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朝风云之弘云录-第2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许是年幼丧母,又缺乏父爱,尽管一直处在姨娘的庇护之下,但是夏侯彦心里最放不下的还是那件事。

    长久以来,夏侯彦都对自己的父亲充满了仇恨,对他的那些女人更是,有很多时候,夏侯彦从睡梦中醒来,都想提刀杀了他父亲和那些女人,为他的母亲报仇。

    因为多年的荒诞生活,夏侯彦的父亲在夏侯彦十六岁那年因病去世,虽然在正妻死后,他又让一个妾取代了正妻的位子,也生下了一个儿子,但名义上夏侯彦依然是他的嫡长子,这一点在族谱上也有明确记录。

    在夏侯彦姨娘的力争之下,夏侯彦的身份得以保全,不至于被他那个禽兽不如的父亲随意残害。

    而夏侯彦自有想法,他之所以继续使用着自己的身份并不是因为留恋夏侯家,而是他知道母亲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他出人头地,而夏侯家的身份则是能够有效帮助他的助力,有这个夏侯家三房嫡子的身份,以后不管是在官场还是商场,都会有人忌他三分,当然除了身份他自身的努力也十分重要。

    而秃发翠,她跟夏侯彦有着十分相似的同年,或许说更加悲伤,与夏侯彦不同,秃发翠的父母都是下层平民,无权无势,只能任由上层的官僚和富商们盘剥。

    若他们只是平平淡淡的三口之家,这样的日子即便是一家三人互相抱在一起至少也能感受到温暖,但事实却是,在秃发翠童年的记忆当中,只有对她父亲的怨恨。

    秃发翠的父亲跟夏侯彦的父亲有些相似,同样不务正业,而且好赌又酗酒,将他老爹留下来的钱全都败光之后,就开始拿家里的钱,自己的钱花光了,就拿妻子的钱,不给就打,谁劝都没有用。

    秃发翠清楚的记得,有一次父母再度因为金钱起了争执,吵得很凶,甚至连桌椅都用来当做争吵的工具。那时她只有七岁,她走进父母的房间,想要上去劝架,不料却被父亲一把推开,额头撞到了桌子边上,当时就流出了血。

    随着父亲越来越沉迷于赌博,家里的生计早已入不敷出,母亲只能带着年幼的秃发翠偷偷离开了家,在涅阳城外搭了一个简易的小茅屋住了下来。

    秃发翠的母亲出门帮人做些零工贴补生计,好不容易赚了些钱,找人把茅屋里里外外修饰了一番,才到了勉强能住的地步。

    可是好景不长,秃发翠的父亲找上了门,秃发翠就是死了也不会忘记那天,不管母亲如何苦苦哀求,父亲就是执意要把她带走,原因无他,父亲的债主找上了门,可他身无分文,要是拿不出钱来就要用什么东西做抵押,但那时家里的所有东西都已经被他败光了,根本没有东西再能当做抵押,所以他就想到了他那个只有九岁的女儿。

    秃发翠当时虽然只有九岁,但是却也十分心灵手巧,跟在母亲身边学会干许多活,正巧那名债主家里缺一个能干的丫鬟,虽然秃发翠年纪小但总算还过得去。

    所以两人一拍即合,秃发翠的父亲带着人找到了母女俩的小屋,想要强行把秃发翠带走,可她母亲说什么也不肯,那些人一恼火就什么也不管了,把秃发翠的母亲打倒在一旁,把她带走了。

    结果被带到那个债主家里没几天,生性机灵的秃发翠就找了个机会逃了出来,她偷偷的返回之前居住的茅草屋,一进门她就呆住了,她发现母亲一动不动的躺在地上,她凑上去发现母亲的双手已经冰凉,秃发翠就背起母亲到城里找大夫。

    谁知道,那些只认准钱的无良大夫见秃发翠面容消瘦、衣衫褴褛,一副穷人的样子,都不肯帮忙。当秃发翠坐在路边哭泣的时候,一个路过的年轻大夫向她伸出了援手,可诊断的结果让秃发翠彻底失去了希望。

    原来,就在她被带走的那天,她的母亲就因为长期以来的疲累而积劳成疾,再加上唯一的女儿被强行带走,遭受了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之后,这个可怜的女人就在昏迷中去世了。

    ://。。//45/45569/21190329

    

第三百三十一章 落井下石() 
那名大夫看秃发翠的样子就知道她身无分文,就帮着她在城外随便找了一块山坡,又出钱请了几个人让秃发翠的母亲入土为安。

    自此之后,涅阳城的街头多了一只无家可归的小野猫,秃发翠剪短了自己的头发,让别人第一眼看上去会认为这是一个男孩子。

    秃发翠就是这样成为了涅阳街头巨大的乞讨队伍中的一员,她经常跟那些比她大的乞丐们抢食吃,脸上、身上都因此留下了众多的伤痕,夏侯彦看到的只是其中的一处。

    秃发翠并没有去刻意关心她那个父亲的情况,只有她成为秃发府的丫鬟之后才托人打听了,结果是,她的父亲因为欠了巨额的赌债,付不起这些钱被人当街砍杀,之后就下落不明了,有很大可能已经死在某处了。

    世事就是这么奇妙,两个都有着不想回忆的童年故事的人竟然会凑到了一起,还发生了那么多事,世人多会以“命运”、“缘分”这类的感性词语来解释。

    但这种论调到了传统史学家那里就发生了改变,百年后思宗朝的著名史学家赵翼认为:“……夏侯彦和秃发翠,能让这对伉俪携手走过六十余年的光阴,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据两人的经历、当时的情境再加上他们那时的想法,这是必然的结果,但很可惜,历史没有办法记录更多,否则后人可以做出更详细的推论……”

    “吱呀”一声,木制的牢门从外面被人推开,一阵脚步声越走越近,迷迷糊糊的睁开眼,只见两双大号靴子首先踏进来,一前一后站在牢门前。

    “他一直是这样么?”那双在前的靴子的主人问道,他的声音听着有些熟悉,虽然是在询问却像是早有所料般。

    “是是,”后面那个声音则是透着讨好:“回霍大人,他进来的时候吃了三十大板,后来在刑讯室里不肯招供,就又被打了二十大板,然后就一直这样,吃饭的时候只能趴着吃!”

    “哦!”前面一人淡淡的应了句,然后俯下身,观察了一会儿,啧啧的道:“哎呀!你看看,陈大人都脏成什么样子了!俗话说打人不打脸,你看看,这原本白净的脸上都成什么样了?怎么说人家都是堂堂的御史,这样到了上路的那天让人怎么看哪!连鬼差都要被他吓死了!”那人喋喋不休的说了一大堆,听上去像是在惋惜,可是言语中却没有半分惋惜的样子。

    “哎呀!霍大人,他已经是被判了死刑的犯人,要什么脸面哪!刚刚齐大人不是刚派了人去抄他家,估计待会儿他一门老少都要进来,这里就这样!”后面一人显得满不在乎。

    “嗯,也对!”前面一人倒也深以为然,接着他站起身说道:“拜托几位狱卒大哥,把陈大人扶起来,这样我们也好说话!”这前面一人说话倒是和和气气,完全不摆架子。

    那后面一人立刻道:“没听到霍大人说的么?赶紧的,把他给霍大人架起来,霍大人要问话!”

    陈宽实在想不起来刑部有哪个姓霍的大人,他认识的人里,只有那一个人姓霍,回想起那前面一人的声音,陈宽不禁打了个激灵,心头逐渐升起一种非常不好的预感。

    当狱卒们把他架起来的时候,他艰难的抬起头,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张带着温和笑容的脸,这是一张年轻男人的脸,这个人的名字他永远不会忘记。

    霍云看到陈宽在盯着他,所以刻意笑了笑:“怎么?几天不见,陈大人不认识在下了?我可是一直在想,什么时候能跟陈大人再见面?没想到,这么快就见面了,不过还是没想到,会是在这里!呵呵!”

    看着霍云一脸假笑,言语中带着讽刺、奚落、嘲笑,这些都深深刺中了陈宽的心底,让他突然感到无比的恐惧,霍云会安然无恙的出现在这里,这么说,一切事情都已经尘埃落定了,他做过的那些事已经公诸于众了?

    “没想到吧,陈大人,”注意到陈宽眼底的恐惧,霍云笑得更加轻蔑了:“几天前你还是堂堂的御史大人,如今却沦为了阶下囚。当今世道,变化的还真是快啊!”他装模作用的感叹了一句。

    落井下石,霍云最热衷于此道,他不喜欢愚蠢的人,但更加讨厌自作聪明的人,这种人越自作聪明,霍云就越要让他死得更惨!

    “陈大人,有件事你可能还不知道,当今圣上明察秋毫,已经还我清白。我一听到这个好消息,第一个就想到要与陈大人分享,毕竟我能有今天,陈大人功不可没呀!”霍云毫不留情的讽刺着。

    霍云说得越多,陈宽越生气,脸上一再的发白,嘴里还不停的气若游丝的道:“你……你……你……”看他的样子,说了半天却始终只有一个字,看上去是被气得不轻。

    “什么?”明明听到陈宽在说什么,霍云却还是假装没听清楚,慢慢的把耳朵凑到陈宽身边:“陈大人,您有什么想说的说说清楚嘛!今天不说,以后恐怕就没机会说了!来来来,说说清楚……”

    他话音还没落,原本被架在那里看上去已经奄奄一息的陈宽却猛地暴起,像狮子一样扑过来,伸长了脖子看上去就是想咬霍云。

    霍云连忙惊叫了一声,快速的往旁边移动,同时架住陈宽的两个狱卒上前阻止,砰砰的几下拳打脚踢就把陈宽制服了。

    看着陈宽被揍得连连咳嗽,十分严重的摸样,霍云就皱了皱眉,喊道:“我说几位狱卒大哥,你们下手也太狠了!陈大人怎么说也是当过御史的,就算是上路也要干干净净的,你们看看,这青一块紫一块的,像什么样子?不如你们发发慈悲,让他全身青紫,这样也好看!我先来!”说着,在众人注视之下上去就是一脚踹在陈宽小腹上,顿时疼得他嗷嗷叫,霍云暗地里呸了他一声:你个王八蛋!敢阴老子!看我不让你爽到爆!

    ://。。//45/45569/21190330

    

第三百三十二章 阻拦() 
刚才陈宽突然袭击,明显冲着霍云的耳朵过去的,霍云睚眦必报,怎肯轻易放过陈宽,还不逮着机会就报复!

    有他开了个头,这些狱卒摩拳擦掌的就围了过去,对着陈宽就是一顿拳打脚踢,揍得陈宽满地打滚。

    霍云还在一边不嫌事多的吆喝:“哎哎哎!几位狱卒大哥,意思意思就行了,不要打死,打个半残差不多!”

    那些狱卒个个都不是善茬,虽然有霍云在后面喊着,但谁都知道他是在说反话,所以哪个都反着来,至于打不打死就看他们的心情了。

    趁着他们在打的时候,霍云向身边的狱丞行了一礼:“嘿嘿!这两天麻烦狱丞大人了,在下这就要告辞了!狱丞大人就不必送了!再见!”说完,就转身朝外面乐呵呵的走出去了……

    这是霍云入狱之后的第四天,就在这天早晨,几个穿着普通,身材瘦弱,皮肤黝黑的农民就在京兆尹府门前击鼓鸣冤,他们所状告的正是前御史陈宽。

    同时,一份有关陈宽在自己家乡侵地、买凶杀人、与刺史相互勾结的罪证被送进了刑部,经过审阅和备案之后,即转交御史台,这样人证物证就已经齐全。

    在早朝之后,有关于陈宽一案的证据就上报了皇帝,皇帝高度重视此案,命令刑部和御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