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唐侯-第11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治兴奋,大殿上的群臣也很兴奋。

    “好啊,好啊,高丽终于灭了,我大唐东北之地,无患也。”

    “是啊,是啊,我大唐威严加之四海,无人不服啊。”

    “侯爷真是个厉害人物,有他在,就没有灭不了的敌人……”

    “没错,没错,侯爷真是厉害……”

    前面的人,还只是兴奋高丽的被灭,可后面的人,却是突然称赞起唐舟来,而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武皇后的人。

    很显然,他们就是想将唐舟给抬的高高的,然后让他功高盖主,任何一个功高盖主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的。

    天子多疑,岂容这样的人存在?

    不得不说,武皇后的这个安排是很绝的。

    果不其然,就在这些人称赞唐舟的时候,李治的脸色突然就凝了起来,心中突然闪过一丝不安,紧接着就是一股子杀意。

    不过很快,李治便把这股子杀意隐藏了起来,而是继续去看奏折,这般看完,李治道:“诸位爱卿,唐爱卿提议将高丽设为我大唐州郡,派大唐官员前往治理,并且迁徙一部分去高丽,将高丽的一部分人迁徙到我大唐,使之慢慢同化,再有就是,唐爱卿提议,高丽旧地,不设兵马,只设州府,以及部分府兵,以供平时劳务所需,诸位爱卿,你们觉得唐爱卿的这个提议怎么样?”

    前面的部分,都是大唐以前经常用的一个手段,所以大家并没有什么意见,反正他们又不用迁徙到那里去,就算去高丽旧地当官,那也是正常的安排,不过想来也轮不到他们朝堂上的这些大臣。

    只是听到高丽旧地不设兵马,朝中的一些人有点不愿意了。

    “圣上,高丽离我大唐内部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而且四周也不算太平,若是不设兵马,万一那个地方出现了叛乱可该怎么办,我大唐再派兵去镇压,只怕要耽误战机啊,有兵马镇守,才能够保我国土之平安。”

    “是啊圣上,侯爷什么都好,就是这点,让人接受不了,高丽旧地没有兵马怎么能行?”

    “是啊,圣上,高丽旧地必须设下兵马,就算不多,五千也行啊……”

    大唐搞分封,各地节度使手里都是有些兵马的,这个自然是有好处的,那就是但凡某个地方出现了叛乱,或者有其他敌国的敌人侵袭,大唐各地都能够及时派兵镇压,如此以确保大唐之稳定。

    只是这么做有一个不好的地方,那就是各地的守军容易监守自叛,如今天子威严压四方,可能其他人还不敢反叛,但是以后呢,皇权越来越弱呢?

    而且,人心难测,就算天子如李治着威严压四方,可如果有一部分人就是想反叛,亦或者跟大唐有一些不好的关系,那他们就是反叛了,这些兵马的存在,也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

    高丽离大唐太远了,京城的天子有些鞭长莫及,而且这个地方并不算特别的安稳,不排除在高丽现在还有很多人想着找机会与大唐为敌,如此,大唐若是设下了兵马,便能够及时的解决这些问题。

    但唐舟担心,这些兵马会突然生出异心来。

    没办法,高丽旧地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好了,但凡在这个地方待久了而且拥有兵马的人,都会多多少少生出一些异心来。

    这个地方,天高皇帝远的,而且有很好的地理位置,与其成为大唐的臣子,还不如自己在这里称王呢。

    唐舟有这样的担心,自然是不无道理的,毕竟从大唐后来灭亡的情况来看,就是因为各地的节度使拥兵自重造成的。

    所以,唐舟一直都想解决这个问题。

    以前,大唐四面敌人环绕,这么做实在不妥,但现在大唐的主要敌人已经解决的差不多了,唐舟就又有些萌动起来,不过他并没有直接提出来,而是想先在高丽这个地方试行一下,如果得到了大部分人的同意,那等他回到长安城,就可以着手彻底进行兵马的改革了。

    当然,聪明如唐舟,也知道这么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很容易造成大宋面露的那种局面,那便是兵马集中在京城,各地造反的人的确是少了,而且就算造反,兵力也不会很强大,毕竟全国武力强悍的人,都成为了禁军嘛。

    但面对敌人,大宋的调度以及武力,都相对差了很多。

    华夏很多朝代的改革,都在于防范太过,宋想吸取大唐的教训,所以撤下了各地的兵马,可久而久之,也会暴露出其他的问题来,明想吸取大宋灭亡的教训,于是又开始了分封,结果导致了燕王篡位。

    这些历史是一面镜子,可想让人做一个完美的选择,却又难上加难。

    唐舟觉得,大唐以后主要的隐患,就是各地的节度使拥兵自重,所以解除他们的兵马,会对大唐好一点。

    而且,大唐四周已经没有什么强悍的敌人了,这点又与大宋不同,如果实行大宋的那种禁军制度,兴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历史没有如果,唐舟也不知道这么做能不能解决大唐以后的问题,但很多事情,总要试一下才知道的。

    因为这个念头,唐舟就在奏折上写下了这些建议,只是显然,朝中群臣并不认同。

第2073章 难行() 
朝中群臣纷纷反对唐舟的提议,他们觉得高丽这种地方,若是没有兵马管制的话,很容易就会出现问题。

    大唐的臣子一直都信奉一个信条,那就是武力决定一切。

    如果大唐在高丽旧地没有强悍的武力,那里的百姓很容易就会闹事的。

    这些臣子的一些情况并非没有道理,李治自然也觉得他们的有道理,高丽已经被灭了,如果不把大唐的兵马派去镇守,万一那个地方的百姓造反,高丽又丢了,那可如何是好?

    兵马,终归是要派一些过去的。

    而且,如今高丽旧地还有不少叛军,没有大唐的兵马镇守,这怎么能行?

    所以,大家同意唐舟将高丽旧地折为高丽州郡的情况,但是并不接受不驻扎兵马的提议。

    最终,李治决定,将高丽旧地分设三州,分别是高句丽州,百济州和新罗州,各州派去刺史进行管辖,三州之间,设下高丽都督府,设兵马五千,随时解决三州之事物。

    这般议定之后,李治就又了一下倭国的事情。

    “诸位爱卿,新罗胆敢犯我大唐,皆是因为倭国武士的挑唆,唐爱卿决定发兵攻打倭国,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对于这事,李治是没什么意见的,虽然他对于倭国的情况并不是很了解,但只要是开疆扩土,他就觉得没什么问题。

    大唐的臣子,自然也有很多觉得没有问题。

    “圣上,臣觉得这个可行,倭国一个弹丸国,档案教唆新罗与我大唐为敌,必须教训他们一下,让他们知道我大唐的厉害。”

    “呸,教训什么,直接灭了他们算了。”

    “就是,就是,灭了他们,一了百了,让倭国也成为我大唐的一个州郡,多好。”

    “是啊,是啊,灭了他们吧……”

    不得不,大唐这几年攻城略地,很多官员也都忍不住对于土地有一种狂热的追求来,那种感觉让他们觉得很爽。

    可就在这个时候,马思源却是站了出来。

    “圣上,臣听闻倭国不过是一弹丸国,且十分的落后,他虽犯我大唐,但我大唐实在没有必要去要那块土地的,实话,我大唐地大物博,他那块地方,要什么没什么的,灭他做什么,不如让侯爷回来吧。”

    马思源竟然反对这个,不少人都表示不能理解,而更多的人则是站出来反对。

    “马大人,蚊子再,那也是块肉啊,倭国有一,必定有二,不灭他们,便是养虎为患,必须灭了他们。”

    “就是,就是,倭国一个国胆敢犯我大唐,不灭他们怎么能行,马大人未免有些灭我大唐威风哦……”

    群臣吵来吵去,有支持去教训倭国,灭了他们的,也有反对的,反对的人觉得不值当,而且倭国跟高丽隔着一片海,灭他们实在费劲,不如剩下这些事情的好。

    大家吵来吵去,没有一个可行的办法,李治有心灭倭国,但见有人反对,而且的也有理有据,当然,最为关键的,是一个官员他这般穷兵黩武,怕把大唐给拖垮了,所以反对继续用兵。

    穷兵黩武可不是一个好词,李治并不想被人戴上这样的帽子,所以是不是对倭国用兵,他必须考虑一下。

    所以没有结果的后果就是退朝。

    …

    退朝的时候,长安城下了一场大雨,大雨来的突然,整个长安城顿时被烟雨萦绕在了一起。

    马思源刚走出皇宫,便被狄仁杰和几个唐舟一派的人给追了上去。

    “马大人,且等一等。”

    狄仁杰喊住了马思源,此时的大雨下的厉害,马思源撑着一把伞,无奈苦笑了一下,道:“狄大人,在雨中话可不是什么好受的事情,我们去前面的客栈坐下喝一杯吧。”

    狄仁杰颔首应下,而后出得皇宫,来到前面大街上,随便找了一家客栈便走了进去。

    几人进去之后,一名官员道:“马大人,灭倭国对侯爷来可是大功一件啊,您为何要反对侯爷灭倭寇呢?”

    其他几个人都向马思源望了过来,对于马思源今天在早朝上的反对,他们很好奇,很不解,马思源却是一声轻叹,道:“侯爷的功劳不了,灭不灭倭国对他来并没有什么影响,如此,又何须让侯爷去倭国跑一趟,这一来一往,非一两年不可为啊。”

    “功劳这事,谁会嫌少啊,侯爷若是灭了倭国,回到长安,只怕更加尊贵。”

    马思源苦笑,摇头:“只怕武皇后他们正希望如此呢,今天你没看许敬宗他们这些人吗,把侯爷都快捧到天上去了,这是他们平日里的行径吗,很显然,他们是要圣上忌惮侯爷,进而除去侯爷啊,如此,此时侯爷,倒不如韬光养晦的好,去灭什么倭国啊,不过一个弹丸之地,离我大唐又这般的远,要不要有什么关系?”

    马思源也是为了唐舟考虑,所以觉得灭倭国没什么用,当然,这也是他的局限性,不知道倭国若是不灭,以后对整个华夏来都是一场灾难。

    时代的局限性,让马思源并没把倭国当回事。

    这个时候,他又道:“如今武皇后正在奋力扩张,武家上下陆陆续续都入朝为官了,而且越做越大,很快,整个朝堂上怕都是武家之言了,其他人根本就插不上嘴,我们现在极其需要侯爷回来一扫寰宇,拨乱反正,将武皇后的势力打压下去啊。”

    着,马思源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如今唐舟把一应势力叫到了他的手里,他这压力大啊,武皇后和武家上下越来越庞大,他已经被打压的快要喘不过气来了,他自己倒无所谓,可他担心武皇后的势力再这样大下去,就要出现汉朝吕后乱政那样的情况了,唐舟在外面灭国杀敌的,的确挺震撼,让人解气的,可这边的情况若是不解决,怕也不好办啊。

    狄仁杰等人看了一眼马思源,也皆是没有什么,他们自然也都明白这点,也都清楚马思源的苦和压力。

    “既然如此,那明天早朝,我们且都请圣上停止灭倭之念,宣侯爷回京吧。”狄仁杰看了一眼大家,众人点点头:“极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