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朝风云之弘云录-第7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她就站起身来抬脚,不料一个不注意,一只脚踩进了霍云所坐凳子的两只凳脚之间,绊了一下,身体失去了平衡,往跟前的地面扑了过去。

    “啊!”

    霍云被这一声惊叫吸引,眼睛注意到徐映雪倒下的那一刻,本能的闪电般伸出手臂抓住了徐映雪的手,一把将她拉了回来,这才化解了一次险情。

    徐映雪稳稳站住之后,微微喘着气,神情也有些恍惚,刚才那一下还真是危险!很快,她就回过了神,转头对霍云微笑道:“谢谢!”

    “不用谢我,”霍云倒是无所谓的耸耸肩,“这是我应该做的!倒是你,你没事吧?”

    “我没事……唔……”徐映雪正在回答,眼神却注意到了两人之间,脸色不禁一红,轻声道:“……你、你现在可以放开我了吧?”

    “哦!”霍云也是这才想起两人的手还拉在一起,放开之后带着歉意笑道:“不好意思啊!”

    不想徐映雪反而不太高兴了,她瞪了霍云一眼,轻声咕哝道:“叫你放开就放开!怎么其他的事不见你这么听话!哼!”说完就立即转过了头往外面去了。

    “那我到底该不该放啊?”霍云愣愣的看着徐映雪远处的背影,呆呆的问道……

    十二月二十四日清晨,两匹快马从洛京西门出发,一路向西前进,随后又有几匹快马紧随其后,西边的天际还在灰蒙蒙之中。

    这是霍云今年的第三次离京,与前两次一样,他还是带上了岳紫宸,与前两次不一样的是,这次是霍云主动带的,为了避免他不在京城,某些人对她下手。

    过几日就是新年了,本该是一家团圆的时候,岳紫宸却要离开家,不仅她本人都有些难以接受,杨浩涵和岳星怡更是直言反对。

    对霍云来说,说服岳紫宸是很简单的,只要跟她说明缘由,她不会不同意,关键在于要说服杨浩涵和岳星怡,前者也可以用道理去说服,经过了上次马尔巴士的事之后,他对待霍云的态度有了改观,至少在保护岳紫宸这件事上,两人是一致的,他也是朝廷命官,知晓孰轻孰重。

    麻烦的是岳星怡,她不是那么好说服的,霍云也明白她不可能平白无故的对自己一个外人深信不疑,所以他让岳紫宸也加入了劝说的行列,这样做的效果不是很明显,毕竟岳紫宸是她的妹妹,于是,霍云又让已经被自己说服的杨浩涵加入了进来,三人一起努力,这才让岳星怡勉强同意了。

    在新年的日子里与姐姐分离,岳紫宸心里也是万分不舍,霍云还记得,岳星怡答应的时候,姐妹俩抱头哭泣的画面,那时候他想,如果自己能想到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那么现在这一幕就不会发生了!

    ://。。//45/45569/24542239

    

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羌战(上)() 
华州,夏朝西部重镇,以控扼华山古道而得名,自古华山便以险峻著称,俗话说“自古华山一条路”就是其生动写照。

    炎朝末年的动乱,让华山以西的土地落入了诸羌之手,他们凭借着华山的险峻,屡屡居高临下,劫掠华山以东土地,百姓被折磨得苦不堪言。夏朝建立之后,诸羌势力强大,夏圣祖数度派兵征讨,却都被华山的险峻所阻,无法前进一步。

    因此,夏圣祖只得与诸羌签订并不平等的互市协定,将夏朝的商品以低价贱卖给羌人,羌人的东西则以较高的价钱卖给夏朝,以避免更大规模的战争,让夏朝可以利用这些时间进行休养生息。

    不过想要就此满足诸羌的胃口还是不够的,甜头他们尝到了,战争没有爆发,可劫掠的事情却依旧频繁,为了积蓄力量,夏朝一再采取忍让的措施,同时借着两边通商的渠道,派出机智又能言善辩的人打入诸羌的内部,以此来慢慢分化他们。

    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夏朝已经逐渐恢复了元气,从夏太祖开始,对外方式由忍耐转变为强硬,开始频频对外用兵,诸羌当然也在用兵的对象中。

    夏高祖仁泰十年二月,夏朝决意对诸羌用兵,那时的诸羌早已不复昔日的团结一致,他们为了各自的理由已经反目成仇,夏朝在度过和平时期的时候,诸羌却互相征伐,不断损耗着自身的实力。

    此消彼长,当年三月份,夏朝名将西门棣统兵十万踏上了西征之旅,多年来,夏朝指派的山民们早已把华山上诸羌的防御体系弄得一清二楚,那时候守山的羌兵们都把注意力放在诸羌的内斗之上,这些羌兵都是来自各个部落,因为部落之间彼此交恶的事,实际上早已矛盾重重、互相钳制,大敌到来之际根本做不到一致对外。

    于是,西门棣率军偷袭得手,一鼓作气将羌兵驱逐出了华山,这座曾让夏圣祖都望山兴叹的天然屏障就这样落在了夏军手中。

    华山的陷落,让夏军可以长驱直入,这时候诸羌们才如梦方醒,比起相互间的争争吵吵,夏军的到来才是灭顶之灾,只是尽管他们明白这些,这么长时间以来产生的隔阂却不是一两句话可以消除的。

    诸羌还在调集兵力,夏军却已经势如破竹,一个月不到的时间,诸羌的土地就有一半成为了夏朝的土地,几个部落都被打垮了,平时趾高气昂的酋长和贵族们成为了阶下囚。

    在这支夏军中,有八成都是西境人,他们的家乡都曾经被诸羌蹂躏过,他们的亲人们死在羌兵手中的不计其数,所以这一战不仅将载入史册,还能让这些士兵和西境所有饱受诸羌为祸之苦的百姓们扬眉吐气。

    距离今天夏朝西部边陲很近的一个小地方——飞狐峪,爆发了这场战争的决定性战役,剩余的几个部落组成了十六万大军企图进行反攻,西门棣率十万大军与他们进行了一场会战,仅仅一个上午,占据数量优势的羌兵却被打得丢盔弃甲,仓皇而逃,被歼灭了七万,余者几乎全部被俘。

    此战之后,诸羌再也无力抵挡夏军攻势,他们一路溃退,回到了他们的发源之地,夏军也没有赶尽杀绝,推进到了如今夏朝西境的边线上后便不再追击,之后的一段时间中,虽然还屡屡爆发了羌兵的反击,但无一例外的被尽数击破。

    当年九月份,夏高祖巡视西境,还亲自登临华山,来到这个曾经让他英雄一世的祖父都无能为力的地方,他转头看着在自己头顶随风飘扬的旗帜,对旁人道:“几十年了!大夏的旗帜终于飘扬在了这座山上!皇祖父的遗志,朕帮他做到了!”

    在攻取华山以西的土地之后,对待当地留下来的羌人,夏朝不仅没有苛待,反而摆出一副愿意接纳他们成为夏朝子民的样子来,特别申明夏朝所有的制度,这些羌人都可享有,但前提是,不准造夏朝的反!

    之后,夏朝将西境数十万户的普通百姓迁入这些土地,让他们与羌人一起生活,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民族间的共融。

    久而久之,曾经的互相伤害已经被淡化,两族之间的通婚成为了常事,生活在这里的人早已分不清楚究竟是夏朝人还是羌人了,消除了那些隔阂,社会安全也日趋稳定,同时,夏朝也积极展开与境外诸羌的谈判,夏朝明确表示,只要羌人不再与夏朝为敌,那和平共处不是难事。

    那时候的羌族就算想反对也无力反对,元气大伤的他们只得接受这个结果,而历代镇守西部边境的大将们也都很清楚这一点。

    吃了这次大亏的诸羌们开始学会了反省,因为他们又有了共同的敌人,此后的几十年间他们努力消除争端,恢复壮大自己的实力,并趁恭祖、庄祖时期夏朝国力衰弱之际屡次进犯,侵扰夏朝边境。

    烈祖继位之后,派大军反击,诸羌震恐忙俯首称臣,可是此后的历代,诸羌的威胁都是夏朝的每一个皇帝都要面对的难题,夏朝与诸羌之间的战争也是打打停停,一块土地被双方争来抢去,严重的破坏了当地的经济生产,给百姓增加了负担。

    诸羌威胁最大的时候莫过于成宗、钦宗两朝,以往诸羌的威胁之所以小,是因为他们虽然团结,可毕竟是多个部落组成的,再团结也不可能像一个真正的整体一样,而到了夏僖宗时期,诸羌中最强大的部落烧当部,其连续三代酋长均是聪慧卓绝、手段高超的人物,将诸羌糅合成了一个强大的国家,国力蒸蒸日上。

    而夏朝则正处在一个著名的昏庸帝王僖宗的统治之下,他生性好游乐,整日不理朝政,一些奸宦投其所好,深受信任,逐步掌握了大权,对那些忠直良臣肆无忌惮的打压,坐镇西部边境的大将夏侯杰就是这样被诬陷致死,他本是最通西部防务,尤其是对诸羌的崛起警惕性极高的人物,他若在,诸羌畏惧他的威名而不敢轻举妄动,现在他死了,接替他的又是一个标准的酒囊饭袋,这如何能让诸羌不心动?!

    于是,一场席卷华山以西甚至波及以东土地的大战顺理成章的爆发了!

    ://。。//45/45569/24550729

    

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羌战(中)() 
夏朝在防御诸羌的边境原本驻有二十万大军,可他们都是跟随夏侯杰多年的老部下,新上任的大将若是一个真正有才干的人还好,偏偏却又是一个整天只知喝酒打牌、克扣士兵粮饷中饱私囊的小人,跟着这样的人,士兵们怎肯效忠听命?长此以往,军队战斗力岂不就要被磨平了?

    所以,当羌兵打过来的时候,夏军军心涣散、一溃千里,华山以西的土地在短短的时间当中就被羌兵全部占据,只有华山还在夏军的掌握之中,只要守住华山,那就掌握着进军的道路,可那新任大将不仅没有进行防御部署,反而把责任都推给了部下,一个人脚底抹油溜回了洛京,甚至还把这件事摁了下去,不让洛京知道。

    大将临阵脱逃,华山守军已无死守的决心,羌兵发动攻势之际,守军弃山而逃,至此,九百多年前,夏军从诸羌手中夺走的全部土地又都还给了羌兵,那时候付出的牺牲瞬间变得毫无价值。

    因为夏僖宗的年号名为中和,因此这场史上最大规模的羌兵入侵战争被称作“中和羌乱”。

    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羌兵以华山为据点,向夏朝西境纵深土地展开了攻势,由于羌兵入侵的消息洛京并没有收到,以致于各地完全没有做好防御准备,羌兵进展迅速,夏朝所有仓促组织起来的抵抗都遭到了粉碎。

    情况恶化到这样的地步,早已不是可以隐瞒的了,这时候洛京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要是不阻止羌兵继续突进的话,连洛京都很危险,这让夏僖宗也慌了神,不过他的第一反应不是让人组织抵抗,而是准备放弃洛京逃跑。

    自夏朝建立以来,有多少年洛京都没有遭受过威胁了,这座城市是夏朝政治中枢所在,其他国家的人可以不知道其他城市,却不能不知道洛京,这座城市已经成为了夏朝的象征,成为了那些正在惶惶之间的百姓们的心理支柱,如果放弃,那对于百姓和正在抗击羌兵入侵的士兵们将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可夏僖宗哪里懂这些,他在身边几个奸宦的鼓动下早已惊慌失措,谁的劝谏都听不进去,他也当然不知道,这些奸宦根本不是为了他,而是为了他们自己。

    当洛京城人心惶惶之际,一场政变突如其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