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玄门之青城长老-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中最好的是石围,最差的是土围,最精致好看的是砖木围,但不管是哪一种,最低也是三层结构。

    这些房屋,面积有大有小。小的五、六十平方米,只有三开间的围屋,大的千余平方米乃至上万平方的大型围楼。其形状也有区分,有圆型的,也有方正型的。

    圆型的是指外墙为圆弧形,内中方正,形如铜钱般;方正是指其平面布局呈“回“字形。港口码头区建筑大多以方正为主。

    围楼基本上都是集家、堡、祠、内院、门坪五者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家族落居格局。

    津门港市原本处于两国交界处,时常受到兵灾的威胁,当地居民,尤其是地方豪族、大姓家族故土难迁,又为了躲避兵乱,就建造这种高大坚固,结构奇特,功能齐全的围楼。它集厅堂、居室、书房、操场于一体,具防火、防攻、防炸于一身,粮仓、水井、排污道等等一应俱全。

    这种易守难攻的围楼既是津门人的舒适居所,又是战时的坚固堡垒,因此在当时家家如此建造。

    即使如今已是联邦国,统称为华族,统一为华国。但这种古老的建筑还是在这座发展起来的城市里继续保留着。

    至于棚户区,大家也多明白,就是贫民窟。

    客轮到港下锚靠岸,杨青城也随着人流向着城中心区走去。

    津门港市在近十年来,发展迅速,由原本一个只有三区的港口小城发展到现如今东部平原北方最大的城市。

    城市面积足足比原来扩大两倍有余。

    此时的城中心区、码头区和洛河区都是老城区,新增的滨海区、津南区、永清区、宁海区、北港区五区各个面积都比老三区大很多。

    杨青城走在通往中心区的大道上,边上有很多招揽顾客的马车、人力车的师傅。

    “这位少爷,您要到哪去?可需要我送你过去?”没一会,杨青城身前就来了好几帮询问的。

    “去五行馆。”杨青城找来一个顺眼的,询问了价钱后,说了个地址给马车师傅后,上了马车。

    “得勒,少爷请做好,我们这就走咯。”马车师傅挥舞着藤鞭,驱使着马车向前行驶。

    战争结束后,国家进入联邦新时代,政府与门派之间的矛盾就略显突出。

    政府一边拉拢旁门小派,一边又忌惮大宗门的威势,不断打压。

    而根据开国时北华皇与众门派规定,在册名门大派所在之地归于门派,门派之威只限于山上。山下城镇和人口归于政府,权威归于国家。

    因此门派如果想在山下设置据点,只能按规矩正常办理相关手续和认证。

    比如五行宗就是办理武馆,作为门派在津门港市的据点。

    一路上,杨青城不时看着沿途中津门市区的风景人情。

    没过多久,马车就到了五行馆门前。

    五行馆,也是用一座围楼改造而成。此楼占地面积颇大,足有上万平方。位于中心区北部,洛河南岸,与北港区隔河相望。

    杨青城下了车来,顿觉空气格外清新,清风吹来,没有海风那种腥味,河水带来的湿润气息,拂面更是令人清凉爽快。

    五行馆前,有两人值守大门,这两人周身白色劲装,干净利落,见杨青城缓步走来,上前阻止道:“止步,居士来我五行馆所为何事,可有邀帖或尊客卡(等同超级vip)。”

    为什么会称杨青城为居士呢?

    说来也是怪杨青城现在的这幅装扮。

    此时的杨青城一身青色长衫,左手拿着念珠,走一步拨一珠,不急不缓,面上微带笑容,神情沉静自然,浑身一派洒然出尘的模样,十足一个佛门在家居士的样子。

    杨青城拨动念珠,其实是在祭炼温养念珠,自上次受损后,杨青城一直随身携带,手不离珠,不时还会念般若经加持。

    杨青城冲着两人微微一笑道:“我手中既无邀帖也无尊客卡,但我有一玉牌,想必你们看过就会明白。

    只见杨青城不知从哪里拿出一枚玉质令牌,持之对着守门之人观看。

    两人还真的认识这块令牌所代表的意义。虽然两人都没看过这种色泽的,但相似的令牌都有见过,也都明白这乳玉色的令牌代表的意义,这可是五行宗真传弟子的身份标志。

    “弟子赵勇(王耀宗)见过宗门师叔。”两人忙上前行礼问候道。

    “哦,你们也是山门弟子?”杨青城听两人称呼,于是随口问道。

    赵勇、王耀宗两人面色尴尬道:“回禀师叔,弟子两人并非山门弟子,我们两人是宗门内门弟子司徒明的记名弟子。”

    “哦,原来如此,那不知我可进去了吗?”杨青城瞬间明白了。

    记名弟子,其实就是五行宗在武馆招收的弟子,一般这类弟子不是真的有些天资,就是有些势力背景。这也是五行宗在山下发展的一种潜实力。

    “当然,师叔请。”赵勇抢先上前,为杨青城带路。只留下王耀宗在原地懊恼不已。

    杨青城随着赵勇进入五行馆,只觉内外犹如两重天,馆内内部灵气比外面浓郁多了。

    这真是一个好地方啊!

第111章 入馆() 
五行馆,内部极大。

    作为一个武馆,近万平方的面积已经绰绰有余,但作为一个大宗门派的驻地,也就马马虎虎。

    但考虑到此地地下存在有微型灵脉,灵气充郁,生机盎然。

    这在大城市中是很难得的,而想找这样理想的驻地,那也是万难的。这就是这座围楼的真正利益之所在。

    因为当地建筑的奇特,因此五行馆的格局布置也与其他城市的驻地略有不同。

    五行馆前身是一座大族围楼。因此,整个建筑呈正方形,长宽均为88米,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围墙高约10米,墙厚2。5米,围屋四角各建有一座15米高的炮楼。整体结构如巨大的“回“字,围楼的核心建筑就在中间的“口“字部位,其构造特征为“三进六开“,形成“九栋十八厅“大型的典型建筑,其内共有主房100多间,客房500多间,至于其他房间、厅堂不计其数。

    据传此处乃名门大族一处分支的族产,因战乱平息,主家召唤,南迁欲回转祖地,又因分族中有子弟拜入五行宗,特将留下的族产大楼转赠予五行宗作为宗门驻地。

    其实不算这座围楼地下灵脉的价值,单单只是这座大型围楼,那也是价值百万金、千万金的,甚至都没人会换,得到这处驻地,五行宗也是付出相应代价的。

    赵勇领着杨青城进入围楼大门,里面灵气就迎面而来,想来整座围楼设有相关阵法结界,有聚灵归元的效果。

    一路上,也碰到多位武馆弟子,这些基本都属于“外门弟子”。这些弟子也都守在各处关卡门廊处。

    赵勇在前带路也省去了许多麻烦。

    直至来到最里面一处楼房,也就是围楼的核心建筑,“回“字结构中间的“口“字部位。

    其上正面悬挂着“溯风楼”三个大字的牌匾,此外边上还有一牌匾。上写着:“五行宗津门驻地”七个红底金字。

    这里都是一些武馆主事之人办公居住的地方,这些主事一般都是真正拜入宗门,名册上录名的内门弟子担任。

    这些内门弟子也基本上都是些年岁较大,寿元将尽,潜力耗尽也未能突破筑基期的老弟子。

    到这里,赵勇和杨青城都被拦住了。

    “赵师弟,你怎么这么不懂事,不知道这里是哪里吗?随随便便就带着陌生人乱闯,小心管事长老见到了,大加责罚。”守门师兄斥责道。

    赵勇嘿嘿笑道:“张师兄,我这不是替山上宗门来的师叔引路嘛,怎么会是乱闯。”

    “什么,宗门来的师叔?你可确定?”张明上下打量着杨青城,忙拉着赵勇到一处悄悄问道。

    “那是肯定宗门上来的,我都看见过了,跟大师兄那块铜牌上的图案一模一样,只是材质不一样,乃是一块玉牌,图案上也多了一个‘真字。想来是跟长老师叔们的一样吧!”赵勇很是肯定的说道。

    张明点了点头,说道:“那到是,听大师兄说过,长老的令牌就是玉牌,应该是一样的。”

    作为一名普通武馆弟子,并未进入宗门内部,因此两人都是靠平时收集到的消息来猜测宗门情况。

    宗门中,外门弟子一律用铜牌,内门弟子则是经过炼制的法器青玉牌,而真传弟子和普通长老用的是灵器白玉牌,掌脉长老、宗主、太上长老用的是极品灵器紫色玉牌。

    虽然内门弟子和真传弟子都算是玉牌,但色泽不一,两者的意义也就不一样。

    张明忙上前说道:“弟子该死,竟然不知师叔大驾光临,竟还阻拦师叔法驾,实在是该死,还望师叔恕罪。”

    杨青城笑道:“不知者不怪,你尽心尽责,我不会怪你的。”

    张明大喜道:“多谢师叔。”

    “那我带师叔先进去见管事长老了。”赵勇这时急忙插话道。

    张明这时拦截道:“这就不用赵师弟了,我为师叔引路就行,赵师弟,还是赶紧回外门值守为好,免得长老看到了不好。”

    这时,赵勇急道:“你怎么回事,本来就是我领师叔过来的,外面有王师弟看守着,不会有问题的。”

    “你这宗门不听劝呢?我也是为你好,你快回去吧,师叔这边有我带着,你放心。”张明一边说着,一边略带意味的语气说着。

    赵勇不知道为什么,听了这话竟不敢再争论,苦笑着说道:“那好吧!师叔,那弟子就送你到这,接下来就由张师兄带你过去了。”

    杨青城当然也知道这里面的龌龊,但一方面自己刚到这里,不便出面,二来也不觉得自己应该管这些,反正也没什么大事发生。麻烦事能少点就少点。

    当然,对于赵勇带自己走来一趟,该给好处的还是要给点的,怎么说也是长辈,不意思意思都不好说自己是其长辈。

    他左手一伸,一把三尺长剑现于手中,杨青城对赵勇说道:“多亏你带路,也没什么好东西送你,看你已经达到引气阶段,你身上这把宝剑也只是把凡品利器,我就送你把中品法器级别的法剑。得到这把法剑后要多加修炼,好好使用它。”

    这把法剑也算是杨青城众多练手法器之一,此时送出去也不觉得送不出手,反正这帮弟子修为低下,基本上一把法器都能当传家宝,世代相传了。

    赵勇激动不已,用颤抖的双手小心的接过法剑,连声道谢道:“多谢师叔,多谢师叔。”

    一边的张明一脸的嫉妒羡慕恨。

    “不要叫师叔了,你叫我师叔并不对。”

    “什么?”赵勇原本还在兴奋当中,此时一听,不知怎么得感觉一下子摸不着头脑。

    “那叫什么,叫师兄?那肯定不对啊,叫师伯?”另一边的张明问道。

    “等会你们就知道了,现在带我去见你们的馆主吧!”杨青城回道。

    “好。”张明这时带着杨青城向着楼内走去。

    “其实我们馆主这会正在闭关修炼,现在馆内大小事务都是管事长老冷月师叔在管理,弟子先带师伯去见管事长老吧!”张明自作聪明的改良称呼道。

    “可以,那我们就先去见见管事长老吧!”杨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