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唐侯-第2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李世民一看到自己就闻到了自己身上的香味,武媚娘心中暗喜,其实这就是她自信的法宝,惜芳斋的香水。

    惜芳斋的香水已经开始在京城贩卖了,不过皇宫里还没有怎么实行,毕竟皇宫里的这些妃子平日里根本就不关心外面的事情,他们只想着如何争宠,如何扳倒对方了。

    但武媚娘却不仅仅如此,她还时刻关心着外面的动静,而惜芳斋的香水正是他在关注外面动静的时候发现的一个法宝。

    一个能够让李世民忘不了她的法宝。

    “圣上,奴家这可不是什么香囊体香,而是香水。”

    “香水?”李世民之前从来就没有听说过香水。

    武媚娘点点头,将香水是什么东西很简单的给李世民说了一遍,其中自然也包括香水是从什么地方买来的,李世民一听是惜芳斋的香水,顿时惊住了。

    自从唐舟去洛阳城帮惜芳斋开店之后,唐舟是惜芳斋背后的老板这事已经不怎么新鲜了,李世民没有想到唐舟在这方面竟然也这么强悍。

    今天本来只是想尝一尝翠明楼新出的两道美食的,不曾想还多了一样东西。

    李世民震惊之后,眼神之中就带着一股如狼似虎般的饥渴了,武媚娘是很喜欢李世民这个眼神的,因为这说明她的计划成功了,不过她却仍旧欲拒还迎道:“圣上,别说什么香水了,您不是饿了嘛,先尝尝这两道美食”

    武媚娘的话还没有说完,李世民突然就把她给搂了起来:“还尝什么美食,朕要先尝你”

    御书房的事情很快在后宫传开了,后宫的那些妃子怎么都不敢相信,堂堂大唐天子李世民竟然在御书房把武媚娘给办了,她就这么有魅力?

    后宫的这些妃子在吃惊的时候,也很快知道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武媚娘之所以能够引得李世民在御书房不顾廉耻做出那种事情的主要原因不是她长的漂亮年轻,而是因为她用了惜芳斋的香水。

第525章 事传洛阳() 
侯君集再次被起用,这对大唐与吐蕃的一战来说是很有好处的,因为他的确是最合适的那个人。

    只是这对大唐来说有好处,却让一个人对这件事情暗自发怒,这个人就是叶莲儿。

    当初她为了给叶家报仇,就联手陆敏之将侯君集给搬到了,本来她以为只要静等时机,就能够彻底将侯君集给弄死的。

    可不曾想这才过了不到一年,李世民就再次起用侯君集了,她对大唐的皇帝更没有好感了。

    如今陆敏之不在京城,她就算想对侯君集做些什么,也没有多少帮手。

    叶莲儿在京城长安是开药铺的,手下倒也有几个好手,只是他的这些人根本近不了侯君集的身,想通过暗杀来报仇几乎不太可能。

    叶莲儿一番沉思后,发出了一声轻叹,想要报仇,怕是只能继续隐忍了。

    暮春的洛阳城已是百紫千红开遍了又落,风吹来已经带着丝丝郁热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京城的事情传到了洛阳城。

    其中李慕白把自己作的两首诗在洛阳城传开并没有让唐舟觉得有什么,甚至有人拿他的诗来帮侯君集出山他都没怎么在意,他真正在意的是大唐与吐蕃的一战。

    这些年来大唐频频与邻国开战,很少有败记,而吐蕃自从松赞干布成为首领之后,也是不时的去找邻国的麻烦,这两个崛起的大国如今终于碰面了。

    吐蕃号称二十万大军,但唐舟觉得这其实是有些夸大其词了的,吐蕃地域辽阔不假,但人口并不是很多,二十万大军只怕能让他们国家能打仗的男丁给耗光。

    而且吐蕃在挑衅大唐之前已经跟吐谷浑、党项这些或国或部落的打了差不多两年了,他们那里还有这般强大的实力来挑衅大唐?

    在唐舟看来,吐蕃真正想要的只怕也只是一个大唐公主。

    吐蕃在被松赞干布统一之后,已经慢慢变得强大起来,但繁荣程度是没法跟大唐比的,他们的文化落后,经济落后,而松赞干布偏偏又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他不想自己的国家只是武力强大,他还像让自己的吐蕃跟大唐一样,有一种百花齐放的景象。

    但若只是闭门造车是肯定不行的,所以他想跟大唐扯上关系,如果大唐肯嫁公主到他们吐蕃的话,那大唐的公主就能将大唐的文化以及一些先进的技术带到吐蕃来,而且两国有了这一层关系,进行贸易也方便。

    松赞干布的想法很好,只是他用错了办法。

    此时的大唐是眼高于顶的,因为他们有最伟大的皇帝李世民,他们从来就没有把其他国家部落放在眼里,想通过挑衅威逼大唐嫁公主,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和亲在汉朝的时候很流行,但就算是在那样的大环境下,汉武帝还是照样对匈奴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李世民的脾性比汉武帝要更为傲一些,而且他的起点比汉武帝的要高,汉武帝是经过多年发展才敢对匈奴动手的,但李世民却不是。

    他是一个马上天子,整个大唐的天下有一半都是他打下来的,若说气魄,他比汉武帝要高许多,面对吐蕃的挑衅,他根本就不会考虑妥协。

    吐蕃与大唐的一战,大唐是不能输的,对于这点唐舟并不担心,虽说是两大强国,但大唐的底蕴比吐蕃要厚很多,就算是耗也能把吐蕃耗败。

    唐舟担心的是胜利之后,胜利之后,大唐要和亲吗?

    大唐灭不了吐蕃,甚至在李世民驾崩之后,大唐与吐蕃在一百年内发生了很多次战争,李世民为了休养生息,会不会真的嫁公主?

    历史上是嫁了的,而且还给这次和亲戴了一顶很高的帽子,只是在唐舟看来,这次的和亲对大唐来说并没有多大的好处,最多也就是给大唐带来了几年安稳罢了,可当李世民和松赞干布都不在之后,这种稳定瞬间就被打破了。

    两国之间,利益至上,让一个女人去当牺牲品实在是没有多大用的。

    不过唐舟也只是对这事感慨一下罢了,感慨完后,他就又把精力放在洛阳城里的事情上了。

    现在他是洛阳城刺史,洛阳城的大小事务他都是需要处理的,而且除了这些公务外,唐舟在洛阳城的生意他也要照顾一下。

    自从惜芳斋的香水研制出来,各地开始开分店后,唐风镖局的生意也渐渐好了起来,唐风镖局生意红火,洛阳城紧接着就有好几家镖局开业。

    而因为洛阳城镖局业发达,运送货物方便,所以很多外地的商人纷纷涌进了洛阳城。

    洛阳城在汉朝的时候是丝绸之路的开端,隋朝的时候又有隋朝大运河开凿成功,因此运输是很发达的,再加上镖局的成立,更是为这个城池增添了一些方便。

    因为方便,洛阳城渐渐成为商品交易的中转站,这使得洛阳城比之以前更为繁华了一些。

    唐舟的名气再加上他治理洛阳城的手段,使得洛阳城发展的很快,如果按照这种势头,只怕再过几年洛阳城不会比京城长安差。

    而因为这些发展,洛阳城百姓的生活比以前明显好了很多。

    以前百姓都羡慕长安城,但现在大家更羡慕洛阳城的百姓。

    而就在洛阳城快速发展的时候,洛阳城的盐价突然比以前高出了不少。

    盐事关百姓的日常生活,是缺不得的,而盐价稍微有一点波动,就能够引起民间动荡,盐价比以前高了很多,就算是反应再迟钝的百姓,也能察觉到事情有异。

    唐舟比洛阳城的百姓更早发现这点,倒不是因为他是刺史,更关心民生,而是因为他在洛阳城有翠明楼,翠明楼是客栈,每天都需要大量的盐,当翠明楼的厨子发现盐涨价之后,他很快将这一情况通知了宋小羽,而宋小羽则很快的将之告诉了唐舟。

    不管是古代还是后世,盐价的波动能反应很多问题,唐舟听了宋小羽的话后,眉头顿时微微一凝,盐价高了一些对他们翠明楼来说并没有多大影响,他们有这个实力来买盐,可盐价高对于洛阳城的百姓来说却是影响巨大的。

    先不说这使得一些百姓因为盐价太高吃不上盐,就盐价调高在百姓心中引起的不安就足以闹得洛阳城不得安宁。

第526章 盐价高乎() 
洛阳城的盐价高很快在洛阳城引起了影响,先是百姓怨声载道,接着就是有商家囤货居奇,把盐价给抬的更好了。

    盐价更好,洛阳城就有些乱了。

    而这些事情发生之后,唐舟派人将洛阳城的几大盐商请到了府衙。

    古往今来,盐这种跟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商品多半都是有朝廷掌控的,朝廷掌控,能够有效的控制价格,以保证民间的稳定,当然,盐也是暴利行业,朝廷不可能将这样的赚钱机会交给别人。

    不过朝廷虽然掌控着盐的买卖,但朝廷并不负责将盐卖给各家各户,他们只是将盐卖给商家,而后再由商家将盐卖给各百姓。

    当然,并不是说谁想卖盐就能卖的,想要卖盐必须得到朝廷发放的盐引,只有拿到盐引后才能够去卖盐,而盐引掌控在朝廷官员手中,这也难免滋生一些问题,比如说很多拿到盐引的人跟官员的关系都挺不错,他们的后台也都很硬等等的。

    盐商不好欺负,这是肯定的。

    唐舟将洛阳城的盐商叫到府衙之后,便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诸位都是我洛阳城的大盐商,最近洛阳城盐价上涨,可跟诸位故意抬高盐价有关?”

    来的盐商有十来人,个个都很有钱,身后也有势力,不过他们也知道唐舟是什么人,唐舟在京城深受李世民厚爱,跟京城权贵的关系也不错,来到洛阳城做的那些事情更让他们明白唐舟不是个好惹的。

    因此唐舟问出这个问题之后,这些盐商的心都是有些紧的,最后一个最大的名叫孙枯的盐商站了出来,道:“小侯爷,盐价上涨跟我们可没有什么关系,这最主要的还是因为食盐的来源少了,盐少,这价格自然也就涨上去了。”

    唐舟眉头微微一凝,他有些不明白大唐的盐怎么会少的,他看了一眼孙枯,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孙枯一声轻叹,道:“小侯爷,事情是这样的,我大唐不是跟吐蕃发生了战争嘛,吐蕃所占领的青海是产盐很高的地方,如今那个地方不再供盐给我们,我们就只能从蜀中等地来运盐,可这毕竟不足以满足市场所需啊,现在不仅我们洛阳城的盐价上涨,就是长安城,怕也是上涨了的。”

    盐多盐少对盐商没有多大的区别,他们反正是不缺盐的,盐少他们就涨价,盐多就涨价,这对他们来说很正常,所以孙枯的那一副担忧摸样根本就显得很做作。

    唐舟嘴角露出一丝冷笑,他是认同孙枯说的这种情况的,吐蕃既然掌控着产盐大地,那么在发生战争的时候,他是肯定要用这个来制约敌人的。

    不过在唐舟看来,这个并不是主要原因。

    吐蕃这些年是东征西讨地盘扩大了不少,不过大唐却也从来没有从吐蕃之地进购过多少食盐,相反,大唐的地域也是十分辽阔的,就算盐湖不多,但其他各种产盐的地方却是不少,要自给自足并没有什么问题。

    既然自给自足没有什么问题,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在唐舟看来,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谣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