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璃剑-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上游漂来了大量尸体,被河水冲上岸边。尸体上刀伤剑伤无数,死相大多是恐惧与憎恨,凄惨至极。看来多半是遭遇了作恶多端的流寇。

    这些尸体若是没人处理,必定是要被野兽果腹的。想到这些人死后恐怕还要担心遗体风吹雨打,不能入土为安。和尚心中不忍,就决定暂缓前进,为这些尸体进行简单的葬礼。

    和尚辛辛苦苦埋葬了所有死者,坐在坟前为他们咏颂一段往生经,打算转身离去。可这时河岸上又漂来了几具尸体,和尚不辞辛劳,再次行了善举。可等他做完后,又有两对尸体从上游漂来。。。

    和尚明白了,这是上天在暗示他,此地就是他度人行善之所。若是此地都不能尽善,又何须外出苦修。

    于是和尚决定不走了,在尺剑山上落户,就地取材,一点点的造出了一座小木屋遮风挡雨。而他平时诵经念佛,开垦荒田,专门度化这些不幸落难之人的尸体。

    后来有一位大富大贵之人前来此地,在和尚的指认下,寻回了已经入土为安的亲人遗体。

    这位贵人感念和尚的善良,大举捐款,为其修了一座小寺庙,这就是佛光寺的前身。而那面河岸被人取名望平岸,期望天下太平!

    千余年已过,佛光寺不断扩张,修修补补,早已不是原本的样子了。

    和尚的名字都无人记起,也不知当年的东西,还有几样留存后世。可能只剩这个脍炙人口的传说,还在民间代代相传吧。

二十二章 佛光寺() 
五龙山出了事,不少难民或者匪徒的尸体,顺着东临河南下,然后被冲到了尺剑山北面的望平岸上。

    望平岸人满为患,或者说是尸堆成山,活人倒是稀稀疏疏的,不过十来人罢了。

    这些都是附近的村民,他们一生劳作,省不下几两银子,所以一身伤病都是能熬就熬,能拖再拖。

    幸好佛光寺有一名叫做慈相的和尚,一手出神入化的医术不知医好了多少穷苦的百姓。最难得的是,此人悬壶济世,为人看病,从不收取钱财。

    仁心仁术,世间罕有!

    听说他那专门看病的庭院的走廊下,有一尊佛像,佛像前有个钱柜和蒲团。看病中有闲钱的,可以朝钱柜扔几个铜板,算是给菩萨香火钱。没钱的只要给菩萨磕个头就行。慈相和尚全都一视同仁。

    一说起慈相,当地的老百姓是个个翘起大拇指。一些家境贫寒,受到大恩却又拿不出半分香火钱的,一说起慈相和尚,满脸感激,同时言语中又包含许多愧疚。

    “唉,大师兄,就是这,你看,这么多尸体,上面一定发生什么大事了吧!”

    一个圆头圆脑,满脸机灵的小和尚拨开人群,带领着七八个年长一些的和尚,指着望平岸上的众多尸体说道。

    “阿弥陀佛!”

    众僧人也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壮观”的场面,一个个惊得是目瞪口呆,最后忍不住诵出一声佛号,以示悲悯。

    “大师兄,你说怎么办啊?”圆头小和尚着急问道,两只小眼睛都急快出了泪花。

    “还能怎么办,师弟们,开干!”一名十七八岁的少年和尚紧锁眉头,叹了口气,高声说道:”虚璇,你去镇上通知一下姚捕头来一趟吧。”

    其中有个和大师兄年纪相仿的和尚,闻言也不多话,当即双手横胸,运了一下体内真气,身子顿时轻了大半,脚尖点地,整个人就像随风飞起一般,头也不回的跑远了。

    “是!大师兄。”身后所有的和尚一起回应一声,然后拿起随身带来的工具,开始在附近刨土挖坑,干劲十足,准备被掩埋这些不幸之人的尸体。

    围观的一些村民指指点点,看到和尚们全力以赴的样子,有小半自愿留下来,抢过一些和尚手中的工具,认真教着他们怎么刨土才最有效,最省力。

    来这里的村民基本都是来找慈相看病的,他们只是稍作帮忙,就告辞上山了。

    慈相并不是每天都坐在家里等人看病,那样的话他积攒的药材撑不过一个月,就会完全用光了。一般时候,慈相只有在每月中旬的那十天才会留在山上为人看病,其他时间大多需要出去寻找药材,补充损失。

    尺剑山东南方向有座小镇,两者相距十余里,虚璇一个来回只要一炷香左右,但是如果是带着那位身宽体胖的姚大捕头,这时间上就难说了。

    圆头小和尚年纪太小,没什么力气,也就没跑到师兄们那里瞎凑热闹,一个人在尸堆中蹦蹦跳跳,两只明亮的眼珠四下乱转,时不时弯个身,捡些什么东西。

    “虚圆,这些都是死人的东西,不干净,我们是出家人,你捡这些身外之物干嘛?”一位年长师兄见了,不禁皱着眉头问道。

    小和尚抬起圆圆的脑袋,天真无邪的大眼睛眨了眨,小嘴嘟囔一声:”我想把这些东西捡回去,然后交给师傅。现在赋税越来越重,我看师傅额头的皱纹又增加了两道,虚圆心疼。反正这些东西死人又用不着,我拿回去也是物尽其用么。为了大伙,不算私用,菩萨见了也会体谅我的。”

    这位师兄听完竟然说不出话来,半晌之后叹了口气,露出慈爱的目光,摸了摸小和尚的光头。”唉,难得你有心。这官府也越来越过分了。以前国府明令禁止,不许征收寺庙道观的赋税,自从三年前新官上任,这就开收赋税,结果年年翻倍。而减免赋税的办法就是派人参军,随同出征。唉,我们和尚尚且如此难过,寻常百姓,那还不知道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呢。”

    说完,这位师兄摇着头,慢慢走开了,对于小和尚的不敬行为不闻不问。小和尚看着师兄慢慢远去,暗叹一声,继续从尸体上捡起东西。

    他每次动手捡东西前,都会双手合十,祷告一声,然后才弯腰捡取。这么长的时间下来,收获倒也不少,不过那些死去的难民奴隶,除了一身破烂衣裳,什么都没,小和尚捡的东西,绝大部分都是从那些五龙山的匪徒身上获取的。

    小和尚四下寻觅,忽然他目中放光,似乎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宝贝,两蹦三跳的来到了目标处。

    “阿弥陀佛。罪过罪过,施主你好生安息吧。”小和尚双手合十,祷告一声,然后弯腰捡取物品。

    结果东西被尸体压在下面,他拼足了力气,才不过将那东西拉出了一个小角。小和尚气喘吁吁,一屁股坐在地上,宁神望去,却发现是另一个尸体上的衣服,大失所望。

    正当他有些泄气,准备转身离开的时候,那具尸体突然颤抖的抽搐起来,最后一阵在晃动中,从尸体堆中冒出一颗人头,脸色痛苦,大口的呕吐,吐出来的全是臭水,吐完又剧烈咳嗽起来。

    这突然来了一招诈尸,任小和尚古灵精怪,胆大心细,也着实被吓了一跳。但见到尸体的样子,小和尚又心花怒放起来,站起身朝忙碌着的师兄们大喊起来。

    “师兄,师兄,快过来,这里还有一个活的!”

    “在哪?”

    。。。。。。

    一个时辰后,去小镇的那个名叫虚璇的和尚回来了,身后还跟着三个捕快打扮的中年人。

    虚璇面色平静如水,好似闲庭散步,身后三人则满脸通红,汗如雨下,好像赶路赶的有点吃不消的样子。

    “到了吗?尸体呢?在哪呢?”捕快头目气喘吁吁的嚷嚷道。

    “快了,就在前面!”

    虚璇伸手一指,捕头顺着望去,透过树干间的细缝,一具具形形色色的尸体堆满了整个望平岸。

    三位捕头均露出了凝重之色,对视一眼,收住了心中气恼,快步而行。

    “你们将尸体先排好,我点一下数字。哎,怎么会怎么多!这让我到哪找户籍去。”

    捕快头目一到望平岸,着实被尸体数量给惊呆了。他按程序吩咐一声,自己喃喃自语着。

    “哎,世道真够乱的,看来又要多一批孤魂野鬼了。”

    和尚们上下其手,将尸体一个个的搬下摆好,两名捕快则上前轻点人数。很快两名捕快将点出的数字汇报上来。

    一共二百零七人!

    众人都被这个数字吓了一跳。姚捕头看了看尸体,稍做检查,并记录在案,之后吩咐这群和尚将尸体当场掩埋算了。

    虽然不是常有,但毕竟这种事不是第一次了。双方也是驾轻就熟,开始放手做事了。

    东临河上游有什么,这些捕快比谁都清楚,他们只是当地的一名小小捕快,只能在小镇附近耍耍威风,他们可不敢,也没兴趣管别的什么闲事!

    人多力量大,不过小半天功夫,和尚们了已经挖好了十座大坑,年长的和尚们稍做休息,就抹了下额头的汗水,两人一组,抬着尸体放入土坑之中埋了。

    这么长时间,才埋了十个,这么多尸体,没个两三天是弄不完的。

    捕快看在眼里,有些不耐,他们可没这么多时间耗在这里。为首的姚捕头随意开口问了一句,就想回去了。

    “出事的就这么多吗?没事的话我们先走了。”

    “还有一个,不过身体不太妙,已经被虚远师兄背回去医治了。”一位年幼的小和尚下意识的开口答道。

    其他和尚闻言身子一颤,都不由自主的停下手中的忙碌,偷偷的看了过去。

    “哦?还有活口?男的女的?多大了?”姚捕头的职业素养立刻体现出来,一连串的问题,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

    “男的,看起来十三四岁了吧。”

    “哦,好,很好!你带我去见他,我要问他一些事,顺便做个记录。”捕头两眼一亮,一手抓住小和尚胳膊的说道。

    “我…我…”小和尚受到惊吓,舌头打结,结结巴巴的说不出话来。

    “他们在慈相师叔那,跟我来吧,我带你们去。”一位年长的和尚出来解围,领着三名捕快往山上走去。

    “虚贤师兄,我是不是说错什么话了?”小和尚走到一个十五六岁的和尚身边,有些委屈的问道。

    这个被称为虚贤的和尚,身体修长,面容俊朗。此人呼吸平稳,行走无声无息,极有可能也有一点武功在身。虚贤摸了摸小和尚的光头,和蔼可亲。

    “没有,虚土是个诚实的孩子,只是以后如果看到这些戴高帽子,腰挎马刀的人,别对他们说实话。”

    小和尚似懂非懂的点点头,不在说话。

    尺剑山腰处,佛光寺中的西边偏院中,一个光头和尚站在一座木屋门口,将求医的十几个村民挡在外面。

    村民们对此没有意义,因为他们知道,此刻慈相大师正在屋内救治一位比他们更要紧的伤员,此人是虚远和尚当着大伙的面背进去的。村民们善解人意,三五成群的坐在庭院内,聊起了家常。

    木屋内的布置十分简陋,一方桌子,一个由几片木板搭成的简易木床。此刻屋内共有四人,一个伤员平躺在木板上,三个和尚守在一边。

    那伤员面容普通,脸色苍白,一身破烂衣裳,散发着阵阵恶臭。正是在五龙山上收到修士争斗波及昏死过去的天辰。

    天辰的运气显然没有用尽,在大多凡人死于非命的时候,早已昏迷的他,却在地面塌陷时,意外的掉落下水道中,顺着管道滑落到东临河中,这才逃过一劫。

    此刻天辰全身浮肿,面如死灰,双眉紧锁,一副十分难受的样子。也不知是身体有恙,还是在做噩梦。

    木板边上坐着一位中年和尚,他的身后还站立着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