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朝风云之弘云录-第2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乾也是报以一个微笑,但随即便道:“刚才说对不起,现在又说谢谢,你未免变得太快了吧!好了,把鱼汤喝了吧,然后好好睡一晚,明天估计我们就有事情要做了!”

    百里安悦低头看了看锅里剩余的鱼汤,然后一言不发的递到高乾面前,高乾有些不明所以,问道:“怎么?不会是要给我喝吧?刚才不是不给我喝么?”

    高乾刚想说“算你有良心”的时候,就听到百里安悦说出一句让他差点咬到自己舌头的话来,“凉了!去热热呗!”

    高乾原本还平和微笑的双目,立刻瞪大了起来,几乎是以一种凶狠的摸样看着百里安悦,后者只是无辜的吐了吐舌头。

    互相盯了一会儿,高乾的目光始终还是那样,百里安悦就识趣的把砂锅拿了回来,刚要动,手里的砂锅就被高乾一把夺了过去,百里安悦都被他吓了一跳,几乎怔怔的看着他,只见他脸上挤出一个近乎柔和的笑容,还笑眯眯的低下头:“是……”

    十一月初的洛京,被一股百年难遇的寒潮所侵袭,深秋时节的气温已经像是身处寒冬,洛京城的市民们早上出门的时候都不约而同的披上了棉衣,走在路上随处可见浑身裹得厚厚、缩着头的人,脚步匆匆的行走着,很多人都在抱怨这鬼天气!

    十一月五日这天清晨,正是一天中最冷的时候,位于洛京南城门外古松山脚下的枯松寺,早起的僧侣们已经打开了门,拿着扫把走出来将门外的落叶清扫干净,他们身上只有一件简单的灰白色僧袍,寒冷的气息从宽大的袖子里侵入,但这些僧侣们却好像完全不怕寒冷,照样一声不吭的干着自己的活。

    夏朝的佛教历史十分悠久,但是对佛教的来历民间却是众说纷纭,只是从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夏朝的民间开始出现了一群人,他们身穿素白色的长袍,头顶不见一丝头发,一串木珠子总不离手,口中也总是念念有词,只是常人不太听得懂而已。

    他们自称“僧”,与夏朝本土的“道”不同,僧曾被认为是邪教,因为成为僧侣之前要剃发,夏朝民间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传统,夏朝百姓在成年礼之后就不再剃发了,而剃发会被视作是不孝的举动,所以夏朝民间的道士都是戴发的。

    ://。。//45/45569/21190451

    

第四百四十七章 枯松寺() 
而僧侣明显违背了夏朝人的传统,只是佛教的教义多是劝人为善、给人信心、给人希望、传播教化和平之道,这与历代君王所求江山稳固的愿望是一致的,所以受到历代君王的欢迎。

    一开始,僧侣们并没有固定的立足点,而是采用四处走动的方式,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寒冬腊月,僧侣们一直在前进的路上,每到一处地方都会大力宣扬佛法,引来了很多人的关注,尤其是穷人,他们生活贫困,需要一种坚定的信仰作为支撑,而给人希望的佛教则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

    很快的,随着信徒日益增加,寺庙也跟着出现了,作为这些游行僧侣的立足点,佛教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僧人并不强迫他们的信徒一定要剃发,这只凭他们个人的意愿。

    君王们发现,依靠佛教的影响力可以更好的凝聚人心,有的君王在圣旨里大力赞扬佛教,有的君王则帮助佛教修建佛寺,还有的甚至自己投身于佛门之中。

    直到如今,佛教已经成为了与儒教、道教并立的夏朝三大宗教,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夏朝民间的影响力正在逐渐超越儒教和道教,真正的成为夏朝的第一大宗教!

    而位于洛京南门外的这座枯松寺并不算是宝刹,这里除了一座大殿以外,只有后院的一片平房,供僧侣们起居使用,而这里的僧众连同一个住持,也只有十来人,与少林寺那样的武林名门,还是相国寺那样的百年名刹相比都相去甚远。

    一个僧人低着头在台阶下,扫着地上的落叶,可扫着扫着,扫把尖就突然碰到了一双黑色的靴子,那僧人抬起头,看到面前站着一个年纪不大的青年,脸上带着微微的笑容,那僧人却注意到这个青年左手还握着一柄弯刀,刀柄闪着金光,不知是不是用黄金镶嵌的。

    僧人看了一眼那柄刀之后,就转过了眼神,左手拿着扫把,右手单手作礼,身体微微一躬,问道:“请问这位施主,找小僧是有何事?”看到那人手里的刀,僧人的眼神却没有变化,十分镇定。

    那年轻人也学着僧人单手做了个礼,然后答道:“请问这位小师傅,慧明大师可在寺中?我是来找他的!”

    “回施主,师傅昨日去了叶家镇上主持法会,晚间才回来,现在应该还在休息,施主若有急事,小僧这便去告知师傅!”僧人口中的师傅,指的就是这间寺庙的住持,法号名叫“慧明”,也是附近比较有名的得道高僧。

    “哦,那就麻烦小师傅进去通传一声了!”年轻人也十分有礼貌的又作了一个礼,便听那僧人道:“那施主在这里稍等,小僧这便进去!”然后,他便拿着扫把往里面走进去,年轻人按照他说的站在外面。

    只是刚才他与那名僧人说话,其他的僧人却对此无动于衷,始终低头扫着落叶,似是与己无关一样,这让年轻人有些奇怪了。

    过不了一会儿,那名僧人便回来了,他特地走到年轻人面前,伸手做出一个请的姿势,同时道:“这位施主,师傅有请!”

    这佛门果然清静无为,连他是什么人,到这里来有什么目的都不问,直接就把他往里面领,年轻人只能在心里不禁点了点头。

    僧人领着年轻人走进大殿,一尊庞大的坐佛像便映入了眼帘,看着佛像的脸,年轻人也是心神一震,这庙虽然小,可却透着一股不可小视的恢弘气息,实在让人不禁称奇!

    两人绕过佛像,年轻人便看到了站在不远处的一个白须老僧,想来这便是那位早有所耳闻的慧明大师了吧?年轻人打量了那老僧一眼,面部完全是上了年纪的样子,布满了皱纹,脸颊也有些干瘪,眉毛和胡须都已经白了,只是身材还保持比较好,只有肚子有些微微的突起,人老了发福也是免不了的。

    那老僧一身淡黄色僧袍,不知为何身为住持却不披袈裟,其实他有所不知,这老僧虽是住持,可自觉参悟佛法的时间还短,那袈裟乃真正的得道高僧才能披上,以他现在的资历还远远不够,另外就是一件袈裟的制作价格也是不菲,老僧不愿意像其他一些高僧一样用红色金色来点缀自己,菩提非树,明镜无台,只要心中有佛,又何必在乎形式呢?

    只是,老僧手中的一串念珠却是少不了的,这是他第一次入佛门那天,他的师傅给他的,他一直戴到今天。

    见年轻人走上来,老僧便也是单手作礼:“阿弥陀佛!请问这位施主,找老衲所为何事?”

    年轻人一边回礼,一边道:“是,大师,晚辈今日前来打扰大师,只为一事,敢问大师,九年前,前任中书令秦睿秦大人可是将一要紧之物交给了大师保管?”其实这个问题他根本不用问,之前他已经问的清清楚楚,面前的老僧跟秦睿是多年的好友,他会将东西交给他绝对错不了!

    佛门高僧自然是不会说谎的,老僧点了点头,道:“是的,施主说的没错,老衲的老友的确是将一物放在老衲这里,只是不知施主询问此事所谓何意?”

    年轻人也是点了点头,又朝老僧行了个礼,抬起头道:“那么,请大师将那东西交给我,此物事关一家之兴亡,还请大师成全!”

    老僧不断拨动着手里的念珠,道:“非是老衲不愿意将此物交出,只是老友曾嘱咐老衲,只有他所指定的信物出现,老衲才能将东西交给持有那信物的人,老衲既然答应要妥善保管此物,那就不能打诳语,尤其是对死者,还请施主见谅!如果施主能拿出信物,老衲必将双手奉上!如果信物不在施主手中,那施主请回吧!”说着,便要让人送客。

    年轻人当然知道会出现这种情况,立刻道:“大师且慢!我的确没有你所说的信物也不知道那是什么,只是佛向来普度众生,对身处危险之中的人大师可不能见死不救啊!”

    ://。。//45/45569/21190452

    

第四百四十八章 信物之争() 
闻言,老僧却是微微一笑,道:“施主,佛只度有缘人,心诚即是有缘,若心有杂念,纵是佛祖亦无法相度。生与死本就一轮回,生即是为了死,死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生?众生皆苦,皆因心中对生死看得太重,寿数天定,何必自扰!”

    “大师,”年轻人的眼神渐渐认真了起来:“若是只牵涉一人之性命,我定不会再多说半句!可事关一家的存亡,数十口上百人的生死,上天有好生之德,难道大师真的要为了一句承诺而坐视这些人因此而亡么?”

    老僧的神情依然是淡淡的:“世事皆有因果,今日之因便是来日之果,而今日之果必是昔日之因。老衲知道施主所来是为了谁,当初老衲就曾告诫过他,要广结善缘,可他太过固执,不听老衲之言,以致于有今日!”

    听到这里,年轻人也微微叹了口气,继续道:“大师,无论他曾经做过些什么,或许你说得对,他是罪有应得,可其他人呢?他们也是一样的么?他亲手种下的因,果报却也要报复在他人的身上,大师,你不觉得这不合理么?”

    “呵呵!”老僧淡然的笑了笑:“施主说的的确有道理,只是老衲先前已经说过了,老衲曾答应过那老友,生者老衲尚不相欺,更何况是逝者,死者为大,老衲自入门之时便在这佛前发誓,此生绝不再打诳语,如今誓言言犹在耳,老衲又怎能违背?”

    “再者,纵使老衲将东西交给了施主,去救了他们的性命,那原本应该拥有此物的人呢?他又会怎么样?施主,你我都知道,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老衲既不想让那些人因此而亡,却也不想那位也因此而亡,所以,老衲唯有遵从老友的嘱咐!施主,请回吧!劝说那人,让他好自为之!”

    “大师,您真的不肯将东西交出来么?”年轻人的语气突然变得深沉起来,手中握着刀的手也开始暗暗蓄力。

    老僧当然知道他这句话的意思,却还是一副镇定的样子,“施主,该说的老衲都已经说清楚了,施主,请回吧!”说着,抬起一只手朝外面做了个请的姿势。

    年轻人脸上阴晴不定,握着刀的手臂动了动,气氛一时降了下来,突然,老僧的身体微微一动,脸上浮现起一丝微笑,似是自言自语道:“今日客人还真是不少啊!”他语气轻松的感叹了一句。

    起初,年轻人有些莫名其妙,可突然他一转头看向了外面,他能注意到有一个脚步声正从外面往这里走过来,连他都没有发现,可面前的老僧却像是早已发现了一样,这是何等的功力!

    现在,年轻人有些明白了,老僧为何突然这样说,这是要让他知难而退啊!他继续站在原地想了想,老僧的功力比他高出许多,动武肯定不是他的对手,再者,这里是寺庙中,在佛像的面前动武,这是嫌命长啊!

    无奈之下,年轻人只能向老僧行了个礼之后,转身就往外面走去,他才刚走到门口,就听见了一个响亮的喷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