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朝风云之弘云录-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是整个京城,之后更扩到周围数十州县。

    经过三个多月的筛选,最终一支全新的侍卫队成立了,她们由大部分老队员和一批新队员组成,虽然还没有经受过什么考验,显得不像是那么回事儿,但是比起以前那支,新侍卫队更加朝气蓬勃、斗志昂扬。

    新侍卫队的成员主要来自于上中下三个阶层,其一就是出自王侯之家,也就是所谓的上层。

    洛京,在这个贵胄云集的天子脚下,王侯将相之门为数众多,其中也不乏喜好舞刀弄枪的官家小姐,不过说实话,这些小姐们的武功都是些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但好在她们有基础,训练起来能节省些功夫。

    侍卫队中的第二阶层,是来自宫中的宫女,也就是中层。

    虽然不少贵族女子都练有武艺,但她们个个娇生惯养,吃不了做侍卫的苦,况且在那时女官制度还未创立的情况下,无官无爵,每个月只有少得可怜的十两银子的俸禄,所以最后只有大概十五人自愿加入侍卫队。

    李梦霞也知道这个情况,所以找人不能只从上层入手,还要从不同的阶层现人才。这一阶层的人还是宫中的宫女,她们多是没有经受过什么训练的小白,对这一行一窍不通,教起来有点费力。

    不过好处也是在于她们一窍不通,因为她们不像上层的那些天之骄女们,当初她们入宫的理由也是想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可即便自己竭尽全力没有什么背景的话,也许自己一辈子都只能是一个小宫女,任由别人欺负。

    而当女侍卫显然要比当一个小宫女强得多,所以当这样的机会摆在她们面前的时候,她们都想跃跃欲试。

    最后一个阶层,就是下层,这一层的成员就是来自民间,那些不想当宫女,但又有改变自己命运的勇气的女子,就可以选择这条路。

    事前,李梦霞已经命人将女侍卫队招收成员的事情以布告的形式贴到了城门口,所以不出两天,这件事就传遍了洛京城的大街小巷。

    而由于前来报名的人比较多,李梦霞花费了十几天的时间进行尤为仔细的筛选,最终确定名额为两百人,至此,新侍卫队的成员筛选任务已经全部完成。

    统一的服侍和规章制度有了,成员的改组也已完成,最后就是给这个侍卫队取一个正式的名字了。

    原本的名字李梦霞觉得太过冗长,她不喜欢,所以她决定给自己统帅的这支卫队取一个既简洁,而自己也喜欢的名字。

    于是她结合这支卫队的服色和自己的名字以及它的作用,取名为“紫霞戍”,她个人觉得挺好,从此紫霞戍便取代了内廷女侍卫队,成为了这支卫队的正式名称。

    只怕连李梦霞自己都想不到,她所重新建立的这支队伍其历史能绵延千年之久,也因此,她李梦霞的名字也为历史所牢记。

    虽然紫霞戍已经正式成立,但当时朝廷上下却并没有多少人承认它,一般人认为这不过是一群女子嬉笑玩闹的地方,她们又懂什么叫真正的战场了?所以每每看到李梦霞带着女侍卫们训练,这些立于朝堂的大臣们打心眼里看不起。

    可是,一年之后,就是这支被他们所看轻的女侍卫队,在平乱的战场上展现出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英勇豪气。

    夏庄祖永康二十六年,元历199年,西境蛰族领蛮力度动叛乱,纠集西南数个戎族,人数共计二十五万大军于这年十月二十四日起兵反夏,史称“蛰族之乱”。

    同年十月二十七日至十一月六日,西境的吕州、黄州以及忠州响应叛乱,不战而降。靳州、黎州相继陷落,至十一月十七日,西境已有八州二十四县落入叛军之手。

    朝廷以镇远大将军****为平叛主帅,统领二十四万大军平定叛乱。

    不料,因为事前准备不足与错误情报,致使平叛大军于纪州城外的龙原被叛军主力团团围困,最后全军覆没。

    平叛大军全灭,让夏廷始料未及,而受龙原大胜的鼓舞,蛰族领蛮力度于这年的十一月二十日在忠州登基为帝,公开与夏朝皇廷分庭抗礼。

    若是被这一个小小的蛮族反叛得逞,那会有损夏朝根基,于是夏庄祖一边继续调兵遣将,一边挑选合适的主帅人选。

    这时候,轩辕铆和李梦霞知道,他们的机会来了。

    于是,轩辕铆向庄祖主动请缨,李梦霞也在庄祖的面前极力推荐,但是庄祖始终犹豫不决。最后,轩辕铆向庄祖立下军令状:“二十天,若二十天仍拿不下叛军,微臣愿以一死以谢天下!”

    也许是被轩辕铆的誓言震撼了,夏庄祖最终同意了由他统兵平叛,而李梦霞也主动向庄祖提出,由她统领紫霞戍随军出征。

    庄祖出于爱护女儿的心理并不同意,战场上的刀剑无眼是一回事,而这场战役的成败将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死,所以在当时刚刚提出来的时候,庄祖是绝对不同意的。

    但是,当大军出的时候,为什么庄祖又同意了?是他自己想通的,还是被女儿说服的?其答案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历史上确实记载有成元公主率紫霞戍随军平定叛乱一事。

    本章完

    ://。。//45/45569/17567416

    

第131章 历史的节点:轩辕铆与李梦霞(四)() 
而在大军出的那天,庄祖皇帝又亲口授予了主帅轩辕铆以武威大将军之位,对于他的这个举动,当时和后世皆众说纷纭。

    根据轩辕纪的分析,庄祖做出这个决定,很有可能是轩辕家在背后推波助澜。

    虽然,轩辕铆赢得了校场比武,为己正名,也赢得了自己的名声和夏皇的信赖,但他毕竟是轩辕家的一个庶子。

    当初,是家族让他和他母亲如此落魄的,现在他却名声大噪,让家族中很多把他视作眼中钉的人心中大感不平衡。

    而轩辕铆与李梦霞的关系更是关键的导火索,李梦霞是庄祖皇帝最宠爱的女儿,而她又心许轩辕铆,现在庄祖已经对他们之间的关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如果再任由事情展下去,那么轩辕铆很有可能成为李梦霞的驸马,这样一来他将来的路必然是平步青云。所以,无论如何也要阻挡住他的崛起之路,成为了那些人的共识。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杀人的方法就是捧杀,有一种感情叫嫉妒。武威大将军是那时朝廷武官之,原本一直闲置着,可突然有一个人坐了上去,必然会受到朝堂所有人的关注。

    而当他们看到,这个地位低下、一文不名的年轻人坐上去的时候,某些自命不凡的人心中那名为不甘心的怒火熊熊燃烧。

    另外,轩辕铆不是立下军令状,要二十日平定叛乱么?那如果到时候,他背后那些嫉妒的眼睛搞些什么小动作,让军令不畅,结果延误时日,就算最后平叛成功,那结果……呵呵。当然,如果平叛失败,轩辕铆死于乱军之手,也是他们乐于看见的。

    至于,李梦霞这位公主,她的死活轩辕家可管不了,再者说,她与轩辕铆之间的关系本就让很多人看不过眼了,所以她死了比活着更能让他们顺心。

    但事实总是与人想的不同,正当他们准备庆贺轩辕铆死期即将到来的时候,前方却突然传来,轩辕铆大破叛军,并攻破忠州,生擒蛰族领蛮力度,不日将押解回京。

    这场胜利来得是那么突然,以致于捷报传来的时候,很多人都以为是愚人节的玩笑,不放在心上。

    可当蛮力度关在囚车中,被押进京城的时候,所有人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但他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疑问,那就是究竟生了什么事?

    夏朝第二次平叛大军,由轩辕铆统帅,兵力达到了三十万,其中步兵二十二万,骑兵八万,弓箭手包含在步兵当中,共有三万。

    在大军离开洛京,前往前线的路上,轩辕铆从骑兵中挑出三万精锐,并带足了粮草和箭矢,借用西境山高林密的特点,闪电般飞穿过前线,躲进了深山中。

    而李梦霞则担当幕后军师,率主力佯动于前线,负责牵制叛军主力。轩辕铆则带领一支奇兵穿过西境的重重山岭,突袭叛军的府——忠州。

    根据战前两人所计划的战略,轩辕铆将于十二月三日至四日向忠州动进攻,而李梦霞则要率主力呼应,同时向对面的叛军动牵制性进攻。

    轩辕铆的想法是,如果突袭成功,就是最好的结果,忠州一失,前线的叛军必乱,夏军反攻的成功率将大大增加。

    反之,如果突袭失败,纵使自己这支奇兵全部葬身于忠州城下,也会导致叛军阵脚紊乱,夏军反攻的成功率也会增加。

    至于那最坏的结果,他们都没有考虑,不是因为没有考虑到,还是不想考虑。

    轩辕铆率军一直在西境的深山老林中秘密且快的前进,在后世的军事家眼中,轩辕铆的这次突袭之所以能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因为叛军这边的麻痹大意和蛮力度的骄傲自大造成的,龙原之战后,蛮力度骄横非常,他认为攻下西境只是时间问题,打仗的事就交给前线的那些将领们吧,自己只要在忠州做着自己的土皇帝,逍遥快活就好了。

    上行下效,连他这个最高统治者都是这样,更何况是下面的人呢!

    蛰族是西境众多戎族中的一个,他们与习惯居住在城市中的夏朝人不同,他们以村落聚居的方式居住在山野当中,平常以打猎为生。

    可当蛮力度起兵反夏,攻下了几个城市之后,他们的军队和族民便将原本居住在此地的夏人赶尽杀绝,自己鸠占鹊巢,心安理得用起夏人所用过的东西。

    然后他们就现这样的日子比以前活在山里的时候更加快活,于是他们便不愿回到山里去,便在城市中定居下来了。

    这也就造成了势力版图上的空缺,原本应该是叛军地盘的群山,现在却成了夏军前进的道路,这实在不能不说是一个讽刺。

    二是因为叛军一开始虽然声势浩大,也打赢了不少战役,可随着一再的胜利,让他们的生活奢靡,精神上一再腐化,此时他们已经失去了进取心。再加上他们本就是多个民族整合在一起的队伍,人人皆有私心。

    在叛军的队伍中,想要当皇帝的不在少数,而偏偏蛮力度抢先称了帝,已经惹得不少其他戎族的人很不满了。

    外有夏朝大军虎视眈眈,内有心怀不满的诸位盟友人心不附,这让叛军陷入了极为危险的境地。本应该就此作出反应的叛军领袖蛮力度却整天纵情酒色,奢华无度,这本身就是一个危险的预兆。

    不仅是在后方,各方势力暗中较劲,在前线亦是如此,前线叛军的几个统兵大将,分别来自不同的戎族部落,他们都想着自己争功,而从不与他人合作,情报上更是没有共享,一支没有协作力的军队根本是一盘散沙。

    三则是因为,轩辕铆和李梦霞的相互信任,要知道,从前线到忠州的这条路并不平坦,可以说困难重重,而且虽然提前定好了日子,但前路漫漫,谁也不知道路上会生些什么,若是奇袭的时间和佯攻的时间没有凑在一起,那么他们很有可能前功尽弃。

    所以,他们互相对对方的信任是很重要的,还有他们自己对自己的信任也很重要,否则他们不可能支撑到执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