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末之乱臣贼子-第7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常,唯独只有将周围的隐患尽数消灭干净。

    “大家共同的敌人都是李璟,这个时候不趁机解决李璟?”岳飞顿时有些不满了。这个时候,可是一个好机会,大家一起北伐,趁着北方旱灾的绝佳机会,占据北方更多的领土。

    “陛下有北伐之心,但伪帝也有吗?”贾存洲扫了岳飞一眼,目光深处还有一丝不屑,这个家伙打仗是一个天才,但却是政治上的白痴,和李璟相比,赵构才是赵桓不共戴天的仇人,随时会要了自己的性命。

    趁着北方暂时没有南下的机会,赶紧解决身后的内乱,然后再找兴兵北伐,更或者,双方隔江而治,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赵桓的实力不如赵构,这个时候北伐,最后还不知道便宜了谁,作为赵桓,自然是反对北伐的了。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岳飞心中苦涩,就算是再蠢,也知道赵桓的打算,一时间心灰意冷,才说道:“贾相,家母刚刚离世,身为人子,生前不能尽孝,死后还是尽点心意,下官想要丁忧,为母亲守墓。”

    贾存洲大惊,这个时候是何等重要,岳飞若是丁忧,朝廷如何使用岳飞,如何兴兵东进,什么时候才能统一江南。

    “郡王,这个时候当以国事为重,郡王何故要丁忧?现在朝廷处在危难之中,郡王若是丁忧,让朝廷如何是好?郡王可是朝廷的定海神针啊!”虽然看不上岳飞的政治才能,但对岳飞的作用还是研究的很透。

    一旦赵桓失去了岳飞,不仅仅江南的赵构会蠢蠢欲动,就算是已经表面臣服的王庆也会兴风作浪。贾存洲这次前来,一方面是慰问岳飞,但更重要的是反对岳飞丁忧,没想到岳飞还是使用这一招。

    “此乃是人子之事,若是不丁忧,世人如何看待岳飞?”岳飞不容拒绝的说道。

    贾存洲正待反对,却见岳飞面色冷峻,双目微闭,顿时知道无论自己怎么说,岳飞都不会答应的,当下甩了甩袍袖,转身就出了岳府,自己不能劝阻岳飞,那就找一个能劝阻他的人来。

    “夫君,朝廷这边?”李氏看见贾存洲阴沉的脸色,顿时有些担心的询问道。

    “母亲已经给我选了一条路,只是这条路却不是我想走的路。”岳飞摇摇头,说道:“原本我只是想击败李璟,恢复赵氏江山,可是现在赵家内部互相争斗,莫说是恢复赵氏江山,就连保存赵氏江山都很困难,丁忧避世或许是唯一的选择,可这符合人子所为吗?”

    岳飞事母至孝,岳母的死更是刺激到他,这个时候让他避世,远离天下纷争,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让他对赵构动手,更加困难。都说李璟是叛将,可自己对赵构动手,自己不也是和李璟是一类的人吗?

    “夫君准备对江南动手?是的了,就算夫君不动手,张宪等人也会动手的。”李氏在身边惋惜的说道。就算岳飞不动手,张宪等将也会逼迫岳飞动手的。

    “别人动手我不管,但我岳飞顶天立地,岂会对自己昔日袍泽动手?岂会对陛下动手,这次若不是李璟离间之计,陛下岂会对诸将下狠手,一切的罪魁祸首都是李璟。”岳飞声音坚决。

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求和() 
岳府再次成为襄阳城的中心,这次不仅仅是贾存洲来了,甚至连赵桓也来了,赵桓亲自祭奠岳母,可以说,这是对岳母的无上荣光,但岳飞知道赵桓这次来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祭奠岳母,更重要的是要让自己出山,现在的赵桓需要自己。

    “鹏举,朕知道这让你十分为难,按照道理,李璟才是我大宋最大的敌人,这个时候应该集中力量对付李璟才是,但,有的时候正统之争比国家之争更为恐怖,那是生死存亡的斗争。”后院之中,赵桓面色凝重,身边的岳飞身着白衣,低着头,紧随其后。

    “陛下,相信建炎天子比陛下更加惧怕李璟。”岳飞想了想说道:“臣认为,不如和江南联合起来,大家先对付李璟,然后再分高下。”他还是不愿意对付赵构,所以自认为想了一个完美的主意。

    赵桓看了岳飞一眼,目光深处闪烁着一丝冷漠,自己封了岳飞为王,这可是人臣最大的封赏,岳母身亡,自己亲自上门吊唁,这是任何臣子都感到十分荣耀的事情,按照道理,这个时候,岳飞对自己应该感激涕零才是,可是对方仍然是面色平淡,甚至还规劝自己和赵构联合。

    这个该死的家伙,难道不知道自己和赵构两人之间只能活一个人,还期盼着先灭李璟,再灭赵构,世人都是自私自利的,这个岳飞得了天大的好处,还不知道为自己效力,十分可恶。要不是看中你的能耐,恐怕在就派人将你杀了。

    “鹏举,若是在以前,朕肯定答应你,但现在不一样,你也知道,江北一些地方,从去年冬天到现在都没有下雪,今年江北必定干旱,李璟还要安抚地方,今年肯定是不会大规模的用兵,这个时候,正好是我们的机会,南方王庆看上去已经臣服,但野心不死,江南的伪帝也是如此,我们正好可以借助这样的机会,夺取江南,这是最佳的机会,朕希望鹏举能够帮助朕。”赵桓的话语里面显得有些低三下四,根本就没有一个帝王的样子。

    “臣愿意出手对付王庆,不想对付江南。”岳飞想了想说道。赵构对他也有一些恩情,让岳飞自己出手对付赵构,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索性的是还有张宪等人,他相信张宪等人一定会想着对付赵构。

    只是这种结果,真的不是岳飞所想的,正因为江北出现问题,双方应该联手,先击败李璟夺取江北,恢复赵氏江山,然后再分个高下才是,而不是现在自相残杀,相信等双方杀的一个两败俱伤的时候,李璟恰好已经恢复了元气,领军南下,那个时候,两只军队何人能够抵挡。

    赵桓双目中寒光闪烁,很快脸上就堆满了笑容,说道:“既然将军愿意出手,那就最好不过了,朕回头就下圣旨夺情启用将军,望将军早日平定王庆,班师回朝。”说着还拍了拍岳飞的肩膀,在岳飞的恭送下,这才离去。

    上了马车,赵桓面色才恢复了正常,对坐在下首的贾存洲说道:“岳鹏举此人食古不化,都到现在了,赵构都已经抛弃了此人,他还想着对方的恩德,还不想征讨江南,这样的人,也只有朕才用他。只是现在想起来,心中十分可恶。”

    “不正是因为如此,陛下才看重此人吗?赵构无能,将一名大将推到陛下这边来,想来这个时候他肯定是后悔了。有了岳飞平定王庆应该很快的。”贾存洲知道赵桓对岳飞已经有些讨厌,心中欢喜,表面上还笑道:“相信凭借张宪等人的能耐,江南肯定是无人是他的对手。”

    “张宪毕竟不是岳飞,能力比不上岳飞。”赵桓有些惋惜,虽然看不惯岳飞,但赵桓也不得不承认,岳飞的能耐远在众将之上,有岳飞出手,江南很快就能平定,现在张宪出手,在时间上肯定会拖很长的时间。

    “陛下,此事宜早不宜迟,趁着江南还在混乱之中,陛下应该立刻下圣旨,一方面对岳飞进行夺情启用,让其领军进攻王庆,二来册封张宪,命令张宪立刻起兵,进攻江南,三来,请李璟出手,出兵江淮之间,压制张俊、刘锜的水师。”贾存洲不愧是赵桓的左右手,赶紧出主意道。

    “就怕李璟不会愿意的。”赵桓原本有些惊喜的面容一下子暗淡下来,李璟总是他心头上的痛。

    “江北今年粮食肯定会减产,李璟这些年穷兵黩武,要养活无数军队,每天也不知道要消耗多少粮食,臣认为朝廷可以送出一些粮食,来换取大唐的支持。”贾存洲想了想说道。江北今年干旱已经成了定局,能够打动李璟的不仅仅是美女,这个时候更重要的是粮食,只有更多的粮食,才能让李璟出兵。

    “那就派人前往拜见李璟吧!送粮食十万石,请李璟出兵江都。”赵桓摆了摆手说道。​到底是自己的皇位要紧,至于粮食,江南会少了粮食吗?

    “臣这就让人去汴京见李璟。”贾存洲笑道:“消息来报,李璟已经离开洛阳,回到汴京,臣认为这是一个好消息,最起码,李璟的目光并不是关注我们的,这方便我们收复失地。”

    赵桓听了点点头,只要李璟不关注江南的情况,凭借岳家军,他就能平定江南,击败那个篡夺皇位的家伙。虽然想到自己又要赠送出一些粮食,但想到自己即将到来的胜利,赵桓心里也轻松了许多。

    第二天,赵桓就命襄阳知府李横为使前往汴京求见李璟,商议两军合作的事情,而这个时候,江北的旱情已经初步显现,李璟也开始布局抗旱的事情。

    当然,赵桓不知道的是,就在自己派出使者前往汴京的时候,远在临安的赵构,同样知道自己处在危险之中,为了避免覆灭的下场,赵构在秦桧的建议下,也派出了使者前往汴京。两个赵家子孙为了自己的私心,甘愿向自己的仇人求和,恐怕赵家先祖若是知晓的话,必定会死不瞑目。

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争论() 
汴京太极殿内,文武臣工纷纷云集在此,麒麟阁大学士、政事堂内赵鼎、张孝纯、王璞、耶律大石、曹璟等人为首,率领文武百官山呼万岁之后,开始了大朝会。

    “陛下,目前来说,关中、江淮之间、华北等地半个月来,一滴雨都没有下过,春耕恐怕会受到影响,各地官府都在想办法解决水源的问题,但效果并不大。”赵鼎作为首辅大臣,首先就将干旱的事情说了出来。实际上旱灾之事去年年底的时候已经有了苗头,大唐境内,许多地方都没有下雪,这就预示着来年可能会出现旱灾。

    “人定胜天,虽然上天会有旱灾,但只要我们团结在一起,就不存在过不去的坎。”李璟面色不好看,这个时候,抵御天灾的办法实在很少,旱灾、水灾、蝗灾等等,这些灾祸足以将老百姓辛苦一年的成果毁之一空,有的时候,旱灾一旦没有完美的控制起来,就意味着有人会铤而走险,起兵造反,这对新生的大唐政权来说,绝对是一个不好的消息。

    “陛下,连年征战,国库空虚,粮食不足,臣建议全国各地开始向富户买粮,以防万一,一旦有旱灾出现,立刻赈灾。”张孝纯也出言说道:“各地暗卫,各路的监察御史随时待命,监视各地灾民动向,以及赈灾粮食发放情况。这个时候,谁敢动赈灾粮食一份,臣建议严惩。”

    李璟点点头,说道:“灾荒固然很麻烦,但只要朝廷赈灾及时,就能将所有的顿时减少到最小,天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祸,人祸一旦爆发,朝廷就要面临着平叛,索性的是金人远遁东北,南宋即将处在内乱之中,所以只要朝廷不乱,天下就不会打乱的。政事堂也要做好准备,随时为灾区拨付粮草,库中钱粮不够,就动当地驻军粮草,若是有一地发生动乱,当地的官员立刻免职。工部、广备攻城作要抓紧时间制作水车,送到各地去,若是再不行,就挖渠,长江、黄河是不会断流的,组织老百姓、各地的灾民现在就动手,开始挖渠饮水,不光老百姓要动手,就是各地的驻军也要动手,趁着天下无事,兴修水利,造福后世。”李璟站起身来,大声说道:“政事堂坐镇汴京,朕会亲自巡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