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间最得意-第2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沛喘了口气,在雪地里深浅不一的走着,很快便精疲力尽。

    遥遥望去,远处有一栋简陋茅屋。

    在风雪之中,遗世独立。

    宋沛走近之后,发现茅屋里有些许灯光,想着这天寒地冻的,便想着要停留片刻,于是受了伞,便叩了叩门。

    砰砰砰!

    茅屋里面传到一道不耐烦的声音,“是哪个混蛋小子?”

    声音苍老,想来是上了岁数。

    宋沛轻声道:“学生宋沛,想借老夫子的茅屋避一避风雪。”

    “宋沛?谁的学生,这么不知道规矩,敢来此处?”

    里面那人的声音仍旧是不耐烦,并无疑惑。

    宋沛正色道:“学生是苏夜苏先生的学生。”

    苏夜的学生,想来在学宫不管何处都是能够得到礼遇,可偏偏在这栋茅屋前,宋沛并没有收到该有的礼遇,屋内沉默了很久,才听见有脚步声,一小段时间之后,门才被人打开。

    有一个花白头发,身材矮小的老人打开门,站在屋内看着宋沛。

    宋沛看着老人一头乱糟糟的头发,心想着这是哪一位老夫子,平日里所见的学宫长辈都是仪容一丝不苟,哪里会有这般情景?

    老人就站在门口,再度问道:“你是苏夜的学生,何时所拜?”

    宋沛想着自家先生也没有说这些事情不能说,想了片刻之后便一五一十的把相识过程都告诉了老人,最后才说道:“先生尚未归来。”

    老人皱着眉头,这个已经好几十年没有见过外人的老家伙最后点了点头,说道:“跪下吧。”

    宋沛没来由的有些生气,自己见了这么多学宫长辈,可没有一个人是这般对待他的,大多好言好语,再怎么不济都不会恶语相向,可这一位,一见面便要他跪下。

    是何道理?

    老人不悦道:“你见你家先生,要不要跪?”

    宋沛心想着自己见了先生,虽说是要行礼,可先生从未叫我跪过……

    老人有些不高兴,挥手打断宋沛的想法,他揉了揉脸颊,皱眉道:“苏夜见了老夫都要喊老夫一声先生,老夫让他跪下,他也只能跪下,你这混小子,难不成比苏夜还要厉害不成?再厉害,见了老夫,一样要跪。”

    宋沛气急,脱口而出,“老先生,你算啥东西,凭啥我家先生要叫你先生?”

    老人一拍脑门,伸手揪住宋沛的耳朵,冷哼道:“老夫算什么东西,让你仔细看看。”

    说着话,老人把宋沛直接就拖到了茅屋里。

    然后砰地一声关上门。

    在这个世间,能让学宫掌教苏夜喊上一声先生的,连云端圣人都没有资格,可不就只有这茅屋里的老人一个人吗。

    要说这老人当年做过什么大事。

    好像也还行,就是和已经成圣的圣人有一场骂战而已。

第三百零九章 繁星和皓月() 
再度睁开眼睛的时候,映入李扶摇眼中的是一处干燥的石洞。

    满目漆黑,竟然让李扶摇这个青丝境剑士也只能看到身前一丈左右的光景。

    李扶摇伸手在身旁捡起一截白色木棍,用之前携带的桐油涂抹,点燃之后方才得见,自己手中的这截白色木棍哪里是木棍,反倒是一截白骨,就在李扶摇身旁,有一具白骨,李扶摇手里这一截,看样子,应当是他的大腿骨。

    李扶摇没急着到处打量周围的环境,而是蹲下身子,定睛看去,那具白骨中有一柄带鞘长剑。

    长剑不远处有寥寥几个字,看着便觉着苍劲有力,但难掩悲愤,“剑道有多高尚不知,可恨吾竟停于此!”

    语句里足以可见无奈与悲愤。

    李扶摇心想这定然是一位剑道前辈了,只是为何会死在此处?

    看过了这行想来是用剑刻下句子,李扶摇便要伸手去拿那柄带鞘长剑,可手才伸出去,尚未碰到那柄剑,便觉得一股寒气侵蚀手掌。

    李扶摇皱眉,收回手,想着就连是当初的那柄小雪也不见得如此,这柄剑,是以什么所制?

    三教修士,对于本命法器,也有不少要求,笔墨纸砚也好,还是其余的什么东西也好,都是要和自己心意相通的,而剑士一脉虽然都是用剑,但也有看是否符合心意。

    天底下的剑经有那么多,剑道有那么多条,自然人人的剑道不同,既然如此,有人喜寒有人喜热,因此铸剑的时候,更为契合自己心意的剑便需要特殊材质才是。

    李扶摇曾听闻海外有寒铁,以此铸剑,剑身在炎炎夏日都能结出一层不深不浅的冰霜。

    想来这具白骨身上的那柄剑便是如此。

    李扶摇用剑气将手掌中的寒气逼出,放弃了去拿起那柄剑的想法,站起身来,拿着手中的白骨,想了想,又捡起另外一截白骨别在腰间。

    用白骨做火把,李扶摇借助火光往身后看去,只能看到一面石壁,石壁光滑不已。

    这里应当还是江底,只是应该是被隔出来的一处石洞。

    李扶摇抽出腰

    间青丝一剑递出,只在石壁上留下一串火星,除此之外,连一道剑痕都没能留下。

    青丝剑本来就不是凡物,他又是一个青丝境的剑士,两者相加,竟然连一道剑痕都没能留下,李扶摇有些理解为什么那位剑道前辈会死在这里了。

    调整好心态,收剑还鞘,李扶摇往山洞的一侧走去,火光照耀下能让他看到石壁上的斑驳剑痕。

    李扶摇皱眉,抽剑再试着一剑递出。

    同之前的石壁一般,还是留下一串火星,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留下。

    李扶摇苦笑不已,这能在上面留下剑痕的剑士,只怕也要是朝暮境了吧?

    李扶摇低头看了一眼腰间白骨,低声道“前辈莫怪。”

    沿着这条不宽敞的道路前行,李扶摇走的缓慢,生怕这石洞里还有机关,要是如此,他可能死也死的没那么容易了。

    万箭穿心还是说被一众斧头砍得尸骨无存?

    李扶摇把那截白骨从腰间拿出,往地面上慢慢探去,不知道有多小心谨慎。

    走过一小截路之后,李扶摇借着火光在墙壁上看到了如同银钩铁画一般的几个大字,“我辈剑士,一剑气长九万里!”

    剑意犹存!

    李扶摇光是看了一眼,便发现眼睛刺痛,不得不移开视线。

    前人留下的东西,随着时间的长短,强弱不一,也要看前人是否想着伤人,比如之前李扶摇在陈国的万宝阁看到的那一行字,虽然仍旧气势不凡,但留下字迹的那位王富贵先生,并无太多恶意,因此并无伤人之势。

    这几个字的主人想来也不是那想着要伤人,只是剑气太盛,落笔之后,剑气四溢,久久不散。

    李扶摇苦笑不已,之前觉着这能在石洞里留下剑痕便该是朝暮境剑士,可现如今一看这几个字,更是觉得这怎么都该是春秋境才有这般威势了。

    在这里站了片刻,李扶摇真心觉得若是那位前辈还活着,应该是一位风流意气不输朝青秋的剑士才是。

    于是便更觉得有些愧疚了。

    叹了口气,继续往前走去

    。

    道路尽头,是一处石梯。

    李扶摇沿着石梯而下,兜兜转转,不知道走了多久。

    前面豁然开朗。

    不再是黑漆漆的场景,隐隐可见光亮。

    李扶摇熄灭白骨,然后缓缓前行,手搭在青丝上,时刻等着出剑。

    嘴里更是含了丹药。

    他的家当,除了那柄剑十九和剑匣,其余都在身上。

    李扶摇忽然想起自己不是有老祖宗许寂松下的那盏大红灯笼?

    真是糊涂。

    李扶摇往前走去,抬头一看前面平坦宽敞,最前面那边有一道古朴石门。

    石门前有一具石像,那人衣衫飘飘,腰间悬着一柄长剑,一只手按着剑,另外一只手背负在身后,走近一看,那人的嘴角似有些笑意。

    剑眉星目,看着前方,睥睨山河!

    李扶摇视线移向石门,石门两面各有一行字。

    “世间剑仙如繁星。”

    “唯吾为皓月!”

    如果说最开始见到的那具白骨前的一行字,是对剑道高远,自己未能走太远的叹惋,后来的那行字则是对自己的自信,那这里的这两句话。

    表现出来的便是毫不掩饰的自负!

    一个人的剑道修为要高到什么地步,才能说出这样的话?

    现如今山河之中唯一的一位剑仙朝青秋只怕也说不出来这种话。

    不是因为朝青秋的剑道不高,只是因为在他身侧并无旁人,他站在沧海之中,难不成会低着头对其余剑士说这么一番话?

    可这一位,这是把天底下的剑仙都不放在眼里?

    李扶摇只觉得一阵头皮发麻,视线继续下移,在不远处又看到两字。

    仅是瞬间,李扶摇便恍惚出神。

    这就是李扶摇,他不仅见过朝青秋出剑,还有幸和青天君曾并肩而立。

    剑山老祖宗许寂更是对他照顾有加。

    若是其余剑士,只怕看到这两字,当场便要痛哭流涕。

    因为这两个字,是柳巷啊。

    。

第三百一十章 当年星月() 
对于剑仙柳巷,实际上即便是已经过了六千年,即便世间整整有六千年都再无人见到过这位剑仙的光景,再提及这位剑仙的时候,不管是剑士一脉还是三教修士,都会有些失神。

    在六千年前那个剑仙如同天上繁星一般闪耀的年代里,光是剑山便有女子剑仙谢沉,白袍剑仙陆长偃,以及那位严师。

    自然还有柳巷。

    光是剑山便有整整四位。

    在算上其他剑宗,只怕剑仙数量不会小于两只手的数目。

    在剑仙之下更有白知寒领衔的一众剑士天才。

    那才是真正的剑士鼎盛时期!

    只是这么些剑仙当中,柳巷的名字仍旧是最为璀璨闪亮的。

    一众剑仙同为沧海,到底如何来区分高下?除了生死相搏之外,最为直观的一个办法便是看一剑挥出,会有如何威势了。

    能够登临沧海的剑士,一剑挥出,剑气能够纵横数万里,随着剑道修为的精进,便能更长一些,就好似现如今的剑仙朝青秋,云端的圣人也好,妖土的大妖也好,都普遍认为,朝青秋一剑若是全力施展,剑气至少会纵横七万里。

    已经要胜过许多六千年的剑仙了。

    其实这也正常,朝青秋在这个人间,几乎是以一己之力硬生生走入沧海,不说天资,光是毅力便是世间罕见,再加上山河再无剑仙,朝青秋自有一股会当凌绝顶的气概,这些年一直往返于妖土和山河之中,剑道修为不断精进,走到如今这个地步,不足为奇。

    只是比之柳巷,还是会有人说,稍逊一筹。

    世间传言,若是能一剑便纵横九万里的剑仙,便应当是破开沧海,成为了真正的剑仙。

    不过这种剑仙,便也该离开人间,去往他处了。

    在那些典籍里,时间无法考究的上古时期里,自然是有人间剑士和修士能够离开人间的。

    而六千年前,柳巷则是被视为最为接近离开人间的人。

    若不是发生那场大战,若不是柳巷为了追寻那成仙契机,让自己一分为二。

    即便是要死,也至少会留下好几尊大妖性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