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玉帝成长录-第3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尤其是颜回,本来他只是学识高,在言语、外交、武力、经略国家和经济等方面相比子贡、子路等人其实是差距的。

    但在修炼浩然正气和仓颉古字方面,颜回的天赋极高,修炼极速,其浩然正气的积累的速度比孔子也不遑多让。

    在仓颉古字方面探索方面,颜回也是无人出其左右,已经可以吟唱100余字,而且瞬间能够说出20个字的仓颉古字。

    而一般的弟子也只是能够吟唱出一两个字而已,资质高一点的也需要吟唱才能四五个字,而能够瞬间说出仓颉古字的大都是跟随孔子学习较早、天赋较高的弟子,如子路、子我等。

    可以说,浩然正气和仓颉古字的修炼是专门人族打造的功法。

    它们不像其他功法那样,对修行者的资质、体质都有很高的要求,只要是人族,一般都可以修炼。

    随着修炼的日益提升,颜回的状态也越来越好,无论是境界还是精气神都达到了一个非常完美的状态。

    颜回异常尊重,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随着修炼境界越高,颜回对孔子越发尊重,他道:“没有先生,就没有今日之颜回;没有先生,就不得闻今日之道,正是在先生的指导下,才真正体会世界之妙。”

    孔子对颜回也是格外偏爱,称赞颜回“贤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反、仁”。

    颜回对仓颉古字仁字的理解最深,仁字一说,兵戈、战争都会停止。

    在后来的一次鲁国对外战争之中,颜回就带领着5名儒门弟子,发出“仁”字一间,顿时整个战场的敌人纷纷放下了武器,痛哭流涕,不战而屈敌人之兵。

    而子贡自从上次得到孔子的赏赐之后,就放弃了其他事情,专心钻研浩然正气和仓颉古字。

    不得不说,子贡的天赋也极佳,但子贡之所以没有取得如颜回那样的成就,就在于他出身商家,心思灵动。

    子贡可以在仓颉古字“辩”“言”方面极有天赋,却很难达到颜回那样对仓颉古字钻研极深、浩然正气积累极多的程度。

    但同样的,在处理具体事务方面,100个颜回也难以达到子贡当初存鲁、乱齐的效果。

    这正是术业有专攻而已,也是孔子所倡导的思想。

    孔子曾说:“颜回之贤,子贡之活、子路之勇,各有所能,自成一体。”

    这一天,孔子和颜回、子路、子贡、言偃、曾点、曾参、端木赐、闵子骞、冉伯牛以及一众弟子聚在杏坛——孔子给众弟子讲学的地方。

    大家都盘膝而坐,正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辩论着什么,这也是孔子弟子明智交流的主要方式。

    大家在辩论中不断增长着见识,也加深对道理的理解,特别是其中对仓颉古字的理解更是其中经常会辩论的精髓。

    这一次,他们则对“门”时有着不同的理解,有的说门代表着途径、诀窍,有的说门代表着形状,有的说门代表着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有的说门代表着出入口

    大家各抒己见,最后大家将目光看向了孔子,齐声道:“请先生解惑。”

    孔子一开始并没有说什么,而是站了起来,走向了杏坛的一处大门,将大门打开,又关上。

    而后,孔子要求各位弟子道:“你们亲自去打开大门看看再说。”

    每位弟子都打开再关上大门,甚至如子贡有的人走出了大门,便各有所思地坐回了原地,仿佛一时间各有所悟。

    门对于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理解,个人的出身、经历、境界都不同,自然见识也不同。

    就像我们看见一只小狗如泰迪,无非是个小玩伴而已,而对于蚂蚁来说,泰迪却是庞然大物。

    到了最后,孔子也没有说什么。

    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师傅的作用无非是传授基本知识,如孔子只是能教给各位弟子如何修炼浩然正气,如何去体悟仓颉古字。

    各位弟子能够修炼到什么程度、能够体悟到什么境界就不是他能够控制的了。

    当看到各位弟子各有所得的样子,孔子也是十分欣慰的。

    作为师傅,最高兴的是什么,就是自己所传授的东西,能够为弟子所接受,能够领悟,这种心灵上的交流和互动比任何东西都要珍贵,也更能让你真正的愉悦。

    这个时候,子贡站了起来,对着孔子道:“先生,刚才弟子对门有所思考,正好有一事请先生定夺。”

    孔子便笑道:“就你想得多,说说看,你想到了什么事情啊?”

    子贡笑道:“先生,您看这杏坛的弟子越来越多,而大家的修炼也已经走了正轨。我之前就在想,走进这个门,我们便同在先生下听课修炼,走出这个门,我们也是先生的弟子,无论如何我们的头顶都有‘先生’这个标签了。”

    子贡看了孔子一眼,谨慎地道:“但这毕竟还有些名不正言不顺,我们何不成立一个门派,让先生的弟子共同的标签更加名正言顺一些?”

    子路则道:“修行者之人有门派,我们现在也算是修行之人,当然也应该有个门派,子贡说得对。”

    颜回也附和道:“是啊,先生,子贡说的非常有道理,虽然您是鲁国之主,但我们更愿意称您为先生,将我们的学说发扬光大。”

    看到大家殷切的目光,孔子也不好反驳。

    其实,孔子本心并不想成立什么门派,一定成立一个宗派,他便为一宗派之祖,便要承担宗派传承之因果和众多弟子之因果。

    而孔子本身为昊天上帝,将来是要回到玉清宫的,他心道:“在南赡部洲整一个门派算是什么回事啊?”

    这个时候,一直关注着孔子的张昊天则笑道:“你觉得天庭的因果就小吗?你现在是虱多不咬、债多不愁,何况说不定这对你成为真正圣人也说不定啊!”

    听到张昊天赞成此事,孔子一想也是,天庭的因果,甚至将来整个玄黄世界的因果都会和他牵连,这点小因果算什么,便道:“此事也好,只是叫什么门派为好呢?”

    颜回道:“儒门如何?”

    子贡问道:”颜回师兄,儒门何解?“

第565章 元气之本质() 
    面对子贡“儒门何解”的问题,颜回道:“儒用是人之需要,我们成立儒门,就是要一起维护社会的道义,让浩然正气于天地之间长存。这是一名儒者的使命,也是一名儒者的责任。”

    听到颜回的解释,不仅一众弟子掌声雷动,就是孔子本人也是颇受感动。

    孔子正色道:“儒门,好那就叫作儒门吧!希望你们记住,你们是人族之希望,也是人族之需要的提供者,你们既是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也是传授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咱们一起维护天地间道义吧!”

    自此,以杏坛为根基,儒门正式成立,而孔子自然而然成为至圣之师,儒门之祖。

    儒门的成立,其最大的意义还不是一个宗派有成立,而且真正地将天地间的浩然正气有了真正地载体。

    之前的浩然正气在天地间飘飘荡荡,其若存若失,没有根基,如果有什么强力的元气一冲可能就会消散。

    可是当儒门被宣告正式成立的时候,这股浩然正气就仿佛有了根基一样,越聚越多,越聚越实,与儒门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杏坛从此成为了儒门的修行圣地,在这里可以更好地领悟浩然正气和仓颉古字。

    同时,当浩然正气与儒门相连之后,杏坛就被笼罩上了浩然正气,可以鬼神辟易,万法不侵。

    感悟着越来越浓郁的浩然正气,不仅儒门的弟子们有更深的感悟,纷纷在浩然正气和仓颉古字方面有新的体悟,就是孔子对浩然正气也有了全新的认识。

    孔子心道:“这浩然正气与信仰之力、气运金龙竟然有同样的作用,难道这其中有着什么内在的联系不成?”

    孔子心动,张昊天便有所感,他也仔细体悟着浩然正气,作为对这三股元气都十分熟悉的张昊天也有些心动。

    这个问题,他之前并没有思索过,不过当他一开始思索,便用造化眼仔细解析起浩然正气来。

    而对信仰之力理解得更为深刻的至真圣人也被张昊天叫来一同参悟此问题。

    至真圣人道:“浩然正气乃是内求之元力,而信仰之力乃是外求之元气,二者虽然都是生灵本身之元气;而气运金龙则是外来之元气汇聚而成,可是他们为何都有鬼神辟易、万法不侵之能呢?还真是一时难以解释。”

    张昊天想了想:“所谓异性相吸,同性相斥,如果从这个道理讲是否可以认为浩然正气、信仰之力与气运金龙与鬼神之法是同性相斥,所以才能鬼神辟易、万法不侵?”

    孔子也道:“也是这个道理,但既然同性,为何偏偏他们相斥呢?”

    张昊天道:“也许是各为其主,或者说浩然正气、信仰之力与气运金龙都是有了主人,或者说了自我意识,而鬼神之法,或者修行之法还没有自我意识。”

    至真圣人一想便赞同道:“一定是这样。无论是浩然正气还是信仰之力,他们都是以生灵从内心升发出来,有一定目的的,赋予其意识了,而气运金龙更是护持一人、一家、一国之气运,当一人没有意识了,一家散了、一国灭了,没有了精气神,气运金龙自然也就灭。”

    孔子则接着道:“而鬼神之法或者修行之法却是从属于修行者,是没有这种自我意识的。因此,当无意识的元气碰到有意识的元气,自然会被有意识的元气所排斥、所驱逐?”

    张昊天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说得果然有道理。这个元气的本质,我们搞清楚了,今后对我们修行和对敌都将有大好处。尤其是对于含真这种以平衡法则为追求的修炼更是如此。”

    孔子(含真)道:“是啊!原先只是以为一种元气攻来,用同样的元气去中和,没有想到这元气也分有意识和无意识的。这将使我少走许多弯路。”

    这种认识对张昊天和至真圣人也是一种全新的认识,让他们对天地有了更深的认识。

    而张昊天和至真圣人之所以能够这么轻松的出现在孔子这里,是因为这个天地因为除了他们,其他圣人都在忙碌,根本就顾及不到他们。

    先说鸿钧道人,再消化了通天圣人之后,虽然也受了伤,但收获是极大的,后来又盯上了其他圣人。

    在他的惦记下,准提圣人成为了他第二个目标,并将准提圣人掠到了紫宵宫之中。

    虽然准提圣人不像通天圣人那样被丹药控制住了,可是在有了吞食一位圣人的经验后,准提圣人也被鸿钧道人吞食了。

    这一次,鸿钧道人也因为准提圣人的临死一拼再次受伤。

    不过,鸿钧道人这一次并没有休养多久但恢复了过来,这主要是因为其他鸿蒙紫气没有了主人的缘故。

    老子圣人、元始圣人、接引圣人主动选择转世,便都放弃了鸿蒙紫气,而这些鸿蒙紫气自然受到了鸿钧道人的牵引,最终都回到了他的手中。

    鸿蒙紫气虽然也受到了一些破坏,但怎么也保存着一位圣人一半左右的元气,自然让鸿钧道人的实力大增。

    当然,鸿钧道人也需要一定时间去吸收这些力量,自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