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唐侯-第6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这个消息,李治心神猛然一震,他才不过登基几天,这大唐就到处暴乱了,先是蒋王谋反,再是有人夜袭玄武门,如今蜀中竟然又多出一个什么复,他复谁的国,他们又是何人?

    李治初登大宝,还很年轻,一连遭到几番打击,自然有些慌张,连忙就把长孙无忌、褚遂良和唐舟一众大臣叫到了车前。

    “诸位爱卿,剑门关乃是蜀中天险,若被敌人掠夺,想攻入蜀中可就难矣,对于此事,诸位爱卿可又说很美办法?”

    长孙无忌也是心头微沉,怎么李世民死了之后,大唐一下子出了什么多问题,那复在蜀中到底什么来头,他们之前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

    “圣上,此事重大,当务之急,当是拍人镇守剑门关,剑门关绝对不可丢失,不然敌人以蜀中为根据地,进可攻,退可守,我大唐乱矣。”

    长孙无忌说完,其他人也都纷纷跟着附和,觉得剑门关太重要了,如果丢失,对大唐来说太危险。

    众人纷纷表态,李治点点头,问道“现如今镇守剑门关的是何人?”

    “回圣上,是古英雄。”

    长孙无忌提及古英雄,李治神色微动,道“是当年骑射胜了突厥的那个古英雄?”

    “回圣上话,正是他。”

    李治点点头,接着说道“派人给他送信,让他务必保住剑门关,等朕的援军赶到,剑门若失,朕要他脑袋。”

    长孙无忌神色微慌,那古英雄是他的人,剑门关若真的丢失了,李治真要杀他?

    心中暗自祈祷古英雄好运后,长孙无忌连忙应了下来。

    这时,李治又问道“诸位爱卿,派何人前去剿贼为好?”

    李治问完,众人面面相觑,皆是不敢表态,如今蜀中敌人未明,大家就算希望打仗,但也不太可能贸然就把这个接下来,万一这是一个烫手的山芋,那他们一辈子的前途可就毁了。

    李治见没有人应答,心知自己的威望还是不能跟自己的父皇相比,眉头微凝,哼了一声后,立马挥手道“回京。”

    很显然,李治生气了,如今当初跟着他父皇的那些将领都老了,但当元帅领军打仗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而且大唐年轻一辈的将领中也有不少,为何他们都不肯出来?

    众人见李治生气,也是心惊,不敢言语。

    傍晚的时候,李治他们终于回到了长安城,他们回到长安城后,百姓夹道欢迎,因为现在时局动荡,他们极其需要一个主心骨,需要一个能够为他们遮风挡雨的人,这个人就是当今的天子。

    百姓想要的不多,无非是安稳,无非是能够吃饱饭而已。

    李治看着街上的这些百姓,心中越发坚定自己的信念,哪怕现在大唐危机重重,他也一定要把这个皇位坐稳,然后建造一个更加繁荣的大唐。

    回到京城之后,路过玄武门,这里还能看到昨天晚上的血迹,还能够闻到阵阵血腥的味道,宫墙上爬满了苍蝇,一群侍卫正在泼水一遍又一遍的清洗着。

    刚到玄武门下,薛仁贵立马就迎了出来,不过手臂绑着,显然受了伤“末将拜见圣上。”

    李治连忙将他扶起来,态度十分热情,道“昨天晚上辛苦薛将军了,若非是你,朕的皇宫不保啊。”

    薛仁贵道“这是末将该做之事。”

    李治满意的点点头,他觉得唐舟推荐薛仁贵还真是推荐对了,这个人对大唐果真是忠心耿耿,而且能够以少胜多,其能力在众多将领当中也是出众的。

    看到薛仁贵如此,又想到蜀中的情况,李治倒是忍不住有个想法,不如让薛仁贵去蜀中平叛如何?

第1131章 蜀中情况() 
李治想让薛仁贵去蜀中平叛,但也只是一个念头,具体如何,要等明天早朝上与群臣商议。

    进得皇宫,李世民以前的那些妃子才人纷纷跑来向他跪谢,毕竟因为李治的坚持,她们才不用殉葬。

    李治看了这些女人,有不少,大概五六十个吧,都是他父亲曾经临幸过但是没有子嗣的,她们都是可怜人,李治突然想到了武媚娘,不知道她现在在什么地方。

    这样想着,对这些女人李治也就更觉同情了,想着明天早朝上把他们的事情也一并给解决了。

    夜深的时候,又有探子来报,说的是一些蜀中的情况。

    蜀中叛贼势力很强大,有兵马两万之多,两天时间里,已经攻克了不少城池,如果按照他们这种速度,不出几天,蜀中就是他们的天下了。

    至于叛贼的首领,是一个叫柳白的人,他自称是废太子李建成后人,要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

    这些消息让李治很震惊,那个柳白是李建成的后人,这怎么可能?

    当初李建成的几个儿子都被杀了,怎么还有逃出去了,难道当年的传闻是真的,有一位李建成后人逃走了,他们杀的那个人其实是被掉包的?

    李治眉头深锁,他父皇当年的债,终于要他还了。

    不过他既然已经坐上了皇位,就绝不允许任何人把他夺走。

    李治连夜找来苏无名。

    苏无名虽然是李治谋士,但却不能住在皇宫,如今的他还住在东宫。

    苏无名连夜进宫,李治把情况跟苏无名说了一下,接着问道“先生,蜀中叛乱,如今朕应该怎么办?”

    苏无名想了想,道“虽说叛军打的是废太子李建成的名号,但那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除了一些老人还记得,很多人都只是道听途说,所以在舆论上,圣上倒不用太过担心,我们如今要做的,只是选谁当元帅去讨伐他们罢了。”

    李治道“薛仁贵朕看不错,先生觉得呢?”

    苏无名道“薛将军文武双全,当然是有资格当元帅统兵的,只不过京城现在也不安定,昨天晚上的黑衣人的情况也还没有调查清楚,万一再有人攻城怎么办?而且各王爷所带的府兵还在城外驻扎,所以皇宫的安全很重要,薛将军暂时不宜被调离。”

    这个倒是李治没有想到的,他只觉得薛仁贵不错,但他却没有考虑到自己现在离不开薛仁贵。

    “那先生觉得何人合适?”

    苏无名道“如今圣上初登大宝,必须打出我大唐的信心来,让大唐的百姓对您产生信赖才行,所以我们要打,就得排除我大唐最厉害的人去打,打的敌人毫无还手之力。”

    “最厉害的人,我大唐何人最厉害?”

    苏无名道“唐舟,唐小侯爷。”

    “唐侯?”李治有点奇怪,他从来没有想过让唐舟去打仗,毕竟唐舟只是一个文官。

    苏无名点点头“唐小侯爷跟着李靖学习兵法,已尽得李靖真传,派他去再合适不过。”

    李治考虑了一下,最终点了点头。

    次日一早,李治登基后的第一个早朝。

    群臣皆来,场面宏大,李治接受群臣跪拜之后,便直接进入了正题,首先他说的是后宫的那些妃子的事情。

    “圣上,虽然她们不用殉葬,但也不能留在宫中,不如将她们发配到寺院当尼姑吧,或者让他们给先皇守灵也行。”

    当尼姑,守灵,这是宫里妃子最常见的两种出路,而相比较而言,当尼姑相对好一点,守灵的话,就太过于孤苦了,尼姑嘛,还能时常见到人,如果耐不住野心,倒也做的一些见不得人的事。

    群臣说完,李治也没有反对,反正只要不让他们殉葬,不管是去守灵还是当尼姑,对他们来说都是一个不错的出路。

    这样想着,李治又想到了武媚娘,他觉得等下朝后就派人去找武媚娘。

    谈论完这个,接下来就是蜀中的事情了,有人把蜀中的情况说了一遍,李治虽然已经知道,但还是听着,等那人说完,李治问道“不知何人愿意出征讨伐叛贼啊?”

    蜀中情况已经明了,但想要去讨伐蜀中的并不多。

    蜀中虽是天府之国,但这个时候却与野蛮之地差不多,如果不能适应那里的气候,去了之后很容易得病,而且蜀中地形复杂,大军难以前行,他们都不太擅长这样的打法,去了害怕失败。

    当然,还有一个,那就是柳白竟然能在他们不知不觉中就召集了两万兵马,那这个人的实力绝对不一般,跟他斗会很困难,既然如此,倒不如让其他人去的好。

    没有人开口,这个时候,李治才望向唐舟,道“唐爱卿,不知你是否愿意带兵出征?”

    李治话罢,所有人都望向唐舟,并没有人对他的能力表示质疑,因为在此之前,唐舟就已经向所有人证明过自己的实力。

    众人都望着唐舟,唐舟站了出来,道“圣上有命,臣万死不辞。”

    听到这话,李治心中一暖,关键时候,还是唐舟靠得住啊,其他人一个个那有半点忠臣的样子?

    “好,此事就交给你来办,给你两天时间调兵遣将,后天出发前往剑门关。”

    “喏!”

    说着,唐舟又道“圣上,臣想请洛阳王李元裕陪同。”

    唐舟要出征,李元裕本来就有点担心,突然听到要自己陪同,心下猛然一紧,暗想唐舟莫不是知道了自己和柳白的关系?

    李元裕心惊,其他人也有点好奇,怎么唐舟突然把李元裕扯了出来?

    李治望着唐舟,又看了一眼李元裕,道“唐爱卿为何要拉上洛阳王?”

    唐舟道“蜀中叛乱的这个柳白,其实臣和洛阳王都认识,当初在洛阳的时候,这个柳白是的一个头目,后来被臣给逼走了,这几年都没有消息,没想到他竟然是废太子的后人,如今竟然要造反,臣想着洛阳王当初在洛阳的时候跟那个柳白打过交道,让王爷跟着,说不定能有一定的效果。”

    唐舟说完,李元裕松了一口气,原来他没有发现,只是觉得自己跟柳白打过交道,还好,还好,而这个时候,朝中其他人则很震惊,什么,唐舟和李元裕之前都认识这个柳白?

第1132章 校场点兵() 
众人震惊,唐舟却很平静。

    之所以说这句话,有两个目的。

    一,李元裕跟柳白相互勾结,唐舟说什么都不可能把他留在京城,让个跟着出征,说不定还能利用他一下。

    二,自己认识柳白的事情瞒不住,与其等自己到了蜀中被人在朝堂上提及让李治疑心,不如现在就提出来,让李治吃个定心丸,如此自己在前方打仗,也不用太过于担心。

    这些都是兵法上常用是一些手段,就看君主怎么看了。

    众人议论纷纷,难免有几个人对唐舟提出质疑,唐舟却是冷静,只等李治的反应,李治一开始也是一愣,但很快就道“原来唐爱卿跟那个柳白打过交道,如此就更好了,想必那柳白肯定不是你对手,朕在这里祝唐爱卿你旗开得胜。”

    唐舟到底是李治的老师,两人的关系并不一般,如今唐舟有这般真诚的把事情给说了出来,就算李治真的有那么一点疑心,他也肯定会支持唐舟的。

    因为这一仗很重要,能不能打出他大唐的威风,能不能让天下百姓对他这个新皇树立信心,就看这一仗了。

    李治表态之后,其他群臣也就很自然的不说什么了,唐舟谢恩后看了一眼李元裕,李元裕也连忙表态“臣愿意为我大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样商量完一应事物后,便退朝了。

    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