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唐侯-第2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圣上,我关中子弟频繁杀敌,已然凋零,现在的情况是很多家里只剩下老弱妇孺了,再这么下去,我大唐人口递减,影响的可是千秋基业啊。”

    魏征说话的时候,牙齿冷的有些打颤,而他这话一出,顿时击得朝堂众人心头一震,打仗是九死一生的事情,关中壮年都去打仗了,十有**是回不来的,如今大唐用兵频繁,虽说要征兵也能征到,但不可否认的是关中的壮年的确少了很多。

    壮年少,生育跟不上,这大唐的人口就会停滞不前,甚至锐减,这是大事。

    李世民神情微微一动,长孙无忌和李靖等人见此,心中多少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于是纷纷站了出来。

    “圣上,薛延陀的确是要灭的,但此时正值严冬,突厥一部又对我虎视眈眈,我们不妨暂时等一等。”

    “是啊,圣上,不仅突厥对我们虎视眈眈,最近几年吐蕃也是正在崛起,京城时不时的扰乱我大唐边境,我大唐虽然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但此时也称不上安稳,还是再等等的好。”

    “不错,而且出师无名啊,那薛延陀时常对我大唐朝贡,我们打他们实在有些不妥。”

    “”

    群臣劝谏,李世民见此,眉头微微一凝,其实他的确有心打薛延陀,不过并不是铁了心要打,打与不打,还是要看群臣的意思,一开始他之所以问侯君信大唐仓库的收入,就是为了向群臣表面大唐有这个资本打薛延陀。

    以此让朝中大臣顺自己的意。

    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魏征又站出来搅局,而且还把此时关中最为严重的问题给提了出来,这仗要再打下去,关中可就没有壮年男子了,如果关中只剩下一群妇孺,这大唐可就真的要坏事了。

    当然,关中男人还是有很多的,只是他们并不属于兵制中的人,朝廷募兵的话,他们愿意参加可以参加,不想参加,朝廷是绝对不能强迫他们参加的。

    不然强行征兵,后果更严重。

    虽说关中子弟多热血彪悍,但李世民并不想冒这个险,那是这长安城稳定之根本啊。

    这样思索片刻之后,李世民也只好作罢,道:“既然众位爱卿都这么说,那就再等等,等开春之后再做定夺吧。”

    说完这个,李世民问道:“那位爱卿还有本要奏,如果没有就退朝吧。”

第473章 唐舟事() 
“那位爱卿还有本要奏,如果没有就退朝吧。”

    李世民不想再听这些官员的上奏了,因为他说了一句等开春以后再说,而他的意思很明白,开春之后,这件事情还是要提上议程的。

    而以他对魏征等人的了解,只怕不肯罢休。

    不过李世民刚说完,吏部的马周突然站了出来:“圣上,洛阳那边传来了一些奏折,是有关唐小侯爷的。”

    一提及唐舟,众人顿时来了兴致,那李世民也是神情为之一震,这几天他还念叨着唐舟呢,结果立马就有他的消息了,

    李世民点点头,道:“哦,洛阳那边都奏了些什么啊?”

    马周道:“小侯爷去到洛阳城后,联合洛阳王李元裕灭了盘踞洛阳城多年的一伙强盗,再有就是唐小侯爷去了洛阳后就开始重审狱案,结果为很多百姓都平了反。”

    马周随意的把唐舟到洛阳城做的两件事情说了一遍,众人听完反应倒不是很大,灭强盗,平狱案,这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这事称不上奇,也许任何一个到洛阳的别驾都能做出这些事情。

    大家反应平淡,李世民却从马周的话里听出了一些意思。

    “唐舟去洛阳城能做出这些事情,说明他也算是个治国之才,当初举荐他去洛阳城的诸位爱卿没有举荐错,只是洛阳城中竟然有这么多冤假错案,这可真是岂有此理,马爱卿,洛阳城刺史是谁?”

    马周道:“回圣上,洛阳城刺史是于炳忠,他已经向吏部提交了公文,自称不配在洛阳城当刺史,想去岭南做官。”

    马周这话一出,众多大臣的反应就有些激烈了,自古以来,大家都是喜欢当官的,尤其喜欢在繁华的地方当官,岭南十分偏僻,教化不通,一般都是流放罪犯,被贬的官才去那里的,如今虽说他负责的洛阳城中有不少冤假错案,但朝廷还没说什么呢,他怎么就突然要自降了呢?

    大家觉得这事比唐舟灭了封门山强盗和整治狱案有趣的多。

    “这于炳忠可真是有趣,莫不是受不了小侯爷了,这才想去岭南的?”

    “这也说不通的,就算他被唐舟欺负,可去其他地方也比去岭南强啊?”

    众人议论纷纷,李世民也觉得这事怪异的很,问道:“马爱卿,这于炳忠只是因为唐舟发现大牢里有冤假错案,他才要求去岭南的?”

    对于洛阳城的一些事情,马周也不是特别清楚,因此也就如实答道:“回圣上话,臣也不是特别清楚。”

    李世民想了想,他对于炳忠并没有什么印象,也从来没有把一个洛阳城刺史放在眼里,但于炳忠的行为实在是太过奇怪,身为皇帝,他不能不多了解一些。

    为此,李世民道:“派人去一趟洛阳城,调查一下,看看洛阳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那于炳忠竟然要去岭南之地。”

    这样吩咐完后,李世民又问道:“洛阳城可还有其他事情?”

    马周道:“还有一件事情,于炳忠在奏折中只稍微提了提,而且好像还十分不屑,臣不知该不该说。”

    “有什么就说什么。”

    “喏,圣上,其实是这样的,于炳忠说唐小侯爷在洛阳城租了百姓的地,他要在冬天种出青菜来,于炳忠觉得唐小侯爷是痴人说梦,还说他此举不仅浪费钱财,而且还耽误了那些百姓来年的种植。”

    马周把这事说出来之后,朝堂之上顿时就喧哗起来了,灭封门山强盗,整治狱案,这些官员都会做的事情他们并不觉得稀奇,但在冬天种出青菜来,那就有趣了。

    “冬天种出青菜?唐家小子的脑子是不是出问题了?怎么离开京城之后,就傻了呢?”

    “是啊,天气这么冷,青菜怎么长得出来?”

    “这小子啊,可真是异想天开了,他要是在南方一些天气暖和的地方,我倒也信了,可洛阳城的冬天冷的让人都不想出门,青菜能发芽才怪。”

    众人这样议论纷纷,李世民也觉得不可能,不过唐舟在洛阳城,他想怎么搞李世民也管不着,为此大家冷嘲热讽外加肯定唐舟种不出青菜后,也就当成笑话一笑而过了。

    不过就在大家一笑而过的时候,程咬金却是眼眉微跳,心中有了一些主意。

    大家这么一闹,之前征薛延陀的事情也就淡了不少,李世民也没有之前那么生气了,与众多大臣又说了几句,便宣布退朝了。

    不过虽然宣布退朝,可李世民却把长孙无忌给留了下来。

    御书房烧着小火炉,使得这里比大殿要暖和不少,长孙无忌跟着李世民来到御书房后,心里并不怎么安稳。

    一般情况下,如果下朝之后李世民让他自己回家,那肯定没有什么事情,可若是单独把他给留了下来,那就说明他的这个圣上有事要跟自己商量,而且是大事。

    两人在御书房的小火炉旁坐下,旁边的桌子上放着几样热好的点心,两人一人拿了一块来吃,这样吃完之后,长孙无忌才连忙问道:“不知圣上叫臣来所为何事?”

    李世民烘着手,问道:“辅机啊,你对马周的那些话怎么看?”

    辅机是长孙无忌的字,私下无人时,李世民一般都这么叫,显得亲切,长孙无忌听到李世民这话,眉头微微扬了杨,道:“唐家小子能够解决盘踞洛阳城多年的强盗,说明是有些本事的,若是磨砺一番,以后说不定就是我大唐的栋梁之才。”

    长孙无忌说完,就又要伸手去拿点心,一个早朝下来,他可饿坏了,但就在他拿点心的时候,李世民却是微微凝眉:“辅机啊,朕说的不是这个事情,唐舟的本事他在长安城的时候我们都是有目共睹的,他做的那些事情随便拎出来一件都足以流芳百世,他的才能朕不怀疑,朕想知道是是你对洛阳王李元裕的事情怎么看?”

    李世民这话一出口,本来正要把点心放进嘴里的长孙无忌顿时停了下来,他微微抬头看了一眼李世民,只见李世民神色威严,显然不像是在开玩笑。

    长孙无忌的心猛的一沉,他终于明白李世民今天留下自己来的真正意图了,而他很担心李世民会做出什么来。

第474章 薛延陀计() 
长孙无忌比任何人都了解李世民,他很清楚李世民的内心其实是很残忍的,残忍到令人觉得发抖的地步。

    当年玄武门之变,虽说他也有逼不得已的苦衷,但他能够对李建成的手下网开一面,却不能饶了李建成李元吉这几个兄弟,便可见一般了。

    残忍的李世民对于自己的兄弟是有很多忌惮的。

    如今李世民突然提及洛阳王李元裕,其用意不言而喻,他是对李元裕起了戒心。

    长孙无忌沉思片刻,道:“圣上,洛阳王李元裕与唐舟一起灭了封门山的山贼,这是好事,是功劳,不妨将他召到长安城来,委派个官职。”

    李世民对李元裕起了戒心,长孙无忌便出主意让李元裕来京城,他说的话意思好像是奖赏李元裕,其实洛阳王李元裕来到京城之后,就要受朝廷监视了,如此一来,李世民也就更为安心一些。

    长孙无忌的意思是要监视洛阳王李元裕,让他就算有心也没有机会,但他不能明说,史官虽然不在,但指不定什么时候他说的话就被史官给听去了。

    而李世民也是个聪明人,长孙无忌这么一说,李世民就明白了,其实李世民对李元裕的确起了疑心,不过要不要对他动手,他还没有下决定,如今长孙无忌觉得让李元裕调回京城更安全一些,他自然是同意的。

    “既然如此,那这事就由辅机你在朝中提出来吧,不过再等等,等朕派去洛阳城的人有了回信之后再说。”

    要把李元裕调回京城加以监视这事李世民同意,但他是皇帝,不能这么做,所以必须有臣子提出才行,这也是他为何要留下长孙无忌的意思,他需要一个托。

    长孙无忌也明白李世民的意思,为此连连就应了下来。

    却说早朝之后,侯君信便悄然去了东宫。

    来到东宫之后,侯君信有些温怒,道:“这仗眼看着就要打起来了,谁知道魏征那老儿又出来搅局,就连长孙无忌他们也反对。”

    侯君信是希望打仗的,只要能打仗,李世民必用他大哥侯君集,如此一来,他们侯家也可以东山再起了。

    而他们一直都在等像今天这样的机会。

    侯君信在太子李承乾面前发了发牢骚,李承乾则淡然一笑,把怀里的美人搂的更紧了些,美人的体温可是比小火炉要更能驱寒的。

    “侯大人急什么,父王雄才大略,区区薛延陀是早晚要灭的,今天魏征他们说的也不错,现在这么冷的天,打什么仗,等等吧,等开春之后一定能成的。”

    侯君信摇摇头,一声轻叹。

    这个时候,旁边的杜荷笑了笑:“其实想要对薛延陀出兵,也是件容易的事情,前些年圣上不是把东突厥给灭了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