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朝风云之弘云录-第5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霍云并不否认,“陛下要灭族,必要调动大军,前线打仗的事情无需担心,可是后方补给便是他们能着手触动的地方,拖延粮草、药物、兵器的供给能达到让大军士气逐渐低落的目的。”

    “而且,臣在报告中已经指出,在龙城要塞驻军高层中出现了叛徒,亦难保左宁边军不会出现,北方草原上部落甚多,既然他们已经与山戎勾连,那么与其他部落呢?如果他们内奸外敌里应外合,左宁边军有全军覆没之危,那可是十万大军!”

    皇帝明白霍云的意思,若是放在其他时候也就罢了,此时分明就是有人故意唆摆,人心难测,谁能保证绝对的忠诚!朝中的这些人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还敢搞出些幺蛾子,别说那些皇帝看不到的地方!

    “如此束手束脚,实在太窝囊了!”皇帝十分懊恼,却又无可奈何,自从登基之后他就明白,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将事关无数人的生死,不能再随性而为,所以尽管心中愤愤,可他还是强迫自己忍下了这口气。

    就在皇帝打定主意的时候,霍云却开口了:“陛下,臣还没有说完,请听臣说下去!虽然此事必会有多方阻隔,但这个亏不能就这么不声不响的咽下去,臣请陛下修改旨意,命左宁边军出精骑三万,对山戎部落进行驱杀!”

    “驱杀?”皇帝微微皱起了眉,霍云继续说道:“是,山戎周边草原部落很多,左宁边军只需要将他们驱赶出去,远离他们的土地,草原法则弱肉强食,其他草原部落岂会无动于衷?”

    ://。。//45/45569/22317801

    

第九百四十一章 风雅之地() 
“这……”皇帝有些疑惑的问道:“可是你刚才不是说他们会做手脚么?精骑三万,难道你不怕他们一口吞了?”

    “呵呵!陛下,”霍云笑眯眯的,“左宁边军多数是步卒,行动缓慢,每日所需粮草皆要从后方运来,一旦后勤出问题,军心则乱。但精骑不同,骑兵行动迅速,据我估计,每位骑兵只需要带三天粮草,速杀速决,粮草并不需要后方补给。”

    “况且,此行动是杀戮敢于反抗的山戎人,将他们的老弱妇孺驱赶向草原,并非是要将他们完全歼灭,所需耗费的时日很短,就算那些人想在后勤上搞些花样,对精骑来说也不起作用。”霍云对这个计策很有信心。

    “可若是选出的精骑当中出现叛徒呢?而且精骑出战,左宁边军必然会有所动静,如果当中有他们的人,他们也会得知这次行动,更会与那些草原部落相通,结果会怎么样呢?”皇帝还是甚有疑虑。

    霍云从容答道:“自然,如果左宁边军中有他们的耳目,那么这次行动必然无法逃过他们的眼睛,不过陛下可以下一道密旨给北冥雷,命他亲自带队,精骑作战疾来疾走,行踪飘忽不定,除非耳目随身带着一只鸽子,否则无法确定军队的行踪,但那样的话,等他们行动起来,精骑已经完成了作战任务。”

    “陛下可以提醒北冥雷,以他驾驭军队的手段,如果他的军中有耳目,在得陛下提醒之后,他自然会更加小心,不知陛下觉得如何?”

    “嗯!”皇帝听明白了,赞同的点了点头:“虽然有些危险,但值得一试!好,朕这便下旨!”

    “陛下圣明!”霍云拱手,嘴角划过一丝得意的微笑……

    从宫城里出来,霍云本来想直接回皋园的,他们还不知道他今天回来,而且离开这一个月,皋园是什么样的情形他也不知道,便想赶紧回去看看那里是否安好。可当他抬脚要走的时候,脑中却闪过一道光亮,接着他便决定先不回皋园,还是去另外一个地方。

    作为洛京最热闹的地段,西市街向来是人流如潮,因为洛京的青楼都集中在这里,所以西市街亦有青楼街的别称,所以到了晚上,这里的人流会更多。

    霍云虽然不是一个正人君子,但是迄今为止出入青楼的次数屈指可数,而且还都是为了某些特别的目的而来,从来没有接触过青楼女子,他身边的如轩辕纪、雷枭他们也很少有这种经历,不过上一次听了秦逸的故事,他觉得秦逸应该很有经验,但是他现在正在跟慕天依发展关系,应该不会到这里来。

    踏足这里,霍云当然不是冲着青楼来的,他要找的是这条街上除了各种楼以外的另一座建筑,在来这里之前他已经问过了一些人,让他没想到的是,那个地方居然在民间很有名,而他在洛京多年,居然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地方,真是奇哉怪也!

    碧月阁,夏睿宗时走南闯北的大商人柳闻宗所建立的特殊建筑,多年来它的特殊性早已深深的烙印在洛京甚至整个大夏百姓的心中。霍云也向那些熟悉碧月阁的人大致了解了一些事情,在知道这些之前他还将这里看成是一个小有名气的酒楼什么的,知道实情之后却原来是一个风雅之地。

    说实话,霍云文化程度不高,对这种名家名士汇聚的场所有种说不出的不自在感,他对学术不感兴趣,也没有什么艺术细胞,也就是一个识些字、懂些知识的普通人,跟这些精明之士格格不入。

    但那又怎么样?霍云虽然不太喜欢这种地方,但他又不是来跟那些人讨论艺术文章什么的,他是来找人的,别去管那些人不就行了!

    碧月阁的名声在民间很是响亮,几乎每一个西市街上的行人都知道怎么走,所以霍云找起来可谓毫不费力,可越是这样,他就越觉得奇怪,既然这地方这么有名,那他怎么可能没有听说过呢?就算他对这种地方不感冒,可既然连一个普通百姓都知道,他怎么会不知道呢?

    他身边可不乏徐阶、徐映雪这样的此中翘楚,他们应该知道这个地方啊,怎么也没听他们提起过?难不成真的是他孤陋寡闻了?

    说起碧月阁这个名字,霍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个以翠色为主的地方,可是当他真的找到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这个名字中的“碧”并没有别的意思,从外面看这是一处普通的院落,院中有三座相邻的三层楼房,房子主体还是以白色墙面为主,看起来跟外面的民居没什么不同,跟一般的官员府邸比起来还要小上不少,但是人来人往的倒是不少,除了书生打扮的人以外,还有带着兵器的,在外面暂时只能看到那么多。

    霍云跟着前面三个士子打扮的人一起走进了上方挂着刻有“碧月阁”三个字牌匾的大门,这大门造得也是朴实无华,给人一种厚实的感觉,大门两边各站着身着墨色布衣的小厮一名,神态十分庄重,真不像是一般的小厮。

    当走进大门,来到里面的时候,对其中的场景也是一目了然了,他这才发现这里从外面看跟来到里面看完全是不一样的,从外面看,这只是一处中等的院落,可是走进来却发现这处院落其实占地面积很大,他去过皇宫、去过多位重臣的府邸,发现这里几乎可以跟朝廷一品大员的府邸相媲美。

    现在明明是冬天,可这处院子中所栽种的树木却没有因这苦寒而枯黄,依然苍翠。

    之前在外面看的时候,那三座楼房底下一层都被大门和围墙挡住了,现在看却发现这三座楼的一层却比上面两层的面积加起来都大,堪比一座大府邸的正堂,果然是外表朴素,内有乾坤啊!

    霍云今天是当真见识到了,难怪此处能名扬洛京,连个平头百姓都知之甚深,看来果然是真材实料啊!

    更让霍云觉得惊奇的是,当他走进这里的时候,迎面会吹来一股清风,冬日的风本来应该凛冽如刀,可这股风吹上来,却让人觉得神清气爽,很是舒服。

    ://。。//45/45569/22318338

    

第九百四十二章 扬名擂() 
自从走进这里,霍云就发现此处果然与众不同,眼前的三座楼房,在这样的冬日也依然门庭若市,原本走在他前面的三名士子已经走进了三座楼房中左边的一座。

    霍云走上去,最开始的时候还没有注意到,当他要跨进门的时候,突然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并不是里面死气沉沉,而恰恰相反,里面十分热闹,穿着各色衣服的人聚集在一起,争论声此起彼伏,可是细看之下,这里面的人竟全是读书人打扮,那刚才他所看到的带着武器的人去哪儿了呢?

    于是,霍云在疑惑之下便向外退出了几步,这才发现那些带着武器的人都走进了旁边的一座楼房里,他便想,难不成这里是文武分开的?

    这个时候,他抬头瞄到了门上挂着的一个大木牌,上面刻着一个很大的“文”字,再结合里面的情况,这下他就明白了,想必旁边的一座上面应该是一个“武”字吧?想着他便抬脚走到第二座楼前,抬头一看,果然是一个武字,那第三座楼呢?

    接着,他又信步走到最后一座楼前,抬头一看,却原来是一个“艺”字,想来这里应该是表演各种乐器、舞蹈以及鉴赏字画之类的地方,听说碧月阁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举办这样的活动,吸引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来参加,可谓夏朝艺术界的一大盛事!

    霍云对文学和艺术都不感兴趣,既然来到这样的地方,那不进去看看就太可惜了,于是他便走进了武字楼,他倒想看看,这里的武风怎么样!

    三座写着不同字的楼,踏进去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刚才霍云在文字楼门前感觉到的是一种浓厚的文学氛围,他这种武人在那种情况下觉得有些不适应,但是踏进这武字楼就不一样了,一种肃杀的气氛迎面扑来,霍云不觉心下一动,眼神锐利犹如鹰眼,直刺前方!

    在这武字楼的一楼大堂中,除了那些三三两两站在一起,持有各种兵器的人以外,最显眼的就是位于中间的那座石制高台了,高台高约三尺,呈一个长方形置于地面,作为一个资深武者,不用想都知道这座高台是用来做什么的,现在正有两名拳手在高台上交锋,高台四周都站满了看客,彼此交头接耳对台上的交手发表着自己的意见。

    见此地热闹,霍云一时兴起便也凑一次热闹,他身手灵活的挤进了人群,却又不被任何人注意,终于来到了前面,可以看得更清楚。

    高台上,两名拳师你来我往,战况正十分激烈,周围人看得目不转睛,打到精彩之处便爆出一个好字!

    自然,以霍云的武功不会将这场比试放在眼里,依他所见,高台上的两个拳师开窍数量相同,都是四窍,武功路数不一样,那个灰衣拳师用的是铁砂掌,而那个黄衣拳师用的则是少林罗汉拳,这两种武功都是至阳至刚的,硬碰硬,功力又相近,能够分出胜负来的因素便在于谁能抓住对手招式中的破绽了,难怪会那么胶着!

    据身边的人说,这两位拳师已经在台上相持了半个时辰了,可是到现在也没有看到谁有明显优势,更没有分出胜负来。

    本来这样战况胶着的比试,会让人不免有些昏沉,但是两位拳师的功夫都不错,时不时就会碰撞出激烈的火花,战况虽然相持都很好看,所以到现在周围的观众依然津津有味,而且人数有增无减。

    霍云一边观看一边询问关于这个擂台的事,身边人跟他解释道,这个擂台名叫“扬名擂”,顾名思义,只要上得擂台赢得一两场的都能够扬名,而且凡是上这擂台的人无不想扬名天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