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唐侯-第11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名侍女急匆匆跑了来。

    “娘娘有何吩咐?”

    “这信是谁送来的?”

    几名侍女一脸的懵逼,她们也不知道是谁送来的,武昭仪见此,心中猛然一震,能够悄无声息把信送到自己的寝宫来,而且还没有人知道,这送信的人到底隐藏的多深啊?

    她还没有看信,武昭仪很快意识到信的内容可能不简单,于是喝退侍女之后,她连忙把信打开来看。

    打开之后,只见是几张纸,第一张纸的上面,写着内训二字。

    武昭仪继续看下去:

    妇人之,莫大乎端已;端己之要,莫重乎警戒。居富贵也,而恒惧乎骄盈;居贫贱也,而恒惧乎放失;居安宁也,而恒惧乎患难。奉于手,若将倾焉;择地而旋,若将陷焉。

    故一念之微,独处之际,不可不。谓无有见乎,能于天乎?谓无有知乎,不欺于心乎?故肃然警惕,恒存乎矩度;湛然纯一,不干于匪僻。举动之际,如对舅姑;闺房之间,如临师保。不惰于冥冥,不矫于昭昭,行之以诚,持之以,显不贰,由是宜于家族,行通于神明,而百福咸臻矣。

    好几张的内容,武昭仪一口气看完了,而等她看完之后,忍不住称赞道:“真是好文章,乃是规范天下妇人的典范啊。”

    这般刚说了一句,武昭仪顿时恍悟过来,这文章分明是在帮她夺后位啊,这个人是谁,为何要帮她?

    武昭仪又把宫里的人给询问了一遍,没有人知道是谁送来的,而当她询问了一遍之后,才终于明白过来。

    整个大唐,除了唐舟还有谁能够这般轻易的把信送到自己的寝宫?

    当初她就见识过唐舟的神通广大,今天又见识了一番。

    而等她明白这点后,前所未有的恐惧感又猛然袭来。

    “他为何要帮我?”

    武昭仪暗自问了一句,她多多少少是有些了解的,只是她觉得不明白,因为此前她找唐舟帮忙,唐舟都不是很情愿。

    不过现在的武昭仪没有心思去想这些事情,有了这篇《内训》,她觉得自己要称后的话,会容易很多。

    一念起,武昭仪立马为《内训》的出现做起了准备。

    ……

    此后几天,李治并没有急着在朝堂上提武昭仪封后的事情,许敬宗等人也没有再提,因为他们很清楚,不把赵非搞定,再提也不过是空闹一场而已。

    李治已经责令吏部将赵非贬黜京城了。

    赵非是言官,李治不好杀他,不过不好杀他,把他弄走总没有一点问题吧?

    朝中官员之调配本就是平常事,就算人人都知道这是李治在给赵非穿小鞋,那又怎么样,难道说李治还不能调动赵非了吗?

    很快,赵非便被贬离了京城长安。

    赵非离开长安的那天,李治很兴奋,忍不住就来到乾祥宫跟武昭仪说,可他刚进乾祥宫,却并没有见到武昭仪像往常那样迎接。

    于是他便把一名侍女招来,问道:“媚娘呢?”

    侍女道:“圣上,娘娘在书房呢。”

    “哦,媚娘在书房做什么?”

    “娘娘最近没什么事儿,就想写点东西。”

    “写了什么,拿来给朕看看。”

    侍女领命,把武昭仪早准备好的《内训》一篇拿了出来,那是事君的一篇。

    李治拿来之后看了一眼,只见上面写着:

    妇人之事君,比昵左右,难制而易惑,难抑而易骄。然则有道乎?曰:有。忠诚以为本,礼义以为防,勤俭以率下,慈和以处众。诵诗读书,不忘规谏,寝兴夙夜,惟职爱君。

    居处有常,服食有节,言语有章,戒谨谗慝,中馈是专,外事不涉,谨辨内外,教令不出,离邪僻,威仪是力。毋擅宠而怙恩,毋干政而挠法。擅宠则骄,怙恩则妒,干政则乖,挠法则乱。谚云:“汨水淖泥,破家妒妻。”

    这般看完,李治有些震惊,问道:“这是媚娘写的?”

    侍女道:“圣上,这的确是娘娘所写。”

    李治颔首:“好啊,好啊,媚娘能写出这等文章来,真是我大唐后宫之福,她有皇后之胸怀啊。”

    说着,李治跨步来到书房,推门进去之后就喊了一声:“媚娘。”

    武昭仪正在写剩下的部分,听到李治的话后,猛然转身,刚要行礼,却被李治突然抱在了怀里。

    “媚娘啊,朕的好媚娘……”

    “圣上……”

    “媚娘写的《内训》不错,待朕看完之后,会命人刊印发布,以规范我大唐妇人。”

    “圣上,臣妾也只是闲暇无事随便写写,那有圣上说的那么好。”

    “有,媚娘写的好,有……”

    李治一点不吝啬溢美之词,听的武昭仪脸颊微红,颇有点不好意思,李治见她如此,越发心动不已,把武昭仪搂的更紧了一些。

    之后两天,《内训》在大唐传开,不少人看过之后,对《内训》连连称赞,觉得若一个女子能够做到《内训》上所写的这些,那她的确是有资格作为皇后的。

    天下百姓对《内训》称赞不已,武昭仪这边自然欣喜,想着时机终于要来了。

    如今赵非远离了京城长安,《内训》又帮她把名声给推了起来,朝中又多是支持她的人,如今要称后,应该没有什么人反对了吧?

    武昭仪有了这个念头之后,随即给许敬宗送去了一个消息,要他在明天的早朝上,再次提出后宫不可一日无后,请求圣上册封她武昭仪为后。

    这边李治,她也已经得到了准信,只要无人反对,他就同意,想来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了,武昭仪离称后,只剩下最后一步了。

    她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了。

第1991章 称后() 
次日早朝,李治刚开始上朝,许敬宗就站了出来。

    “圣上,后宫不可一日无后,臣请圣上再为选后。”

    许敬宗话罢,朝中其他大臣也都陆陆续续的站了出来。

    “请圣上择后,以主后宫。”

    “请圣上择后……”

    大臣站出来表示要选皇后,李治自然没什么意见,问了一句:“朕觉得媚娘不错,诸位爱卿觉得呢?”

    朝中大臣早料到会是这么一句。

    许敬宗道:“武娘娘德才兼备,有母仪天下的风范,臣赞成武娘娘为后。”

    “臣也赞成。”

    “臣赞成。”

    “…………”

    朝中很多大臣都赞成,而心中虽然有些不忿的,可因为有了赵非的前车之鉴,他们也只能站在那里不表态。

    朝中几乎没有什么反对的声音,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来,很顺利。

    一应事宜吩咐下去之后,就等着武昭仪封后。

    早朝的消息传到了乾祥宫,武昭仪突然激动的落下泪来。

    十几年了,她进宫十几年了,在此期间,她备受折磨,可她还是强行忍了下来,她从一个才人开始,先后经历了许多的波折,今天,他终于要成为皇后了,成为母仪天下的那个女人。

    这么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她终于成功了。

    当然,自她进宫起,她就没想过只是当一个皇后,她要把所有的权力都握在手中,他要让天下的男人都供她驱使。

    皇后,只是她成功的第一大步而已。

    武昭仪心下想着,不过很快她又想到了唐舟,若非唐舟送给她的《内训》,他也不太可能这么顺利就能够称后。

    而且聪明如她,自然也看出了整件事情的背后之意,唐舟在威胁她,唐舟在告诉她,唐舟只要愿意,随时都可以要她性命,甚至还有一点就是,唐舟知道陷害唐舟的是她。

    如此,武昭仪的心又怎么能安静的下去?

    哪怕她要称后了,她仍旧觉得不够安心,一股危机感袭来。

    武昭仪要封后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唐侯府。

    唐舟听闻这个消息之后只是嘴角露出了一丝浅笑,武昭仪经营了这么多年,终于要称后了吧?

    只要武昭仪称后,以武昭仪的手段,很快就会帮李弘争夺太子之位的。

    只要李弘成为了太子,很多事情唐舟也就可以放心了,这长安若是待不下去,他就离开,当然,就算他离开了,整个长安他还是会控制在手里的,武昭仪想要称帝,不太可能。

    唐舟正这么想着的时候,丹阳公主走了来。

    “侯爷,圣上要封武昭仪为后,这事你知道了吗?”

    唐舟点点头:“听说了,公主殿下说这个做什么?”

    丹阳公主道:“武昭仪此人十分的不简单啊,从一个才人,一个先皇的女人成为了如今的皇后,这对于其他女人来说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可是她却做到了,你不觉得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吗?”

    丹阳公主作为李唐的人,她很快想到了贞观末年的那些箴言,说什么武代李兴什么的,当时李世民的确杀了一些人,可现在她却隐隐觉得,武代李兴里的武,只怕指的是武昭仪。

    这个女人将要崛起,有可能坏了大唐江山。

    不安的情绪在丹阳公主的心头萦绕,让她忍不住想找唐舟说一说。

    唐舟是有点震惊的,丹阳公主很聪明,而且特别的敏感,不过就算如此,他并不觉得有什么。

    “公主殿下放心吧,武昭仪这个女人的确有些手段,不过她以为称后之后就可以为所欲为,未免太高估自己了,有你家侯爷我在,她是不可能称后的。”

    丹阳公主一愣,不过紧接着很快明白了唐舟话里的意思,唐舟有君子堂,君子堂掌控的东西是很庞大的,要除去武昭仪,似乎并不是一件费力的事情。

    甚至在丹阳公主看来,唐舟现在就算要夺帝位,都有可能成功,因为他要人有人,要钱有钱啊,不然李治也不会因为忌惮就把他给软禁在府上了。

    当然,嫁给唐舟这么多年,她知道唐舟并无心去争夺皇位,不然唐舟也不会为大唐这般劳心劳力了,而且他若想当皇帝,早就动手了,何必等到现在?

    她还是信任自己男人的。

    听到唐舟的话后,丹阳公主这才终于放心了一些。

    武昭仪要封后的消息继续在长安城传着,而且很快传到了大唐的个个地方。

    东宫。

    李忠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十分的不安,武媚娘还是个昭仪的时候,他便觉得自己的太子之位很不稳,随时都有可能被人给废掉,如今武媚娘要成为皇后了,他的太子之位只怕就更加的不稳了吧?

    可如今长孙无忌被贬离长安城,陇西的那些贵族也都一个一个的落魄下去,他如今想找人商量一下,竟然都找不到合适的人。

    当然,现在支持他李忠的人也有,但那些人的地位实在不够看的,根本就没办法和武昭仪在朝中的势力抗衡啊。

    李忠越来越不安,而在他的心中,不由得又生出一个念头来,那就是他可以不当太子,但希望自己可以好好的活下去。

    没办法,李忠经历的磨难实在是太多了,他的心智本来是很不错的,可小小年纪经历过几次打击之后,他的心智也会被慢慢抹灭掉,被武昭仪诬陷控制,被叛军抓去当人质,在东宫毫无存在感,这些都让李忠变的越来越懦弱,越来越怕事,如果可以,他真的只想做一个闲散王爷,而不是时刻都担心会被人给弄死的太子殿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