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末之乱臣贼子-第8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高湛笑呵呵的靠近李璟,低声说道:“岳飞遗孀李氏为了感念陛下活命之恩,有一件宝物说要献给陛下。”

    “宝物?岳飞能有什么宝物留下?”李璟闻言一愣,扫了高湛一眼,又看见远处垂首而立的杜兴,面色微微一变,说道:“不会是你们用了什么伎俩吧?”当皇帝久了,对于下面官员的那些伎俩也熟悉了许多。

    “陛下,他到底是一个前朝逆贼,陛下虽然看在周师的面子上,留了岳氏血脉,但下面的那些官员们呢?这些人岂会放过这样的机会,而且,岳氏谁也不敢保证,不是吗?李氏这么做,也是在情理之中,唯独只有依附陛下,才能保住岳家血脉。”高湛赶紧说道。

    “有朕在,难道还有人对付她孤儿寡母不成?”李璟微微有些不满,虽然有的时候李璟也认为自己是乱臣贼子,无耻的很,但这种事情还是有些不习惯的。

    “陛下,这是大势,当初赵氏灭亡,那些宫中女子唯独依附陛下才能保全性命,岳氏也是如此。相信李氏明白这里面的道理,才会答应,否则的话,她早就一死了之了,难道陛下还会对两个稚子下手吗?”高湛赶紧辩解道:“李氏唯独依靠陛下,才能保住岳家子嗣,这是她自己心中所想,无人敢逼迫此女。”

    李璟点点头,心中也微微舒坦了一些,当下说道:“你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只是就如此模样,就能改变朕的决定?”

    “不试试,如何知道呢?”高湛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心中感叹,这做奴才的还真累。不过,不管是李璟知道也好,或者是装着不知道也好,这件事情算是办成了。

    “恩,你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是朕没有想到现实的残酷。”李璟点点头,说道:“既然如此,就按照你说的去办吧!不错,不错。你和杜兴都不错。”

    “是。”高湛赶紧应道,脸上顿时露出笑容。

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生事() 
李氏并没有等到李璟的圣旨,甚至一段时间内,李璟好像忘记了对方一样,一时间,李氏感到十分惊奇,面对这种情况,她也只能静静的坐在家中,一边为岳飞戴孝,一边照顾岳云和岳霖两人,平日里的也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整个人好像与外面脱节了一样。直到有一日,杜兴带着几个宫女走了进来,才让李氏想了起来,自己应该做什么。

    “可是陛下召我?”李氏面色平静,只是粉脸上的一丝红润,出卖了她此刻的心情。对于这件事情,她心中的斗争还是很复杂的。

    “陛下准备返京,夫人可以启程了。”杜兴脸上堆满了微笑,只是笑容却是让他的臭脸变的更丑。

    李氏面色一暗,点点头,并没有说话,不知道为什么,她这个时候心中感觉到一阵失落,她还想着见到李璟的时候好生讥讽他一阵呢!没想到李璟根本不见自己,只是让她自己进京。

    “还愣着干什么,还不进去为夫人打扮一番?”杜兴身边的几个宫女说道,自己却是朝李氏笑道:“夫人,这几个宫女都是来自临安宫中,都是一些训练有素的人,夫人先用着,等到了汴京再换。”虽然还没有进宫,但是这些待遇先提上来。

    “岳云和岳霖当如何安排?”李氏玉手捏的紧紧,手指发白,忍住心中的愤怒。猛然之间,她发现心中还是有许多的牵扯。

    “自然是在汴京寻找乳母抚养,夫人不必担心。”杜兴目光闪烁,说道:“汴京城自然有是优秀的乳母在,夫人若是担心的话,到时候请圣旨可以出宫探望。”

    李氏娇躯摇晃,她知道这就是代价,若是入宫,自己就不能随时探望岳氏兄弟,但若是不入宫呢?李氏想都不敢想,当下点点头,领着几个宫女进了后宅。

    她任由几个宫女给自己沐浴、梳妆,身上虽然穿着素色宫装,脸上也涂着脂粉,但整个人脸上都没有任何表情,任由几个宫女摆布。

    “夫人,婢子绯红,奉衍圣公之命前来服侍夫人。”耳边忽然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

    李氏面色一紧,最后点点头,这个绯红大概就是孔端友放在自己身边的人物,虽然是接应自己的人,但何尝不是监视自己的人。不管怎么样,自己已经逃不脱这个牢笼了。

    很快李氏就穿着盛装走了出来,仍然是一身的白色宫装,也只是为岳飞戴孝找一个借口而已。只是面色红润的李氏,双目一片平静,哪怕连岳云、岳霖兄弟两人上了另外一辆马车,李氏也只是皱了皱眉头,并没有做其他的动作。

    杜兴拍手称呼道:“难怪陛下对夫人赞赏有加,甚至夜不能寐,今日一见,果真是国色天香。恐怕这世上能媲美夫人的并没有多少了。”

    “杜将军这句话若是皇后娘娘听见了,恐怕就不大妙了。”李氏嘴角上扬,露出一丝讥讽之色。她暗自警惕,李璟居然到现在都没有来找自己,说明对方心智之坚定让人震惊。自己的姿色她是知道的,可李璟有如此的自律,自己真的能迷惑李璟吗?真的能挑动李璟诸子夺嫡之争吗?李氏这个时候忽然对自己没有了把握,一个十分好色的男人,在这种情况,还能坚持自己不动摇,这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自己真的能动摇李璟的决心吗?

    “夫人可以起驾了。”杜兴不在意的说道。就算这句话传到兰蔻耳中又能如何,兰蔻生性大度,岂会在乎这句话。

    “走吧!”李氏领着绯红等宫女朝远处的一辆马车走去,脑海之中,却是想着如何面对即将见面的李璟。

    杜兴望着李氏的背影,面色阴沉,招过身边的暗卫,说道:“派人监视岳家府邸,前段时间居然有人来祭拜岳飞,后来居然没有发现对方的身份,这是一件古怪的事情,不要到时候,这个女人服侍陛下不成,还会害了陛下,告诉高湛,这个女人服侍陛下的时候,一件衣服都不能穿,暗卫时刻守护岳家两个孩子,让她有所忌惮。”

    “是。”暗卫听了连连点头,这些暗卫都是为李璟服务的,岂能让人害了李璟,眼见着大唐即将统一天下,暗卫的职能将会有所变化,从对外转向对内,大唐刚刚消灭诸路兵马,有不少的前朝遗老遗少,都会对大唐产生敌对的情绪,在杜兴看来,暗卫的权力不仅不应该削弱,还应该增加。但是那些文官们却不会这么想,他们时刻想着削弱暗卫的权力,甚至还想着废除暗卫。

    这是暗卫绝对不能允许的,实际上,杜兴这个时候已经和内侍、军方联合在一起,用来抵挡文官集团的压力。进献美人也是一种方式。这些都关系到暗卫自己的权力,任何人都不敢怠慢。

    “陛下,臣听说陛下准备纳李氏为妃?”马车之中,李甫装作不在意的询问道。

    “恩。高湛说李氏不放心朕会厚待岳飞的两个儿子,所以才会有所表示。”李璟面色微红,这句话就算是他自己都不相信,但好歹也是一个理由不是。

    李甫听了不经意中的看了李璟一眼,眼前这个皇帝什么都好,就是这点不好,或者这是一种嗜好吧!斩杀最强大的敌人,然后抢夺他们的财产,占据他们的一切。包括他们的女人。李璟就是其中的代表,当然,历朝历代的胜利者都是如此,秦始皇、汉高祖,包括唐太宗等等也都是如此,前朝不远的赵匡胤、赵匡义不都是如此吗?只是这个李氏,李甫总感觉有些不对。高湛、杜兴此举更是有些不妥。

    “陛下,如今天下太平,百姓即将安居乐业,朝廷当以治理天下为主,只是,唯有官员尽心尽力,才能勤于王事。”李甫斟酌了片刻,方低声说道。

    “李卿是想让朕鸟尽弓藏?”李璟笑呵呵的从一边取出一本奏折来,说道:“李卿说的可是这些。”

    李甫望了过去,赫然是一本“裁撤暗卫”的折子,面色陡然变的凝重起来,不仅仅是关注到此事,朝中也有人关注此事,只是,皇帝是怎么一个态度最重要的,谁也不想自己身边总是有一双眼睛盯着。

    ​

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农商() 
“陛下。”李甫有些不好意思。

    “你们的心思朕明白,但有些事情是不能避免的。你看看这个,这是暗卫传上来的。”李璟从一边的奏折中又选出一本来,丢了过去。奏折的封面是红色的,和其他白色奏折不一样。

    李甫打开看了一眼,顿时面色一变,忍不住说道:“一个小小的县令就贪污了银币十万,,这,这?”上面的奏折是暗卫副统领陈龙递上来的,写的是陈留县令刘智贪污银币十万枚,这让李甫心惊胆战,陈留并不是一个大县,就这样的县城,一个县令就贪污这么多。足见这里面的问题。

    “看见了吧!一个小小的县令而已,就是因为要修筑黄河堤坝,接受商人的贿赂就这么多,大的朕都胆战心惊,朕一年的消耗才多少银币。”李璟指着眼前的奏章说道:“现在天下即将一统,中原承平多年,老百姓的日子好了,朝廷鼓励经商,这些商人都有钱了,想法也就变多了,而朝廷的俸禄只有那么多,有些官员一年的俸禄还不如一些商人的一顿饭,这些官员心中如何甘心,接受受贿也就变的很自然了,李卿认为呢?”

    “虽然如此,这也不能成为受贿的理由,这些人读圣贤书,岂能做如此有辱朝廷的事情,臣以为此事应当严查。”李甫想也不想的说道。

    “严查严办那是自然,但朕说的并不是这件事情。”李璟敲了一下桌子说道:“朝廷有御史台,这些监察御史都分了各州,但这些人也没有查到,就是暗卫查到了,李卿不觉得很有趣吗?”

    李甫听了顿时不说话了,李璟说这么多,无非就是想说明暗卫不能撤,就算是在太平时期,这些暗卫仍然是有作用的,看看这些官员们,没有暗卫的监视,如何能成?只是他总感觉事情有些不对,偏偏说不上来。

    “江南大战之后,民生凋敝,想要恢复,又要一段时间了。”李璟并没有理会李甫心中所想,说道:“江南原本就是一个膏腴之地,这些年江南并没有被完全开发,这是不合理的,这次大战之后,朕恐怕要将力气倾向于江南。”想在历史上,江南就在南宋手中,每年的赋税就达到一亿贯,这是什么概念,只能说明江南有钱,但偏偏后来,历朝历代,全国上下的钱财也不过几千万,只能说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陛下还是准备兴商?”李甫又询问道。

    “不错,江南靠近大海,是海贸的重要窗口。”李璟想也不想的说道。南宋之所以能得到这么的赋税,不就是靠着大海,发展海洋贸易,才有这么多的钱财,而后来的明朝、清朝,虽然地大物博,但闭关锁国,自给自足,依靠人头税等各种赋税,一年就也就几千万两。

    “陛下,世人都认为商人能赚钱,还有人耕种粮食吗?”李甫认真的说道:“这些年,朝廷都会花巨额钱财从外面购买粮食,一方面是因为中原民生尚未恢复,陛下体恤百姓,粮食征收很少,才会从占城、高丽等地购粮,但同样的,还不是因为一些百姓放弃耕种土地,改种桑树,这样一来,粮食减少才会如此,臣听说江南一带适合种植蚕桑,实际上,大军南下,已经不少商人也同样南下,他们鼓励百姓改农为桑。导致农田大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