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唐侯-第3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因为城阳公主和杜荷都觉得这可能是李世民考验他们的题目,所以在适当的时机,杜荷便在众人的瞩目下站起身来作了一首诗。

    杜荷的才情绝对是很厉害的,他的诗意境高远,用词精妙,一首诗写出之后,顿时把之前所有人的诗都给压了下去,很快便赢得了众人的称赞。

    “杜老大人的公子果真是才情不俗啊。”

    “杜老大人若是在天有灵,可无憾矣”

    大家纷纷称赞,当然,说这些好听话最多的还是太子李承乾的那些人。

    丹阳公主见大家这么称赞杜荷,眉头微凝,接着望了一眼唐舟,然后向众人道“若论作诗,怎能少了我大唐第一才子唐舟唐小侯爷?”

    丹阳此言一出,不等她再开口,旁边的人顿时把目光投了来,然后纷纷要唐舟也作一首诗出来,他们这些人可不知道李世民有意考验杜荷,所以只觉得只是写诗娱乐,因此唐舟能作一首诗,他们是很赞成的。

    唐舟知道这是丹阳公主在坑他,只是想到丹阳公主的用意,他只好站出来写诗,虽然他不觉得用一首诗来压杜荷能有什么效果。

    唐舟站出来后,抬头望了一眼上的月,接着随口吟道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这句诗一出,顿时引得众人叫好,虽只是很简单的一句话,却显得意境深远,而且隐隐之间有一股大气磅礴之感。

    因此,大家对后面的几句更是期待,唐舟见众人如此,淡然一笑,继续吟道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后面的这几句吟完之后,众人先是惊叹好一首妙诗啊,接着便要继续称赞,可就在大家准备开口称赞的时候,突然意识到这首诗那里好像不对。

    心中一惊之后,大家相互张望,忍不住冷吸了一口气,然后将目光投向了李世民。

第617章 冤枉啊()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这是一首很好的诗,甚至可以说是描写思念亲人这一类诗里的翘楚,这首诗若是在其他场合被唐舟给吟出来,那是绝对能够得到大家一致的赞赏的。

    可在今天这种场合就有点不合适。

    今天是中秋,大家都在思念亲人,都渴望与家人团圆,这首诗可以说是很应景的,可不巧的是今天有李世民在,李世民是一个很霸气的君王,他一生都想要去征服去打仗,去开拓大唐的领土。

    而打仗就需要大唐子民去奋勇杀敌,可唐舟这首诗却似乎有反战的意味。

    长安城的妇人都在捣衣,她们想起了他们的儿子亦或者丈夫,她们很想念他们,不知道这战争何时才能够结束,而正是因为战争,她们才会这么悲戚,这么愁怨。

    是战争造成了她们不能亲人团聚,而后一句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更是将这种悲愁疑问给彻底的声明了出来,什么时候她们的亲人才能够回来?

    她们痛恨战争。

    从这首诗里,大家除了听出妇人对良人的思念之外,还有对战争的谴责,而造成战争的人正是李世民。

    众人将目光投向了李世民,李世民眉头微微凝了一下,大家看到这个,心中多少已经明白,李世民对这首诗也是不怎么喜欢的。

    而李世民不喜欢的,自然就会有人站出来谴责,特别是这些人中,有不少都跟唐舟有点恩怨。

    “唐小侯爷这首诗好是好,只是难免脱离了实际,我大唐以武立国,若不打仗,如何能有今天的成就,如何能够让我们在这长安城中安居乐业?”高士廉最先站出来表示自己的反对观点,而他这么一站出来后,其他人顿时就不客气了。

    “不错,不错,男儿大丈夫,当战死沙场为国捐躯,这是我们身为大唐将士应有的职责,岂能因为一些妇人的哀愁就变其志?”

    “极是,若没有军人在边关浴血奋战,我大唐内部又如何繁荣发展?大家不可只看到一些妇人对家人的思念而忘记我大唐将士的作用和辛劳。”

    “”

    众人这么一说,连程咬金尉迟恭这些了老将都有点看不惯了,他们也是武将出身,他们能有今天的成就就是通过打仗打出来的,而他们从战场上走出来,对于那些金戈铁马的生活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感。

    他们是渴望打仗,渴望战争的,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体现出他们的价值。

    “我说唐家小子啊,你的诗俺老程也不懂,你要是真的反对将士杀敌为国,俺老程可跟你没完啊。”

    程咬金指着唐舟就批,但看似他在批评唐舟,可听他所说的话,却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在给唐舟找台阶下,杀敌为国?唐舟怎么会反对杀敌为国呢?

    程咬金说完,唐舟立马笑了起来“卢国公误会小侄了,小侄那里有反对战争的意思,大家曲解这首诗了,我只是因为在这个团圆的节日里想到边关将士不能与家人团聚,心生了一点感触罢了,而后一句诗更多的还是希望我大唐能够尽快打胜仗嘛,难道大家不希望我大唐尽快把敌人给击退吗?”

    唐舟这么一说,刚才那些还议论批评唐舟的人顿时不语了,虽然他们觉得唐舟的解释很牵强,可这诗是唐舟写的,他这么说大家也找不出其他理由来反驳,毕竟这诗的最后一句若单独拿来看的话,也是有希望战争尽快结束的意思。

    大家相互张望,对唐舟的这个解释很无语。

    这个时候,李世民终于开口了。

    “朕觉得这首诗还是不错的,我大唐将士在边关浴血奋战,想必很快就能够凯旋归来的。”

    唐舟这首诗的意思李世民也清楚,无非就是觉得战争让很多百姓无法团圆,希望早点结束战争,甚至是不要轻易发动战争,有这种想法他李世民不觉得奇怪,其实他李世民也不是很喜欢打仗,但身在这个时代,为了大唐的将来,为了大唐的发展,他又不得不去打仗。

    不打仗如何让边境安稳,让邻国臣服,不打仗如何打开丝绸之路,如果让商人能够来往经商?

    很多仗也不是他想打的,是他不得不打的,比如吐蕃攻他松州一战,是他大唐想打的吗?那是他们逼不得已才打的,不打就要被欺负。

    文人有一些反战情绪很正常,但李世民并不希望这种反战情绪影响到他大唐的根基,百姓的思想。

    如今,这首诗可以说算是被曲解了的,本来是一首很不错的思念诗,现在却成了歌功颂德诗,或者是是为了大唐尽早得胜归来的期望诗。

    李世民这么说了一句话后,大家的讨论顿时就变了方向,纷纷言好,唐舟见到这些人的嘴脸,有些无奈的苦笑了一下,人在很多时候做的一件事情在其他人眼中的好坏其实跟事情本事的好坏并没有关系,有关系的只是主宰者的一句话而已。

    这让他想起前世看过的一本,温老的刀丛里的诗,龚侠怀被人陷害,各路江湖朋友用尽各种办法想救他,可最后江湖朋友死了不少,却也没有将他救出来。

    可就在大家放弃了的时候,她却又因为一个大人物的一句话给消了罪名。

    只是他还是死在了牢里。

    结局很讽刺,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并不在他本身,而在当局者的一句话。

    如今李世民都说唐舟的那首诗好了,其他人又怎么敢去触李世民的霉头?

    大家又开始称赞这首诗,唐舟却悄然坐回了自己的座位上,今晚的他可以说是有惊无险了,当然,他也知道李世民不可能因为一首诗就定他的罪,必将千古明君,岂会如此糊涂,而且因为一首诗就定罪,也实在无法服众。

    唐舟没事,林青素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只是她却觉得很不爽,自己夫君写了这么好的一首诗竟然还被人指责,这些人真是没品,早知道就不给这些人写诗了。

    林青素是很护着唐舟的,她的夫君嘛,怎么能让人欺负,但此时的丹阳公主却是有点生气,不过她不是生那些文武百官的气,她是生唐舟的气,唐舟实在是太让她失望了。

第618章 中秋宫宴之后() 
丹阳公主很生气。

    按照她的意思,她是要唐舟作首诗狠狠打击一下杜荷的,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唐舟作的诗好是好,可却太不合时宜了。

    以她对唐舟的了解,唐舟这么聪明,不应该不清楚这点的,可既然清楚,他为何还要做这么一首诗?

    她不明白,所以在唐舟坐回来的时候,她忍不住瞪了一眼唐舟。

    唐舟也看到了丹阳公主的表情,他有些无奈的苦笑了一下,本来要他写一首惊艳的跟月有关的诗是没有一点问题的,可想到之前他见到的那些思念边关亲人的百姓,他就忍不住想写这么一首诗。

    在他的内心深处,还是希望李世民能够从他这首诗里看出战争给大家带来的痛苦的,进而让他明白不要轻易发动战争,如果能够和平解决的事情,为何一定要用战争来解决?

    其实他唐舟倒也不是反对战争,他只是在看到那些遥望远方等待亲人回来的百姓的时候,突然觉得战争给人带来的伤害很大。

    他也明白,一个国家是不能缺少战争的,不管是为了自保还是为了百姓的安全。

    今天晚上丹阳公主想让他来碾压杜荷,只怕是不能了,他的诗的确比杜荷的那首好,但好归好,因为产生了分歧,反而不怎么好了。

    可就在他和丹阳公主都这么想的时候,李世民却突然找了个借口离开了,并且要大家自行活动,李世民说大家可以自行活动,那也就是说大家可以离开了,而这里是皇宫,若非必要谁敢在这里久留?

    所以李世民一离开,其他人也都纷纷离去,唐舟和丹阳公主看到这一幕,突然有一种说不出的惊喜,本来他们知道李世民要在今天晚上考验杜荷,如果他觉得可以就会当场赐婚,可是李世民并没有赐婚,也就是说他不赞成城阳公主嫁给杜荷了?

    虽然唐舟今天晚上没有用自己的才情碾压杜荷,但他们的目的还是达到了。

    只是他们虽然达到了目的,杜荷和城阳公主两人却傻眼了,怎么宫宴就这么结束了,为什么啊?说好的当场赐婚呢?

    杜荷脸色很难看,他向城阳公主的方向望去,而此时的城阳公主却像一个被人误会的小孩子,脸色更难看,想要辩解可又不知道该如何辩解,就好像她骗了杜荷似的,其实李世民根本就没有说过要当场赐婚。

    她的脑子现在乱极了,她不知道该如何跟杜荷交代,她觉得一定是自己的父皇脑子坏掉了,不然这么重要的事情他怎么会忘记?

    城阳公主给杜荷做了个眼色,要他在老地方等她,而她则急匆匆向李世民的寝宫走去,可她急匆匆跑到寝宫后,却被太监告知李世民已经休息,暂时谁都不见。

    城阳公主想要大闹,但太监的话却很冷,似乎没有一点回旋的余地,她从李世民寝宫出来的时候,百官已经散尽,杜荷也走了。

    想到杜荷,她突然疯狂的向皇宫外跑去,她要去见杜荷,她要跟杜荷解释她说的一切都是真的,只是自己的父皇突然忘记了而已。

    今夜的京城长安是热闹的,如果不出意外,这种热闹可能会持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