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玉帝成长录-第3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此次镇压对于孙悟空来说是因祸得福,一则可以名正言顺的消得灾劫。

    二则可以镇压住心魔,在得到道佛两家功法后,孙悟空的心魔将得到最大程度的镇压,当然其最终是否能战胜心魔就看其自身了,这一点外人,即使是圣人也干涉不得。

    三则是可以夯实根基,避免之前修为提升太快根基不稳。

    四则提升修为,一旦其镇压心魔,吸收药效,修为最起码将达太乙金仙阶,甚至大罗有望,肉身则可以提升到极致,等闲神兵利器都伤他不得。

第645章 西游序幕启() 
话说释迦牟尼居于灵山大雷音宝刹,一日,唤聚诸佛、阿罗、揭谛、菩萨、金刚、比丘僧、尼等众曰:“自伏乖猿安天之后,我处不知年月,料凡间有半千年矣。今值孟秋望日,我有一宝盆,盆中具设百样奇花,千般异果等物,与汝等享此‘盂兰盆会’,如何?”

    自从道教、龙凤等势力纷纷投身于佛家,现在的佛家势力已然是极大,从者甚多,他们一个个合掌,礼佛三匝领会。

    那如来微开善口,敷演大法,宣扬正果,讲的是三乘妙典,五蕴《楞严》,但见那天龙围绕,花雨缤纷

    释迦牟尼如来讲罢,对众言曰:“我观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方不一:东胜神洲者,敬天礼地,心爽气平;北俱芦洲者,虽好杀生,只因糊口,性拙情疏,无多作践;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但那南赡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

    诸菩萨闻言,合掌皈依。向佛前问曰:“如来有那三藏真经?”如来曰:“我有法一藏,谈天;论一藏,说地;经一藏,度鬼。三藏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经,正善之门。我待要送上东土,叵耐那方众生愚蠢,毁谤真言,不识我法门之旨要,怠慢了瑜迦之正宗。怎么得一个有法力的,去东土寻一个善信,教他苦历千山,询经万水,到我处求取真经,永传东土,劝化众生,却乃是个山大的福缘,海深的善庆。谁肯去走一遭来?”

    当有观音菩萨,行近莲台,礼佛三匝道:“弟子不才,愿上东土寻一个取经人来也。”

    定下观音菩萨之后,那菩萨便道:“弟子此去东土,有甚言语吩咐?”

    释迦牟尼如来道:“这一去,要踏看路道,不许在霄汉中行,须是要半云半雾;目过山水,谨记程途远近之数,叮咛那取经人。但恐善信难行,我与你五件宝贝。”

    释迦牟尼即命阿傩、迦叶,取出“锦�袈裟”一领,“九环锡杖”一根,对菩萨言曰:“这袈裟、锡杖,可与那取经人亲用。若肯坚心来此,穿我的袈裟,免堕轮回;持我的锡杖,不遭毒害。”这菩萨皈依拜领。

    如来又取出三个箍儿,递与菩萨道:“此宝唤做‘紧箍儿’,虽是一样三个,但只是用各不同。我有‘金、紧、禁’的咒语三篇。假若路上撞见神通广大的妖魔,你须是劝他学好,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他若不伏使唤,可将此箍儿与他戴在头上,自然见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语念一念,眼胀头痛,脑门皆裂,管教他入我门来。”

    观音菩萨即唤惠岸行者随行,向东土行来。

    作为主持西游一事的观音自然已知整个西游的剧本已然定下,自己无非是走个过场,督促相关人等按剧本走而已。

    不过,观音菩萨也不敢有丝毫懈怠,便对心腹惠岸行者道:“西游别的名额已经被各家势力定了下来,有各家势力约束,跳不出框框来,唯独那齐天大圣,天选之子,却是不好约束,你有何良策?”

    惠岸便道:“菩萨想多了,那齐天大圣既然是天选之子,自然有其责任,即使没有咱们也一定要走这一遭的。”

    观音菩萨不如得多看了惠岸行者一眼,道:“不想你竟有如此见识。”

    惠岸行者道:“再说了,有佛老赐下的紧箍儿,料那齐天大圣再厉害,也不达大罗之数,自然乖乖听话。”

    观音菩萨则道:“只怕他心不服,将来对我等有碍。”

    惠岸行者道:“一则那是佛老所赐西游之用,菩萨只是借用而已,二者听说那齐天大圣被镇压乃是心魔作祟,他感激菩萨还不及呢!”

    观音菩萨闻言更是惊奇,便对惠岸行者道:“此行西游成功,便许你一个菩萨果位。”

    惠岸行者忙道:“谢谢菩萨。”

    观音菩萨心中有了计较,便安下心来,按照约定接连收了沙悟净、猪悟能、白龙马,来到了五行山上。

    此时的孙悟空被压于石匣之中,口能言,身不能动。

    菩萨道:“姓孙的,你认得我么?”

    大圣睁开火眼金睛,点着头儿高叫道:“我怎么不认得你。你好的是那南海普陀落伽山救苦救难大慈大悲南无观世音菩萨。承看顾!承看顾!我在此度日如年,更无一个相知的来看我一看。你从那里来也?”

    菩萨道:“我奉佛旨,上东土寻取经人去,从此经过,特留残步看你。”大圣道:“如来哄了我,把我压在此山,五百余年了,不能展挣。万望菩萨方便一二,救我老孙一救!”

    菩萨道:“你这厮罪业弥深,救你出来,恐你又生祸害,反为不美。”

    大圣道:“我已知悔了。但愿大慈悲指条门路,情愿修行。”

    那菩萨闻得此言,满心欢喜,对大圣道:“圣经云:‘你既有此心,待我到了东土大唐国寻一个取经的人来,教他救你。你可跟他做个徒弟,秉教伽持,入我佛门,再修正果,如何?”

    大圣声声道:“愿去!愿去!”

    菩萨又道:“你之前心魔作祟,大闹天宫,万一心魔再起将之如何?”

    大圣便道:“菩萨高明,可有法子?”

    菩萨便道:“我有如来赐下的紧箍儿,可以束缚甚至消灭心魔,又可以约束行止,你可愿意带上!”

    大圣感激地道:“我修行这段时日,虽然《楞严经》《清净经》为伴,再有如来六字真言,已然镇压了心魔,却感到心魔未除,如有这等好宝贝,老孙承你情。”

    菩萨将紧箍儿给大圣带上之后,心满意足地带着惠岸行者来到了长安大唐国,很快就找到了那金蝉子转世之身。

    此世的金蝉子再次转世却比之前料想的晚了些许多时日。

    只因上次金蝉子损命,其自身佛性再次受损,不得不推迟转世蕴养佛性。

    不想这一蕴养就过了数百年,直到最近在地藏护持之下,才得以再次转世为人。

    而唐僧的出现,从而使得观音菩萨完成了寻找取经人重任,拉开了西游的序幕。

    居阅读网址:

第646章 唐王起变故() 
先不说唐僧的出现,单说那大唐国,乃是南赡部洲一等一的大国,国力极为强盛,一向是国泰民安。

    大唐国以儒家为国教,佛家向来没有什么根基,凡事有儒生、大儒自然会解决,怪力乱神很少出现。

    特别其在儒家的引领下,大唐国对外打了几场硬仗,使得四海咸服,即使是其他部洲对于大唐国也是十分崇敬,甚至有妖巫等前来大唐国学习。

    但作为南赡部洲的强势大国,对于西游的各大势力而言,却有着天然的优势,不约而同地将大唐国作为西游的起点,从而引发了事故来。

    话说,那大唐国神算子——袁守诚妙算无双,使得一渔翁捉鱼百下百着,惹来了泾河老龙王,两人打赌“明日有雨,辰时布云,巳时发雷,午时下雨,未时雨足,得水三尺三寸零四十八点”。

    不想那龙王不知犯了何昏症,出了昏招,竟敢不遵玉皇上帝之旨意,行雨差了时辰,少些点数,犯了天条,面临“剐龙”危机。

    龙王病急乱投医,向袁守诚问计,袁守诚道“你明日午时三刻,该赴人曹官魏征处听斩。你果要性命,须当急急去告当今唐太宗皇帝方好。那魏征是唐王驾下的丞相,若是讨他个人情,方保无事。”

    当龙王犯事,玉皇上帝含真已然知晓,作为君权神授的受益者,对于唐王那是有维护之责的。

    通常作为一国君王都会得到天庭诸神庇护,再加上儒家浩然正气,可谓鬼邪不侵,百无禁忌的。

    可是天道运转之下,含真竟然发现大唐国竟然出现了庇护漏洞,使得鬼邪侵染,甚至影响到了唐王。

    不仅如此,包括地府、佛国、儒家等各大势力同时出现变化,使得含真也不敢轻易动作,只好顺应天道运转。

    含真无奈地道“天地伟力,人力微渺啊!该是大唐国开启西游。下旨!”

    话来这日,唐王正梦出宫门之外,忽然龙王变作人相,上前跪拜,口叫“陛下,救我!救我!”

    太宗道“你是何人?朕当救你。”

    龙王道“陛下是真龙,臣是业龙。臣因犯了天条,该陛下贤臣人曹官魏征处斩,故来拜求,望陛下救我一救!”

    太宗道“既是魏征处斩,朕可以救你。你放心前去。”

    龙王欢喜,叩谢而去。

    所谓圣人无梦,不想君王梦中受到牵引,无端答应了龙王,从而引来了唐王入地府一事。

    话说那太宗梦醒后,念念在心,聚集两班文武官员,更官宣魏征入朝。

    那魏征乃是儒家大儒,有通天彻地之能,这日却得天差仙使,捧玉帝金旨一道,着他午时三刻,梦斩泾河老龙。

    因为儒家与天庭的关系,许多天庭之事要借力儒家来完成,帮魏征并没有多奇怪此事。

    魏征丞相谢了天恩,斋戒沐浴,在府中试慧剑,运元神,故此不曾入朝。

    待得唐王出旨,魏征赶忙入朝请罪。

    唐王独留魏征,宣上金銮,召入便殿,先议论安邦之策,定国之谋,将近巳末午初时候,却命宫人,取过大棋来,“朕与贤卿对弈一局。”

    只因唐王不想强令魏征才引出丞相梦中杀龙一事,龙头落入街头。

    太宗知晓此事后,心中悲喜不一,喜者,朝中有魏征此等豪杰为伴,愁甚江山不稳?悲者是自己梦中曾许救龙,不期竟致遭诛,如何面对那龙王。

    不想当晚二更时分,只听得宫门外有号泣之声,太宗愈加惊恐。

    正朦胧睡间,又见那泾河龙王,手提着一颗血淋淋的首级,高叫“唐太宗!还我命来,还我命来,你昨夜满口许诺救我,怎么天明时反宣人曹官来斩我?你出来,你出来,我与你到阎君处折辨折辨!”

    他扯住太宗,再三嚷闹不放。太宗箝口难言,只挣得汗流遍体。正在那难分难解之时,只见正南上香云缭绕,有一个女真人上前,将杨柳枝用手一摆,那没头的龙,悲悲啼啼,径往西北而去。

    原来是观音菩萨,她言道“此番是领佛旨,上东土,寻取经人,此住长安城都土地庙里,夜闻鬼泣神号,特来喝退业龙,救脱皇帝。”

    唐王称谢不已。

    不想几日光景,唐王身体渐重,竟瞑目而亡。

    太宗渺渺茫茫,魂灵来到地府,见得判官崔钰和十代阎君等。

    十代阎君为秦广王、初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阎罗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转轮王。

    秦广王拱手而进言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