式、破剑式、破刀式、破枪式、破鞭式、破索式、破掌式、破箭式、破气式。一气如虹,观者不可谓不大爽人心。独孤九剑作为一门上乘的武功,剑式以攻为守,以快为主。拼的是速度,令人自顾不暇。话说神雕侠侣中,断臂杨过在神雕帮助下取得剑魔独孤求败的玄铁重剑,此后便用此剑成为一代神雕大侠。玄铁剑——“重剑无锋,大巧不工”,靠的是横扫千军的力度,而非速度,这或许是独孤前辈悟出的另一套武功绝学。不过,在我的观念里,剑还是以轻巧为主。

    如此,再看刀法。徐克的电影《断刀客》留给我印象深刻的,便是赵文卓饰演的独臂断刀客定安。本片作为一部特殊的武侠电影,令我称奇的有三点:第一是叙述角度不同,借由女子小灵之口来讲述江湖,有点自怨自艾的独语感;其二,是作为主人公的定安,不符合“高大全”的的侠客形象,伴随着残缺感。身世残缺,胳膊残缺,刀刃残缺,刀谱残缺,这本身已经够背了,我不知道该怎么来讲述这个复仇的故事;最后,最让我惊叹的是,断刀客悟出的惊人刀法,十分奇特。由于肢体残缺,刀法的训练非同常人,不是靠劈来取胜,而是靠身体的旋转带动,把力量贯彻刀刃上,加上锁链甩出去,这样克服了刀刃短,单手无力的弱点。以此练出的刀法速度和力度都很惊人。而且这样的刀法无迹可寻,旋转之间,无法招架,人已经被辟为两半。暴力美学在这部电影里释放的酣畅淋漓。就这部电影的主体来看,是让我感受到一种向上的力量。破碎的人生,只要有希望,依然可以让自己活的有尊严。看到断刀客的身影,我的脑海里总会浮现井上雄彦浪人剑客的身影。这样的刀客,身世浮萍,带有一种悲戚之感,刀也变得厚重。值得一提的是,谈到刀法,还是离不开刀本身。

    既然说到刀,不得不提日本刀。日本刀,以其优美的外形和惊人的斩切力闻名于世。中国的刀多是大刀,比较厚重;日本刀比较轻巧锋利,我更偏爱后者。甚至连欧阳修都有诗云: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

    鱼皮装贴香木鞘,黄白闲杂鍮与铜。

    百金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禳妖凶。

    ——《日本刀歌》

    平安时代贵族佩刀,镶金嵌玉,尊称为剑。天皇家祖传三种神奇,《皇室典范》规定“天皇崩时,皇嗣即践作,承祖宗之”,其实只是乘继剑和玺。因为镜是天照大神的神体,供着不能动。而剑与玺,据说源平之战日本天皇抱以沉入海底,珍品不复存在。沉入海底的剑叫“草雉剑”神话里现实叫天丛云剑。据称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