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唐侯-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公子是?”

    “在下房玄龄次子杜荷,特来拜见侯叔父。”

    杜荷一开口就把两人的关系给拉近了,不说拜见侯将军亦或者是侯君集的爵位,而是说拜见侯叔父,那小厮一听这个,顿时就兴奋起来,连忙说道:“请公子先随我进来吧,我去通禀我家老爷。”

    杜荷在客厅坐了没多大一会,侯君集就穿着便衣走了来,此时的他显得有些颓废,根本没有以前那种威风和杀伐之气,他走来之后杜荷正要行礼,侯君集突然摆了摆手:“坐。”

    杜荷颔首在一旁坐下,这个时候,侯君集问道:“无事不登三宝殿,你有什么事就请直说吧。”

    虽让杜荷说的很好听,是拜见侯叔父,但侯君集自己心里却是很清楚的,自己一个武将跟房玄龄并没有什么交情,而且房玄龄去世的早,两人更是连打交道的机会都很少,杜荷在这种情况下来拜访他一个失了势的将军,肯定是有事的。

    杜荷见侯君集如此直接,他也不便多说废话,浅浅一笑,道:“小侄是来帮侯将军官复原职的。”

    一听官复原职,侯君集心中猛然一震,但脸色却装的十分平静,道:“本将军能不能官复原职,那要看圣上的意思,岂是你一个黄毛小子能做主的。”

    杜荷也不急,道:“这的确是圣上的事情,不过如果有人肯帮衬侯将军,想来会容易很多。”

    侯君集看了一眼杜荷,突然好想醒悟了一些什么,杜荷虽然在长安城有点名气,但并没有在朝中担任任何官职,他是绝对帮衬不了自己的,他所说的人只怕是他背后的人,而绝非是他自己。

    只是这杜荷背后的人是太子李承乾还是魏王李泰?

    侯君集略一思索,问道:“哦,不知你们想怎么帮衬啊?”

    侯君集说了你们,就是代表他知道杜荷后面有人了。

    杜荷见此,仍旧不急,道:“如今整个大唐能打仗的不多了,侯将军算一个,如果我大唐再发生战争的话,你说圣上会复用你吗?”

    “战争的发动是大事,其实你一个小子说发动就发动的。”

    杜荷笑了笑:“如果是太子要劝圣上发动战争呢?”

    听到太子二字,侯君集顿时明白过来,但他明白之后,却突然表现的冷淡了,太子李承乾要拉拢自己,可他太清楚党争的情况了,投靠了太子李承乾,就等于自己跟太子李承乾绑在了一起,这远没有自己只是一个将军来的更为稳妥安全一些。

    但凡聪明人都不喜欢加入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的争斗之中,如今朝中的那些老将老狐狸,谁都不曾表过态,就连太子和魏王的舅舅长孙无忌都不曾说过偏向谁,这也就说明他们都很清楚李世民随时有可能废掉太子,也可能不废,所以此时贸然投靠是很不好的。

    “听说太子仁厚,不会发动战争的。”侯君集不疼不痒的说了一句。

    杜荷似乎早料到侯君集会有这样的反应,他笑了笑:“为了侯将军,太子殿下愿意发动战争,而且只要侯将军肯帮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允诺等他登基时候许你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更封你为国公之首,想当宰相也是一点问题没有的。”

    听到太子李承乾许出的厚利,侯君集突然就有点心动,他侯君集在战场上厮杀这么多年,想要的不就是这一切吗?

    他眼眸微转,心中已是多少有了主意,但仍旧没有吐口,因为他相信自己还有更好的机会,不投靠李承乾就能有更好的机会。

    难道战争非得要太子去说才能够发动吗?他对李世民太了解了,他的这个圣上不是个安分的人,灭了高昌过后,指不定他就会突然对谁动手了,到那个时候,还不是要依靠他侯君集去打仗?

    杜荷见侯君集仍旧表现平淡,这才神色微微一紧,道:“侯将军是个聪明人,知道你为什么在犯下了这么大的错误之后,仍旧还能够好好的待在府上,甚至有被起用的机会吗?”

    突然听到杜荷这冷冷的语调,侯君集愣了一下,但接着就哼了一声:“本将军是大唐名将,打仗缺不了我,圣上要用我,自然不会太过严厉的处置我。”

    杜荷撇了撇嘴,摇了摇头:“非也,侯将军之所以还能如此,是因为没有人推你一把。”

    杜荷只短短说了这么一句话,可这一句话却让侯君集心中大震,比之之前的厚利还要让他震惊,他听出了杜荷这句话里的意思,没有人推他一把,他在被皇上惩罚的时候,没有人站出来落井下石,为什么没有,是因为都知道皇上还要用他吗?

    不是,是因为太子李承乾要拉拢他,所以不想他万劫不复,可如果自己不投靠太子李承乾,那么太子李承乾可就不介意在这个时候推上一把了。

    太子李承乾在朝中的势力绝对非同小可,只要朝中站出来一小半的人来推自己一把,那自己可就真的万劫不复了,他很清楚,李世民对他并不完全信任。

    侯君集看了一眼杜荷,他的心终于动摇了,他可以抵挡厚利,但却不能够抵挡自己将会一无所有。

    眼前的少年赢了,太子李承乾赢了。

第394章 离京() 
离京的那天秋风正浓,长安城外,落叶纷飞。

    唐舟去洛阳的马车有四五辆之多,因为秦舒和林青素怕他们去了洛阳之后缺衣少食,所以把能带上的都给装进了马车里。

    唐舟看着自己的那几辆马车,不由得露出了一丝苦笑,也觉得有点尴尬,因为来送行的程处默他们都望着自己的马车指指点点。

    “哟,唐兄,你这家藏可以啊,连平日里用的茶杯都是上好瓷器,只是你就不怕路上不小心给碰了?”

    言外之意,是说唐舟竟然连平日里用的茶杯都给带上,难道洛阳城就没有好的茶杯?

    唐舟被说的很尴尬,但也不想被人笑话,于是硬着头皮争辩道:“我就用这个茶杯用习惯了,就是要带着,怎么着吧。”

    “唐兄要带茶杯就带吧,只是这好像是夜壶吧,你也带着,你不怕路上被熏坏了?”

    唐舟脸颊顿时红了,指着程处默的大骂道:“看清楚,看清楚,这那里是夜壶,这是”

    唐舟还没说完,程处默突然摆了摆手:“好了好了,我也不想听你解释,我们都懂的。”

    噗,唐舟想一脚踹上去,但想到这些人在这个时候还想到给自己送别,他觉得还是忍一忍的好。

    “唐兄,此去一别,不知何时能见,兄弟我给你带了一份礼物。”程处默突然变得很正经起来,唐舟见此,倒突然对程处默的礼物好奇起来。

    可当程处默命小厮把礼物给拿出来之后,唐舟忍不住就真的踹了上去,因为程处默送给他的礼物是一支光秃秃的柳枝,光秃秃的柳枝啊。

    “这就是程兄你送的礼物?”唐舟有点无语。

    程处默却振振有词:“你们文人不都喜欢什么折柳送别嘛,现在是秋天,柳枝都秃了,但秃了的柳枝也是柳枝不是。”

    “”

    秋风凛冽,与朋友的嬉闹终有结束的时候,当唐舟拱手转身的刹那,眼睛突然有些湿润,在长安城的这段时光是美好的,有爱人,有朋友,虽说朋友不怎么靠谱吧,但在一起的时候总是那么的快乐。

    如今要离开了,不知远方可有知己。

    他真希望这个时候能有人跟他说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可惜自己的朋友都是武将之后,说不出这有才气的话,最后唐舟只能在心中自己给自己说这么一句。

    前面的路虽然是陌生的,但他相信自己仍旧能够混出一条康庄大道。

    唐舟转身走向自己的马车,就在他准备登上马车的刹那,程处默突然喊道:“唐兄,到了那边给我回信。”

    秦怀道笑了笑:“洛阳城的刺史要是敢欺负你,你就告诉我们,我们几个长安纨绔跑到洛阳城也照样是纨绔。”

    “”

    刚才唐舟还只是眼睛有些湿润,可现在眼泪却是忍不住流了下来,也许自己的这几个朋友真没什么才气,写不出也说不出天涯若比邻的话,但他们用心说出的话却是最为真挚的。

    就在唐舟感动的一塌糊涂的时候,他突然又听到程处默喊道:“要是有什么好吃的,千里万里,你也要给我们送来啊”

    一句话突然把之前的气氛全部打破了,唐舟一狠心上马,头也不回,喊道:“走!”

    洛阳在长安以东,从长安城东出发,一直往东走就能够到达洛阳,如果骑马的话,几天时间就能够从长安城到洛阳,但因为他们带的东西太多,所以从长安到洛阳城至少要走大半个月。

    在路上要走的时间有点长,可能要受颠簸之苦,不过好在他们也不急着去洛阳,正好可以沿途欣赏一下风景,所以这一路走的倒也顺畅,舒适。

    偶尔在路上遇见几个拦路打劫的强盗,不用铁不知出手,李虎和马青两人就能很快将他们给解决掉,所以安全也根本不用担心。

    这样走了几天路程后,就离开了关中地界,到了河南地界。

    河南地界与关中地界又有不同,这里是人类起源的地方,到处都能让人感觉到一股浓浓的厚重,这里的人与关中的人又有不同。

    关中人彪悍,这里的人则多儒雅,但无一例外的是,这两个地方的百姓给人的感觉在淳朴。

    进得河南道后,他们再走几天路程就能到洛阳城了。

    洛阳城在隋末的时候是隋朝都城,隋炀帝又以洛阳为中心建了大运河,虽然当时劳民伤财,但此举利在千秋,所以现在洛阳城靠着大运河是获利颇多,其繁荣程度除了长安城外,其他城市难有匹敌者。

    这天走到洛宁境内的时候,已是黄昏薄暮,天气阴沉的似乎要下雨的样子。

    “离洛宁城还有多远?”唐舟望了一眼天色,心中不由得担忧起来,要是找不到住的地方,他们今天晚上可能就要淋雨了。

    因为从来没有去过洛阳,所以他们在进入河南道内后就找了一名向导,向导听到唐舟问,说道:“只怕还有一天的路程,今天晚上是赶不到洛宁城了。”

    唐舟神色微紧,但那名向导却又突然说道:“不过小侯爷不必担心,沿着这条道再走一炷香的时间,那里有一座寺庙,我们可以到那里暂住一晚。”

    听到向导这话,唐舟这才终于放心,只要今天晚上不被淋雨,住寺院也不错。

    “好,那就赶快出发吧,这雨可能说下就下。”

    向导点点头,然后在前面带路。

    几辆马车在后面跟着,这样走了差不多一炷香的时间,还真看到了一家寺院,那寺院不大,应该只有几亩地大就建在离官道不远的地方,大家来到寺院前面,才看到上面写着清宁寺三个字。

    向导上前敲门,不多时有一名小和尚推门走了出来,小和尚双手合十道了声阿弥陀佛,问道:“几位施主有何事?”

    “天色将晚,这天又好像要下雨的样子,不知能否让我等借宿一宿。”唐舟上前,向那小和尚答道。

    小和尚犹豫片刻,道:“还请几位施主稍等,待贫僧问过我家住持之后,放可决定。”

    小和尚说完,转身关门进了里面,唐舟等人见此情形,却是突然一愣。

第395章 清宁寺() 
在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