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聊斋之剑仙-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真的没看见,而是的确没看见,这都要归功于武安侯的地位,和王元丰外公的钱财了。

    一来武安侯地位高绝,二来王元丰的亲外公又是江南首富贾万钱,所以侯府哪怕没有收入只要有贾家在,也不缺钱。

    不得不说的是武安侯的三妻四妾,三品以上官员,讲究三妻四妾,一正妻,二平妻,四妾室。

    正妻刘氏,为武安侯大夫人,有一子一女,为侯府大公子王元宏,二小姐王灵儿。而且大夫人是镇远将军之女,镇远将军为大将军,官居一品,长期驻扎北洲边境,领兵十万。

    平妻张氏,为武安侯二夫人,有一子一女,为侯府二公子王元凌,大小姐王馨儿。其父为户部尚书,也算地位不凡。朝中其门生故吏颇多,影响盛大。

    平妻贾氏,为武安侯三夫人,有三子,为三公子王元行,四公子王元丰,六公子王元青。其父为江南商户贾万钱,富可敌国。

    四妾室也都背景不凡,为武安侯生有三女一子,五公子王元庆,三小姐王蓉儿,四小姐王霜儿,五小姐王双儿。

    可以说武安侯能够有今日地位,他几个妻妾也起了不小的作用。

    有这帮人对这些大内侍卫有计划的招呼,这些侍卫终究也是人,也会饭里加点肉的。

    这些大内侍卫看似在外面风吹雨淋,但侯府对他们喝茶吃酒的钱绝对没少一分,可以算是一个肥差。

    所以王元丰出去只要别被九公主知道,估计也没啥事,至于皇上,估计早就把这事忘了。所以就继续当兵马俑立在那里盯着院子。

    ……

    此次王元宏回家却是有点衣锦还乡的意思。从离开盛京从一名闲散都卫晋升到了三品将军,是回京面圣的。

    将军在大梁王朝属三品武将,需皇帝亲授。所以这次他才来盛京是为了面圣。也算位高权重,虽然自家的权利开路,钱财打点是一点也少不了,但也不能忽略王元庆的本事。

    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常立战功,又有一身不凡的武艺,所以这三品武官也就顺理成章的弄到手了。

    两人到了侯府大门附近,因为王元丰的院落地处偏远,也没在内府,不像内府的直接可以到达家务厅,所以必须穿过前厅,后厅,才能到家务厅,而这大门就是一处必经之路,忽然听到前面有人吵闹。王元丰和小翠走到了一处假山附近,看着前面几人。

    入眼的是侯府的几名家丁,正跟一个侍卫打扮的人在大门口对峙着,家丁看穿着是自己侯府内的家丁而那个侍卫就不认识了,好像是九山王身边的侍卫打扮。

    只见一个家丁趾高气扬的说道。

    “小王爷好不容易来一次,快快通知侯府内出来跪迎,如果小王爷高兴了,对你们侯府来说也是一种造化。”

    宰相门前七品官,武安侯虽然位高权重,但也不能权倾朝野,不服气他的人很多,这九山王就是其中之一,九山王公子跟前的一个哪怕侍卫,在盛京说过也没多少人敢反对了。

    九山王虽在东洲之地,但其子却在盛京,东洲九山王封地虽然不大,但也有三万人马,加上近年来皇帝一心炼制不死丹药,又有民间传言九山王有帝王命格,这就造成了九山王独子李公子行事霸道,毫无顾忌的性格。连带手下之人也是趾高气扬。

    因为东洲有九山王在,才不会导致混乱,所以皇帝也就当此事为中伤九山王的流言蜚语,也没多少理会,只要东洲有九山王不造反,就不会乱。

    这个侍卫看家丁不理会自己,顿时有点生气,说道。

    “赶紧给我带路,耽误了你们侯府跪迎小王爷,你们能担当的起吗?”

    几个家丁还是挡在这个侍卫面前就是一步不让。

    对他也不去理会,此人没有拜贴,又趾高气扬,而且侯府侍卫都知道,凡是九山王的人,包括九山王儿子李公子,一律不得入侯府。

    所以他就是说破了喉咙,自己几人没有接到命令,哪怕刀架到脖子上也不会放他进去。

    这侍卫最讨厌这种看不起自己的人了,手扶着刀柄准备动手。王元丰带着小翠从假山后面走了出来,说道。

    “干什么,哪来的野狗到侯府门前撒野。”

    自己没发现这事倒是没什么,但发现了自己就不能不管,看着远处一顶轿子,和严阵以待的一群侍卫,一看就知道不是来联络关系的,找事的倒是比较像。

    如果真动起手来,侯府侍卫才四个,但那边几十号人,说不定以李公子的性格还会真打进门来,到时候丢面子的还是侯府,就是事后把李公子抓住也不能把他怎么样,最多就是打上一顿。

    王元丰走到门口,鄙视的看着这个侍卫。

    几个家丁躬身喊道。

    “四公子。”

    “嗯。”王元丰对着几个侍卫点了点头,也没理这个侍卫,看向了远处的轿子。

    轿子有十六人抬,八人抬,四人抬,两人抬,但就是没见过七人抬。

    只见这轿子上面挂满了珍珠翡翠玛瑙,沉香木的顶盖,梨花木的轿身,连轿夫用来抬轿子的杠子都是楠木的,而且轿帘是大红色的,但肯定不是要娶亲的,王元丰只有一个字形容,就是俗。

    但这样也行,关键是这轿子用七个人抬,抬轿子讲求阳人用偶不用奇,建筑讲求阳人用奇不用偶。

    给活人抬轿子一般用双数,给死人抬棺材一般用单数。建筑上活人用一半用单数,给死人造棺材墓穴才用双数。

    不知道这李公子给自己抬轿子用七个人啥意思。

    皇帝出行十六抬,朝廷重臣用八抬大轿,三品以下用四抬,小官小吏用二抬,当然平时百姓是不能用的。

    但只有成亲的时候都是各升一级,百姓成亲用二抬,小官小吏用四抬,中等官员可以用八抬,朝廷重臣就用十六抬,只要路上遇到取亲的轿子,就是皇亲国戚也会稍做回避。

    但这李公子的轿子虽然有点像像取亲,但王元丰知道,这绝对不是娶亲的。要是取亲的路上遇到了自己回避一下也行。

    但以李公子的身份,取亲可用八抬大轿,平时只能用四人抬,但用七个人抬到底是几个意思?

第四章 九山王公子() 
这个侍卫被王元丰这种神好像伤到了自尊心一样。指节捏的咕咕响了两下,想想自己乃小王爷身边比较亲近的侍卫,尽然一而再再而三的受这侯府的气,自家王爷跟武安侯本来就不对付,脑门子一热,身体咯嘣嘣一阵响,犹如野兽一样盯住几个侯府家丁。

    “不给他们一个教训真的白瞎了自己这身武功了,不要以为拿着把剑就以为自己是高手了,自己不敢对这四公子出手,还不敢对几个家丁吗。”

    王元丰感觉这个侍卫体一阵蓄势,自己手中的剑忽然轻轻颤抖了两下,修炼剑仙之道剑在一个纯字,对一些邪气妖气杀气最为敏感。

    就握了握剑柄,大拇指抵住剑格。将身体转向旁边留给这侍卫一个侧身,气息放平缓,收敛了自身,尽量让自己显的毫无察觉的样子,等他一动手自己就有理由去试试这李公子到底是不是无法无天的。

    “九山王儿子难缠,难道自己就好惹了?”

    这侍卫看着王元丰转过身去,给自己露了个侧面,而几个家丁却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反击,自己功夫或许不是顶尖,但对付几个家丁却是手到擒来。

    暗道,好机会,瞬间左腿一蹬,身体如箭右手成爪向一个家丁肩膀抓去。

    几个家丁瞬间做好防御姿态,王元丰看到这一下,暗道。

    “就等你这一下。”

    王元丰感觉到一阵风扑向侯府家丁,暗道终于可以出手了。瞬间身体向来人方向一转,身心空明,左手拇指一弹,心神控制着剑飞出去。

    这侍卫眼看自己一把就要抓住一名侯府家丁了,严重漏出一丝喜气,忽然看到面前一道流光,剑柄一下撞到了自己胸口。

    “噗”。

    一口血从嘴里喷了出来。侍卫瞬间感觉一把大锤敲到了自己胸口。

    气一下上不来,眼前慢慢的黑了下来,一股愤怒之感弥漫了心头。

    只见这侍卫喷出一口血后,两眼向上使劲翻着,张开嘴使劲吸着空气,但就是吸不进来。

    身体抽搐着在地上打滚。

    “啪,啪,啪!”不远处的轿子中传来三声拍手声。

    紧接着大红色的帘子被掀开,里面走出一个锦衣华服的青年公子,但眉间竖横,眼睛四面皆白。

    从像术上看就知道不是好相与之人,而且反复无常。

    这公子看了一眼王元丰说道。

    “都传闻武安侯府四公子喜好胡言乱语,行为怪异,妖魔附体,今日一见才知四公子乃人中龙凤,可让本王大吃一惊啊,原来真是如此怪异,果然妖魔附体。”

    自己在小时候因为有前世的记忆,却是说了一些听起来有违常理的话,而且做一些在这个世界看起来不正常的事。不知道什么时候传到外面变成了这样,这李功劳可不小,本来没什么,被他一传就变味了,最后变成妖魔附体了,王元丰看着九山王公子说道。

    “这不是未来的太子爷麻,你爹怎么还没造反?”

    王元丰也将民间传言,九山王有帝王命格的这事拿出来挤兑九山王公子。

    李公子一听他如此说,就赶紧说道。

    “东西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家父可对圣上忠心耿耿,恶意中伤朝廷重臣,可是流放千里的大罪。”

    王元丰看着这李公子,没想到还不是无法无天,不过看他那有一些得意的样子,估计这事也不是捕风捉影,就说道。

    “那李公子跑来我家耀武扬威,还让跪迎,是何道理?”

    “哈哈。”李公子笑了一声说道。

    “听闻你大哥王元宏回京面圣,已晋升为将军,在军中英勇杀敌,武功高强,本王见猎心喜,只是想找他切磋一下,至于侍卫这么说,可能是没明白我的意图。所以才会说些那样的话。”

    李公子眼珠子一转,又说道。

    “但不管怎么样,本王的人也不是你能动的。”

    九山王儿子李公子在武道上也算练脏通髓强者,武道修炼以练劲为主,首先通过筑基练体,调整架子,练出身体整体劲力,全身四肢筋骨合一,骨似强弓,筋琴弦,“一张一合如弓弦,全身无处不丹田”。此丹田就是劲力,通过产生的劲力在开始练筋骨皮膜,此时为明劲,力道五百斤,之后再通过震荡之法感悟内震,为阴劲,劲力反向通达五脏六腑,所以锻炼到内脏的武道内脏强大,气息悠长,此为暗劲,在通过内脏强大产生的气血,血从骨髓生,为返精之法,气血如浆如汞,外观精气显化如狼烟。此法又为劲力极致,为化劲,如果在进一步全身精气神浑然如一,心神气血劲力融为一体,抱成大丹,就是丹劲强者,也称人仙。

    李公子天赋秉异,虽然人品不好。但也为化劲强者,生命力旺盛,胆气充足,气血之力超于常人,看一个侯府四公子都有这样的武力,虽然自己在轿子里,但对外面却看的分明,这样的功夫基本与自己相当了,可绝不能让他一帆风顺的成长下去,自己必须打击掉他的锐气。

    盛京许多家少年公子,都被他用这种方式打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