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玉帝成长录-第3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对这种优劣性明显的选择题,张昊天与至真圣人却苦笑连连,含真便感觉不好。

    他倒不是怀疑两位圣人有什么阴谋诡计,毕竟三人本为一体,所以之间说话从不客气。

    张昊天便道:“也是我们自以为是,觉得所想办法甚好,便祭告天地,已得天道认可了。”

    “什么?”含真立刻明白了过来,天道一旦认可,自会对佛教大力支持。

    就像之前通过封神,天道实现了扬神抑道的转变一样,天道认可佛教是实现自身意图的选择,自会对其他教派有所抑制,让佛教大兴成为一种趋势。

    仿佛为了印证含真的想法一样,在张昊天、至真圣人、含真苦笑之际,一个宏大的声音在天地间响起:“我乔达摩悉达多为释迦牟尼,今日大乖佛教,建立婆娑世界,凡信我者,不坠轮回之法,远离十苦,进入无边的婆娑世界,享无边清净。”

    原来是至真圣人大弟子乔达摩受天道启发,一朝顿悟,得享大道,建立了大乘佛教。

    只见乔达摩说完,天降无边功德,一个婆娑世界成形,发出阵阵梵音和无边清光,待得乔达摩进入其中就隐藏不见。

    而后又一个宏大声音在天地间响起:“我准提圣人弟子无量为阿弥陀佛,掌管西方极乐世界,为无量寿佛和无量光佛,凡信我者,勤加修持,得以通往极乐世界,享无边清净。"

    而后又如乔达摩一样,在天道作用下,形成了一个西方极乐世界,为小乘佛教,无量隐入极乐世界不见了。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是有区别的:小乘佛学的情形,他先由学理思想,对于理论上的了解,从实践绝对道德的戒行作起,到达求证禅定而得解脱,其最终的目的,认为可以脱离这个世界生死的轮圈,永远得到住在绝对寂静清虚的道果之中。事实上,这个清虚寂静的道果,是否就是宇宙生命的究竟?是否真能可以解脱生死的轮回?还不得而知。

    而从大乘佛学的观点上看来,就都是很大的问题。同时,禅那的境界,按照释迦的说法,这是一种共法,所谓共法,并不是佛法所独特专有的,凡普通世俗的人,与其他宗教,异派学术的人,只要深明学理,努力修证,都可以做到类似的定境,并非究竟了义的法门,他们只知厌离世间,自求适意,解决生命之流的分段作用,自己便认为已经了脱生死,住在寂灭清静的境界上,只是落在偏空之果,等于逃避世间的自私隐士,是一种彻底个人自由的实行者。

    在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建立以后不久,又有一个声音在天地间响起,这次难道还是有人成佛了,那佛教的气运就太强了。

    含真心中发苦:“难道还是佛教,情况真的无可逆转吗?儒门将何去何从呢?”

    b

第610章 三佛之并立() 
    在婆娑世界与极乐世界相继建立以后,佛家已有两位成就佛果的大能,分别为释迦摩尼佛与无量寿佛(阿弥陀佛),佛家的气运一下子成为仅次于神道、道家的存在。

    自从老子创下道家学派后,道家思想影响深远,不仅在南赡部洲世俗界,就是一些修行门派也对《道德经》推崇有加。

    后来因老子、元始两人变成白痴,人教、阐教气运受损,已不足以支撑下去。

    与人教、阐教相似,西方教接连失去了准提圣人、接引圣人,仅凭无量大帝已是独木难支,西方教也走进了历史。

    在这种情况下,人教、阐教、截教的部分弟子遂合并成一家,即统称为道家,再成就一大教。

    与道家的伪圣一样,佛果大能是超越大罗金仙的伪圣阶存在。

    虽然佛教目前仅有释迦摩尼佛与阿弥陀佛两位佛陀,可是佛教却明显有天道气运加持,注定是大兴之势,这让许多势力眼红不已。

    “这是怎么回事?这佛教一出现就两大佛陀,真是气运昌隆,太反常了。”

    “是啊!佛教现在还没多少人呢?就两个佛陀就这么多气运,已有大教之气象了。”

    “大教气象?不见得吧?想成就大教,可不是光有几个人就可以的,还需要无数弟子来支撑的。”

    “想要弟子?那还不简单,只要有天道眷顾,如果功法再厉害些,自是想要多少弟子就多少弟子。”

    “虽说如此,两位佛主,还是少了一些,不足以支撑一个大教,你看那神庭和道教,哪一家没有数位,甚至十余位伪圣大能支撑着。”

    对于佛教的成立,有羡慕者,有嫉妒者,也有不看好的,是众说纷云。

    而对于释迦摩尼佛与阿弥陀佛而言,他们是感应天道变化,应势而立佛教的。

    他们得天道眷顾,做起事情来自然是诸事顺遂,不过他们也有深深的担心。

    释迦摩尼佛主要担心佛教根基浅,如何在神庭与道家那里站稳脚跟的问题。

    “佛教功法主信仰之力,需要大量的信众,如何在不引起神庭与道家反弹的情况下发展势力呢?尤其是神庭,佛教简直是虎口夺食,必然会被打压的。”

    相对于释迦摩尼佛背后有至真圣人这个师傅撑腰,因接引圣人与准圣人接连出事而导致形单影只的阿弥陀佛就想得更多一些。

    “西方极乐世界与中央婆娑世界看似一体,对外都宣称为佛教,可是毕竟是份属两家,双方并没有实质联系。”

    “现在的情况是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尤其是在佛教初期,在诸强环视的情况下,婆娑世界与极乐世界两大世界只能合作。”

    “相比有圣人撑腰的婆娑世界,极乐世界明显处于弱势,将来如何相处才能实现双赢呢?”

    也不怪阿弥陀佛想得多,出身积贫积弱的西方教,他的根基和势力都极弱,自然会担心释迦摩弥佛会太强势。

    在阿弥陀佛担心之际,又有一个宏大的声音在天地间响起:“我多宝道人,为药师古佛,今创建东方琉璃世界,主宰着天地间善恶因果,凡信我者,积善成德,不行恶业,则不受因果牵连,得享无边清静。”

    就像乔达摩那样,多宝道人,其实说成药师佛更恰当一些,说出宏愿之后,天降无边功德,一个东方琉璃世界逐渐成形,发出阵阵梵音和无边清光,待得药师佛进入其中就隐藏不见。

    此时,佛教就有了释迦摩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三大伪圣阶佛陀,实力大增。

    与此同时,中央婆娑世界、西方极乐世界、东方琉璃世界三大世界建立,更是为佛教奠定了万世根基。

    中央婆娑世界、西方极乐世界、东方琉璃世界三大世界是基于三大佛陀所产生的类似小千世界的存在。

    只要三大佛陀不陨落,三大世界就永存,就可以起到庇护佛教信徒的作用。

    而三大世界还处于创建初期,有无限发展可能,可以承载亿万信徒。

    三大佛陀,三大世界建立,使得佛教大兴之势已成,这自然让许多人嫉妒羡慕恨。

    “三大佛陀?佛教真是天道眷顾啊,他们大势已成,简直势不可当啊!”

    “佛教野心不小啊!中央婆娑世界、西方极乐世界、东方琉璃世界三大几乎覆盖了整个玄黄世界中央以及东西方,这是要一统天下的意思啊!”

    “不知佛教如何修行,实在没有出路,就到佛教去试试运气。”

    有看好佛教发展的,当然也有为他们担心的人存在。

    “佛教虽得天道眷顾,但神庭与道教也是一样得天道承认,他们实力更为强劲,他们不可能任由佛教发展壮大的,以后会有好戏看了。”

    而对于阿弥陀佛而言,药师佛的出现是有特殊意义的,他是非常高兴的。

    俗话说,三角关系最稳定。

    虽然,中央婆娑世界、西方极乐世界、东方琉璃世界的三大佛陀都立誓发展佛教,但在理念上却是有差别的,甚至可以说差别极大。

    这要是在正常情况下,三大佛陀就得因为理念的不同先打起来,会争个你死我活。

    可是,现实的情况却是三大佛陀必须要精诚合作才有未来。

    在明知必须联手才能更好的发展,三大佛陀必然会联手推动佛教发展。

    这样一来,三大佛陀之中就要有主次之分,而有圣人作为后盾的释迦摩尼佛无疑要占主导地位。

    实力相对较弱的阿弥陀佛与药师佛要想发展,就可以联手制衡释迦摩尼佛。

    当然,此时三大佛陀的三大世界刚刚在天道眷顾下建立还不稳固,三大佛陀皆隐而不出,在积蓄力量,以期一飞冲天。

    对于三大佛陀的现世,佛教的大兴之势,让许多人思索这其中蕴藏的东西。

    当然也有些心思乖巧之辈想得更多一些:“当初接引道人、准提道人就是因为发下大宏愿成就圣人位,而今乔达摩、多宝道人、无量三人发宏愿光大佛教,才得天道眷顾,享无边功德,修为大进,不知我们是否也可发下大宏愿呢?”

    有这种想法的生灵不少,而去实践的当然也有,他们的结果会像乔达摩、多宝道人、无量三人一样幸运吗?

    随着一个宏大声音响起,许多都认真起来。。

    a

第611章 禺虢的惨状() 
    佛教三大佛陀的出现让许多势力与修行者除了嫉妒恨外,还有了一丝别的想法:“他们可以发宏愿成就三大佛陀,造就三大世界,佛教也从无到有,何其幸也。我为何就不能?怎么也要试试!”

    巫族的禺虢便有这样的想法。

    作为巫族再次兴盛的关键人物,禺虢一直是有想法,或者野心的人。

    此时,九凤作为巫族中的另类,还是与巫族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除了将一半的九凤部族之人拔给巫族外,并不干预巫族的事务,只保留了祖巫长老的一个虚衔。

    因此,当巫族扎根于新世界后,巫族的权力就掌握在帝江等十二位祖巫与禺虢手中。

    而帝江等十二位祖巫要组成十二都天神煞大阵护持新世界,无暇分身,作为祖巫长老的禺虢便成为巫族真正的领头人,是巫族新任族长。

    看到佛教盛况后,他便找到了帝江等十二位祖巫,想以成立巫教的方式确立巫族在玄黄世界的地位。

    禺虢激动地道:“各位祖巫,这可是难得机会,一旦得天道认可,我巫族便可堂堂正正立足于玄黄世界,而不必窝于这个危险外世界。即使不成功,也不损失什么。”

    新拓展的外空间,虽然充满了机遇,但更多的是未知的风险。

    这些年,有无数的巫族子弟再次回归大地,而在牺牲的巫族子弟中有百分之之六七十的大比例就是死于新世界的拓展之中。

    对于禺虢的建议,十二位祖巫相互看了看,一时却没有人说话。

    十二位祖巫明白自己是招唤之术而回转玄黄世界,此生最高境界就是伪圣阶,圣人阶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作为巫族此时对外的代表和领头人禺虢提出的建议,虽有私心,却也是为巫族的将来考虑,他们又不想打击禺虢的积极性。

    他们心中都有一个疑问:“再说了巫族有气运可以建立大教吗?"

    玄冥祖巫作为女性,便嫣然一笑道:“禺虢祖巫的建议非常棒,不过那佛教建立与三大佛陀明显有天道相助,是借势而为,才能有如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