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朝风云之弘云录-第5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从有科举制度以来,进行殿试的皇帝只有寥寥数人,但这几名皇帝却都是有真才实学的合格者,而经由他们通过殿试选拔出来的前三名,更多是历史名臣,所以殿试虽然不常举办,但能通过殿试,这样的前三名含金量定然比通过京试的前三名更高。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科举制度对考生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测试考生的德行和书本知识,还要考较他们对社会情况和时事的认知程度有多少,尤其是对那些以做官为目标的考生,对社会实际情况的掌握尤是重中之重。

    这些事情书本自然是读不到的,只能亲身去经历,去观察,然后去感受,既然要做官,那必定要对社会中产生的各种纠纷进行对症下药,只有展现出在这方面的才干,朝廷才会认为考生有资格做官,否则便请打道回府,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科举考试向来是一年朝政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它关系着朝廷的人才储备,一般官员到了五十五岁以上到六十岁以下便可以批准告老了,过了六十岁就会被强令还乡,接下来的时间朝廷会定时发布恩养金给这些告老的官员们,以示不忘他们多年来在官位上所取得的政绩。

    不过今年会大有不同,大夏官场连续震荡,迄今为止已有大量官员落马,而朝廷又没有足够的官员数量填补上去,所以对这些应考的考生是一大喜讯,因为这就代表他们当中成绩好的人不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直接就可以坐上官位。

    相对的,今年的考试内容肯定会比往年更加困难,各位考生心里都明白,所以啊,大家还是做好准备吧!

    因为春季的开科分散于各地,现在只有洛京本地的考生也进行着紧张的备考,所以比起秋季各地考生云集京城的盛况,春季就有些冷淡了。

    而不管是现在的备考还是后来的开科,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所产生的影响还是很微小的,最多也就是没事的时候讨论讨论,因为他们不在其中。

    ://。。//45/45569/22425779

    

第九百五十九章 叹息消息() 
春季开科,朝廷各部中最忙碌的便是吏部和礼部了,它们一个是主管官员的,一个是督办大事的,自然是最操心和繁忙的。今年,皇帝又特别指明了一个主考官,他就是徐阶,徐阶的才名天下皆知,由他来做这个主考官是再合适不过了。

    虽然现在距离秋季京试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但身为主考,现在便要开始选取考试题目,徐阶明白,今年的考试要尤为的特殊,皇帝在将这个任务交给他的时候便已经说明了,只是他现在兼着户部尚书的职务,还有很多事情要做,难免力不从心。

    很多人都注意到了这一点,但没有人会为此担心,因为他们都知道,徐阶力不从心,但有人能帮助他,那便是徐映雪了。

    举凡大事,如果徐阶想要找一个人来商量的话,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霍云,而第二个便是徐映雪了,毕竟徐映雪的聪明才智都还在他自己之上。

    徐映雪现在虽然在太学和宫学都领了官职,但除了教书育人以外没有其他额外的权力,跟普通的先生没有什么不一样,她本人也不在乎什么权力,比起其他的事情,选定科考题目这种事才接近于她的本职,也是她乐于做的。

    徐阶会找徐映雪商量几乎是尽人皆知的事,原本此事是皇帝交给他的,不能让其他人来代劳,尽管如此,徐映雪是他的女儿,只要他们父女一起否认,那无论别人说什么都是没用的,所以即便心里知道这件事,也不能作为一个弹劾徐阶的理由,原因无外乎其他,这对父女都太聪明了!

    事实也如其他人所想,徐阶将择定具体题目的事情交给了徐映雪,徐映雪也是当仁不让的接下了,只是对外还是要说这是徐阶的工作……

    三月十三日,当朝廷的礼部与吏部正在为春季开科的事频繁走动策划的时候,两条同样的消息秘密的传入了洛京,一条传进了宫中,另一条则传进了洛京城中的宁王府。

    宁王李明宗是前任夏皇同父异母的弟弟,地位为亲王,其府邸是其父夏明宗在位时给他修葺的,到了前任夏皇夏代宗继位之后,为了体现自己重视兄弟,又给宁王府大修了一次,在此后的三十多年中,又历经了两次大修和一次扩建。

    当今夏皇继位之后,为表对这位皇叔的尊敬,同样下令大修又同时扩建了宁王府,时至今日,宁王府的占地面积和豪华程度在贵胄云集的洛京也是鹤立鸡群的存在。

    虽然坐拥这样的府邸,但李明宗及其家人行事向来低调谨慎,从无不良言行传出,这几乎让附近的百姓记不得这是一座当今皇叔的府邸。

    在王府中部的一处僻静小院中,静静伫立着一座小屋,从外面看感觉这里平平无奇,可王府中的人都知道这个地方的特殊,原因在于这座府邸的主人宁王从来不让未经允许的人接近这里,同时又让凡是到过这里的人一定要守口如瓶,曾经有一个仆役因为口风不紧,只对身边的人说了几句,然后这两个人就莫名其妙的失踪了,据王府管事的说法,是他们两个因为妄言而被赶了出去,但是有人却说,其实这两个人已经死了!

    这个传言让人毛骨悚然,却没有多少人相信,然而又没过多久,口头传过这个传言的人也都莫名失踪了,这时候其他人才真正觉得严重起来,那么多人说没就没了!虽然管事还是说这些人因为胡说八道被赶出去了,可在其他人心里,却认定了这些人一定遭遇了不测,因为如果只是将他们赶出去,为什么要偷偷摸摸的,不让别人知道呢?

    可即便是这么想,却谁都没有证据,再加上经过了这两件事情之后,谁也不敢再乱说话了,相对的,久而久之,这座小院的特殊地位就建立起来了。

    其实,这座小院本身没有什么特别的,特别的是这里面的人。

    “唉!”屋中的小榻上面对面坐着两个人,其中一个便是宁王李明宗,这声叹息便是他发出来的,他眉头微微皱紧,看着拿在手里的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几个字,这张纸条是刚才有人送过来的。

    “怎么?”坐在李明宗对面的人微微一笑,问道:“莫非是风某猜错了?”

    “不!”李明宗将目光从纸条上移开,看着对面的人,默默的摇了摇头,然后道:“风先生实乃神算,现在本王才真的是自愧弗如!”说着,他面带真诚又略显愧疚的向对面那人郑重的拱了拱手。

    “哎!王爷不必如此,”对面那人抬起手摆了摆,“上面所写是否跟风某所料的无差呢?”

    “嗯!”李明宗深深的点点头,“大体上不差,山戎、白狄果然都不成气候,难为本王竟还将希望寄托在他们的身上,悔不听先生之言,实在是不智啊!”他又重重的叹息了声,后悔之意明显。

    接着,他又道:“山戎凉州大败,精锐之兵所剩无几,龙城要塞惨败又遭重创,左宁边军三万铁骑出龙城,仅半日便直捣了山戎营地,斩首五万,山戎首领及其眷属三百余人全部被生擒,其余老弱妇孺被迫往北迁移。”

    这个消息在意料之中,对面那人连眉毛都没有抬一下,继续听李明宗道:“而后,左宁边军设下埋伏,又是半日激战,白狄八万大军竟被他们斩首六万,白狄酋长亦被活捉,现在左宁边军正在将捷报和俘获的人马送来洛京。”

    “呵!”对面那人并不在意这场失败,看着李明宗,问道:“如果风某所料不差,让王爷叹息的事情还在后面吧?”

    李明宗略带惊讶的抬起头看了对面那人一眼,而后又闭上了眼点点头:“是的,按照计划,被伏击的本该是左宁边军,现在却变成了白狄,这只能说明我们安排在左宁边军中的人暴露了,传出去的消息被利用了,所以伏击的人反而被伏击,除此以外找不到其他的理由。”比起山戎跟白狄的失败,他更为关心的是那几个安插在左宁边军中的棋子。

    “那,”对面那人也没有了笑容,严肃的问道:“有没有探到,损失几何?”

    ://。。//45/45569/22426226

    

第九百六十章 大势已去() 
李明宗又是默默的摇了摇头,“不清楚,还没有接到确切的消息,但是既然出现了这种情况,那么很有可能他们都凶多吉少!”接着,他又深深的叹了口气。

    “现在情况尚未明朗,王爷不必过早忧虑!”对面那人目光炯炯的道:“再者,凉州事件发展至今,那里棋子的价值都已经用尽了,即便他们不被发现,我们也要进行清理,于我们也没有什么损伤。”

    “嗯!”李明宗低垂着脑袋有些无奈的点点头,接着对面那人继续道:“即使真的发生了意料之外的事,我们仍有回旋的余地。王爷,现在与其去纠结已经发生的事,不如先做好已经放在面前的事!”

    “面前的事?”李明宗抬起头,看着对面那人,随后抬起手作揖:“还请先生明言!”

    “呵呵!”对面那人笑道:“此事我已经安排妥当,再等一会儿便能见分晓了!”他的表情看起来非常自信,这让李明宗愈加的期待面前这人会带给自己什么呢?

    这时候,房门吱呀一声被人从外面推开了,一道青色身影走了进来,站在门口对屋中两人恭敬的道:“王爷、风先生,苏大人来了!”

    对面那人嘴角划过一丝微笑,转头对李明宗道:“王爷,人来了……”

    元历1326年三月十五日,一匹自远方来的快马旋风般冲进了洛京,马上的骑士风尘仆仆,他给洛京带来了一个重大消息:“大捷!大捷!左宁边军凉州大捷!歼敌十二万!大捷!大捷……”

    当路边的人还没有回过神来的时候,那快马已经绝尘而去,身后留下的是一道笔直的漫天飞扬的尘土。

    在官方的有力宣传下,不出半日,整个洛京便都知道了这条捷报:“左宁边军三万铁骑出龙城,灭山戎、白狄两部落联军十二万,擒获两部落首领,押回洛京!”

    其实早在十三日,这条捷报便以密报的形式传到了洛京皇宫,到了皇帝的案上,只是除了他以外,宫中没有其他人知道,民间更不会有人知道,直到正式的捷报传来,此中内容才算公告天下。

    虽然这是一条捷报,但对身处洛京的百姓们来说不是很上心,归根结底还是距离得太远了,他们不会像遥远的凉州那里,接到捷报之后产生的是全城欢腾。但毕竟是捷报,如果不用来当做谈资的话那就太浪费了,而且还有官方在不断明里暗里的宣传呢!所以,这件事还是在洛京百姓当中掀起了波澜的,只是不大而已。

    到了三月二十日,因为这条捷报所产生的影响力也几乎消失了,但是同时另一件事却渐渐的成为了人们热议的焦点:皇帝正在准备一场公开的集体处刑!

    这个消息一传出来迅速的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一般来说,只有一次性处死的死刑犯在五十人之上才达到集体处刑的规模,距离最近的一次集体处刑还要追溯到四年,不,应该是五年以前了,那是因为江充和刘瑾的倒台,被处死的人数不胜数。

    可是这几年都没有再发生过同样的事,所以这次突然有这个消息自然引起各方关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