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修仙笔记-第2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何易的意识里不止有眼前的对手,同时还有方才脑海中舞刀弄剑的虚幻小人身影。与人过招之时,脑海中那无数个小人纷纷跃出,告诉他应对壮汉的招式之时,自己有多少种应对的方法。

    刀剑铿锵,两人过招毫无华丽的光芒散射,但刀来剑往时的惊心动魄之感却也不逊多少。何易未尽全力,但保留的并不多。在力量上他胜过壮汉,武器虽然小了很多,可真正碰撞的时候反而是优势更大,让那汉子吃了许多暗亏。

    武器大小对于寻常人类来说或许有很大影响,但对苦修士而言,几斤重和几百斤重的差距其实并不大,故而武器的模样,只是取决于各人的喜好。

    交手过程中,除了起手的破山式,何易再也没有动用自己此前拥有的本领,而是纯粹依靠刚接触到的**刀法来迎战壮汉。

    有自身更高的实力倚仗,他在刀法造诣上尽管不高,但切磋之下却也不落下风,反是处处压制对手,打得壮汉节节败退,叫苦不迭。

    **刀法大开大阖,举手投足之间尽是刚猛豪放的气度,何易以他粗浅的见解施展开来,竟然与壮汉的风格十分相似!

    激斗并未持续太久,就在何易以为壮汉即将知难而退的时候,壮汉忽然咆哮一声,施展了肉身神通,身躯暴高三尺!

    本就长得如同黑熊的壮汉这一变化,更是成了铁塔一尊,连那四尺半长的阔剑挥舞起来都显得有些小气了。

    苦修士的肉神神通大多是增强肉身某个方面的本领,何易虽不知道壮汉用的是什么神通,但看起来应该是力量的增强。当下他也不再保留实力,将自己全部的力气发挥了出来,柴刀劈出道道狂放的气浪,抵挡住变得更强的壮汉那口阔剑。

    得到神通的加强,壮汉的确厉害了不少,可惜他的对手却是个肉身境界已经超越归一,夹在清明境之下的非凡境界。在太初之体那庞大的力量之下,他原本引以为傲的天生神力根本没有半点优势,施展神通之后又拼斗了一小会儿,便被觉得无趣的何易连续几刀迫退三步,错开了身影。

    “虽然有几分本事,不过要揍我还是差了点。”何易志得意满笑了笑,收回武器,转身往巨魔殿的左侧离开。

    虽然他们胜负未分,但结果已在众人心中有了答案。

    “操,又踢到了铁板,真他妈晦气!”壮汉咒骂一声,身形缩回原先的模样,背着他的阔剑走向巨魔殿。

    战斗结束,看热闹的众人也纷纷回到原先的轨迹,找玉简的找玉简,闯关的闯关,各种忙活起来。

    何易得到了月牙挂坠和**刀法,实力增强了不少,但他并未直接就去挑战天梯金人,而是选择继续在第二层寻找适合自己的东西。

    后备功法有了,刀法算是学到了一套,不过关于黑洞之力的应用和身法都还未落实。虽然第二层的东西应该都不如第三层好,但有时候最适合的东西却不一定是最好的,也许在这一层,就有他的目标。

    用地球时间来算,他现在还有差不多二十九天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完全足够他绕整个二层和三层转几圈。第四层,那是极难抵达的难度,或许根本就不是他所能闯到的地方。所以,他现在的时间还算得上充裕。

    九霄世界没有白天和黑夜的分别。这里既无太阳也无月亮,连星星都没有。

    光明不见源头,空气凭空产生,事物规则毫无合理性,因为这里的一切,都只是为了那数不尽的功法,和前来寻找功法的人而存在。不需要合理。

    每时每刻九霄世界都有为数不少的人存在,但是当这些人分散在数个楼层的漫长青石坪之后,真正遇到的就变得很少了。

    青石坪很长,若不全速奔跑的话或许要走很久才能绕完一圈。何易之前已经走过了两三百处藏经之所,如今继续寻找,倒是有一种习惯了的怪异感觉。

    习惯的,不止是找的过程,还有没找着的那种失望。当然,既然习惯了,也就是意味着不会再那么失望。

    他一处又一处走过,进了一间又一间的藏经阁,见了一座又一座的不同建筑。

    直到来到九霄世界的第二十四个时辰,他才终于有了新的收获。

第七十七章 据山为王() 
卧虎山,坐地八十三丈,高经三十五丈,形如卧虎,通体皆是灰黑色糙岩。

    这座山同样是藏经之地,虽然它的个头比何易之前见过的数百所建筑都要庞大,但所藏的功法反而更少。在卧虎山的脚下有一块石碑,上头有一头缩小版的卧虎浮雕,浮雕的头、尾、足,三个部分,分别放着一枚玉简。

    卧虎山:昔年琅州战乱,烽烟四起,妖孽横行,民不聊生。当是时,有一天骄横空出世,于卧虎山观摩三日,得悟通玄道法,书成真经三部,而后镇压群妖,平定战乱,成大功德。世人感念其恩,遂尊之为卧虎真君,立神像于琅州各处。此卧虎山之形是参照琅州原貌所设,玉简上记载了真经三部之《虎啸经》,另《猛虎经》《卧虎经》皆在第四层。

    简介很长,还讲了一小段故事。何易知道,能够在这里留下故事的一定都是曾经名动无量大地的高人,那位卧虎真君创下三部功法就有两部放在了第四层,而且耗时仅仅是仙界三日,其悟性之高的确非同小可。

    本来光是这功法的介绍倒也没什么要紧,但当他因为好奇为何一部功法会有三枚玉简而拿起另外一枚玉简时,他就知道自己终于找到了想要的东西!

    何易最先拿起的是记载《虎啸经》心法的玉简,不过并没有看出什么异状,但他从卧虎浮雕的虎脚上取下的玉简,却是一部身法!

    《据山为王》:虎啸山林,威震四方。拥山成穴,据地为王。

    名字虽然古怪,但这身法却不简单。比起何易此前所见的《游龙嬉水》《灵鹤乘风》《雷火瞬身》之类身法,这《据山为王》更为简单直接,没有花里胡哨的飘逸潇洒,唯有据地称雄的蛮横霸道!

    毫无疑问,这正是他一直所期待的!

    细阅玉简,何易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头白质黑纹的猛虎。那猛虎威武凶悍,腾跃在一片山林之中,每次虎跃,都仿佛要把大地据为己有,将一切阻拦的东西撕成碎片。

    比起灵动风格的身法,这《据山为王》太狠厉了一些,在防守方面相对而言十分薄弱。不过何易既然选择了走霸者之道,那必然要舍弃一些婆婆妈妈的东西。

    战斗,就是放开手脚肆意拼杀一场,受伤不过是小事,无需顾虑!

    这套源自猛虎的身法没有很复杂的动作和玄妙高深的理念,只有简单直白的几个基础动作——冲、撞、扑、跃、甩。动作虽只五个,但若是运用得当,在战斗之时也可进退有度,效用惊人!

    在何易的识海之中,那头黑纹白虎原先仅仅是独自演示身法动作,在山、林、涧、平原等地形纵跃飞扑,但后来身法展示完毕,便又多出了一些对手。起先是在乱石山头的一只猿猴,那猿猴身手矫健,白虎扑击多次不见成果,却被猿猴逃到了一株古松上。但紧接着,白虎猛然一撞,那古松断裂倾倒,猿猴匆忙跃下,被白虎飞扑捉住,一口咬死。那一撞,力量极大!

    随后场景换到古老树林里,对手也变成了一条巨蟒。那巨蟒粗如水桶,体型巨大,一旦被缠上必死无疑,很不好对付。黑纹白虎的扑击刚开始同样没有什么效果,直到巨蟒企图主动攻击之时,它才猛地纵跃而上,一把抱住蛇头,拼命撕咬。白虎被巨蟒缠住,两者角力少顷,却是蛇头先一步被咬开,巨蟒死亡。这一幕,似乎是在介绍纵跃扑击的运用时机,不过同时也表明了自身力量的重要性,否则若被缠上之后不能及时干掉对手,输的就是自己了。

    树林过后是山涧,对手则是一群数量惊人的乌鸦。山涧本就不适合猛虎发挥,在那成千上万的乌鸦围攻之下白虎无力主动出击,只能屈居在角落里,不断甩动身躯,将乌鸦击退。白虎力量惊人,一甩之下有些倒霉迎头撞上的乌鸦当场便被撞死,跌落谷底。这一场战斗白虎的优势不再明显,当它击退乌鸦群的时候自己也已伤痕累累,白色毛发尽被鲜血染红。不过在环境不利的情况下能够只靠“甩”这么一个动作,把进攻和防守完美融合,其效用可见不俗。

    山涧后是平地,展示的是“冲”。这一回白虎的对手不再只有一个,何易的识海里,白虎捕捉玉兔,追击骏马,袭杀仙鹿,用一次次完美的猎杀诠释瞬间爆发的重要性。

    到最后,还有一场白虎与人的战斗。

    比起之前的对手,人类拥有更加灵活的身手和独特技巧,不过力量却不算多强。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在白虎的猛烈攻势下那个虚幻的人类身影竟然一次又一次逃过死劫,并且飞快掌握了白虎的进攻手段,应对起来渐渐变得轻松写意。战斗持续不久,识海中的白虎渐有了黔驴技穷的颓势,最后被对手抓住机会一刀从左眼插进大脑,死于非命。

    何易从玉简中回过神来,一时无语。

    别人的功法都是尽量夸大自己有多厉害,这个《据山为王》却是反其道而行,表明自己有很要命的缺点!

    这份缺点很明显,有点眼力的人都能看得出来。简单,是这套身法的特色,仅仅五个动作就组成一套身法,这并不常见。不过若是这简单的套路被人看穿,那可就不是什么好事了。谁也不想自己下次出手的内容被对手知晓,因为那很有可能导致自己落败,甚至死亡。

    对于要不要学习这套身法,何易着实踟蹰了好一会儿。

    他很喜欢简单直接的技巧,正所谓大巧不工,很多东西其实是无需套路来指引的。不过玉简之中那最后一幕却是让他有点犹豫,担心自己会像那白虎一样,沦为失败者。

    但他转念一想,世间本就少有无敌之人,再精妙的技巧也有漏洞,再厉害的高手,也有可能被更强者击败!

    白虎落败那一幕,也许不止是要要说明自己有缺点,更重要的是告诫修炼身法的人不要恪行套路,需灵活运用,以免被抓住规律迎头痛击。

    这套身法本来没有固定套路,但是人总是很容易养成某种习惯,比如拔刀之后习惯顺势劈斩一下。这种习惯并不是招数上的套路,但若是遇上洞察力很强的对手,或许将会成为致命的弱点!而白虎的死,大概就是要告诫他善于巧变,谨记机警。

    何易不傻,惊愕过后很快就明白了个中缘由。这《据山为王》的身法配合没有固定招式的**刀法在他看来非常完美,所以犹豫再三之后,他还是决定学下它。

    学和看不是一回事,因为学比看难很多。

    何易捏着玉简在卧虎山的山脚下坐着,背靠灰黑石山,意识与身躯分离,进入那虚幻的意识空间。

    白虎腾挪扑击的身姿在识海中分散成数十上百个幻影,而那些猛虎的影子旁边,同时也有一个人形在做相同的动作。那个人形,便是何易的意念。

    五个动作说来简单,可想要学会却不是一时半刻的事情,而且学会到熟悉,熟悉到精妙,精妙到大成,又是漫长的过程。

    心神沉寂,这场意识中的姿态模拟足足持续了三个时辰,比学习刀法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