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聊斋之剑仙-第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瘦士兵摇了摇头,也不废话,将怀中那一块金子拿出来,递给胖士兵说道:“那样太慢了,还是这个来的快,有这个打底,你说话也有人信服,我赶紧去联络贾氏商行,以我的速度,半个时辰就能跑到。”

    瘦士兵对自己的速度还是无比自信的,对王元丰所给的那张信件确丝毫不怀疑,就光信件本身,也价值不菲。

    胖士兵点了点头,郑重的说道:“你去,小心办事,我在短时间内能拉三五百人,可保证最少五日不乱。”

    “好。”瘦士兵对着胖士兵一拱手,说道:“那我就先走一步,这里的的一切交给你了。”

    胖士兵回了一礼,说道:“出去一切小心为上,这里交给我。”

    瘦士兵整理了一下衣服,扶了扶佩刀,身体一个续势,后退一登,向前方飞身而去,快要落地时脚尖就野草上点一下。

    “草上飞!”胖士兵目瞪口呆的看着这瘦士兵的轻身功夫,看上去无比羡慕,捏了捏自己满身的肥肉,叹了口气。

    之后胖士兵将金疙瘩往空中一扔,右手突然出刀,半空中刀光一阵闪烁,长刀回鞘,伸出手,几十个豆子般大小的小金块掉落在了手中。

    “有了这些,就好办了。”胖士兵看着手中一把不规则的金豆子满意的点了点头,就转身向难民聚集的地方走去。

第九十九章 洞庭湖边() 
在洞庭湖旁边的一座小码头旁,此码头长年运送货物,在旁边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大的集市,此时外面正站着一个少年公子,此人正是告辞胖瘦二士兵后的王元丰。

    一切事情只要教给他们就行,他们会做好的,也不用自己盯着,王元丰暗暗想到。

    虽然要处理洞庭湖之事,但好像每一件事都要和洞庭湖龙王起冲突,事情的确就有点难办了,这里又是洞庭湖龙王的道场,虽然朝廷不承认,但数百年来已经深入人心,算是根深蒂固,王元丰也对此一筹莫展。

    要进入洞庭湖,飞过去也不是不可以,但此地作为洞庭湖龙王的地盘,他又掌控了此地龙脉,占据了大运,难保不会发现,为了安全起见,就决定坐船进入,看着这大雾弥漫的洞庭湖,王元丰走进了码头。

    这出码头能不光简单,而且破旧,看起来也有些年了,就用石头模板搭建了一处能停船的地方,而且只能停一些小船。

    “咦?”王元丰无意间抬头瞥了一眼,有些奇怪,因为看到了两种气运,神力浑厚,充满整个空间,洞庭湖无处不在的,不用想,就知道是传说中洞庭湖龙王的。

    但其中夹杂了一些相似的神力,就在面前这个小港口中,而且还极其相似,如果不是王元丰剑心通明的话还真看不出来。

    “高,实在高,竟然能在洞庭湖另立神道,还能不被发现。”看见这种情况王元丰不得不感慨一声,后天神道其实就是人心,众人心中只要有愿望,有所祈盼,就能出现这种神道。

    同样,人们心中如果没了此愿望,此神道也就会消失。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当存在的时候,证明他有用,如果没有一点作用了,也就意味着淘汰。

    如祈求风调雨顺,在靠天吃饭的年代肯定有龙王,如果自己自己都会人工降雨了,那龙王也就下岗了。

    好奇之下王元丰整理了一下衣装,走进了小集市中,进入集市发现人也比较少,没有多少繁华,而不远处的码头停放着数只大大小小的船只,但都是那种吃水比较浅的小船,但也能让此地渔民丰衣足食了。

    看此处虽然人少,但人们面色红润,少见菜色,即使有衣衫褴褛之人,也是好吃懒做,不知劳作之辈,即使身残体缺之人也都有手艺谋生,由此可见这集市的人生活的还可以,虽不能锦衣玉食,但也衣食无忧。

    王元丰四处看着,周围人都匆匆忙忙,拿着香烛等贡品,都是向一个地方走去,感觉好像要发生什么事了。

    “这位老人家有礼了,您这是要去哪里?”王元丰感觉奇怪,就拦住了一位老人问道。

    老人一看是一位少年人,而且面生,就知道是外来人,叹了口气,说道:“还能是什么事,龙王爷发怒了,我们去金鲤庙去祭祀,请求金鲤神保我们能平稳的生活。”

    “轰。”

    王元丰只感觉心头一震,知道这是浑天仪又有了动静,就在这位老者提到金鲤神的时候,或许这金鲤神就是突破口。

    就随即对问道:“龙王发怒,你们为何不去祈求龙王,而去祭祀这位金鲤神呢?”

    “少年你有所不知啊,不是我们不求龙王,而是根本没用,自从四十年前,这龙王每年都会兴风作浪,让百姓难以谋生,以前求了好多次,但都不管用,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所以我们才祭祀金鲤神了。”老人感慨着说道。

    王元丰一听,就知道这洞庭湖龙王做的过火了,本来是想巩固地位,但没想到适得其反,失去了信任。

    估计这次收拢实力,也就是因为察觉到了自己地位不稳,而自己不思悔改,而强拉硬拽的进行,这对于神道来说是大忌,纯粹的取死之道。

    但感觉这金鲤神有点怪,而又与自己的浑天仪有联系,就好奇的问道:“老人家,您说的这位金鲤神,又是何种来历?”

    老人一听王元丰问起金鲤神,面容也松了下来,说道:“说起这位金鲤神啊,可不得了,虽是近几年出现,但是很灵验,就是每位来这里的客商啊,也都会去金鲤庙上个香的。”

    说着打量了一下王元丰,接着又说道:“这里路过的每个人都会去金鲤庙上香的,公子也是来上香的吧。”

    “不。”王元丰摇了摇头,说道:“我只是感觉好奇,想见识见识金鲤神,还希望老人家给我讲讲。”

    “年轻人还是要有点敬畏的好,人老了,只希望平平安安的。”老人摇了摇头,感觉这少年还是太年轻了。

    想了一下,又对王元丰说道:“走,我们边走边说。”

    “多谢老人家。”王元丰向老人一礼说道。

    其实老人所说的敬畏,其实有些不了解了,敬天地,重日月,是一些基本东西,但让王元丰去给一个新的后天神上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仙道神道虽都是以修炼大道,体悟法则为准,虽然大同小异,但是两条不同的路。

    就跟自己前世的华夏一样,各种道都有,简直五花八门,此世界跟前世华夏好似一脉相承,所以对次世界神道才有所了解,给上老者向着金鲤庙走去。

    老者也对王元丰此种少年心性也不评论就说道。

    “这事要从龙王嫁女说起。”

    “自从四十三年前,龙王就开始嫁女了,应征者无数,但每次嫁女,除了受到邀请的青年俊杰,禁止其他百姓进入洞庭湖,若进入湖中就会无故失踪,再也回不来。

    而每日辛苦度日的百姓比比皆是,不进入洞庭湖就意味着全家挨饿,所以冒险进入的还是很多。”

    王元丰静静的听着,看着老者似乎进入了回忆,没有去打扰,走了一会,老者才说道:“公子你可知老汉我多少岁了吗?”

    王元丰看了这老人,观其气运红红亮亮,看来也是长寿之辈,又长了第二道寿纹,马上就能圆满,并能长出地第三道来,预计就是八十九岁,观其福运绵长,面色红润,估计起码能活过百岁,看来此人也是养生有道,不过子孙纹若隐若现,可能是家中人丁不旺,但王元丰还是摇了摇头。

    就听老者说道:“老汉我已八十九岁,只要过了今年,就能年过九十。”

第一百章 金鲤神庙() 
“哎。”老人接着叹了口气,说道:“本来我这年龄早就该颐享天年了,也是因为这龙王每年都不定时的搞出几个事来,所以我儿子,孙子,都在这洞庭湖里发生了意外,所以我不得不去打鱼,养活曾孙。”

    王元丰暗暗点了点头,但人也不可能无故夭折,其中必有原因,想来和洞庭湖龙王有关,就问道:“可都是去湖中扑鱼遇上了妖邪兴风作浪?”

    “可不敢在如此说了,这话可是整个洞庭湖的禁忌。”老者一听王元丰说妖邪,心头一紧,指着洞庭湖的方向,又赶紧说道:“须知神威如狱,祸从口出,还好你在这里,不然龙王知晓就会发生灾祸。”

    “多谢老人家教诲,晚辈晓得了。”王元丰向老者一礼,的确有点自傲了,仗着自己有点法力,就去评价别人。

    老者看王元丰还能听的进去,这才叹息了一声说道:“你说的没错,家中儿子和孙子都是在先后二十年打鱼的时候,遇到洞庭湖异变,都没有在回来。”

    王元丰一听,心里也为他感到惋惜,但看他心态还好,就不得不佩服了。

    只见老者顿了一下,老人又继续说道:“但不管怎么说,日子还得继续,不得已,老汉我又出来打鱼来养活曾孙。”

    “而这位金鲤神啊,就是三年前一次雷雨天气之后掉落到了此地,当时它虽然体型巨大,头长双角,混生金色,但也混生是伤,全身流血,我们这里,这里的百姓念其生长不易,就在他身上撒了些伤药,止住了流血,才将它抬回水里。”

    “那它怎么成为金鲤神的呢?”王元丰好奇的问了一句,暗想果然不凡,又头生双角,难道是有真龙血脉?

    怎么受伤的不得而知,但头生双角,又全身金色,的确血脉尊贵。

    老者看上去饱含感慨,回忆了一会,才说到:“就从那以后,我们这里的居民外出打鱼,即使遇上了在恶劣的天气,也都会平安无事的回来。”

    “这可是四十年来从未有过的事。”老者感慨了一声,接着说道:“每位回来的打鱼人,都会看见一只巨大的金色鲤鱼在风浪中翻滚,等看清楚之后,才知道就是我们所救的那条金鲤鱼。”

    王元丰听到老者说恶劣天气,就知道是龙王为显示灵异,搞出来的事,这洞庭湖之事就是自己在中洲也有所耳闻,有时候无风起浪,有时候雷雨交加,有时候大雾弥漫,有时候四处是旋涡,当时只以为是洞庭湖特有的现象,没想到原来还有这种内情。

    “老人家,那这金鲤庙也就是三年前建的吧。”王元丰问了老者一句,只要对百姓有活命之恩,百姓就会感恩,在家为其建立长生排位的大有人在。

    “是啊。”老人回了一句,接着说道:“就是在三年前,一次两次不奇怪,但好几次都平安无事的回来了,这才知道,是那条金鲤一直在守护着百姓。”

    顿了一下,老者又接着说道:“这几十年来,出了意外的劳动力可不下千人,让我们这只有不到三千人的地方,这几十年人口不增反减,已经流逝了一半多了。

    就这三年时间,我们这里的人口不增,最后我们就组织建了个金鲤庙,所以我们这里的百姓才得以存活。”

    王元丰也不得不感慨,南洲地界以前虽然乱,但也是对千人有活命之恩,在尤其是这几年,整个南洲百姓十室九空,能让百姓存活下去,也很不容易,就在来此地的路上,也见到了许多存寨,但许多都空无一人,金鲤鱼能做到如此,也算功德。

    就说道:“是啊,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能活下去都不容易了,晚辈在洞庭湖周边寻找船只,见到有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