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朝风云之弘云录-第7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廷增派援军!

    他们不知道,在收到消息之后,朝堂上是死一般的沉寂,下面的人只会向上面讨要办法,谁去管他们到底有没有办法!

    援军?说得简单!楚国的军队早已在夏朝安南的战场丢了个精光,否则他们现在也不会这么被动,各地重建军队的指示也早就发了下去,可是百姓们不买账,重建军队?没有钱、没有粮食,怎么建?!难道让士兵们饿着肚子训练、打仗么?!

    其实,要说钱财和粮食,楚国倒也不是没有,在昭、景等世家大族的领地上,从不缺粮食和金银,可问题是他们不愿意拿出来,如今楚国的世族子弟早已没有了他们祖先的勇敢与睿智,只会躺在功劳簿上享受祖先余荫,他们从来只在乎自己得到多少,朝廷不仅拿他们没有办法,甚至连叫板都做不到。

    因为这些世族各自养了大量私兵,他们拥有足够的钱财和粮食,当然能够组织一支军队,每年的赋税大部分都掌握在这些世族手中,朝廷就算想要叫板也没有那种底气。

    即便当此国难之际,这些世族依然只在乎他们自己的利益,夏军的强大以前他们没有体会过,现在总算是明白了,此刻他们的私兵正在保卫着他们的领地和家族,那些本来可以被用作抵抗夏军的钱粮却都被锁在库房中,大概他们觉得,只要有这些私兵和钱粮在手,就可以有机会与夏军谈判。

    “说话呀!”赵胜的脸色阴沉至极,他扫视过殿下众臣的脸上,死死咬着牙,低吼道:“怎么?!现在寡人让你们说话!一个个是聋了还是哑了?!说话!”

    “陛下!”丞相昭同低咳了几声,走了出来,一双灰蒙蒙的眼眸淡淡的看着赵胜,“还应继续派使臣前去与夏军议和才是!”

    ://。。//45/45569/24327483

    

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表态() 
“议和?!”黄澄冷笑了一声,紧紧盯着昭同,道:“老丞相莫非看不出,夏皇狼子野心已是昭昭,他便是要并吞我大楚!就像当年并吞唐国一样!”

    听到“并吞”两个字,赵胜的脸颊有意识的抽动了两下,脸色越发的难看,“那……黄大夫有什么建议?”

    “陛下,”黄澄低下头,用他厚重的声音响亮得说道:“当此灭国危难之时,须得我大楚上下一心方能化解,臣请迅速召集各世族所拥私兵,统一号令,再征兆不下于十万士兵,方可顶一时之用!”

    “胡说!”他话音刚落,柱国昭惕便站了出来,指着他怒声喝问:“私兵乃我等世族立足之根本,岂可轻动?若一战战败,我等便无自保之力!还有,十万士兵?说得轻巧,如今我国青壮年尽丧,如何再集十万人?!就算真的聚集起来,那这些人的粮饷该如何办?!眼下国库空虚,莫说十万人,就是一万人的都拿不出来,难不成你出么?!”

    “昭柱国此言大谬!”黄澄双目一瞪,毫不客气的回击道:“何为我等世族立足之根本?在于大楚,大楚若没了,我等世族该立于何地?私兵虽是私属,可如今国难当头,凡是我大楚子民人人皆当有为国效死之心,他们又岂能袖手旁观?!”

    “至于十万大军,我国青壮年损失惨重确是不假,只不过那都是二十以上、四十以下,二十以下的少年,和四十以上的中年人的数量已经足够再组织二十万大军!至于国库,的确空虚,可各大世族手上钱粮众多,难道到了此时各位还不肯贡献出来么?!诸位难道忍心眼睁睁的看到我大楚屹立了千余年,却要一朝倒塌么?!”

    他一番话说得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久久回响在大殿当中,这些话占足了大义名分,让人无从反驳,昭惕只能脸色铁青的低下了头。

    “谏议大夫所言正是!”又一个声音响起,众人望去,正是裨将军项翼,“微臣赞同!为表诚意,微臣且代表项氏一族,愿贡献两万私兵与一万人三个月的粮草!”

    此言一出,殿中大部分人都变了脸色,项翼和黄澄是挚友,这个时候他会站出来支持黄澄是在所有人意料之中的,可他们没想到,项翼出手竟然这样的大手笔,如此一来,项家大部分的家产可都在这里面了!

    “哦?”赵胜也被鼓舞了,他眼睛一亮,兴奋的道:“好好好!项将军不愧是大楚栋梁,项家不愧是我大楚历代的忠臣!真是危难时刻方见人心啊!”

    他一边大力赞赏,一边转动眼神去观察昭同等人的反应,就在这个时候,黄澄也放声禀道:“陛下,臣也代表黄氏家族贡献私兵一万五千以及足以供给一万士兵两个月的粮草!”

    “黄卿也……好好好!”眼见第二个人站出来,手上的力量又多了起来,赵胜自是喜不自胜,“两位爱卿当真是忠心可嘉!寡人定要好好奖赏于你们!”

    “陛下!”此时又有第三个人站了出来,正是军中左史屈蒲,他高声道:“臣也代表屈氏家族贡献私兵五万人与供给三万士兵三个月的粮草!惟愿大楚国祚万年恒久,别无他求!”说完,他深深的躬了下去。

    屈氏本就是仅次于昭氏的大世族,而且他们虽然历代都有与昭氏联姻,骨子里却是最忠诚于楚国的世族,族中老人多深明大义,青壮亦有才干,算是楚国世族中的一股清流,自从屈炎被斩首之后,屈蒲便成为了屈氏在朝堂上最有力的代言人。

    有了屈氏的加入之后,楚国五大世族便有三个表了态,还有一些依附他们的小世族也加入了进去,于是,楚国便眨眼间又有了不下于十万大军,并且粮草暂时充足,实力已经大到足以与夏军任何一路抗衡的地步。

    现在,全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昭、景两世族身上,他们手上的力量只怕比现在已经集合起来的力量还要大。

    昭同见大势如此,只能微微叹了口气,出声说道:“既是如此,那昭氏一族作为大楚之臣,只能全力相助,老臣代表昭氏,贡献私兵六万以及这些兵马一个月的粮草。”

    昭同一表态就代表了一个信号,一边的典令景服也忙站出来道:“臣也代表景氏家族贡献兵马三万及两月粮草以为抗敌只用!”

    五大世族齐齐表态,其余小世族只能依附,一场朝会下来,原本单薄的兵力却极大的膨胀了起来,身为楚王的赵胜尤为高兴,他激动得从椅子上站起来,大笑道:“好!好!有众位爱卿不遗余力的鼎力相助,这几十万雄兵在手,寡人再无忧虑!只要我等君臣上下一心,定可战胜强敌,等凯旋之日,寡人定不会忘了诸位爱卿!”

    “陛下!”黄澄觉得是时候了,便向前了一步,又道:“微臣想请赵成将军出任抗敌主帅!”

    话音落地,众臣都不约而同的看向黄澄,他们自然知道赵成是谁,他是前任楚王赵昇的王弟,现正坐镇南部边境的谅山要塞,十几年来一直抵抗来自南方的敌人,始终坚守着那里的防线,可以说是一员良将,或者说现在楚国仅剩的良将。

    “成王叔?”赵胜微微皱着眉,又觉得这个人选不错,便点点头:“嗯……”

    “陛下!”见赵胜即将答应黄澄的提议,景服连忙出声:“赵成将军确实不差,可如今南部边境外有南诏势力,时刻窥探,若无赵成将军坐镇,若是南诏此时趁机偷袭,岂不是拆了西墙去补东墙么?”

    “北部已失,南部切不可再出问题了!”

    “这……”赵胜想了想,景服的话也挺有道理,总不能两面受敌吧?可除了赵成,还有谁能领兵抵抗夏军入侵呢?他没有了主意,只能询问大臣们:“各位觉得呢?”

    “陛下,臣以为典令大人有些多虑了!”黄澄怎能不知景服等人反对赵成领兵的原因,赵成出身王室,世族自然不能让王室将领来带兵,万一要是打赢了,赵成在南部还有几万兵马,结合战胜之后的功绩,威望岂非日增!

    眼下王室势力衰微,正是世族想要看到的,他们又怎么会眼睁睁看着王室借此崛起、威胁到他们呢?

    ://。。//45/45569/24328258

    

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争论() 
“陛下,”黄澄继续道:“微臣以为,目前南诏正与洞蛮交战,正是难解难分之时,即便真有此心,却也无力南顾!赵成将军经验丰富,此战事关大楚生死存亡,交给他统军再合适不过!请陛下明鉴!”

    赵胜又觉得黄澄所言也有道理,两相比较之下他却不知道该相信谁了,只能看向其他臣子,这些人倒也发表了意见,不过也分成了两派,其中一派坚定不移的支持黄澄,另一派则针锋相对的支持景服,谁也不肯让步。

    “陛下,”昭同发话了,他慢悠悠的道:“正因为此战重要,我等才不得不谨慎,赵成将军确是领兵合适的人选,只是他有要职在身,南诏确与洞蛮在交战不假,只是谁说他们只能有心无力?谏议大夫难道可以保证,赵成将军南下之后,南诏军真的不会侵犯谅山?”

    “这……”黄澄变了变脸色,他当然没有办法保证,这种事谁都说不好!

    “正是!”见昭同问倒了黄澄,景服也跟着硬气起来,“南部防线如此重要,当真有失,谁负得起这个责任?!”

    项翼有些被他们纠缠的气急败坏起来:“那你们可有其他合适的人选推荐给陛下?!”

    这句话正中了昭同的下怀,他直起身体,昂首说道:“当然有!我大楚人杰地灵,何愁找不到英才?老臣推荐昭惕昭柱国!”

    显然是商量好的,他话刚说完,昭惕就走了出来,向赵胜行了一礼,道:“陛下,微臣愿为大楚效犬马之劳!定不负陛下所托!”

    黄澄等人都吃了一惊,昭同推荐了他的同族,意图难道还不够明显么?昭惕表面上是一个柱国,实际才能却连那个昭魁都比不上,让这种人带领那么多兵马,不是去送死么?更何况,昭氏一定会借此机会消耗掉其他世族的兵马,他们的险恶用心黄澄等人怎么会看不出来!

    “陛下,”黄澄立刻说道:“此战重要性非同小可,昭柱国的地位虽高,但毕竟没有指挥过这样的战役,只怕不能胜任!若赵成将军实在回不来,臣推荐裨将军项翼领兵!”

    “谏议大夫!”景服一瞪眼,厉声道:“项翼只是一介裨将军,也未曾指挥过如此战役,为何他行得,昭柱国却行不得?!”

    “臣也支持项将军!”屈蒲的话掷地有声,“项氏一族古来尚武,历代皆有我大楚良将,项将军少有勇毅之名,臣愿意辅佐项将军,免得有人说项将军只是有勇无谋!”说着,他冷冷的瞟了景服一眼。

    “岂有此理!”景服气得暴跳如雷,“夏军此来必有大将,若大楚只派裨将军出战,岂不是让夏军笑掉大牙!”

    “既然裨将军不行,倒也好办,”黄澄面露一丝微笑,向赵胜禀道:“请陛下即封项翼为我大楚统兵之大将军!如此一来,他是否够格了?!”

    由于刚才昭惕已经亲自出来表态了,这次轮到项翼了,他走出来与昭惕并列,双膝跪地之后高声道:“若陛下托付信任,臣必不辜负,不胜……不归!”说完,一头磕在了地上。

    听黄澄竟当场要求赵胜升项翼为大将军,景服大惊失色,一时竟不知道该怎么说下去了,这次站出来的是左司马曹竟:“项将军年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