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族长压力大-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梅安眉头微微舒展,明白梅童生在儿孙之中选择了更有前程的长孙,倒是也理解。一个废了的赌鬼儿子,一个前程似锦的神童长孙,只要不疯不傻都晓得当如何选择。

    可怜梅晟,有这样不慈的叔叔婶子在,回来连歇一天都不能。真要分了家,以后也不会一直避在县上。

    听闻只是分家,并不是代子休妻,李氏与杜氏都暗暗松了一口气。

    如今杜家不太平,钱财虽分下来了,李氏也不希望杜氏回去添乱;杜氏这里,则是担心骨肉分离。

    “儿大分家,树大分椏”,可到底是大事,梅安的意思还是等梅秀才回来再分,省的过后扯皮。

    梅童生却不肯,扬声道:“现下就分,家产都败光了,家里就剩下这两个院子,晟哥儿是长房长孙,以后也要给我养老送终的,就在这院子,老二一家去隔壁!”

    杜氏闻言,眼睛里要冒出火来。

    隔壁是梅童生的老宅,一正一厢几间破屋,还是梅童生已故爹娘在时盖的,年头比梅童生岁数还大,又是十来年没有人住,十分破败。

    之前杜氏想着隔壁分给梅晟时幸灾乐祸,如今落到自己头上就不干了。

    杜氏心里,乐意分家,却不乐意吃亏。

    眼见着梅安没有反对的意思,杜氏着急,道:“爹莫非忘了,这宅子是二房的宅子?相公可是发送了二叔二婶,兼祧两房的,就是给三叔过嗣子的时候也说好了,二房的产业都由相公继承!”

    梅童生恼道:“闭嘴!惦记老子的房子,你做梦!”

    梅安闻言,却有些为难。

    杜氏说的不无道理,要是按照规矩分,这边确实当是归梅秀才一家。

    可梅童生又不是疯了,怎么会自己带了娇妻去破旧老屋养老?就是梅晟那边,得这边的宅子,收拾收拾,成家的屋子的都有了,肯定也比得老屋省心。

    梅安心中,已经偏了梅童生这边,却也不愿意在村民前失了“公正”,正寻思如何说,就听李氏劝杜氏道:“姑爷都不在,分什么家?屋子到底怎么分,回头让姑爷与亲家老爷说去,你一个妇人出什么头?外头冷,孩子们还小,你们先去隔壁歇歇。”

    梅智还罢,十二岁了,半大小子;梅晓却只有几岁,穿着小薄袄,脸上被风吹的红红的,一阵一阵打哆嗦。

    杜氏见了,也顾不得争屋子里,立时抱了女儿去隔壁了。

    公媳对峙,告一段落。

    梅安巴不得不用就屋子分配说话,省的得罪了梅秀才,却也不忘说两句“家和万事兴”之类的话,才拄了拐杖回去。

    至于李氏,继母继女的,面子情到了,便也招呼儿子离开。

    梅家这两处宅子,实是天差地别。

    杜七回头看了两眼,皱眉小声对李氏道:“就算是分家,也没有必要就叫人住旧屋子。二姐夫不会愿意的,到时候少不得又起纷争。”

    李氏轻哼道:“干你什么事?操这心作甚?”

    要说原来李氏有“望子成龙”之心,可也没有现下这样迫切。

    要是杜里正在,杜七在杜家庇护下,就算不成材也能衣食无忧;可是杜里正要是倒了,杜七自己不立起来,以后就只有挨欺负的。

    就算有一份现成的家业,除非一直不露,否则一个小老百姓也保不住。

    杜七叹气道:“怕是外头都要将梅家分家之事归到堂姨头上。”

    李家不顾辈分,贪图聘礼将李槐花嫁给梅童生为填房,早已犯了“众怒”。

    那可是五十两银子,就是清清白白的大闺女出门子也要不到这么多的彩礼。

    不知多少人家肠子都毁清了,要是晓得“铁公鸡”转了性子,大家也想要那五十两。

    这几日村里讲究李家闲话的不是一个两个,李氏也是李家女,杜七才有此担心。

    李氏嗤笑道:“爱说就说去,也说不得几日!”

    等过几日桂梅两家官司开打,村里人自然就有了新嚼舌的。

    “村塾这里实是不顶用,不好就这样耽搁。等明儿老爷在家,让老爷送你去镇上。”李氏道。

    “还有两月就腊八了,还不还是年后吧?”杜七道。

    李氏却是拿了主意:“不行,两个月能学半本书了。”

    谁晓得杜里正到底得罪的人什么人?要是对方找到家里来,杜七在外头还能安全些。

    可要是跟之前那个强买地的,直接在镇上找到杜七怎么办?李氏嘴硬,心里却是乱做一团。

    村塾里,后墙头趴着看热闹的小学生们看完热闹,都回了学堂上。

    桂重阳没有亲眼去看,却也听了个全乎,晓得是杜氏待继婆婆不恭敬,梅童生撵了儿媳妇与孙子、孙女出来,还要分家,将旧屋分给次子一家;杜氏借口丈夫“兼祧”,要分新屋这边未遂。

    “老天有眼!”桂重阳不知为何想起这四个字。

    所谓“新屋”,只是相对于老屋说的,实际上也十几年了。

    十三年前,梅童生父子为了霸占二房田宅,做了阴损的事,如今家财散尽,父子反目也是报应。

    梅童生这样腰子硬,倚仗的不过是前途无量的长孙,可是梅晟记着父仇,能真心孝顺这个可以算作仇人的祖父?到时候,还有热闹可瞧。

    梅童生在家闹腾了一圈,就去村塾露了一面,上午让大家自己念书,又借口雪势渐大下午直接放假。

    桂重阳与梅小八下学时,正好见梅朵提了食盒出来,晓得他们放假,摇头道:“又荒废了一日,你们还好,外村来的小学生可是白折腾了。”

    桂重阳道:“虽是村塾,可大家都交了束脩,估摸该有人找杜里正说此事了。”

    村塾低价收本村学童,外村来的学生束脩却是不低。

    紧着肚皮送儿子读书的人家,多有“望子成龙”之心,怎么乐意村塾夫子这样三天两头的放假?

    梅朵想起梅家的各种闹剧,幸灾乐祸道:“他们家又出了什么花花事儿了?”

    梅氏摇头道:“一个大闺女,整日里留心这些东家长、西家短作甚?”

    梅朵嘟囔道:“谁耐烦理会什么东家西家,我就想要看那家倒霉!”

    “那家”是哪一家,自不用说。

    桂重阳讲了上午的热闹,顿了顿,道:“接下来,那爷俩怕是该争房了!梅村老那边,应该会偏着梅夫子这头。可杜家也不是白给的,当不会乐意看着杜二娘吃亏。”

    梅朵拍手道:“这才叫‘狗咬狗,一嘴毛’,只盼着他们争的热闹些,狗脑子都打破了才好呢!”

    梅氏白了梅朵一眼:“他们是狗,你是甚了?尽浑说!”嘴里说着责怪的话,到底带了几分怅然,这自然不是为了梅家父子反目,而是因那宅子。

    桂重阳看了姑侄两个一眼,要是有机会,能买回梅家宅子就好了。

第二百零八章 拔出萝卜带出泥() 
对于村里其他人来说,梅家所谓“分家”不过是热闹,巴不得闹大。

    可是对于同梅家有积怨的桂家二房来说,则是喜闻乐见。

    “折腾吧,都不是什么好东西,精穷了才好!”桂二奶奶听闻张大娘过来闲话此事,真是浑身舒泰。

    梅秀才成了赌鬼之事,早已众所周知,梅家的田产就便宜了桂家二房,也是让人解恨了一把,可是对于读书人家来说,就算一时田产没了,可只要功名还在,不算什么事,这也是村里没有人敢对梅家落井下石的缘故。只要梅晟中了举人,梅家随时能翻身。

    可是当年“西桂”没了地后,过得是什么日子?

    两家这一对比,桂二奶奶心下能舒坦才怪。

    如今梅家要分家,正是桂二奶奶巴不得看到的。

    梅秀才本就是不事生产之人,与梅晟这个侄子也不亲近,分作两家人,日子只有越过越坏的。

    当初出面休了梅大姑的是梅童生,可是猫在后头的梅秀才才是最坏的,明明是他嫌弃梅大姑趁机休妻,偏生自己不露头,怂恿梅童生露面做坏人,自己还私下里与梅大姑说着“隔着长兄之命”、“尊着父命无奈”的话,这才使得梅大姑被休后不恨婆家、只恨娘家,再嫁后彻底断了骨肉情分。

    张大娘道:“杜二娘可不是窝囊的,才不会真的将好宅子便宜了李槐花!还有梅老二,那是个阴的,能白吃了这个亏?啧啧,倒是李槐花,真是会咬人的狗不叫啊,进门几日,就能挑唆梅老头到这地步,还真是平素看不出来。”

    桂二奶奶心有戚戚然,点头不已,不由有些后怕。幸好她当初没有糊涂,信了“东桂”那边的蛊惑,将李槐花聘给儿子做二房,那“刑克”不刑克的先不说,只这搅家的厉害劲儿,一般人家也扛不住。

    杨氏在旁,虽心里最不喜寡妇改嫁,可说了句公道话:“进了那样的人家,不算计点儿就要被欺负死了,说到底李家也不是东西,看着像是疼闺女似的,一守寡就接回来,可这卖了一回卖第二回,就算贪聘礼也给挑拣挑拣,十八岁的小娘子,跟个五十多的老棺材瓢子,能有几年好日子?这有受婆婆气的,没听说还要受儿媳妇气的,这槐花想来也是被逼的没法子了。”

    李槐花娘家那边,自也得了消息,却是恨不得拍手称快。

    谁家姑娘出嫁没有“回门”?就算是再嫁,就不认亲了?偏生梅秀才夫妇阻拦,如今两家还没有回过亲家,这叫什么事儿?

    饶是李家人担心恼怒,也没有想过梅秀才夫妻两个竟然直接不承认李氏继室身份,要不然早就要打上门来了。李家可是村里老姓,房头不少,容不得梅家这样欺负。

    如今梅童生分家,留了有出息的长孙,要将梅秀才一家分出去,李家自是巴不得。便宜外甥、外甥媳妇不亲继母与继母娘家没有关系,只要梅晟认就行了。

    要不是梅童生素来端着,是个爱讲究规矩与老礼的人,不爱人过去串门,李家人早就要登门劝李氏,以后呀别搭理梅秀才那房,直接将梅晟当亲孙子待就行了。

    到了下午,雪势越来越大。

    等到了日暮时分,外头的积雪已经到了膝盖深。

    屋子里地龙烧的火热,桂家几口人,都在堂屋剥糖炒栗子吃。

    这还是上月梅小八从后山弄回来的,个头不大,却是又糯又甜。

    “再没有想能过这样的日子!”梅朵舒服的伸了个懒腰,带了几分慵懒道。

    梅朵之前最怕的就是冬天,当时梅家长房没有男丁,老少三个女人,老的老,小的小,都是拖累。

    “西桂”两房就只有桂二爷爷一个男丁,还是腿脚不便利,加上叔嫂总要避讳,能出面帮长房打柴的就只有桂春、桂秋兄弟。

    那时候桂春、桂秋还是两个孩子,梅氏这个做表姑的哪里忍心白受着,也跟着去打柴。梅朵眼见姑姑只带两个哥哥不带自己,就自己缀着后头上山,活儿没有干着,却是手脚都生了冻疮,年年入冬都要复发,寻了好几个偏方,什么茄子秧熬水、蒿子秧熬水都试过,都不管用。

    桂重阳晓得此事,专程在县上药铺打听了,晓得京城有獾油专治冻疮的,直接交了高价定金,托药铺从京里买了两盒獾油。

    梅朵冻疮刚要发,就用了这个,虽还没有去根儿,却也缓和许多。

    要说之前梅朵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