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朝风云之弘云录-第4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明白是不可能的!”霍云直接摇了摇头,然后转头对皇帝说道:“他虽然想不明白,但还是会照着我们所说的去做的,如果不是那样的话,那他就不是林湛了!”说着,霍云的嘴边浮现起了一道很有自信的微笑。

    “不过,”霍云收敛起笑容,一个转折,又道:“那个狼崽子倒是名不虚传啊!”他所说的当然是指杨宁。

    “嗯!”皇帝知道霍云所指,立刻笑了笑点头道:“他也只能用这种方式告诉我们,他对除了打仗和杀人以外的其他任何事情都没有野心和企图,要说这四个人里,谁最值得我们放心,恐怕也只有他了!”

    夏朝的四大都护中,徐朗、林湛和云协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稳重,可是同为大都护的杨宁,他的性格特征若要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狂”。他为人嚣张狂傲、不可一世,但在夏皇看来,他居然才是四大都护中最让人放心的那个!

    这么认为,不是夏皇的眼光有问题,而正是因为他太了解杨宁了,还记得德宗皇帝时,名将王烈率军出征党项,但还没有出征他便向德宗皇帝索要豪宅和田地,满朝文武都说他“骄狂”,可唯有德宗皇帝看出,王烈此举恰恰是在表明他的忠心,显示他对财富很有兴趣,借此让皇帝放心。

    后来王烈出征党项,大获全胜,德宗皇帝十分高兴,不仅厚赏了他,还将王烈诸子加官进爵,对这些恩宠,王烈则是照单全收,正是靠着这样的见地和态度,王氏一脉自帮助圣祖皇帝开国以来,尽管历代功勋卓著,甚至可以称得上权倾朝野,但始终没有像其他开国元勋般遭到皇帝屠戮,一直保存至今。

    而就像王氏一族般,杨宁的所作所为在外人看来是血腥、残暴、毫无人性可言,他本人更是性格恶劣,但皇帝却始终能够容忍他……

    从御书房出来的时候,霍云长长的伸了个懒腰,想着今天好像没什么事可以忙了便打算偷溜回皋园睡午觉,但他刚要迈步,耳朵却不知听到了什么立刻竖了起来。

    霍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是有一种奇怪的感觉,隐隐约约的他听到了琴声,随着他竖起耳朵仔细的倾听下来,这声音越来越明显,而且他感觉也越来越熟悉,然后他突然想到,这个声音不就是他在宴会上听到的么?

    想到这里,他便全无了睡意,正好他身上穿着御林军铠甲,在宫中行动不受限,就算碰到了某些人要拦他,他也有皇帝的御赐金牌,往他们面前晃晃,看还有谁敢拦他!于是,他便来了兴致,顺着这个声音找过去,或许能找到那个弹琴的琴师。

    霍云很是疑惑,也许找到了那个人,她可以帮他解惑,想着,霍云便顺着那个琴音传来的方向抬脚走过去。

    既然那琴声已经随风飘到了御书房附近,那么想必那琴师便在不远处,为了争取时间,霍云脚下不禁加快了脚步,生怕去晚了一步那琴师便要离开了一样。

    看书就搜“书旗吧”,!

    ://。。//45/45569/21190725

    

第七百零二章 神秘() 
霍云一路循着琴声走过去,慢慢走到了一处碧绿的池塘边,站在那里他左看右看,竟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好像是在宫里迷路了,面前的这面池水他也没有见过。

    他张望过去,只见池塘上有一个小亭子,里面正坐着一个淡青色的身影,从那背影的柔和起来应当是一个女子无疑,这也正符合之前霍云的想法,悠然的琴声正是从亭子里传出来的。亭子和池边用一道石制过道连接,霍云转头望向过道口,发现那里正站着两名御林军士兵,这让霍云不禁有些奇怪,这琴师到底是什么人?居然能在这里若无其事的弹琴,唯一能肯定的是,这琴师肯定不是宫里的人,否则不会有御林军跟随。

    抱着这些疑惑,霍云抬脚走了上去,来到了过道口前,他要抬脚进去却被面前的两名御林军抬手拦住了。

    霍云看了看他们,发现他们只是拦在那里不让他进去,嘴里却是一个字都不说,霍云便拿出腰间的御赐金牌,展示在他们面前,两名御林军先是一愣,然后便赶紧退开了。

    果然,还是要靠御赐金牌!霍云有些得意的把金牌收好,然后抬脚走上了过道,一路直直的朝亭子走过去,那琴师始终背对着他在弹琴,随着慢慢的靠近,霍云突然有一种感觉,这琴师的背影看着有些熟悉!可想了想他认识的人中,除了徐映雪以外,其他人不会有这么高深的琴艺……难道?

    他突然想到了一个可能性,当他的脚步走到距离亭子还剩下两三步路的时候,那亭中的琴师似乎察觉到了他的到来,立刻停下弹奏,头也不回的说了句:“是何人?”

    听到这个声音,霍云脸上顿显惊奇之色,心中的那个可能几乎可以确定了,他试探性的问道:“你是……方姑娘?”

    也是听到这个声音,那琴师先是身体微微一愣,然后慢慢的转过头来,随即一张带着些许疑惑的俏脸出现在了霍云的面前。

    “你……你是?”那琴师疑惑的打量着霍云,好像认识好像又不认识,这时候霍云才察觉到自己此刻正穿着御林军铠甲,脸上戴着半截面具,难怪她会有疑惑,接着霍云呵呵一笑,抬手拨动机关,面具便滑了上去,然后再嘻嘻笑着道:“现在呢?”

    “霍兄?!”琴师面带诧异,又打量了霍云几眼,立刻便笑了起来:“哦,我差点忘了,今日陛下宴请外邦使臣,霍兄又怎么能不在呢?”刚刚霍云的那声“方姑娘”便已道破这琴师的身份,她便是几次十分神秘的出现在霍云面前的女子——方瑶。

    虽然她未必知道皇帝到底找霍云做什么,但能从霍云身上的这身衣服推测个大概也算是她的本事了,霍云暗自点了点头,问道:“方姑娘怎么会在这里?难不成也是陛下授意的?”后面一句是玩笑话。

    然而,出乎霍云预料的是,方瑶竟肯定的点了点头:“虽然不算是陛下授意,却是陛下允许的!”

    “……”霍云不禁瞪大了眼睛,半张着嘴巴,看着方瑶眨了眨眼,看她认真的神色不像是在说谎,而且这里是皇宫,没有皇帝的允许外面的人怎么能在这里?难不成皇帝知道这件事?等一下,霍云瞪大着眼睛,问道:“那今天宫宴的时候,姑娘也在?”

    “嗯!”方瑶想都没想就点了点头,然后又面带微笑的问道:“这么说,霍兄也在那里?”她虽然是在疑问,但语气中分明是肯定更多。

    霍云当然不会否认,他也没有理由否认,点了点头:“对,之前我还在疑惑,听到那琴声的时候,原来是方姑娘在弹奏,说来上一次的太学时也是一样,我自问不是很懂音律,但方姑娘的妙手恐怕这世上再也找不到第二双了!”

    “是么?”方瑶表现的有些喜悦,谁不喜欢听到好话,紧接着她笑嘻嘻的道:“恐怕霍兄在别人的面前也是这么说的吧?”

    “没有没有!我说的是实话!”霍云那个汗哪,要不说女人就是精明呢,他偷偷的抹了把汗,然后正了正色道:“方姑娘,其实我一直有一个疑问希望姑娘能帮我解答!”

    从霍云的神色中,方瑶大概知道他想问什么,便说道:“我知道,你想知道我到底是谁,”闻言霍云点了点头,但很快方瑶便态度一转,把头一偏:“你猜咯!”

    霍云无奈了,这女人捉弄人的心思一旦起来那不尽兴是不可能的,但他太想知道答案了,便有些无奈的说道:“方姑娘,几次与你见面,总是我的一切姑娘仿佛都了如指掌,但对我而言,姑娘却好像是一个谜,虽然我不介意姑娘的身份,因为我知道姑娘对我应该没有恶意,但我也是一个人,我也有好奇心,自己的一切被别人知道了,自己却对别人一无所知,姑娘觉得这样公平么?”

    “讲道理啊?”方瑶当然不会轻易的上当,她一眼便看出了霍云的企图,便清了清嗓子,说道:“好吧,那我先给你看一样东西!”说着,抬起了左手,张开了如玉般晶莹的手掌,问霍云:“你看看这是什么?”她指的是她左手食指上的东西。

    霍云走上前一步,仔细的看了过去,却见之前他一直没有发现,方瑶的左手食指上戴着一枚翠绿色的戒指,应该是玉做的,而且质地还很好。

    经过仔细的观察,霍云没有再看出别的,也不知道这代表什么意思,便摇了摇头,说道:“姑娘的这枚戒指很漂亮,但我不知道这跟姑娘的身份有什么关系?”

    方瑶放下了左手,问霍云:“霍兄可知道碧月阁?”

    “碧月阁……”霍云喃喃了一句,快速的在脑中搜索了起来,他很快便想起来了,碧月阁是洛京城有名的风雅场所,注意,是风雅而不是风月,碧月阁也不是青楼。

    夏睿宗承安十三年,走南闯北的大商人柳闻宗盘下了洛京城西市街上的一块地皮,在之上建立了一座建筑,这便是碧月阁。

    ://。。//45/45569/21190726

    

第七百零三章 碧玉先生() 
学成文武术,货与帝王家,碧月阁建成之后,柳闻宗以碧月阁主自居,发下请柬广邀民间学士、侠客汇聚于此,盛况空前。柳闻宗生平除了赚钱以外,也乐于出钱资助一些家境贫寒的饱学之士,帮助他们考取功名,但不求任何回报。

    后来这些人大多都成了材,感念柳闻宗资助之恩,闻听碧月阁建成便纷纷前来相贺,但柳闻宗却将这些人带来的贺礼全部拒之门外,只把客人恭敬的请进门,此事传开,引得不少当时名士慕名而来,驻足于碧月阁。

    这些文武双全之士相聚于碧月阁,当然少不了竞技切磋,吟诗作对、比武较量都是家常便饭,书画、琴乐、歌舞等,只要有一技之长便能在碧月阁立足,还能同各位大师相互比试,相互借鉴,只要得大师一句赞赏便算是出了名了,以后在这条路上可以走的更远,这也就成了很多怀才不遇的人能够一展才学的地方。

    有了碧月阁的肯定,这些人也就有了社会知名度,便会有人慕名上门,但并不是每一个到碧月阁的人都能得到肯定的,有些人的确有才能、但急于想要出名,急功近利一定得不到肯定,因为碧月阁除了要看这些人的才能以外,更为注重的是他们的人品,所以并不是有才能的人便能得到碧月阁的肯定,而一旦经过碧月阁肯定的人,那必定是一个人才,这已经成为了一个业内的共识。

    因为阁内有大量的文人名士、英豪俊杰驻足,所以经由他们肯定的人才绝对货真价实,远一点的便是睿宗朝的名臣狄正清,他帮助睿宗皇帝禁烟、迅速平定各地局势,又向睿宗献上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政策,深得睿宗器重,被封为太尉。很少人知道,狄正清出仕之前只是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相貌普通、言辞钝拙,就是因为一次偶然被当时驻足碧月阁的名士李峤评为:“大智若愚,胸有韬略!”

    李峤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十分高,他虽然没有参加科举考试,但才学却是举世无双,朝廷主动征辟他,他却推辞不受,有些人说他“清高”,没错他就是清高,他是一个真正的把清高活进风骨里的人,正因为如此无论是皇室权贵还是士族百姓都十分尊敬他,对他说的话几乎是没来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