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族长压力大-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六姐低着头,面上隐隐带了得意。

    杜里正眯了眯眼,若有所思,儿子在县学被莫名其妙退学,会不会根源在梅晟身上?

    不说别处,就是镇上想要嫁女儿给梅晟的人家就不是一家两家。

    要是杜里正遇事就退,那也不会做到里正这个位置。

    对方看似“以势压人”,实际上却是“虚张声势”。否则话,直接打发人去梅家将婚约订上,哪里需要费什么事?这般藏头藏尾,显然有所顾忌。

    杜里正压根想不到别的可能,不禁在心里将二女婿骂了个半死。杜、梅联姻之事,并不曾对外宣扬,目前知晓的也只有杜家人与梅秀才。杜家人没对外说,那就只有梅秀才嘴巴不严了。

    梅晟成了香饽饽,杜里正却不会放手。

    “明儿请梅亲家过来商量一下小定!”杜里正吩咐李氏道。

    李氏笑眯眯的应了,杜七在旁边也眉开眼笑。

    *

    梅家,虽说也摆了团圆饭,却是人不团圆。

    梅童生看看饭桌的一双孙子孙女,面上是个带了几分嫌弃,皱眉抱怨道:“县学的夫子也是,这都过节了,留什么功课,半点不体恤人。”

    原来梅晟没有回来过节,而是托人传话回来,说是先生留了功课,催着要交的,便不回来了。

    梅秀才正恹恹地吃饭,闻言越发觉得嘴里的饭菜没滋味儿起来。

    梅秀才不过三十来岁,去年中秀才也是极体面的事。可就因为与侄子同时过院试,风头都被中了“小三元”的侄子抢去了。

    梅晟是县学二十名廪生之一,可以不服兵役、徭役,可以不受刑讯逼供,吃皇粮;梅秀才这个做叔叔的,却是二十名廪生名额外,在县学挂个增生。

    这也是梅秀才只是在县学挂名,不爱过去的原因。因为别人一见他,都会说这是“梅晟叔父”。

    梅秀才自己的功名,也是一步一步考出来,心里素来引以为傲,哪里乐意被侄子压了风头?

    梅秀才不愿意听老爷子提及侄子,杜氏这里就更不乐意。自己的一双儿女就在跟前坐着,老爷子只做未见,全部心思都在长孙身上,引得两个孩子都带了小心。

    杜氏心中不忿,说话就带了刺:“是真的有功课忙,还是寻了借口不回来?端午节的时候就是功课忙,这中秋又忙了?等到过年,是不是也不回来?”

    梅童生素来以长孙为荣,听到儿媳妇阴阳怪气,立时“啪”的一声摔了筷子:“就算是晟儿找借口不回来,也是你这个不慈的长辈逼的!我告诉你杜氏,以后将你那些小动作收一收,要是我晓得你敢再为难晟儿,我饶不了你!”

    当着一双女儿的面,公公半点情面都没有给自己留,杜氏羞愤难当,不服道:“儿媳作甚就不慈了?从未曾断奶的娃娃拉扯到这么大,竟落得满身不是?”

    梅童生素来瞧不起妇人,看也不看杜氏,只对梅秀才道:“瞧瞧,这是与谁对嘴呢?谁家公公说一句,儿媳妇顶十句的?”

    梅秀才只得瞪了妻子一眼,道:“大过节的,快闭了嘴吧,作甚找不自在?”

    杜氏心中抑郁,可丈夫开口,还是闭了嘴。

    只是等晚饭用毕,回了屋子,杜氏才跟丈夫抱怨道:“老爷子越来越偏着梅晟了,就当智儿不是他亲孙子似的。”

    梅秀才心中也憋闷,都说“知子莫若父”,梅家却是“知父莫若子”。老爷子哪里是偏着长孙,分明是觉得孙子比儿子有前途,想着慈爱亲热,以后好沾光呢。

    “那小子,心里怕是埋怨你我,这一年来越来越不服顺了!”梅秀才咬牙切齿道。

    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跟着叔叔婶子度日,哪里是容易的?

    梅秀才是个小心眼,素来嫉妒比自己读书更有天分的哥哥;杜氏早年曾看上过梅大,自然恨抢了自己姻缘的梅晟生母袁氏,对梅晟也就迁怒。

    跟着这样一对叔婶,梅晟小时候正经过了段苦日子,直到读书进学境况才好些。

    杜氏闻言,不由担心:“那可怎么办?要是只是不理睬咱们还好,要是心里记仇以后报复咱们怎么好?”

    事已至此,杜氏心中也不是不后悔的。要是早晓得梅晟读书有天分,她自是哄得好好的,以后儿女也能借光,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反而提心吊胆。

    梅秀才摸了摸下巴道:“六姨也快及笄了,这两家的亲事还当早日公开的好。”

    杜氏闻言,不由一阵气闷。杜家是她的娘家,是她在梅家的底气,自是不喜欢同为杜家女的妹子进门;可是关注梅晟亲事的人太多了,要是自己不敲定,明儿说不得就让梅晟攀附高门,那样她更接受不了。

    两害权衡取其轻,杜氏现在只能遮掩安慰自己。不过亲事就算敲定,也不能让六姐儿太得意。六姐儿牙尖嘴利,上次都敢与她动手,要不压一压她的气焰,以后还不知怎么嚣张。

    *

    次日,八月十六,桂五乔迁之日。

    虽说夫妻两个五月底时,几乎是净身出户回到木家村,可随后江太太给女儿补了嫁妆,送来好几马车的东西。

    除了那些之外,夫妻在木家村住了两个多月,也陆续添加了许多物件。

    因此,桂五提前从镇上雇来的六辆拉货的马车,都装了个满满当当,就这还剩下几口箱子。

    桂二奶奶见状道:“叫你张大哥套车吧?”

    桂家隔壁的张家有牛车,所以桂二奶奶才这样说。

    张大就在一旁帮忙,见状道:“是啊,老五先等等,我这就回去套车。”说罢,就要离开。

    桂五忙一把拉住:“张大哥莫要折腾了,这几口箱子是春儿他婶子收拾出来给家里人的。”

    桂家二房五口人,人人有份,每人一口箱子;桂家长房也不例外,就是寄居的梅小八都得了一身布料。

    桂二奶奶皱眉道:“这都是亲家预备的嫁妆,怎么好就这样大撒手?”

    桂二爷爷也是不赞成的摇摇头。

    还是江氏出面道:“爹,娘,这些年老五与媳妇在外头,也没有孝敬二老,家里全赖嫂子操劳,我们能做的,只有这点孝敬。要是二老不收,我们可没脸搬镇上去了。”

    桂二奶奶依旧是不乐意,还是桂二爷爷摆摆手道:“既是媳妇孝敬,你就收着,这没有孝敬还落不是的道理!”

    桂二奶奶依旧不乐意收,刚要说话,就听到门外一阵喧哗,有人道:“梅童生与杜里正打起来了,大家快过去看热闹……”

第一百一十四章 一千二百两(第二更求月票)() 
梅童生与杜里正打起来了?

    桂家众人面面相觑,都带了几分好奇。

    桂二奶奶立时道:“走,去瞧瞧热闹!这两家不是素来好亲家?作甚就翻脸了?”

    这两家,一家休了桂家二房的女儿,是桂家二房的仇人;一家本是桂家长房准姻亲,却是在桂家遭难是落井下石。偏生这两家最后结亲,狼狈为奸,素来为桂二奶奶厌恶。

    听说两家反目的消息,桂二奶奶真心觉得身心舒坦,连声音都带了欢快。

    桂秋与桂重阳读侄对视一眼,也都是疑惑。

    梅秀才嗜赌的事情曝光了?

    呼啦啦的,桂五带了几个侄儿,跟在桂二奶奶身后,去看热闹去了。

    桂秋、桂重阳两个不用说,本就是对杜家、梅家事情好奇的;桂春这里,本想要留下看车的,不过见梅朵满脸好奇模样,便也跟着去了,想着看了热闹,回来告诉她。

    杜家门口,已经围了一大圈村民。

    这梅家的热闹,这半年是一出连着一出,大家都不稀罕说了;可其中有杜家,又不一样。

    杜里正,到底是其他村民不同。大家对他畏惧之外,也多有不忿。凭甚呢?一个外来户,压在众多老姓氏头上,将木家村弄成了杜家的自留地。

    之前村里土地流转也是寻常,谁家遇到点沟沟坎坎的,一时手紧卖上两亩地,等到日子缓过来再赎买回来,都是常例。

    杜里正却是打破了这个常态,早年不是里正时,杜家行事还算收敛,并不曾大咧咧强买强卖;等杜里正做到里正围上,不能说强买强卖,可也差不多了。

    不只是村子里的土地,就是周边其他村子的土地买卖,最后也落到杜里正手中。

    十几年的功夫,杜里正名下从当年不起眼的几十亩地,成了今天坐拥几百亩地的大地主。在大家眼中,自然是嫉妒的比羡慕的多。

    大家围着杜家门口,都支愣着耳朵听里面动静。

    桂二奶奶看到的眼熟的老妪在前面,直接问道:“到底又是闹什么妖?”

    那老妪满脸兴致勃勃的道:“杜里正要招梅家小秀才做女婿,梅老大不应,两家就顶起来了!”

    梅家的小秀才,多少人看着,这杜里正倒是不要脸了,不顾辈分就要做亲。

    桂二奶奶“啧啧”道:“那老杀才眼高呢,怕是看不上杜家的六姐儿。”

    杜家再教养女儿又如何?还是村里的闺女,哪里比得上镇上富贵人家的小姐?

    有发现不对的,道:“村塾上课了,梅夫子怎么不在村塾,在这儿?”

    桂重阳跟在桂二奶奶身后,站在人群缝隙后,往杜家院子里探望。梅小八上村塾去了,他则是因为桂五搬家之前请了一日假。

    杜家院子里,杜里正气的七窍生烟,沉着脸低声道:“非要在外头说,让村里人跟着看热闹?”

    梅童生指了杜里正的鼻子道:“作甚不在这里说?也让乡亲们看看,你杜忠的心是不是黑的!仗着是我们老二的岳父,就逼他写婚书,什么玩意儿!反正老夫是不认的,老夫早就说过,我们晟哥儿不宜早婚,要过两年才定亲,你们当老夫的话是放屁!”

    杜里正黑着脸,看旁边抄手的梅秀才道:“你也这样说?”

    梅秀才半边脸上是巴掌印,苦笑道:“岳父,小婿实不敢忤逆!”

    杜里正冷哼一声,望向女婿的目光带了冰。

    梅秀才眼神闪烁,移开了眼。老父亲不应,他能有什么法子?

    再说老爹说也没有错,乡试艰难,更不要说春闺,他想要熬出头还不知多少年。只要梅晟寻个体面亲事,就是鸡犬升天的事,到时候不说别的,这木家村的里正之位就会唾手可得。

    梅家是木家村老姓,又与其他几个老姓桂家、李家、杨家联络有亲,本没有必要让一个外来户骑在头上。

    “那二百两银子?”杜里正咬牙切齿道。

    梅秀才面做迷茫道:“二百两银子,什么银子?”

    杜里真气的眼前发昏,终于失去了耐性,对梅童生道:“素来结亲都是你情我愿,你梅家既要反复,那此事就此作罢,就还银子吧!”

    梅童生与梅秀才父子面面相觑,不约而同道:“爹(儿子)你跟杜家借钱了?”

    两人问完,又都不约而同摇头。

    梅童生是拿了杜家的银子,就是分给梅氏那一回,可那是杜里正给的,他可没有借。

    至于梅秀才这里,之前收了杜里正二百两银子,是为侄子预备聘礼的,早已经输光了,哪里还剩下半文钱?

    杜里正按捺住心中郁闷,从怀里拿出一张拮据来,道:“这是梅从善你亲自画押的借钱,上面写借银一千二百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