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朝风云之弘云录-第8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论现在的这场叛乱,其叛乱者是不是跟那些人一样的,至少在皇帝看来,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应该处以千刀万剐极刑、罪大恶极的叛逆!

    按照夏朝的制度,在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制之上,还有一个特殊的爵位,那就是王爵,这个爵位一般只授予皇族宗室子弟,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夏朝开国时,夏圣祖封了九位功臣为异姓王,统称为开国九王。王爵有亲王和郡王之分,亲王的地位和血统跟皇帝的更为亲近,郡王则要差一点,皇帝的皇子都会被封为亲王,而从他们的儿子开始封王只有郡王的爵位。

    自夏朝颁布爵位升降制度以来,王爵也受到了影响,跟其他爵位一样,王爵的继承者也需要通过建立功勋来保住自己的爵位,只是夏朝一直奉行用士族挤压宗室的政策,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拥有皇族血统的亲王郡王们有足够的力量觊觎皇位。

    可是这次这种政策却失效了,皇帝包括朝堂上很多重臣都知道其中的原因,这些大家都是心知肚明了。

    这次发动叛乱的永王李琬从辈分上说是皇帝的堂弟,而且是次子,所以位份是郡王,封地便是永州。

    按照高宗改制的结果,贵胄虽名义上拥有封地,可实际上却不能行使任何权力,因此这块封地是名不副实,可现在这块土地却在李琬的控制之下,那份奏报上则说明了其中的原因,就在二月二十九日的晚上,李琬买通的永州大都督向荣率军出其不意的攻破了永州刺史府衙,杀害了刺史又血洗了刺史府邸,同时还袭击了锦衣卫鸽房,让消息无法及时送出去。

    欣州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三月一日了,两天的时间足够李琬将永州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且他还收买了附近的羌族封养部共十三万大军,现在永州上下所有敢于反对他的力量都已经被他扫清了。

    想必在洛京得到消息的时候,他们已经大踏步的向外进行扩张了,永州就在西境,现在留给洛京部署的时间一天比一天紧张。

    因此,这天朝会上皇帝要求尽快进行平定叛乱的部署,整场朝会,王献等人都是一言不发、集体保持沉默,而半个朝堂的人都知道,出兵平叛势在必行,他们肯定在盘算着如何在暗地里延误出兵,给平叛战役增添麻烦,依着他们,恨不得夏朝天下大乱才好!

    没有了他们,决议倒是顺利了许多,毫无疑问是要出兵平叛的,既然永州在西境,那么调一支驻扎西境的禁军就近前去平叛是最合理的。

    后勤物资的事情交给兵部和户部去协商,至于平叛大军的选择上,皇帝听取了几位重臣的意见,他们也一致认为右龙武军是最合适的选择。

    右龙武军的驻扎地距离永州最近,兵力也充足,作为夏朝的中央禁军,战斗力毋庸置疑,而其上将军郗鉴更是以有勇有谋著称,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叛军除了叛将向荣手上的两万永州军以外还有羌族封养部的大军,这是最值得注意的。

    屯田军的战斗力不值一提,而且他们也不会让屯田军打仗,一旦出了永州,屯田军就会失去战斗力,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因此战役中充当主力的一定是羌兵。

    说起来封养部是最先内迁的羌族部落,他们与夏朝的关系也一直很好,这次竟然也会跟着造反,这实在耐人寻味!

    轩辕纪认为,封养部造反未必就是他们的总意,很可能是上层独断专行的结果,因此他请兵部传信,让郗鉴务必调查清楚,禁军的战斗力强是一方面,他们一旦开杀那就不是那么简单就能结束的了,若确定羌兵们是被胁迫或者蒙蔽,那么对待他们就要慎重了。

    ://。。//45/45569/24769272

    

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等待时机() 
“嗯!”霍云深有同感的点点头,“跟对他国的军队不同,既然已经内迁便是大夏子民,对待他们必须得慎重才行啊!”他抬起头,又道:“那么,就这样定下来了?”

    “对,”坐在一旁的司马韬微一颔首,“调令已经发出去了,兵部和户部也已经开始做准备,以永州为中心的十几个州县都已经下达了封城令,在战事结束之前,他们必须死守城池。”一下朝,他和轩辕纪便来到了皋园,将事情跟霍云说了一遍。

    “这下可麻烦了,”霍云托着下巴,“已经三月份了,春耕明明就在眼前,延误造成的损失就算是赢下了这场战争也是弥补不回来的,这也是他们的目的吧?”

    站在门边、面朝外面的轩辕纪也道:“他们应该就是想用这种方法来消耗大夏的国力,春天的耕种延误,冬天的粮食就会出现问题。虽然已经派了右龙武军前去平叛,但这需要时间,想必不会太快,时间拖得越久,受影响的地区就会越大。周边那十几个州县被波及是免不了的,就算秋天免了这些地区的赋税,他们的粮食也撑不到明年的春天,只能由朝廷派发赈济粮,当中出现任何问题都有可能造成民间的不满。”

    “是啊,”司马韬说:“如果是他们的话反而不需要那么麻烦,大夏很大,百姓很多,这些百姓算得了什么,看不过去的话就索性派大军都把他们剿了就是,只要杀掉一些,其他人就会不战自溃,至于到底会死多少人,谁又会去关心呢?”他呵呵冷笑起来。

    “这就是我们跟他们不一样的地方,”轩辕纪双手抱胸,表情严肃道:“百姓的信任才是权力的源头,如果反过来用权力去压制百姓必将失信于天下,这是饮鸩止渴的愚蠢行为!”

    “但总是有这样愚蠢的人尽做些愚蠢的事,”霍云的笑意中带着几分嘲讽,“而且他们恐怕愚蠢的以为比起我们,他们自己更加高明吧!真是的,为什么站在我们面前的都是这样的货色呢?”

    “无论如何,”司马韬闭了闭眼,“他们已经向我们宣战了,这次的事情除了以暴制暴以外,找不到其他的解决方法,这也是一个愚蠢的选择啊!”

    “那你指的到底是以暴制暴这种方式还是做出这个选择的人类本身呢?”霍云转过头,笑着看向他。

    “两者都是!”司马韬这么答道,随即又睁开眼看着霍云,“那你呢?轩辕纪不日便会去楚地,那里的事情还没有彻底解决,他必须回去坐镇,朝堂上的那些家伙没有办法阻止平叛战争,但他们必然会在大军的后勤补给上动些手脚,所以我会亲自盯着。”

    “我们都去忙了,你呢?”他紧紧盯着霍云,“锦衣卫在各地的部署已经完成了么?给那些总给我们添麻烦的家伙一记重击才好,如果不能拔掉他们的爪牙,像这次的事情今后还会不断发生的,怎么样?部署到底完成了没有?”

    “呵呵!”霍云笑了笑,回望着司马韬,“如果我跟你说……还没有呢?”

    “你说什么?!”司马韬霍的从椅子上站起来,瞪着霍云,高声道:“这都好几个月过去了,竟然还没有完成?难道你是想让他们发现么?!”

    “他们应该已经发现了,”霍云的反应平静,“自从我拿到那份名单,他们就已经知道了,开始着手进行撤离,而这正是我想让他们做的!”说着,他的嘴角勾勒起一丝邪气的笑容。

    “难道他们撤离的路径也在你的掌握之中?”轩辕纪转过身,双目一眨不眨的盯着霍云,“你是想用他们顺藤摸瓜,将他们经营的全部网络都一次斩断?”

    “嗯……”霍云想了想,“话虽然是这么说,我也想这么做,可毕竟锦衣卫的人手不是很足,能够摸清楚目前的这些应该已经是极限了,我正在等待最后的时机。请你们多一点耐心,我想那个时机很快就会到了。”他抬起头望向上面。

    “嗯?”轩辕纪和司马韬也仰起头,上面是房顶,连天空都看不到。

    “你在看什么啊?上面什么东西都没有啊!”

    “我没说有东西啊!”

    “那你抬头去看?”

    “我就是制造这么一个氛围而已嘛!通常说到这里的时候不都要这样么?”

    在这次短暂的相谈后,轩辕纪和司马韬也将先后离开洛京,站在门口,看着两人的身影消失,霍云再次抬头,仰望真正的天空,天上墨云阵阵,颇有黑云压城之势。

    这是元历1327年三月六日,无论是留在洛京的霍云、皇帝,还是即将远离的轩辕纪和司马韬,他们谁都还不知道,永王的叛乱只是即将发生的一场夏朝内部重大叛乱的序幕……

    也许是皇帝认为叛军的势力不够强大,问题远没有那么严重,因此并没有像以前那样征询霍云的意见,而这场被朝廷视作局部战争的叛乱在洛京甚至其他三境的民间也没有掀起多大的浪潮,他们相信朝廷的大军很快就会平定叛乱的。

    平静的日子继续一天一天的过去,右龙武军出发之后每一天都会向兵部发来进展,根据前哨探得的情况,永州叛军已经连续攻克了三州六个县的土地,正在向着西境的大城峥州进发,右龙武军上将军郗鉴预计,平叛军队将在峥州与叛军遭遇。

    正当朝廷上下都在翘首期待右龙武军的捷报时,一个消息传来了,兵部接到它的第一反应就是:“捷报来了?这么快?”而下一瞬间,他们脸上的惊喜就变成了惊吓。

    这个消息被火速的送进了宫中,送到了皇帝的案前,上面的字是那么的刺眼:“德州变乱!德王谋反!”

    一天之后,两道急报又接连入京:“左千牛卫急报,庆州大都督被杀,庆王……反了!”“嘉州军哗变,嘉王易帜!”

    而在三天后,又一条来自佑州的消息传到了皇帝的耳中:“佑王率军偷袭伦州,左武威卫大败!”

    四条消息一条比一条紧急,快得让人反应不过来,以永州叛乱为开始,短短数日之间,四位宗室王爵接连起兵造反,连皇帝都有些不知所措,其他人更是面面相觑:“这到底是怎么了?!”

    这种时候也只有霍云还算安静,其实自得知永王叛乱开始他就觉得,比起之前的楚军入侵和灭楚之战来,这次的事件规模要小了很多。

    ://。。//45/45569/24774960

    

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叛乱者和平叛者() 
现在他终于明白了,原来是这样啊!叛乱迭起不仅可以鼓噪起声势,还能引起平民百姓的恐慌,甚至连一些官员都会惊慌失措,只要局势被搅乱,他们才能浑水摸鱼!

    历史上将这场夏朝五位王爵掀起的内乱称为“五王之乱”,五王当中永王、德王、嘉王、佑王都是郡王,而庆王则是一位亲王,他是端明帝的第十二个儿子,当今皇帝的十二弟。

    “不仅是朕的亲叔叔,连朕的亲兄弟都想这张位子!”皇帝冷笑着这样对霍云说道,“可朕怎么没有看出来这张位子有哪里好呢?”

    “呵!”霍云笑了笑,道:“得不到的总比得到的要好,得到了就不会再珍惜,因为陛下就坐在这张位子上啊!”

    “嗯,”皇帝深以为然的点点头,“看来也只有这个解释了!”顿了顿后问道:“你觉得,这五州叛军该如何应对啊?”

    “那不知道陛下以为如何呢?”霍云微笑问道。

    “按朕的意思当然是要打,”皇帝没有犹豫,“只是该怎么打、派谁去打,这是需要商量的,轩辕纪和司马韬都不在,李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