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族长压力大-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一时,三人到了位于村祠堂旁边的村塾。

    这是祠堂东厢三间房,东北角一间是供奉孔子像的地方与蒙师小休所在,中间一间是十岁以下蒙童所在;东南一间则是十岁以上学童所在。

    要是去别的私塾,少不得都是父母领着,提了束脩,先随着先生拜了孔子像,然后进新班级。

    因为是村塾,之前过来送三百钱的时候,杨金柱与梅青木已经来过,今天就省了“送子进学”这一套。

    不过等三人到了夫子室门口,梅童生还是按照约定俗成的顺序,让人拜了孔子像,而后板着脸,拿着黑铸铁的戒尺,一边挥着,一边“之乎者也”说了几句劝学的话。

    杨武与梅小八听得眼睛星星眼,望向梅夫子的目光都带了崇敬之意。

    桂重阳晓得,这就是梅夫子给入学蒙童的“下马威”。

    不管是畏惧于戒尺,还是畏惧于学问,初入学的蒙童都能收敛顽劣,老实些日子。

    劝学的话说完,梅童生的目光落到桂重阳身上,这是要考较他学问进展,便道:“可读到四书?”

    自然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些蒙书都读过了,有心图个出身的学童,才会学习“经文教育”,为的是科考。

    桂重阳十二岁,又是江南回来的,要是读书资质不错,应该已经读完了蒙学,开始学经。

    桂重阳看了看旁边老老实实、拘谨忐忑的杨武与梅小八一眼,道:“学生身体病弱,开蒙虽早,却是还不曾开学经。”

    要是说学过了,自然要分到大童班,那样还怎么照顾这两个老实孩子?

    梅童生嗤笑一声,面上难掩轻鄙,越发觉得自己之前的猜测对。

    什么是十箱书,不过是桂家人自吹自擂,给桂重阳长脸罢了。一个还没有开始读四书五经的蒙童,能带回来什么书?

    梅童生又看向杨武,随意问道:“之前可读了书?”

    杨武老实摇头:“没有读过。”

    梅童生点点头,最后才望向梅小八,视线落在他身上的补丁上,不由皱眉。这论起来是他的族孙,以后说不得还是侄孙,可这穿的是什么?这般寒酸,哪里有书香门第子弟的模样?

    没错,因为儿子与长孙都是秀才,梅童生自觉家里换了门楣,已经以“书香门第”自诩,将梅家与村里那些泥腿子分开。

    待看到桂重阳站在旁边,斯文灵秀,越发衬托着梅小八跟土坷垃似的,梅童生不由恼了,可也晓得不好直接拿梅小八身上的补丁说事,正好见了他背着的花布书包,便指了那个训斥道:“这是何物?”

    梅小八吓了一跳,不免手足无措起来,小心翼翼道:“这、这是俺娘缝的书包。”

    梅夫子冷哼一声道:“不成体统,明日换了来!”

    梅夫子本就长得刻薄,这一板了脸、寒了声,梅小八如何能不怕?他咽了口吐沫,连忙点头道:“嗯,明儿就换!”

    桂重阳虽不喜梅夫子的作态,可也没有打岔。

    杨武没有挨训,可显然成了“杀鸡骇猴”的那只猴,低眉顺眼,越发老实了。

    眼见几个新学生都乖顺,没有刺头儿,梅童生这才满意的点点头,摸了摸自己的胡子,招呼三人跟上自己。

    *

    蒙童班,坐了小二十个孩子,虽没有夫子在,可梅童生积威所在,没有人敢嬉闹,正由一个小学生领着,摇头晃脑背着《百家姓》。

    眼见梅夫子进来,大家都熄了声,坐的更加规矩挺拔。

    之前领读的那个学生看到梅小八眼睛一亮,正是梅姓子弟。

    梅童生指了指桂重阳三人,道:“这是今日入学的新学生,桂重阳、杨武、梅旭,以后要和睦相处。”说罢,指了指屋子最后的一排的几个座位,让三人坐了。

    梅小八之前没有大名,这“梅旭”还是梅童生按照族谱排字,临时给起来的。

    梅小八听了陌生,见大家都看自己,才反应过来自己就是“梅旭“,觉得是个新奇又好听的名字,只是有点怪怪的,不如“小八”听着顺耳。

    因为这屋子里都是十岁以下的小学生,虽说在夫子面前,收敛许多,可到底的天性活泼。

    看到杨武大高个儿的时候,小学生挤眉弄眼笑笑;待看到梅小八的花书包时,除了梅姓的几个族兄弟觉得面上穷酸不体面,其他的小学生则是忍不住捂着嘴直乐,要不是的夫子还在,怕是就要指着梅小八叫“花妞”了。

    只有桂重阳这里,就不是这些小学生能挑剔调笑的。

    桂重阳要是平和的时候,自然为人良善无害模样。如今一个表哥、一个“未来的表弟”被嘲笑,自然心中不快,小脸也就绷起来。

    桂重阳身上的虽不是绫罗绸缎,可是北方难见的松江细布,虽说是半新不旧,却是不见针脚,不是家常缝制。

    与小学生们自家浆洗过得蓝色、青色粗布相比,桂重阳这身穿戴不亚于绫罗绸缎,不免使得人没了底气。

    其中比较看中穿戴,想要嘲笑梅小八“土鳖”的小学生,则是都低下头看起自己身来,却是越看的越不对,衣服不对,没有桂重阳的合身;鞋子也不对,自家的百纳底,不与桂重阳的鞋子体面。不用说梅小八土鳖,自己跟桂重阳一比也是“土鳖”。

    等到桂重阳坐下,将笔墨纸砚拿出来,众学童又直了眼。

    同大家镇上花了一两百文买的粗陋版笔墨纸砚相比,桂重阳的砚台漆黑发亮,毛笔的笔管也透着油润,与大家的不同。

    众人看见了,梅童子也看到了,却是不以为然。

    蒙童们没见过什么,觉得这就是好的,梅童生去出那砚台与毛笔不算什么好材质,只是用的多了,才有温润感。自己长孙惯用的那套,也是如此。

    梅童生倒是并不觉得桂重阳勤勉,只以为是别人赠予。毕竟这套文房四宝,砚台略小,笔管略细,一看就是给孩子预备的。

    一时之间,梅童生倒是好奇起桂远在南边的交际。

    别人都以为长房的屋子是桂五掏钱给桂重阳盖的,梅童生却不这样认为。要是桂五真要充大头,也是先盖二房的屋子,没有自家亲爹娘还没有孝顺,就先照顾隔房侄子的道理。

    梅童生也不相信那些钱,都是梅氏掏出来的。梅氏又不是傻子,银钱都掏出来贴补丈夫的私孩子,而不是留着防身。

    是的,梅童生眼中,桂重阳就是“私孩子”,所以自觉得占据礼法大义,自是瞧不起。不过他素来不是什么硬骨头,这瞧不起也只是在桂重阳面前,当着桂五的面是不敢露的。

    屋子里最后一排三个座位,杨武与梅小八一左一右挨着桂重阳坐了,仔细拿出书本,脸上都多了郑重。

    梅夫子转身出去,依旧是之前领头的小学生带头,诵书。

    不一会儿,就见满屋子小萝卜头摇头晃脑,“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杨武与梅小八连字都不识,只伸长了脖子看大家动作,

    桂重阳坐在众人中,脸上却露出几分迷茫来。他五岁开蒙,就在隔壁的大儒家里,当时学生只有他一个,还有两个“老爸”朋友的儿子。

    当时只觉得是多两个同窗玩伴,想在想想那两个同学明显是以自己为主,明显是将自己放在伴读的地位上。就是那个花白了胡子翰林院致仕的老师,就算是开馆,可只收下三个小学生也未免太奇怪了?

    桂重阳与桂五说自己四书五经略通,实际上已经是谦虚。与两个同窗相比,他读书并不算太用心,可架不住他有个“儿控”的“老爸”,生怕他在学习上太费心力伤身,帮他总觉各种背诵理解的小技巧。

    老翰林看了,摇头说是“歪门邪道”,可私下里却也是叹惋,只说是“造化弄人,桂行远可惜了”。

    桂远,字行远。

    没有功名的白身,与老翰林是忘年交?自己小时候,还有一个穿戴贵气的少年自己家,开玩笑的让自己叫其“师兄”。可是并不见他对老翰林执师生礼,反而在自家“老爸”面前,亲近中带了敬重。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自己“老爸”真的是那个连县试都过不去的桂远吗?

第九十一章 生疑的小族长(上)(第五更求月票)() 
桂重阳五月底回到木家村,至今已经两月多月。之前不是没有生过类似疑惑,却没有今日这般在意。

    除了开蒙不对之外,南京的那个家里,仔细想来,还有不少不对劲之处。在那边家里是有产业的,有城里的铺子、城外的庄子,桂重阳七、八岁后会看账后还有家里管事带着去看过。

    铺子就在秦淮河夫子庙街前,是两处旺铺,每处都是三间门面,一个做了文房四宝铺子,一个做了绸缎庄,两处加起来每年的租子就能有三百两。当时是说着是桂重阳母亲的陪嫁,桂重阳“生而丧母”自然是没有见过生母的,现在想想生母没有了,那外家的其他人呢?怎么也没人提过?

    城外的庄子,土地并不多,算下来只有十顷。在权贵云集的南京根本不算什么,可是真要琢磨起来,能给女儿陪送这些一千亩地的,怎么可能是如桂重阳户籍帖子上提的“民人吴大之女”?“吴氏”到底是真的姓吴,还是“无有此人”的意思?

    小时候当着外人的时候,“老爸”让桂重阳叫他叫“爹”、“父亲”,没人的时候让他叫“老爸”。桂重阳还奇怪这称呼不常见,“老爸”说是老家那边的称呼。可桂重阳回到木家村两个月,从来没有听过类似的称呼。

    蒙童们依旧是书声琅琅,桂重阳却是打了个寒颤。

    怎么回事?“老爸”真的是桂远吗?亲娘不是吴氏,那是谁啊?

    一上午浑浑噩噩,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午饭的时候。

    小学生们三三两两分坐,拿了食盒出来一起吃饭。

    杨武、梅小八自然是与桂重阳一道坐的,之前领读的小学生大名叫梅晨,论起来与梅小八是同曾祖的从堂兄弟,过来打了声招呼,看着梅小八的书包纠结了一会儿,还是回去与小伙伴一道坐了。

    梅小八被杨武质疑,被夫子训斥,又被小堂弟鄙视了一回,上学的兴奋头也过了,终究露出几分忧虑。

    或许,梅小八的继母要的就是这个。

    桂重阳心乱如麻,看到梅小八这样子,也失了几分耐心,皱眉道:“一个破书包,不妥当明天换了就是!愁眉苦脸作甚,过来到底是读书,又不是比谁的书包好看!”

    梅小八虽是被训斥了,却是精神了不少,连忙点头道:“嗯,俺就不愁了。俺是晓得……俺娘忙,不会给俺换的。那要是不换,俺就继续背这个了……”

    可是这里是私塾,梅童生已经开口让换,梅小八要是不换,下了梅童生的脸,以后还不知怎么穿小鞋。

    梅小八不会想到这个,桂重阳自然想到了,道:“你今天回去将夫子的话与你爹娘说,看看爹娘的意思,我会让姑姑给你预备一个,要是你家里不给你换,就去我家换。”

    梅小八摇头道:“不用劳烦姑姑,俺娘说了,这个可费布了。“

    费个屁,最多两尺布的事儿!

    饶是桂重阳,也被梅小八的后娘这一出一出的弄得要暴粗口了。

    桂重阳道:“供你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