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隋风云-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介:二十一世纪的废柴修仙者,由于渡了一个诡异天劫,被打的灰飞烟灭,但谁知他竟又重生到了隋朝一个叫做徐世绩的少年身上。本以为古代的灵气会更加充沛,但他竟发现这里根本就没有灵气,是个纯粹的武侠世界。纠结过后,终于想通,上一世憋屈的苦修,换来的最终还是灰飞烟灭,长生终究只是虚妄,这一世当纵横天下,才不负这平生意气。没有灵气?不是问题!自家记忆中还有一部不用灵气就能修炼的炼体之术!待炼体有成时,试问天下高手,武功再高,能抵住在下一拳否?
 159184

第1章 修士重生() 
塞外,卧牛村。

    村东头一颗三人才能环抱的古桐之下,端坐着一个面容有些古板的老夫子。

    老夫子姓王,如今虽然已经年过花甲,头发也已经花白,但是身子骨却还算硬朗。

    据说他原本并不是卧牛村的人,大概半年前的时候他为了躲避中原的赋税之苦,所以才逃到了塞外,住在了卧牛村,成为了村子里的唯一一名教书先生。

    而此刻在他对面坐着的则是村子里的十余个少年人,他们正摇头晃脑背诵着今天新学的一首诗,出塞。

    漠南胡未空,汉将复临戎。

    飞狐出塞北,碣石指辽东。

    ……

    ……

    休明大道暨,幽荒日用同。

    方就长安邸,来谒建章宫。

    此时虽有北风呼啸,但少年人都在专心朗诵。

    古桐,严师,外加这帮少年的朗朗读书声,又以这塞外环绕的群山为背景,俨然形成了一副颇有意境的水墨画卷。

    只不过仔细看时,却会发现这画卷当中,有一个少年的脑袋虽然也在跟着一起摇晃,但他的嘴巴却并没有张开。

    显然他是有些走神了。

    “徐!世!绩!”老夫子的山羊胡子抖了抖,随后站了起来,背着双手缓缓的走到了徐世绩的身旁。

    原本都在读书的少年,也都纷纷停了下来,脸上带着看热闹的神色看着徐世绩。

    “站起来,把今天新学的这首诗背给我听,若是背错了,明天你就不用来了。”老夫子非常平静的看着徐世绩。

    老夫子从来不需要戒尺,他只要说一句“你明天不用来了”就能把学生吓的老老实实读书。

    惩戒的目的本不就是为了能让学生能更专心的读书吗?

    于是徐世绩只能站了起来,他心里有些纳闷,这些在他眼里并没有那么出名的诗,这位老夫子都是从哪里学来的呢?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因为一篇只有一百字还颇为押韵的古诗,对他来说根本就是小菜一碟。

    于是他比老夫子更加平静的将这首“出塞”背诵了一遍,彷佛不是老夫子在考校他的学问,而是在向他请教一样。

    “嗯,背的不错,坐吧,”听完了徐世绩背诵的诗词,老夫子的脸色变的更好看了一些,但随即又摆出了一副严师的模样,“你要记住,年轻人资质高虽然是好事,但却不能骄傲自满。”

    于是徐世绩只能点点头坐了下来,不然他又能说什么呢?

    他并不是真正的徐世绩,他原本是二十一世纪的一名修仙者,不过是资质有些略低的那种。

    二十一世纪都说是末法之世,灵气稀薄,但有修仙者却有不少。

    只不过这些人都隐匿于山野当中,忙着提升自己的修为好应付一次又一次降临的天劫罢了,所以凡人很少知道。

    而徐世绩正是在渡一次普通天劫的时候,降临下来的竟不是自己修为所对应的单色雷劫,而是一种听都没有听过的七色雷劫。

    不等他反应过来,那七彩神雷就如同切豆腐一般,摧枯拉朽的穿透了他提前布置好的防御法阵以及各式各样的防御宝物。

    本以为自己必定是灰飞烟灭了,谁知他竟然又魂穿到了这个叫做徐世绩的少年身上。

    正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徐世绩既然身负仙家正法,在哪里修炼还不都是一样?

    但当他按照练气期入门的功法开始打坐入定之后,却又发现了一个可怕的问题,这个世界竟然一丝灵气都没有!

    没有灵气,那自己空有修仙法门,又有何用!

    在经过了大半个月的纠结之后,徐世绩终于想通了。

    他在前世不分昼夜苦修大道,到最后还不是落得一个灰飞烟灭的下场?

    长生终究不过是镜花水月罢了。

    如果说自己是因为资质太差才不能窥得长生大道,那整个修仙界不也没听说有哪个老怪物真的能长生不死吗?

    所以与其妄图长生倒不如纵横快活百年!

    这就是徐世绩最后得出的结论。

    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没有灵气那自己怎么才能在这个世界里纵横无敌呢?

    于是徐世绩又想到了另外一条道路。

    炼体!

    虽然那些高明的炼体法门也是需要调动天地灵气、服用无数天才地宝炼制而成的灵丹妙药才能修炼,但是他却曾经机缘巧合的研究过一部比较特殊的炼体法门。

    这门炼体术虽然看起来威力有些普通,但是它最大的优点就是不需要灵气,而且用一些普通的药材就可以炼制出来辅助修炼的丹药。

    这不正是最适合他的吗?

    这门炼体术虽然普通,但比起凡世中的武功应该要厉害的多吧。

    于是,他开始了每天一个时辰的炼体生涯。

    这一天未到晌午,徐世绩就提前从学堂回来了。

    “娘,我回来了。”在适应了大半年的光景之后,徐世绩终于不再觉得喊眼前的女子一声娘而觉得别扭了。

    “世绩,怎么今天回来的这么早。”

    徐母大概是三十岁左右的模样,穿着非常朴素,一身衣服也早已经洗的有些发白,甚至许多地方都打上了补丁。

    但是她的衣服从上到下都洗的干干净净,显的十分得体。

    因为她知道贫穷并不可耻,只要穿的干干净净一样可以出去见人。

    徐世绩来到里屋给自己倒了一碗凉水喝了下去,道:“嗯,今天王夫子有事,就提前让我们回来了。”

    徐世绩。

    这个名字他是知道的,唐朝的名将,和卫国公李靖齐名,唐太宗手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只不过自己是不是他,那就是两码事了。

    因为这个时候的名将徐世绩应该还在山东曹州做他的徐家大少爷吧,而自己呢?

    他和徐母两个人在塞外相依为命,家里也只有一个破落的小院,三间破旧的房子勉强能遮挡呼啸而来的北风,但是这和大少爷的生活水平终究还是有不小的差距吧。

    这半年徐世绩自从开始了炼体之后,他的体格比之从前强健了许多,除了能上山采些草药之外,还可以打点野味,也算是让他们母子二人的生活有了一些改善。

    虽然还是跟“家多僮仆,积栗数千钟”的徐大少爷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既然现在自己魂穿了过来,那将来的成就当然只可能比“徐世绩”高,不可能比“徐世绩”低。

第2章 大军围城() 
离卧牛村几十里远的地方,有一座城池叫做马邑。

    马邑城外有大军围城,但围着这座孤城军队的却不是番邦外敌,而是大隋的军队,领军的将军叫张须陀。

    中军帐。

    帐内分别站着十余个年轻将领,他们此时正等着帐中的大将军给他们安排今天的任务。

    这时,站在最左侧的一个年轻将领面带不善的看着张须陀问道:“张将军!如今反王杨谅虽然龟缩在城内不出,但以咱们的实力强行攻城亦无不可啊。张将军身为本次讨逆统帅,逆贼明明已在眼前,将军却按兵不动,不知是何打算啊。”

    此话一出,其余将领顿时都露出了一股不悦的表情,一个个都紧紧皱起了眉头。

    说话的这人叫做宇文智及,他本不是张须陀的部下。

    只是因为这次追讨杨谅是必胜的一仗,所以他的父亲左卫大将军宇文述便利用自己在朝中的权利,为他在这次讨逆的队伍中谋了一个虚职,为的是给宇文智及增添一点军功罢了。

    但是让宇文智及没有想到的是,张须陀帅军将杨谅从塞外逼回马邑之后,就一直驻扎在城外迟迟没有下一步的动作,这才有些不满。

    破不破城其是不重要,耽误自己立功就有点不太能接受了。

    张须陀听到了宇文智及的询问,只是微微笑了笑,并没有立即回答。

    这时一员铁塔般的将领沉声道:“宇文智及!你既然知道张将军乃是统帅,何敢跟将军如此说话!”

    宇文智及嘿然冷笑,“张将军既是统帅,就应该为圣上分忧。可如逆贼就在城内,尔等却待在军中丝毫没有作为,我问你,这又何谈分忧!”

    那将领闻言嘴角挂起一丝嘲弄,“好啊,既然如此,那不如请宇文公子领兵去给咱们做个攻城先锋如何?”

    宇文智及闻言瞳孔微缩,喝道:“你!”

    宇文智及仗着他老子的势力,以往根本就不把眼前的众将放在眼里,所以其它人自然也早就看不惯他了。

    眼看两人就要争执起来,张须陀摆了摆手止住了他们。

    他还是淡淡一笑却未动怒,随后将目光移向了宇文智及旁边的另外一员将领身上,开口问道:“建成,智及说的你都听到了,不知你是怎么看的。”

    这位叫做建成的将领听到之后,立即迈步出来,想了一下之后不紧不慢拱手答道:

    “回禀将军,如今马邑北面有咱们大军驻扎,其余几面也都有雁门关的军队把守。此时的杨谅根本已是困兽,不足为虑。

    而马邑虽然城防坚固,但是听闻杨谅在城内多行不义,将军若想攻城,城内自然有人呼应,破城也绝不是难事。”

    说道这里他顿了一顿随后又接着补充道:

    “但如今将军只是将杨谅困在城中,却迟迟不肯发兵攻城,想必是另有深意。

    建成听说昨夜马邑城里有五个高手从北门逃了出来,跑了两个抓了三个。我看将军想必是故意放那二人离去,真正意图应该是给杨谅一个机会好去突厥借兵,若是突厥真的敢出兵救援,那时候咱们再迎头痛击,给突厥一个教训。”

    张须陀闻言带着赞许的点了点头,心中暗道同样都是门阀弟子,李建成这一支在李阀当中并不突出,但是这等见识却比宇文智及要高明太多。

    他心中感叹,如今天子才将将继位,杨谅就起兵造反。

    虽说一个杨谅不足为虑,但此时此刻各方势力都在关注着大隋的动向,尤其是突厥。

    突厥军队虽然在装备上比不上大隋,但他们常年处于苦寒之地,所以突厥的士兵都是凶狠、悍不畏死之辈,并不容易对付。

    文帝在的时候虽然施展手段压服住了突厥,但如今先帝去世,天子继位,突厥的那位启民可汗究竟买不买账仍是两说。

    再者杨谅兵败之后就径直逃往突厥,所以这次叛乱当中启民可汗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还尚未可知。

    想到了这里张须陀不禁更对宇文智及感到有些失望,若是门阀弟子都如他一般,那大隋岂不是后继无人。

    想到了这里他又忍不住叹息了一声,“建成说的不错,汉王派出去的高手此刻应该已经到了突厥。若是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