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族长压力大-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梅秀才不赞成道:“怎么是他家?这名声可不好听。”

    “明媒正娶,有什么不好听的?真要将那丫头嫁给泥腿子,能换几两银子聘礼?”梅童生翘着腿道:“明年就是乡试之年,你与晟儿两个两个都要下场。皇帝老爷迁都北京了,是好事,也是坏事,以后乡试越发不容易了。趁着这两科,还能试一试。”

    梅秀才皱眉道:“可洪家名声也恁难听了些。”

    洪老爷是西集镇上的富户,家里开着当铺,私下里也往外放高利贷,不知道是不是太缺德得了报应,只有一根独苗是天阉,婆娘又是个母老虎不敢明着纳妾。这几年娶了两个儿媳妇,一个成亲第二天就上了吊,一个撑了半年,顶着大肚子被婆婆打死了。洪家的笑话,在西集镇上都传遍了,如今他们家再想娶“儿媳妇”,也没有人敢嫁女了。

    怪不得开出六十两银子的高价在乡下找人,竟然是这样一户人家。

    梅童生道:“要不是这样,怎么肯出这么多聘礼娶个乡下丫头。名声臭点就臭些,以后还不知如何,有上这样一门亲戚不是坏事。洪老爷都年过半百,就算生出‘孙子’来,养成还得十几年,到时候咱们是正经舅家,彼此也好帮扶。”

    洪家名声不好听,可架不住银子多,又是几辈子单传没有堂亲的,等到梅朵生下一儿半女,他们梅家就有了说话的余地。说不得洪家偌大家产,都能改姓成了梅。

    梅秀才仔细一想,这亲戚确实是一条后路,只是桂家那边到底难缠,便道:“不知那小儿底线,到底让人不放心。如今贸贸然咱们家与他对上了,实在没必要,且等等杜家那边。岳父可不是心眼大的,就凭着便宜岳母曾嫁过桂家,也容不得桂家再起来……”

第二十一章 固执的桂春() 
这一晚的木家村,在梅家父子与桂家小子的各种“八卦”中静寂。

    桂二爷爷家,随着桂春从老宅回来,则是带来个晴天霹雳。

    “爷,奶,娘,我想要娶梅表妹。”桂春将几位长辈请到一块,一本正经的说道。

    “你这混蛋玩意儿,撞客了?这是什么混账话?”杨氏顾不得让公公婆婆先开口,已经怒得不行:“你要娶梅朵?那是你未过门的兄弟媳妇,你怎么敢提?说,是不是她勾搭你,让你鬼迷心窍?”

    青年守寡,两个儿子都是杨氏的命根子,并不曾偏向哪个。

    之前桂春婚事谈不成时,杨氏心中也嘀咕过,要是将梅朵订给大儿子就好了。大儿子木讷老实,在乡下务农,又是长子要奉养三位老人,家里负担太重,说亲才这样困难;小儿子伶俐,又在镇上酒楼学厨,以后有一技之长,并不难说亲。可是杨氏也只是心里想想而已,既是之前订下的,就没有换人的道理。

    自己的儿子是好的,出了这等事,杨氏少不得迁怒道梅朵身上。

    真要兄弟两个抢一个媳妇,兄弟反目,那杨氏能生吃了梅朵。

    梅二奶奶不乐意了,呵斥杨氏道:“骂什么骂,什么话都胡咧咧!咱们春儿是什么性子你这当娘的还不晓得?就是梅丫头,也是你看着长大的。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突然提起这话,春儿你好好说。”后一句,是对桂春说的。

    按照桂春的本意,原本要对家里长辈实话实话,可是被桂重阳给否了。如今梅家人上门闹,正好是一个与二房长辈提及婚事的好契机,桂重阳便催促他快点行事。

    相处两天,桂重阳也看出来,梅朵是个不错的姑娘,勤快、有眼色,话不多可心里是个有数的。虽然没有嫁妆,可长相清秀,会绣花,又识字,都是梅朵的长处。

    要是真说起来,桂春除了青梅竹马的情分,也没有什么配得上梅朵的。可谁让桂春是堂兄,要娶的是以后的二房长嫂。桂重阳自己年岁还小,娶亲总要还有几年,年轻一代的女眷就要看二房。

    梅朵知根知底,又没有亲戚拖累,正是好的长嫂人选。

    桂春为难道:“是表姑的意思,让我回来与爷奶提。梅家今天上门了,怕是惦记了梅表妹的亲事。为了以除后患,表姑希望表妹早日嫁进去。”

    几位老人都沉默了。

    梅童生的贪婪是他们都见过的,早在十几年前,两家就彻底反目。

    桂二爷爷的姑娘梅大姑,之前嫁的就是梅童生家的次子,也就是现在的梅秀才。当年“九丁之难”,梅童生死了长子,到桂家闹了一场,回去就让儿子以“无子”为由写了休书,休了才进门不到一年的梅大姑,随后半月之内娶了杜家的二闺女,

    梅大姑新婚被抛弃,恨死了堂弟桂远,也迁怒了父母兄弟,回来寻死觅活。桂二奶奶实在没法子,求了镇上娘家,将梅大姑嫁回娘家耿家,却依旧没有平息梅大姑的怒火。梅大姑不仅自己再也没有回过娘家,还挑唆着耿与桂家断了往来。要不是有这个前情,桂家二房也不会在桂春落水重病后求借无门,只能忍痛允了小儿子出赘。

    儿女都是债,当年的事梅大姑固然不懂事,可梅家人也太欺负人。

    梅朵从二岁半就来了桂家,养成这么大容易吗?作甚要便宜了梅家那黑心肝?

    桂二奶奶咬牙,好半响说不出话。

    杨氏看了看公婆,又看了眼儿子,小声道:“要不明儿传话给秋儿,让他回来一趟。”

    桂春闻言,脸色一白。

    桂二奶奶瞪了杨氏一眼道:“听风就是雨,这才提了一个话音,折腾秋儿做什么?”

    “小儿子、大孙子,老两口的命根子”,同样是孙子,第一个到底不同。桂二奶奶见了桂春的反应,心疼的不行,却没有怀疑私情什么的,只当大孙子担心自己的亲事。

    梅氏的提议,也不无道理。

    长幼有序,没有哥哥不娶亲弟弟先娶亲的,就算是有内情,可外人不晓得,少不得要猜测老大的人品与身体是不是不妥当,到时候桂春想要说亲就更难了,说不定就要成老光棍。可是等着桂春说亲,再安排梅朵出门子,眼下又顾不上。

    想起大孙子做好两年都没穿上身的那身新衣裳,桂二奶奶的心偏了,推了推旁边沉默不动的桂二爷爷道:“老头子,你是一家之主,你怎么说?这朵丫头二岁年就进了桂家,可不能白养了一场,便宜了那黑心肝的老杀贼!”

    桂二爷爷想了想,直接拍板道:“虽说情有可原,可不能直接做孩子的主。秋儿不小了,叫他回来再商量。他是个懂事的,好好与他说,会分得清轻重。”

    老两口话里话外,竟是赞同梅氏的“提议”。

    桂春在旁听了,暗暗松了一口气,虽有些内疚在亲人面前说谎,可见了杨氏的反应,也信了桂重阳的话,不敢在长辈面前表现出半点私情来,以防止他们迁怒梅朵。

    一夜无话。

    次日,进城去叫弟弟回来的桂春,专门从老宅经过,将昨晚的“战况”汇报给桂重阳。

    这几位长辈的反应,都在桂重阳的意料之中。

    “要是秋二哥不肯点头,春大哥怎么办?”虽说疏不间亲,可有些话还得想在头里,桂重阳问道。

    桂春想了两天,自然也想到这个可能,却是没有犹豫:“都是我对不起他,要是当年直接站出来,也不会闹成这样,可我也不会让。”

    不过是两日功夫,憨厚少年身上就多了几分担当。

    桂重阳想要成全桂春、梅朵,可也没有挑唆他们兄弟反目的意思,道:“秋二哥还年轻,就算恼了怒了也是一时,你也要体谅。有些话外人说的,春大哥却不好说。还是按照我昨天说的,只说是姑姑的意思,勿要说别的。算了,还是我随你一道过去,要不我不放心。”

    桂春木讷,嘴上不伶俐,这话题又太敏感,兄弟两个别再打起来。桂重阳想了想,还是自己出面最妥当。

    桂春却不肯走,闷声道:“那是我亲兄弟!”

    桂重阳惊讶,就听桂春接着道:“我与朵儿的事,能瞒着爷爷、奶奶与我娘,可不能瞒着小二。”

    桂重阳皱眉道:“那要是秋二哥恼了闹起来怎么办?有时候说谎并不是坏心,是为了免得节外生枝。”按照“老爸”说的,这是“善意的谎言”。

    桂春更着脖子,依旧坚持道:“那也不能瞒着小二,不待那样欺负人的,我是他亲哥哥,有什么话不能实说的。”

    眼见桂春固执,桂重阳也恼了。

    梅家虎视眈眈,这是能赌兄弟情义的时候吗?

第二十二章 再上西集镇() 
从木家村往西集镇的官道上,一高一矮两个身影渐行渐远。不是别人,正是之前还在桂家老宅门口对峙的桂春、桂重阳两兄弟。

    桂春看了眼旁边大踏步跟着的小堂弟,神色有些忐忑。桂重阳心里恼桂春的固执,可还是不放心的跟来,小脸发黑。

    桂春也不是那不知好歹的,知晓小堂弟的提议是好心,少不得带了几分讨好道:“今天逢十,镇上有大集,有家卖冰粉的,十里八乡都有名,咱们中午去吃。”

    桂重阳带了几分好奇:“凉粉?什么样的?”

    眼看就要六月,天热的烦躁,这凉粉听着就叫人口齿生津。

    桂春摸了摸后脑勺,憨笑两声:“我只听人说过,没吃过。”

    这一问一答之间,堂兄弟两个化解了早上的冷淡,桂重阳兴致勃勃道:“大集是什么样的?人多吗?都卖什么?”

    桂春道:“咋不多?三五七十集,三五七小集,半天,逢十是大集,一整天,十里八村都要进镇子买东西,沿着码头边,买卖摊子能排出来二里地远。什么都有卖,但凡想要买的东西,差不多都能在集上找得到。”

    “码头边上,不是一排铺子?那不会影响他们生意?”桂重阳在码头下的船,自然记得那边一代的分布,想了想道。

    “赶集人多了,边上铺子生意也比平日好,各铺子掌柜只有高兴的。小二他们的饭馆,就在那一片。”

    两人说说笑笑,倒是比昨天走得快。不过桂春记得桂重阳身体不好的事,走到小一半路,遇到大十字路口就不肯再走,留下等车。

    依旧是拦下其他村子里顺路车,一人三文钱,桂春抢先付了,对桂重阳道:“早上出来,奶给了我十个钱。”

    一个钱是一文,就是十文,眼下就用去了六文。

    桂重阳仔细留心桂春神色,虽然掏钱的时候脸上压不住心疼,却是没有装模作样的意思,是实心实意要出钱。

    桂重阳犹豫了一下,道:“那剩下四个钱,还够吃凉粉吗?”

    桂春憨笑道:“凉粉三文钱一碗,足够了。”说到这里,拍了拍肩上褡裢:“你吃,我带了饼子。”

    桂重阳听了心里暖暖的,这就是亲人吗?没有算计,口袋里有十文钱,都会大方的舍得给自己坐车给自己买吃的?自己的防心,是不是太重了?有点羞愧怎么办?

    不过想着桂家两处破房子,一屋子老弱,桂重阳又直了直身板。总要有个人用脑子,都像桂春这样实在那桂家只能喝西北风去。

    今天出来的早,又没有耽搁,巳初(上午九点)就到了西集镇。

    两人下了马车,去找桂秋。

    路上,桂春介绍起那边:“是五叔托人寻的地方,要学徒五年,今年已经是第二年,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