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唐侯-第4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小子是个聚财能手啊,要是能一直这么有钱,朕打仗就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

    正想夸赞唐舟,突然想到唐舟这几年赚的钱也不少,心中又多少有点不平衡,于是轻声哼了一声之后,便直接进了宫。

    本来是想奖赏唐舟的,可后来想想,还是算了吧。

    唐舟不知道李世民曾经有过想要奖赏他的念头,不过现在的他也没有时间想这个了,寒冬来临,绣春坊的棉衣棉被卖的很好,好的都快把绣春坊的门给挤爆了,现在的他赚钱赚的手抽筋,那里还有心思去考虑李世民是怎么想的?

第798章 京城局势() 
寒冬来临,离太子李承乾谋反已经过去了大半年。

    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京城长安发生了很多事情。

    经过唐舟的一些改革,朝廷的库房满了,朝廷富裕了,可以很任性的对灾民赈灾,也可以很任性的发动战争了。

    再有就是本来并无多大势力的晋王李治一跃成为了跟魏王李泰旗鼓相当的王爷了。

    如今的晋王李治麾下聚集了很大一批人,长孙无忌,褚遂良,程咬金等,当然也包括唐舟。

    这些人的存在让晋王李治完全有能力去争夺太子之位,而魏王,虽说仍旧贵不可言,只是相比较下他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成长。

    以前李世民还说要把太子之位传给他的,可如今李世民好像忘了这事似的,根本不提。

    魏王李泰见晋王李治势力越来越大,心中很是着急,为此将杜构等一些人找来后,就商议了一番,他们打垮了太子,可如今又上来个晋王,这不是逼他吗?

    “诸位,如今这种情况,你们说本王应该怎么做?”

    “王爷,要不明天早朝我们以国无储君,对局势不稳,请求圣上册封太子吧。”

    这事他们早就应该做了,只是因为之前李世民有过允诺,所以才觉得早晚是魏王的,所以没有来得及提,如今晋王李治崛起,他们怕再不提的话,可就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这些人提出这事之后,魏王李泰沉思片刻,接着问道“如今晋王李治已然崛起,若真册封太子,你们可有把握将本王推到太子之位?”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王爷不过有百分之五十的把握而已,不过若能得一人助,您可有七成把握成为太子。”

    杜构沉思片刻之后,说出了这么一句话,而这句话出口,所有人皆是一愣,连忙问道“何人所助?”

    “吴王李恪。”

    “他?”魏王李泰一愣,倒是没有想到杜构说的人竟然是他。

    而杜构则点点头“没错,吴王李恪现如今势力也不弱,他虽不在京城,可京城中投靠他的人也不少,若能得他的帮助,王爷的胜算会更大。”

    “可可吴王李恪也是有野心的人,他肯帮助本王吗?”

    “正因为吴王李恪有野心,所以他才会帮助王爷殿下,王爷若信得过属下,属下愿意去当说客,替王爷走一趟。”

    魏王李泰想了想,道“好,那就劳烦杜先生了。”

    大家这样说好之后,杜构便连日启程,向吴王李恪的封地赶去。

    一连奔波了好几天后,杜构来到了吴王府门前。

    这个时候天正下着大雪,杜构的身子冻的抖着,手则冻僵了,他抬头看了一眼吴王府的大门,接着就送上了名帖。

    而这个时候,吴王李恪正在雪中舞剑,听闻魏王李泰的谋士来了,他眉头微凝,心想魏王李泰的谋士来找自己做什么?

    “让他进来。”

    不多时,杜构来到了还下着雪的庭院,不过他的身子骨可没有办法和吴王李恪相比,两人站在那里后,对比很是鲜明。

    吴王李恪看了一眼杜构,接着有点吃惊,道“你是杜老宰相的公子?”

    杜构道“回王爷话,在下杜构。”

    吴王李恪点点头“你竟然是魏王李泰的谋士,可惜,可惜了啊。”

    “哦,不知王爷可惜什么?”

    “你家境不错,却投靠了魏王,想出头,难了啊。”

    两人刚见面,吴王李恪就先给杜构来了个下马威,不过杜构却也不急,道“我倒不认同王爷的这个观点,魏王乃长孙皇后所出,属于正统,而且魏王如今很得圣宠,若论出路,怕是没有几个皇子比得上的,跟着魏王,不说有肉吃,喝点汤肯定是可以的。”

    见杜构巧舌如簧,李恪把手里的剑收了起来,漫步向客厅走,杜构犹豫片刻,便连忙跟了上去。

    两人这样一前一后的走着,快到客厅的时候,吴王李恪突然问道“既然跟着魏王李泰前途无量,你却是为何来我这吴王府啊?”

    杜构笑了笑“来给吴王殿下指一条明路。”

    吴王李恪眉头一凝,接着哼了一声“给本王指一条明路?如今魏王处处被晋王打压,他却说给本王指一条明路,你不觉得这很可笑吗?”

    京城的事情,吴王李恪了如指掌,杜构听到这话,就知道吴王李恪还是有心帝位的,而明白这个后,他觉得自己要成功就更容易了。

    “没错,我今天来的确是为了给王爷指一条明路,自从唐舟削藩之后,王爷的实力大不如前了吧?如今晋王李治越发受宠,眼看就要成为太子了,晋王李治可不是当初的李承乾,他若成了太子,圣上可不会废他,而他在长孙无忌,褚遂良、唐舟等人的扶持下,必定能够顺利登基,若晋王登基,吴王殿下可想过自己的出路?”

    吴王李恪心头一紧,若晋王李治登基,他此生怕是再没有机会去争夺帝位了,那个李治跟李承乾不同,而且他身边的人也绝非李承乾身边的那些庸才可比,李治登基,他必再没有机会,而他很可能将在自己的封地终老。

    不过吴王李恪城府极深,就算他明白这点,却也不会表现出来“所以呢?”

    “若魏王殿下登基,则不同,魏王殿下若是登基,他承诺可给吴王殿下一大块封地,甚至让你自立国王都行,与其在这里当一个节度使,何不选一块自己的土地封王呢?”

    这是魏王李泰提出来的条件,虽然知道吴王李恪有野心,但他不可能把整个大唐分一半给吴王李恪,但让他称王还是可以的。

    大唐正在不断的开疆扩土,领地会越来越多,这么多领地他们也管不过来,如此的话,倒不如让吴王李恪去当个土皇帝的好,只要他认魏王李泰这个正统皇帝就行。

    杜构这么说出来后,吴王李恪心中先是鄙夷,要他支持魏王李泰当皇帝,真是笑话,不过很快,吴王李恪就想到这对他来说可能是最好的结果了。

    与其在一个小州当节度使,倒不如画地封王的好,而且在自己的土地上,他完全可以集聚自己的实力,以图来日入主中原。

    “好,你回去告诉魏王,让他记住今天说的话,他的事情本王会帮的。”

第799章 谋太子() 
吴王李恪同意了魏王李泰的要求。

    这似乎很难以置信,但毫无意外,这就是真的。

    若是以前,吴王李恪可能还会生出走正统之路的念头,可是在自己的封地待了几年之后,他早已经看清了局势。

    就因为自己的出身,李世民永远都不可能把他立为太子,所以想当皇帝,必须用暴力手段才行。

    可他太清楚自己父皇的实力了,只要他的父皇还在,自己就别想通过武力来夺得皇位,可如果魏王李泰登基,情况就会大不相同。

    魏王李泰这个人虽然心狠手辣,城府极深,但跟他们的父皇李世民比还差的远,跟魏王李泰合作的确有危险,不过只要他步步为营,倒有可能在夹缝之中求得生机,最后一举打败魏王李泰。

    杜构见吴王李恪同意帮忙,心下这才松了一口气,然后便连忙快马加鞭往京城赶去。

    杜构回到京城的第二天,京城长安下起了雪,雪很大,仿佛要把整个世界都给覆盖。

    这天一早,朝中群臣便坐着马车往皇宫赶。

    来到皇宫门前,大家掀开车帘相互张望,程咬金这些武将倒是喜欢雪的,望了一眼后就忍不住走出了出来。

    “大雪纷飞咳咳,好啊”程咬金本来是想吟一首诗的,可是说了一句话后,突然接不出下句了,连大白话都接不下去,只能称好。

    其他武将倒也没有在意,也是跟着说好。

    这样说了几句之后,突然就把注意力放在了彼此的衣服上。

    “哎呀,卢国公,你这棉衣是从绣春坊买的吧,什么价啊?”

    自从绣春坊开始卖棉衣后,棉衣在京城可谓是供不应求的,能买到几套棉衣御寒,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说话的人是尉迟恭,他也是穿了一件绣春坊的棉衣。

    “什么价?嘿嘿,就凭我跟唐舟的关系,他刚向我要钱?我跟你们说,你们谁买不到棉衣就跟我说,保管物美价廉”

    程咬金忍不住得瑟,可就在这个时候,唐舟的马车缓缓的停在了一旁,接着就看到唐舟从马车里走了出来,他走出来后,见程咬金等人正说的起劲,便笑着走了出来“诸位在聊什么呢?”

    “聊你们绣春坊的棉衣啊。”

    唐舟呵呵一笑,道“诸位有什么需求跟在下讲,保证物美价廉,有折扣”

    唐舟这么一说,旁边的程咬金脸色顿时一紧,这话听起来好熟悉啊,不就是自己刚才说的?

    那绣春坊是唐舟的,他说这话自然比自己说的要有分量的多,这唐家小子什么意思,故意来拆台的吧?

    “咳咳,唐家小子,老夫要是带朋友去,你可给折扣啊?”

    唐舟一愣,道“这个自然是给的”

    程咬金把头扬的高了点,很是得意,好像在向其他人炫耀,看看,这就是亲疏关系

    可就在程咬金得意的时候,尉迟恭等人也连忙问道“我们呢?”

    “你们也打折扣,都打,都打”

    程咬金的脸色又难看起来了,这兔崽子,敢情跟谁都这样啊?

    大雪越下越大,皇宫门前堆积着厚厚的雪,众人正这么说着,宫门大开,一名太监急匆匆跑了出来“上朝”

    朝堂之上,每个人都穿着棉衣,使得大家都显得很是臃肿,李世民看着大殿上的百官,突然想笑,但最终还是忍住了。

    “诸位爱卿,天气寒冷,有事早奏,无事可就退朝了。”

    众人相互张望,正犹豫间,岑文本突然站了出来“圣上,如今太子已废半年有余,民间百姓对此颇有言论,说国无储君,国之不稳,臣觉得我大唐是时候立太子了。”

    岑文本突然提出立太子一事,朝中很多人皆是一惊,立太子可不是小事,岑文本怎么突然就提了出来?

    而除此之外,朝中不少人还有点好奇,岑文本是吴王李恪的人,可如今吴王李恪远在封地,他也根本没有那个资格来争太子之位,岑文本提出立太子,是何居心,难道想看魏王李泰和晋王李治两人相互争斗,好为吴王李恪争取机会?

    岑文本提出这事后,李世民眉头微凝,道“岑爱卿,立太子乃大事,必须慎之又慎,你可考虑妥当了?”

    岑文本道“为我大唐稳定,为我大唐千秋万代计,这事终归需要有人站出来,而臣愿当这第一人。”

    岑文本说完,朝中其他人少不得也表示大唐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