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玉帝成长录-第3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当秦始皇急切地问道:“徐爱卿,此次出海可有收获?”

    徐福不慌不忙地回答道:“始皇陛下,此次出海虽没有求取到仙丹,却见到了海中大神。”

    秦始皇本来听说没有求取到仙丹便十分不悦,不过听到见到海中大神,便面色稍霁道:“那海中大神可有什么话说?”

    徐福道:“那大神问道:‘你是始皇的大臣吗?’有何事来访?臣便回答道是为了求取延寿仙丹。”

    秦始皇问道:“那海中大神如何回答的?”

    徐福便道:“海中大神展示了一枚仙丹,不过他却说汝秦王之礼薄,得观而不得取。”

    秦始皇急问道:“那海中大神需要什么礼物?”

    徐福答道:“臣见芝成宫阙,有使者铜色而龙形,光上照天。于是臣再拜问:‘宜何资以献?’那海神道:‘以令名男子若振女与百工之事,即得之矣’”

    秦皇帝本来以为是什么要紧之物,一听徐福之说,便大悦道:“朕派遣男女三千人,资之五谷种种百工而行。徐爱卿此次一定要为朕求取仙丹,朕一定重重有赏。”

    此后,徐福便带碰上3000男女、五谷之物和一些工匠再次离开了秦王朝,向海外驶去。

    那么此次徐福能够求取仙丹吗?后续又会发生些什么事情呢?

第591章 焚书之坑儒() 
    当徐福带着3000男女、五谷之物和一些工匠再次离开了秦王朝的时候,上一次和他共同出海的将士也请求同时离开。

    而在这些将士离开的时候,也悄悄带走了自己的亲眷。

    与这些将士恋恋不舍不同的是,徐福显得很坦然,也很潇洒。

    他笑着道:“不要婆婆妈妈了,此次的情景与上次已然不同,要么成功,大家自然荣归故里,要么失败,我们就能定居海外了。”

    “还好的是,之前我们已经探明一地,土壤虽然贫瘠,却足以养活大家了。”

    原来,这徐福早就做好了万全准备。

    他向秦始皇要的礼物,可不是海中大神要的礼物,而是他为自己做的退路。

    无论是3000男女,还是五谷之物和那些工匠,都是他为不难找到海外仙山留下的后手。

    而那些将士也知道自己没有退路,只能陪着在他们眼中“疯子”般的徐福赌一把。

    现实是残酷的,以徐福的实力,想要在茫茫大海中,找到阵法之中的蓬瀛之地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因此,也注定了此次出海就是徐福最后一次见到玄黄世界的大陆了。

    徐福这一走就是无数年月,可就愁坏了秦始皇。

    他是盼星星盼月亮,希望徐福早日回归,可是就是听不到关于徐福的一丝信息。

    当李斯听闻了此事之后,小心地劝谏道:“陛下,有无可能那徐福根本就没有见到海中之神呢?”

    秦始皇一愣,喃喃地道:“不可能,不可能的。”

    对于延寿之事太过于火热的秦始皇根本就没有想过这个可能,他对徐福之话可是一直深信不疑的。

    人总是愿意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话。

    但作为帝皇,秦始皇那也是极聪明之人,如何听不出李斯的话中之话。

    “可有证据?”秦始皇几乎是咬着牙问道。

    李斯道:“微臣查明那些将士将自己的亲眷带走了,而且海中之神要的礼物有些奇特。”

    李斯的话已经非常明显了,秦始皇这时才恍然大悟。

    他厉声道:“查,给我彻查。”

    结果当然不出李斯的意料,秦始皇一下子感到自己苍老了许多,对于徐福等方士的恨意大增。

    其实,李斯此次挑明此事也并非没有目的。

    他的目的就是儒门。

    前文说过,随着秦王朝一统南赡部洲的人类王国,法家、兵家学派是水涨船高,在诸子百家之中占据了很大优势。

    可是,有一家学派还是可以和法家、兵家相抗衡的。

    这家学派就是儒门。

    尤其是乱世后期到秦王朝统一的这段时间,儒门学派由于本身主张的亲和力,在上至官家下至黎民百姓中,都有很多的信奉者。

    有时候学派之争看似只是言语之争,但其中的风险绝不亚于战场的腥风血雨。

    这不,李斯就要借助徐福之事打击儒门的发展。

    当秦始皇要求彻查的时候,李斯就知道时机来了。

    但他并没有急着动手,他知道此时还不是最佳时机。

    而同为法家的韩非子对于李斯主张再缓一缓,很是不满,气愤地道:“这是多么难得的机会啊,为何不给予儒门致命一击?”

    李斯不紧不慢地道:“师弟,稍安勿躁。此时对准儒门,也只是让儒门名声有损而已。况且儒门也有理可讲,徐福等方士本来就非是儒门之人,他们事实上是阴阳学派的。”

    韩非子哼了一声道:“阴阳学派,谁不知道阴阳学派现在只相当于儒门的旁支?再说了,咱们说他是儒门之人,难道陛下还会核实不成?”

    李斯劝道:“这不是核实不核实的问题,而是此事却很难定罪于儒门。难道说陛下被一个方士骗了?”

    韩非子不再言语了。

    李斯道:“我们不是不动儒门,虽然此时不动儒门,但在陛下那里已然对儒门没有了好印象,此后有烧上一把火,陛下再想到徐福之事,到时就可以小事化大,光明正大地将儒门烧个干干净净。”

    很快,李斯就找到了机会。

    此时的秦王朝,秦始皇推行的是“郡县制”。

    而在韩非子等法家之人的鼓动下,有儒学信奉者博士齐人淳于越就上书反对“郡县制”,要求遵古制,分封皇子功臣为诸侯。

    “郡县制”乃是秦始皇亲自推行的国策,淳于越竟然反对,这让本来因为徐福一中就对儒门不满的秦始皇心中极为不悦。

    丞相李斯乘机向秦始皇进言道:“儒生不师今而学古,各尊私学,诽谤朝政,惑乱民心,建议禁私学。”

    办法是除了史官所藏秦国史记以外,别国史记一概烧毁;除了博士官所藏图书,私人所藏儒家经典和诸子书一概送官府烧毁。

    下今后三十天不送所藏私书到官府,罚筑长城四年。聚谈诗书的人斩首,是古非今的人灭族,只有医药、占卜、农作书不禁。

    民间求学以吏为师,禁止私学。

    秦始皇听从了李斯的建议,实行了焚书法令。

    儒门虽强,却也不好与官家相斗,况且焚书法令焚的也并非儒家一家之书籍,更无法反对,只好妥协。

    这其中对于儒门影响最大的就是禁止私学一项,如果时间长了,没有了生源和弟子,儒门的发展势必会受到影响。

    不过,儒门本身实力强大,在普通民众中影响力极大,儒门相信自己还是有办法可想的,也就默认了此事。

    儒门想息事宁人,可是他们没有想到此事并非是偶然事件,乃是李斯等法家的精心策划,就是儒门想息事宁人也是做不到的。

    很快,就有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方士侯生和卢生借为秦始皇求仙丹灵药为名,背地里诽谤讥讽秦始皇,被始皇察觉后亡命而去。

    秦始皇大怒,下令在京城搜查审讯诸生,抓获460术士并全部活埋。

    此事就是在玄黄世界都十分有名的焚书坑儒。

    不过,说是坑儒就是有些过了,虽然李斯很难抓捕儒门之人,可惜儒门之人也是见机得早,重要弟子早就撤离了咸阳。

    活埋的大都是一些如阴阳学派等其他学派的弟子方士而已。

    秦始皇这样做很是不得人心的,包括始皇长子扶苏都谏道:“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

    始皇大怒,将扶苏派遣到边疆去监军去了。

    对于李斯的算计,儒门会知晓吗?儒门能够善罢甘休吗?

    当然不,儒门自然有手段对付李斯等法家学派,甚至秦王朝。

第592章 诸家之反击() 
    此时的儒门掌门人还是子贡,他可不是愚腐之人,反而因为商人出身,行事非常灵活之极。

    此次焚书坑儒虽然儒门没有伤筋动骨,却也让子贡、颜回等儒门高层心生警惕和不满。

    之前的百家争鸣大家可以为学派而争个你死我活,却局限在学问之争,像法家这样利用王朝之为行阴谋之法,确实有些冒天下之大不韪。

    不仅惹恼了儒门,包括阴阳家、道家等学派也有兔死狐悲之感。

    阴阳家作为此次焚书坑儒的最大受害者,实力受损极大,不得不完全依附儒门而存在。

    之前阴阳学派已经相当于是儒门分支,但对外却是相对独立的,以阴阳家自居。

    经此一事,阴阳学派受到极大打击,其领头人东方朔前来拜见子贡,哭诉道:“门主,颜大家,此次阴阳学派遭遇无妄之实,还请两位主持公道。”

    颜回虽然也很气愤,却明白此时不是意气用事之时。

    民不与官斗,这是千百年来在世俗界形成的一个共识。

    一个门派,尤其不是修仙门派更是如此。

    这也是诸子百家要依附各个王国的原因。

    儒门虽然特别,是介于修仙门派与世俗门派之间。

    一些大儒有着金仙阶的攻击实力,但大部分弟子还是普通世俗之人。

    颜回将目光看向了门主子贡。

    子贡沉吟半刻,安慰东方朔道:“东方兄,你放心,儒门绝对不会袖手旁观的,会为牺牲的诸生讨个公道的。”

    子贡问道:“东方兄,不知侯生和卢生是怎么回事?”

    东方朔闻听这个问题,脸色变黑,气愤地道:“门主,这正是我们不解的地方,他们虽自称为方士,却非是阴阳学派之人,我们怀疑他们背后有人指使。”

    子贡眼神一亮,看着颜回道:“看来我们之前的猜测有八成是对的。”

    东方朔疑惑地道:“不知两位大儒是什么意思?”

    颜回一字一句地道:“事情发生后,门主就有所怀疑,命人详察此事,发现那卢生与侯生与那法家似乎有所牵连。”

    东方朔大惊:“为什么?法家到底怎干什么?”

    子贡冷笑道:“干什么?无非想唯我独尊罢了。不过这种手段太阴险了些,枉称法家。”

    东方朔闻听此言,极其愤怒:“法家?他们还有何脸面称为法家,我们与法家势不两利。”

    东方朔之前也想过这个可能,却也不愿相信,“如果是真的,法家这可是突破底线啊!”

    之前各家宣扬学说,争夺弟子也会无所不用其极,但却从来没有这种蓄意陷害诬陷之行为。

    这是极其犯忌讳之事,如果大家都这么做,相互无底线攻诘,那还何谈争鸣?这可不是学派发展之正途。

    子贡坚定地道:“如果此次确为法家蓄意借王朝之力对其他学派打压,那么此风不可长,其他学派也绝对会想法的。虽民不与官斗,但我们也不可束以待毙。”

    东方朔忙感谢道:“谢谢门主主持公道。阴阳学派以后自是为儒门马首是瞻。”

    此后,子贡找到了道家、墨家、农家等学派主持之人共商此事。

    在秦王朝庇护下,法家势为越来越大,大有一家独大之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